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大清格格到东瀛妖花

从大清格格到东瀛妖花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大清格格到东瀛妖花直布罗陀上空的巡逻飞机 1942年3月9日,一架“卡特琳娜”水上飞机飞离直布罗执行巡逻任务。梅森上校得到情报,表明德军在瑞士边境集结了6个师,随时准备向瑞士发动进攻。为了防备纳粹的突然袭击,全国进行了三次大动员。事件发生之后,德、意两国对美国宣战,美国正式对轴心国宣战。突然美梦成为噩梦,在不到两小时之内,2400名美国大兵葬身于空袭之中。

从大清格格到东瀛妖花

直布罗陀上空的巡逻飞机
1942年3月9日,一架“卡特琳娜”水上飞机飞离直布罗执行巡逻任务。“卡特琳娜”水上飞机由美国联合飞机公司研制,著名航空工程师艾萨克·拉顿主持设计。二战期间,它广泛装备于美英海空军及苏联航空兵,被运用于反潜、侦察、反舰、对地面轰炸和运送突击队等,堪称二战期间作战性能最广泛的飞机。

34 纳粹铁蹄下的幸存者 为什么瑞士免于战火

时间:1941年

事件:德军在瑞士边境集结军队,准备实施进攻瑞士的冷杉行动

结果:希特勒最终取消冷杉行动,瑞士在二战期间一直以中立国的身份避开了战火。

中立国

定义:中立国是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

永久中立国地位:是将永世中立奉行为国家政策的国家,可能将之列入宪法之中。

中立国瑞士: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言》,瑞士首先成为欧洲的永久中立国。至二战末期,整个欧洲只剩瑞士、列支敦士登、爱尔兰、瑞典仍保持永久中立国身份。

瑞士,一个奉行永久中立的国家,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令人疑惑的是,德国人占领了与瑞士交界的其他7个国家,唯独这个国家幸免,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下一个目标是瑞士

希特勒从来对国际法不屑一顾,二战爆发后,与德国交界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7个国家均在第一波攻击中倒下,可见奉行中立并不是瑞士避过二战硝烟的主要原因。面对嘴边的这块肥肉,贪婪的希特勒为什么没有下嘴呢?

从1940年起,希特勒的反情报机构已经为进攻瑞士做了大量工作。德国人进出瑞士十分便捷,因此德国间谍在瑞士的数量远比在其他国家的要多。一个名为福兰克大叔的人掌管着德国在瑞士的间谍网,其人数超过1000人,这些间谍多配备有精良的电台、照相机、假身份证明等。当这些间谍掌握了一些情报之后,盖世太保就进入这个国家,他们的任务是挑起事端,为德国入侵瑞士寻找借口。

针对这些情况,瑞士情报机构的梅森上校制定了反间谍措施,抓捕了相当多的德国间谍,并努力遏制盖世太保制造破坏行动。至1941年,德国间谍机构对瑞士实施人海战术,即每失踪一名间谍,就补派五名间谍去代替他。在国际城市巴塞尔,许多德国间谍化装成铁路工人混过边界潜入瑞士。一次,两个瑞士反间谍人员在巴塞尔车站连着守了三个晚上,竟然数出了约350名认得出的德国间谍。德国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潜入瑞士,显然这并不是闹着玩的。1941年7月中旬,希特勒控制了几乎整个西欧之后,曾制订了名为“冷杉行动”的计划,打算进攻瑞士。梅森上校得到情报,表明德军在瑞士边境集结了6个师,随时准备向瑞士发动进攻。

难测的事实真相

究竟打不打瑞士,希特勒本人肯定也颇费了一番脑筋。虽说在他眼里永久中立国的门槛并非越不过去,但关键在于这个小小的瑞士无论从军事位置还是经济上,都是他强有力的支柱。首先,德国与它的铁杆盟友意大利仅有的通道就是瑞士的圣哥达隧道和辛普朗隧道,德军必须通过这两条隧道才能把战略物资运往意大利。根据德国情报部门的情报,当时瑞士已经在这两条隧道附近埋下了大量地雷,一旦德军入侵瑞士,瑞士会立即将其炸毁。这样,德军和意大利的陆上交通将会完全中断,失去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墨索里尼政权根本无法坚持下去,这不是希特勒愿意看到的。其次,在战争爆发前瑞士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二战爆

