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材料的使用技法

材料的使用技法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材料的选择好比炒菜时配好了的菜和料,材料的使用则像如何烹炒了。材料只有安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充分显示其作用。(三)转述得当使用材料要求得当,应根据文章使用的场合不同,用多种方法、多副笔墨来表达材料。

三、材料的使用技法

“材料的选择”实际上已涉及到使用材料的问题,但材料的使用还是另有讲究的。如果说材料的选择好比炒菜时配好了的菜和料,材料的使用则像如何烹炒了。材料的使用主要讲究以下几点技法:

(一)次序得当

材料进入文章中成为一个有机体,它不是随意拼凑的,因此,安排材料的次序要得当。材料只有安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充分显示其作用。安排材料的次序,在不同文体中有着不通的区别。如在记叙类文章中,主要是安排先后次序,或纵式、或横式、或穿插,都应根据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例如,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总体是纵式安排,中间穿插细节。李广作为汉代名将,一生身经七十余战。作者重点选了四个战役,按先后顺序安排,中间则穿插李广的治军方法、个性爱好及生活细节。文章内容丰富,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李将军这个人物形象得到完整而有力的表现。

至于学术论著或议论文安排材料,主要是将材料统筹安排在具体的论点或分论点之间,其关键是材料与观点配合紧密。如果在一个论点下使用几个材料,重点材料、典型材料应安排在显要的位置上。

(二)详略得当

材料进入文章中,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的详细,有的简略。怎样做到详略得当?一是看文章的体裁。一般说,在记叙类文章中,表现力强的材料,应该详细些;而在议论文类文章中,使用事实材料只是概括的,不宜详写事情的过程。二是看读者对象。读者熟悉易懂的材料不用详说,而读者感到新颖生动的材料,或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材料应该详说。三是要看表达的需要。为了强化效果的材料要详说,仅仅起铺垫或衬托作用的应略写。

例如,《儒林外史》中写范进中举就是详略结合。范进是个穷苦读书人,侥幸中了举人,看到报帖便喜得发了疯。他先是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接着,“往后一跌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被人用水灌醒后,又一边笑着叫:“噫!好!中了!”一边满街乱跑。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去请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胡屠户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诉了一番。范进的母亲“告诉了一番”什么?当然是范进见贴后发疯的经过。胡屠户不知,老太太当然会详述。但前面已经写过,再写就是重复,只用“哭诉了一番”一句交代过去。这是简略的写法。

(三)转述得当

使用材料要求得当,应根据文章使用的场合不同,用多种方法、多副笔墨来表达材料。如要引用某个材料,可以采取节录式,也可以采取转述式。节录时,或节录其中一段文字,或节录其中一句话,或节录几个字,还要看文章内容的需要。节录引用,必须注明出处,文字标点要准确无误。转述式使用材料,则比较灵活,无需核对原文字标点,详略也方便,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往往渗入作者的感情色彩。

例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为了说明“精兵简政”,采用转述式借用了两个材料:

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日本这个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

毛泽东在使用“黔之驴”的材料时,说:“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这正是“活用”,而不能以为是用材料不准确。活用更切合当时的实际,更便于表达文章的主题。

(四)灵活得当

1.推陈出新

宏观的角度来看,写作材料的本身并不会过时,不要随意废弃自己熟悉并且理解了的旧生活,那里也珍藏着写作的宝藏!善于推陈出新,也是开拓文学表现领域的重要方面。问题在于,要是旧材料有用,须于运用时对它加以改造,或改变角度,或巧妙地与现实结合,从而使它变成新材料,获得新生命。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指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贬义。但华罗庚却翻出新意,他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只有不怕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这段由老翻新的充满哲理的语言,发人深省,催人向上。鲁迅的《朝花夕拾》记叙的大多是青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而且这些经历多数人都有过体验。但这些常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在鲁迅的笔下,细细读去,却毫无过时或陈旧之感。读者十分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段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到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材料虽旧,但如诗如画的文字,勾画出一个纯真、质朴而又兴趣盎然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的陶冶和启示却是新鲜和光彩照人的。《朝花夕拾》感人的奥秘在于:鲁迅先生是站在当时反帝反封建的思想高度来写自己已经失去的旧时生活的,从而,使那些青少年时代的经历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2.同题活用

从事写作的人,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担忧:害怕题材撞车!也常常听到初学写作的人这样说:这个题材被人用过,啃别人啃过的馍,没味!同一题材会因被写尽而不可用吗?

