首页 百科知识 行之有效的管理要诀

行之有效的管理要诀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为政以德”理念,作为现代校长,唯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的“人气”和影响力,增强执政的凝聚力,以人格力量达到管理和教化的目的。

“为政以德”:行之有效的管理要诀 ——《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二(13)

《论语》第二篇以“为政以德”开篇,突现“德”在管理中的内在价值,耐人寻味。

一、民众拱之有耻且格——“为政以德”的预期效果

为政以德,民众拱之。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为政者如果实行仁政德治,就会像北斗受到众星拱卫那样受到民众的拥戴。据《颜渊》篇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果诛杀恶人以使人向善如何?孔子回答:为政无须杀戮,当政者为善,百姓就会从善如流。君子之德像风,人小之德像草,风从草上吹过,草必然随风而倒。

德礼之教,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德礼之教”有“政刑之治”所无法取代的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即是说,对庶民若不进行政治教化,只告知遵从命令,不遵从便予以惩罚,那只能使民畏罪,听任奴役和愚弄而无廉耻之心;倘若用道德教导庶民做人的道理,再用礼制加以规范,自然会使之产生廉耻之心,进而合于中道。从“民免而无耻”到“有耻且格”,意味着民众从“不敢”违礼犯上,到不愿违礼犯上,已变强制性的约束为内在的自觉。

名正言顺,民知所措。齐景公问如何治国,孔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礼确立良好的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基于此,孔子特别强调,只要名正言顺,加上礼乐教化和适度的刑罚,百姓就知道该怎样不该怎样,否则“民无所错手足”(《子路》)。

二、“率以正”——“为政以德”的关键

率以正。在“为政以德”问题上,孔子曾就“政”字作出解释:“政者正也。子帅(率)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即把政归结为一个“正”字,认为在“正己”与“正人”之间,关键是在位者首先正己,即所谓“率以正”。基于此,孔子反复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当季康子患盗而问于孔子,孔子确信:“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为政者自身不想盗窃,即使给予奖赏,百姓也不会行窃。

先之劳之。孔子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性,“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舜自身恭敬端正是其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孔子在回答子路问如何为政时认为,应“先之劳之”而“无倦”(《子路》),强调做在百姓之前而不要懈怠,也使百姓勤劳。

上好礼则民易使。孔子主张善政者“能以礼让为国”,认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如果在位者崇尚礼仪,能以礼让治国,那么,百姓很容易服从。相反,若“居上不宽,为礼不敬”(《里仁》),则很难让百姓信服。孔子确信:在上位者如果好礼,百姓就不敢不敬,加上“好义”“好信”,那么“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

三、合乎仁义之道——为政之要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孔子认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仁德对于百姓而言,比水火还重要。百姓若无水火,只不过害人之身;若对百姓不仁,必然失去民心。为政贵有“仁”德。“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无论是在一餐之间,或在仓促之间,或在颠沛流离之际,都不可没有仁德。“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只要有志于仁道的实施,就不会有恶行了。

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孔子确信,无论在什么地方,能按恭、宽、信、敏、惠五项准则行事,就合乎仁道,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为政者恭敬有礼,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容厚道,就会赢得民众拥护;诚实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做事,就会获得成功;慈善惠人,就会让人们服从。

尊五美,屏四恶。据《尧曰》篇记载,孔子在回答子张问如何为政时要求从政者具有如下五种美德:“惠而不费”,惠泽民众但不耗费过多资源,只要对百姓有利就值得付出;“劳而不怨”,在可能和容许的情况下使用民力,而不招致百姓怨恨;“欲而不贪”,以推行仁政并实现仁政为满足,不必贪图私利;“泰而不骄”,待人行事,恭敬宽厚以待,而无傲气;“威而不猛”,令人望之俨然并生敬畏之心,而无凶狠之感。孔子同时主张摒弃虐、暴、贼、有司“四恶”,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避免事先不加教化,犯了过错就严厉惩罚;事先不告诫督促,却要求立即取得成效;政令发布时不重视不着急,到期又刻不容缓;应当给予的,却如吝啬的库吏那样舍不得付出。

见得思义,以道得之。孔子主张:“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为政者不贪图眼前利益,贪图小利反而会因小失大。孔子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以纵心逐利的方式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怨恨。在孔子看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富与贵”,尽管是人之所欲,但必须以其道得之;贫与贱,即使是人之所恶,也必须以其道去之。

四、对校长治校理政的启示

为政以德,基于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治国理政理念,也同样适用于当代教育管理。基于“为政以德”理念,作为现代校长,唯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的“人气”和影响力,增强执政的凝聚力,以人格力量达到管理和教化的目的。

“礼让”是一种美德,也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良策,管理者自身“好礼”,恭敬宽容,以赢得民众的尊敬;见得思义是君子所为,管理者自身“好义”,才有可能赢得民众的信服;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则不知其可也,管理者自身“好信”,取信于民,才有可能赢得民众的真情;惠则足以使人,管理者应顾及和维护群众的实际利益,适当满足其需要,避免“出纳之吝”;要用人之长,合理分工,“择可劳而劳之”,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同时可减少怨恨;要对员工加强引导,明确要求,适时督促,把握工作节奏,确保取得实效。

经验表明,学校管理者若其身不正,孤傲无礼,言而无信,纵心逐利,无视道义,不顾民众利益,甚至损人利己,或瞎指挥,乱折腾,必然招致民众怨恨,或不知所从,带来苦恼和被动,甚至给团队带来重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