发后,瑞士仍然维持着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由于瑞士银行有为任何存款者保守秘密的“行业惯例”,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也正是在瑞士银行的“间接帮助”下,希特勒才获得了巨额外汇,才能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到维持战争的矿产、石油等重要物资。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副行长就曾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对帝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瑞士奉行的“对外和平中立,对内全民皆兵、武装中立”的国家政策。为了防备纳粹的突然袭击,全国进行了三次大动员。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1939年7月的某天,几小时之内,一个当时只有500万人口的国家竟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同时,纳粹德国的情报机构向希特勒汇报说瑞士不仅在地下有许多民防工事,地上还有许多伪装成山丘的飞机坦克洞库,加上全民武装,如果德军入侵,至少要付出100万精锐兵力的代价。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正当两线战事吃紧的希特勒最终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

永久中立国

瑞士位于欧洲中西部,领土41293平方千米,东临奥地利,南接意大利,西与法国、北与德国接壤,在西欧和北欧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它是德国通往意大利最便捷的通道。二战时期人口为五百多万。1815年,欧洲战胜国召开维也纳会议,确立瑞士为永久中立国,而在1907年的《海牙公约》中首次明确规定中立国领土不受侵犯。

35 珍珠港事件再添谜团 谁破译了珍珠港密电

时间:1941年

事件:关于日军密谋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在事前已被截获并破译。

结果:珍珠港遇袭,被破译的密电未起任何作用。此战中,日本在战术上取得胜利。事件发生之后,德、意两国对美国宣战,美国正式对轴心国宣战。至此,太平洋战争爆发,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美国破译密电

破译部门:美国海军部

时间:1941年11月~12月

中国破译密电

破译部门:军委会技术研究室

破译者:池步州

时间:1941年5月~12月

1941年12月7日,美国夏威夷驻珍珠港军营仍酣睡在美梦之中。突然美梦成为噩梦,在不到两小时之内,2400名美国大兵葬身于空袭之中。这便是著名的珍珠港事件。事发之前,难道美国人真的一点儿也不知情吗?

美方破译了密码

美国参战的原因是必然还是偶然,至今人们仍然争论不休。1935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美国海军军区情报办公室(DIO)会同美国陆军共同组建了代号为“魔术”的密码破译小组。1940年8月,小组负责人、被美国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密码专家”的威廉·弗里德曼中校成功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此后,美国人对日本外务省与他们驻美国的外交使团的通信联系了如指掌。

在1941年11月22日之前,美军破译的日本密电每周多达200页,其中许多是有关珍珠港的。譬如,9月24日,日本海军通过外务省致电檀香山总领事馆,要求了解美军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停泊位置;11月18日,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回电外务省关于美军军舰进珍珠港后航向变化角度和从港口到达停泊点的时间;28日,日本外务省要求檀香山总领事馆销毁密码和密码机;12月2日,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用低级密码继续报告美军的一举一动……最重要的是,珍珠港事件前一天,美国海军部截获了一份日本政府给野村大使的电报。电报长达14段,这就是著名的“14段电报”。罗斯福看完第13段之后说:“这么说是要爆发战争了。”此时,电报的最后一段被破译出来,内容是要求野村大使于次日凌晨1时准时将电报转交美国国务卿赫尔。而12月7日凌晨1时正是日本人发动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时间。这份电报由太平洋舰队第14海军军区通信参谋莱顿中校破译,他把情报交给了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梅尔金。以上表明美国官方高层确悉日本将要对美发动攻击,虽不知攻击何处,但珍珠港是最有可能遭受袭击的地点之一。

池步洲破译了日本密电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了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成立了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研究室中有一人名为池步洲,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祖国,担任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从1941年5月开始,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池步洲忽然发现日本外务省与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往来电报数量剧增,共有六七十封被破译出,内容为日本外务省多次要求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报告美军舰艇在珍珠港的数量、舰名、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以及港内美军作息时间和规律、夏威夷气候情况等。

二战期间针对珍珠港事件的美国海报
这是1942年的一张美国海报,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在此立誓,那些死去的人不会白白牺牲……牢记12月7日!”