古老的长江、黄河,驰名的万里长城、泰山,甚至早已成为废墟的圆明园,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然而至今仍新作迭出。日、月、星、辰、梅、兰、竹、菊,是画家的爱物,也是作家的掌上明珠,至今仍没有看到写尽的端倪。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在写作主体头脑中能动的反映。题材是客观的,它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但它作为写作客体、作为表象,一旦进入写作主体的头脑,便产生了可塑性、联想性、变异性。较之原来的题材,它不仅深化了,而且产生了分化和重新组合,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写作主体对同一题材的感受、理解、认识不同,思维活动的轨迹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同一事物可以引发出千万不同的绚丽的想象,一百个富有个性的写作主体去写同一题材,便会有一百种迥然不同的作品。

例如,朱自清先生和俞平伯先生是知交挚友,他们同游秦淮河,回来后,用同一题材同一题目:《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两人的文章均彪炳史册,而内容、格调无一雷同。同用六国败亡的史料,同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经验,苏氏父子三人的立论、结论和切入点截然不同。苏洵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辙的观点是“六国亡于不团结御敌”;而苏轼则与其父、其弟大相径庭,他认为“六国之所以久存,盖由于重视养士”,不重视“养士”,自然就灭亡。

3.常事见“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事为多,新事为少。一个写作主体的高明之处,应当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从平常的材料中发现并学会使用其中的“巧”。常事中的“巧”是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往往是写作主体苦苦寻觅的瑰宝。特别是情节类的作品,往往更需要“巧合”。人们常说:“无巧不成书。”有了巧合,才有故事性、戏剧性,才能令读者如痴如醉,入心入迷,从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和教育作用。

例如,五十年代初,曹靖华曾随中央慰问团到了江西老苏区,后来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三五年是多久》,文中有一个很有趣味的细节。红军长征出发的时候,老苏区的人们问毛主席:“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毛主席笑着说:“三五年就回来。”三年过去了,红军没有回来;五年过去了,红军也没有回来。从1934年至1949年,三乘以五,等于十五,红军回来了。三五年,原来是十五年。其实,这是历史的巧合,但又很富有情趣,细细一想,还凝聚着深刻的哲理。曹老独具慧眼,发现了常事中的“巧”,以此来歌颂老革命根据地百姓对革命事业忠贞如一的高尚品格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以小见大

高尔基曾经指出:“应该采用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茫茫世界,东西南北中,纵横几万里,人生存尽,宇宙无穷。人生更多的是小事情、是平凡的事情。但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反映一个社会的变迁。落叶而知秋,事情虽小,但只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同样具有大的价值。从无比丰富的社会现象中,选取一斑一目,使之以一当十,借以反映整个世界,也是最常用的使用材料的一种技巧。当然,小材料必须是写作主体的动情点,即写作主体对这一材料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能够生发开去,融万物于笔端,使之成为全文的主心骨;其次要蕴含丰富的思想容量,砣小压千斤,便是这个道理;最后还应具备美的素质,具有艺术的可塑性。郁达夫先生说得好:“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事情同样可显现宏旨精义,令人叹为观止。

例如,鲁迅的杂文,往往从头发、胡须、牙齿或照相、喝茶、看戏这类小事情上下手,而笔锋所至,无不击中旧社会旧时代的要害。冰心老人的《小橘灯》把山村小姑娘、不起眼的小橘灯、小姑娘照看生病的妈妈和做灯送客这些十分普通微小的人、物、事,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在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光明与黑暗正在作生死搏斗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上,从而开掘出“人民在受苦,也在反抗,在盼望,盼望着革命胜利的曙光”这一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主题。在说明文写作中,通过写一介一毛、一石一木,也可窥见世界之奇、宇宙之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材料之所以有可能不小,就在于它不是随便一种什么生活琐事,而是经由写作主体凭一定观点挑选了的、在其内在意义上是与重大材料或某一整体具有密切联系的发光体。

5.连缀整合

缝衣之前,领、袖、襟、摆等处,各需布料多少,得按尺码剪裁,得按规律连缀,以求整体的美观。写文章也是如此,从头至尾各段或各部分,各安什么材料,安多少材料,都应从整体的和谐及其中心的有利显现出发作出合理的部署与整合。因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着的,没有真正孤立的人、事、物、情、理。再者,有些明摆着的材料,如果缺乏整合能力,就容易停留在表象,满足于肤浅的结论。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合多为一,将一粒粒珍珠串联起来,才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

连缀整合是一种抽象能力,讲究思维的定向与收束,在丰富写作材料的内涵、发掘写作材料的价值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唐弢的《琐忆》共写了发生在鲁迅身上的七件小事(代人挨骂、批评自夸国大者、鼓励自惭浅薄者、替人补靴,讲故事嘲讽国民党攀美、嘲讽官吏禁止游泳、建议出官披集),这七件小事各自独立,毫不相干,但作者巧妙地将它们连缀,并融为一个整体。前四件小事充分体现了鲁迅的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克己为人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行,而后三件事则强有力地证明了鲁迅嘲讽国民党丑行、揭露其罪恶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阅读与探究

1.读书和“读网”都是间接获得材料的途径,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读什么样的书,是什么样的人

据7月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为消遣而读书的人急剧减少。

全国艺术基金会所作的这项调查也表明,读书消遣的人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多三倍;而他们参加体育比赛的可能性几乎是其他人的两倍。