12月3日,池步洲又破译出一份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特级密电,主要内容是:立即烧毁各种密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破译之后,池步洲激动不已,结合半年多的日本外务省的往来电报,他几乎可以确定日本人在最近就要发动对美国珍珠港的攻击。池步洲将这个密电告知了上级,后来被送到蒋介石处。蒋介石批示可送知美国大使馆。于是重庆政府实际上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经告知美方日本的侵略意图,但并不知道日本实施突袭的确切日期。

这样一来美方又多了一条警告,但是珍珠港事件的悲剧还是发生了。那么是什么影响了美国人的判断力?还是美国人故意如此呢?这些至今仍是一个谜。

36 是谁烧了法国巨轮 “诺曼底”号遇难记

时间:1942年2月9日

地点:美国纽约港88号码头

事件:“诺曼底”号邮轮发生火灾,最终沉入哈得孙河底。

“诺曼底”号档案

设计者:魏德米·扬克维奇

建造工厂:法国圣纳泽尔的彭霍德船厂

开始建造时间:1929年

下水试航时间:1932年10月29日

首航时间:1935年5月29日

长度:314米

吨位:83423吨

后续事件

1943年10月2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捞起扶正,并交给美国海军。

1943年11月3日:巨轮残骸被拖到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海军基地。

1946年10月:“诺曼底”号船壳被出售给美国新泽西州一家拆船公司,这艘造价在当时高达6000万美元的豪华邮轮的出售价格仅为16万美元。

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硝烟弥漫,貌似平静的大后方暗藏杀机。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之际,大批间谍活动在敌人的后方。一场场看似猫捉老鼠的游戏,足以扭转乾坤置对方于死地。谍报工作是二战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间谍与反间谍活动是二战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其斗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前线。在平静的大后方,他们进行着一场无硝烟的战斗。

超级邮轮

这是一艘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型邮轮,奢侈的法国人为它打造了超级豪华的装饰,梦幻般的“诺曼底”号行驶在辽阔的大西洋上,创造了新的横渡大西洋纪录。如果不是二战,如果不是那场令人匪夷所思的大火给了它致命一击,或许它现在仍骄傲地游弋在蔚蓝的海洋上。

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法国人那样讲究奢侈和享受,在20世纪30年代大西洋各国纷纷建造超级巨轮的竞赛中,该特点得到了相当充分的体现。英国的“不列颠女王”号、德国的“不来梅”号、意大利的“国王”号,一艘艘数万吨吨位的超级邮轮粉墨登场,面对此情此景,号称“欧洲第一大国”的法国岂能坐视?于是,法国人决定建造一艘前所未有的终极巨型邮轮。这艘邮轮的吨位达到8万吨,远远超出当时最大吨位为5.6万吨的英国巨型邮轮“庄严”号。1932 年10月29日,共有20万名观众观看了声势浩大的“诺曼底”号下水仪式。看着这个长度超过300米的庞然大物从面前缓缓滑过时,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为之惊叹不已。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内部前所未有的豪华设施,这艘船实际上是一座海上宫殿。船内有运动场、网球场、大型室内游泳池、影剧院、柔光照明以及全舱普及的冷暖空调等。除了现代化设施之外,绝无仅有的细节装饰亦是该船的一大亮点。

1935年5月29日,“诺曼底”号在首航中创造了时速29.98节的新纪录。正当法国人为自己的杰作获得国际邮船业的好评时,英国却制造出8.1万吨的“玛丽王后”号巨型邮轮。为了超过它,法国人于同年将“诺曼底”号进行了改造,将吨位增加到83423吨。至此,“诺曼底”号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豪华的邮轮之一。在此后的4年中,“诺曼底”号以其优异的使用性能在大西洋上完成了139次航行。1939年9月1日,“诺曼底”号驶往纽约,正在公海上航行时,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闪击战,二战由此拉开帷幕。由于美国属于比较安全的中立国家,老东家CGT(跨大西洋海运公司)通知“诺曼底”号就地待命,暂时不要在可能有德国潜艇出没的大西洋上航行。此后,纽约港的88号码头上便多了一个庞然大物。然而,要养护这样一艘超级巨轮是很不容易的,它在港口的费用达到每停泊一天就要花去船东1000美元。为了节省费用,船上只保留了极少数船员以作留守和保养设备之用。谁也不会想到,两年之后,这艘船竟然会毁于一场大火之中。

各方的关注

1940年6月,德军几乎没费多大力气便侵占了法国巴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7月建立起称为维希政权的傀儡政府。为了防止德军对“诺曼底”号的利用与破坏,美国政府立即宣布羁押“诺曼底”号,由海岸警卫队负责保护和警戒任务。对于美国人来说,这艘超级大船说不定在将来可以派上大用场。而德国人也早就瞄上了它,就在法国投降两周后,德军著名间谍机构阿勃韦尔就向驻留在美国的间谍们发出了命令:“严密监视‘诺曼底’号!”不论是发起战争的德国,还是未参战的美国,谁都心知肚明,这艘超级邮轮如果用来运输战备的话,仅以士兵为例,它将一次运输1.2万名美国海军到欧洲参战。对于德军来说,这艘超级战备船依然不可小觑。在纽约港附近,有许多小酒馆与凌乱的客栈,这里是间谍们活动的天堂。昏暗的灯光下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从世界各地来的海员、士兵、普通人,其中当然不会少了德军间谍。随着战事的逐渐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这个举动惹火了大西洋另一头的美国人,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美国搅进了战争之中。4天之后,希特勒、墨索里尼先后宣布对美开战。

航行中的“诺曼底”号邮轮
在当时,“诺曼底”号被誉为“震惊世界的最豪华、最漂亮的邮船”,这艘船上有许多在其他大型邮轮上所从未有过的豪华设施:位于第一和第二烟囱之间的运动场和网球场、大型室内游泳池、演出歌剧的剧场、室内广播系统、全体旅客舱室普及冷暖空调,等等。

20世纪30年代,法国豪华邮轮“诺曼底”号内的一等舱起居室。这艘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邮轮,创下了横渡大西洋的最快纪录,曾以29.7节的平均速度从英国南安普敦驶达美国纽约。

美国参战,正如同德军所担心的那样,美国海军立即征用了“诺曼底”号。原先的三色旗被降了下来,“诺曼底”号改名为“拉法耶特”号,美国军方打算对它进行改装,以作为军用运输船。爱国激情高涨下的美国民众支持这一做法,有数千名工人拥向了88号码头的这艘海上宫殿。他们剥掉原先的豪华装饰并拆除了娱乐设施,像蝗虫一样工作着,希望能早日完成改装任务。原定2月28日以前完成的改装期限被积极的工作热情提前了不少。改装完成之后,该船将在美国舰长罗伯特·考曼德的率领下驶离纽约去往波士顿,再从波士顿带上军备和士兵前往需要增援的地方。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间谍们密切关注着这艘船的改装进度。

火烧“诺曼底”号

1942年2月9日,“诺曼底”号的改装任务即将完成,由于计划不久之后出发,大批医用品、食品、被服以及救生设施被陆续送上了船,它们被四处堆放在船舱内。此时仍有许多工人在进行着尚未完成的改装任务。下午2时34分,人们正在忙着手里的活儿,突然听到一声大喊,“起火了。”大火从头等舱开始蔓延,这天凑巧是个大风天,火在风势的推动下越烧越猛。奇怪的是,当人们匆忙之下准备打开消防栓取水救火时,却发现消防栓竟然没有水,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很快蔓过甲板。纽约消防局在12分钟后接到报告,赶到码头的消防队员们开始向船内灌水,可是他们来的时候,火势已经失去了控制,一个消防兵发誓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猛烈的大火。在1小时之内,整艘船就变成了一艘火船。船上近3000名海员、工人、士兵们争相逃命,他们有的从“诺曼底”号的船舷爬过,顺着吊下的绳子跳到码头上,有的则直接从烧着的踏板上逃生。纽约近3万市民到港口观看了这场壮观的大火。

在拥挤的人群中,一个白头发的矮小老头挤到了一位防卫警察面前,带着浓重的苏联口音,企图让这位警察放他进去。这位老人就是“诺曼底”号的设计者,苏联人魏德米·扬克维奇。熟悉船体结构的他本想要求指挥灭火工作,让船身平稳地坐沉在河床上以便事后打捞。遗憾的是粗鲁的海军和消防局把他轰了出来。他的脸上布满愁容,精心设计的杰作就这样毁于一旦。消防人员继续向燃烧的船身灌水,随着船内积水的增加,他们发现船身正渐渐朝左方翻过去。2月10日凌晨2时32分,倒霉的“诺曼底”号终因灌水太多而翻了过去,以79度角向左倾覆在冰冷的哈得孙河中。在历时一年半的打捞救援之后,1943年10月27日,“诺曼底”号被捞起扶正,可是这个时候的船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美国海军原本打算将其改造为航空母舰,但是经过计算,其改造费用竟然比新建一艘航空母舰还要高。在反复权衡之下,美国海军终于决定将其解体。