换句话说,读书的人比较活跃,而不读书的人(这占到美国人口的一半多)则比较冷漠。

对于有些人,生活是新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过程,而对另外一些人,成熟的过程就是智力退化的历程。这两种人有着基本的社会划分。从前一种人转变为后一种人是可怕的。

读书不像写作,不是积极地表达活动,但也绝不是一个消极的成果。它需要努力、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它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体验,也提供思考和情感体验的成果。

而电子媒体则可能让人变得迟钝。尽管我们有好的电视节目,网上有好的文章和考验逻辑思维的电子游戏,但电子媒体基本上都会导致被动接受。一个人虽然能选择频道,但接下来信息就会按照预先处理的方式出现。

郁郁寡欢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呢?这是因为整天盯着电视和电脑屏幕带来的孤独感在作祟。相反,文字阅读把人们引向对话。一本好书可以成为一个好朋友。它不是冲着你大发议论,而是与你平等地对话。因此,在抑郁者增加的同时读书者在减少,这不是偶然的。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就会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因此,读书的危机就是国家政治的危机。

读书本身是一种个人行为,我们必须使读书也变成一种社会行为,使读书重新融入我们的文化,并使它成为国民生活的支柱。

摘自新加坡《海峡时报》2004年7月12日

2.阅读下面的一段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报告五件事,写了17000字。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读到6370字时,还听不到一点具体东西。他发火了,把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夜里,又躺着让人读来听,读过16500字时,才有五件事的具体内容。五件事中,有四件是可行的,令人赶快去办。他还作了自我批评:“今朕厌听繁文而驳问忠臣,是朕之过。”他还规定上书陈言之法:“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

3.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诗中有两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请你按照真实、典型、新颖的原则,从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寻找若干事例来说明它。

4.叱咤风云、万人景仰的英雄,执掌乾坤、影响历史进程的领袖人物,震惊上下、举国为之动容的事件,这些确是写作材料中的精华,因为它们蕴含着极其深广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容,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典型意义。然而,这类典型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毕竟是少数。日常生活的凡人常事,应不应当作为写作的素材呢?清代著名学者李渔对此有段精辟的论述。

人谓:“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非好奇也,求为平而不可得也。”予曰:“不然,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性之所发,愈出愈奇,尽有前人未作之事,留之以待后人,后人猛发,较之胜于前辈者。……即前人已见之事,尽有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若能设身处地,伐隐攻微,彼泉下之人,自然效灵于我,授以生花之笔,假以蕴绣之旸,制为杂剧,使人但赏极新极艳之词,已竞忘其为极腐极陈之事者。”

李渔这段话,讲的是戏剧创作,但对写作却有普遍意义。他不仅告诉我们,选择材料要着眼于凡人凡事,而且要阐述其中的根本原因,“物理易尽,人情难尽”,文章感动人的,莫乎于情。好平不好奇,意味着一个作者不是停留在材料客观内容的表达上,而是从中写出能够拨动人情弦的精神来。请你根据自己的写作体验,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5.材料取舍得是否恰当,也是写作主体的“识”的高低、“眼力”的强弱的表现。有些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但所取的材料并不都是重大的,有些甚至是微小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取材就是这样。为了练“识”,练“眼力”,以强化选材技法,请你以这篇文章为对象,做好以下题:

(1)该文选取了什么材料?请一一列出。

(2)对所选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请作出比较。

(3)说明所选材料的作用和详写、略写的道理。

6.阅读下列文章,这是一篇典型的以小见大、常事见“巧”的文章,短短的400余字,一件简单的送伞小事、常事,却让作者使用得恰到好处,作品由雨及人,借雨写人,事少语精,文短意深。试作分析。

都市的雨

清早起来,决定步行上班,只因为闷得想发点汗。才到半途,天竟然下起雨来。我选择在一座购物中心的骑楼避雨。很快地,天就迷蒙了,心情也突然感觉平和,这是多好的事。尤其在都市里在长长闹闹的乌节路,竟也能拥有心静的感觉。一定是的,雨声把市声全都淹死了,都市才清爽起来。我想起童年时,常有跑到雨里的经验,淋雨是好玩的事,回去快洗个澡,躲进被窝里孵一个童话,要不听雨打树叶的声音都好。那是有闲时的心情。像今天这样的都市雨,我也见过,有跑到雨里的人群,明明不避雨,却也不是童趣。都市生活真不好玩。虽然他们衣冠楚楚,打扮俏丽,雨来就顾不及了,可能挂念着打卡机,可能惦念着簿里的那条红线,落汤鸡只好算了。等雨,足足半小时,发觉一位小姐似乎来回走,半截裙都湿了。我终于明白,她是为同事送伞到车站来的,我记得的,一共三次,这真是雨中美事。看到她的同事见伞的欢颜,你会明白,工作不怕多,只怕彼此没有默契的意思。多年来忙碌经过都市的心脏,认识都市温情,竟还是在雨里。

7.课外请阅读周先慎的《简笔与繁笔》。

参考文献

[1]沈世豪.写作的艺术.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2]胡欣.写作学基础.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