在战备进行到关键时刻,美军失去了最有运输力量的一艘船,此次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为此,美国政府立即成立了几个调查小组以查明事故真相。联邦调查局、海军以及司法部门分别盘问了一百多名证人。两个月后,调查组发布了结论,“起火的原因归结于管理上的漏洞和工人的疏忽大意”。他们调查的真相仍是这样:那天下午,工人们正在头等舱内切割用于支撑玻璃喷泉的钢柱,岂料切割的火花飞溅到旁边堆放的木棉救生衣上,导致大火一下子就着了起来。可是这个结论并不能使美国民众满意,许多疑问仍然存在。为什么在大火燃烧了12分钟之后纽约消防队才接到灭火通知?为什么消防栓里竟然会没有水?那天有数千名工人散布在船体的各个角落,为什么就没有人发现纵火者?又或者,这些工人中就有纳粹间谍,是他们制造了这起破坏性事件?现在,谜底已经随着大火而彻底消失了,人们的猜测聚焦在为什么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功亏一篑。总之,是否由纳粹间谍纵火成为此次火烧“诺曼底”号事件中最大的一个谜团。

“诺曼底”号邮轮的侧面示意图(上)和剖面示意图(下)

37 究竟是失误还是故意 “北极圈”行动秘闻

行动代号:“北极圈”行动

策划者:德国反间谍机构在荷兰的总头目赫曼·吉斯克斯上校

时间:1942年~1944年

目的:利用被捕的荷兰特工向英国发送假情报,并利用其电台接收从英国发来的情报。

对“北极圈”行动的争论

观点一: 英国人掉入了德国人设下的陷阱,老道的英国情报机构犯了低级愚蠢的错误。

观点二:“北极圈”行动之所以战果颇丰,是英国人施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迷惑德军,保障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的顺利实施。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牺牲是为了赢取更大的胜利。在二战中弃卒保帅的事例数不胜数,而那些被弃的卒子直到死的那一天也不知道自己成为被弃的卒子,连死于谁手都没能弄个明白。

“北极圈”行动

1940年5月,德国已经占领荷兰,荷兰女王在英国成立联合政府,硝烟仍在继续,只不过这种战争从表面转入了地下。为了援助荷兰地下抵抗组织,英国政府决定在人力、物力以及情报等方面给予荷兰支援,并帮助荷兰当地各地下组织建立秘密无线电联络。由此,荷兰的反德抵抗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令德国人感到了恐慌。盖世太保头目施伦堡命令在荷兰的德国反间谍机构头目赫曼·吉斯克斯上校,尽快将荷兰抵抗组织的秘密电台一网打尽,再利用破获的敌军电台向英国方面传递假情报。这次搜查和利用对方电台的任务被吉斯克斯命名为“北极圈”行动。

在任何地方从来不乏叛国者,荷兰也是如此,德国人将这些叛国者称为“V种人”。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可以将自己的同胞送上断头台。1942年春天,一个名叫乔治·雷德赫夫的人因为走私鸦片和珠宝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打听到一些关于荷兰地下组织的消息。这个名叫奥德迪恩斯特的组织由冯·得·博哥领导,他与英国SOE(特别行动小组)的两个特工有密切联系。SOE正是让德国人头疼的特别行动组织。

雷德赫夫向德国人告密说他发现了荷兰的SOE地下组织并愿意为德国人效劳,条件是释放并领取相当的报酬。对于吉斯克斯来说,这个V种人无异于天赐之物,他的反间谍机构早就监听到荷兰境内有SOE的秘密电台,虽然苦苦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他立即下令取消雷德赫夫的走私罪名,同时释放了他。从当月起,雷德赫夫开始在德国反间谍机构每月领取500荷兰盾的薪水。几星期之后,雷德赫夫通过监狱中的关系打入了SOE地下情报网,很快便查到了两部电台的具体地址。根据告密者的情报,德国反情报组织和党卫队迅速找出了冯·得·博哥的地下情报网,突袭了荷兰的地下电台,并逮捕了操作电台的情报人员。荷兰的地下反抗组织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不过被逮捕的荷兰情报人员并不慌乱,英国情报机构早已告知他们保全自己的方法:一旦他们被敌人抓住,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在德国人胁迫下被迫向组织发情报时,只要发送假情报即可,其识别方式是在某些字母的后面人为地出错,这样就等同于通知伦敦该人员已经被逮捕,所发消息一律为假消息。所以大多数被捕特工都表示愿意与德国合作。吉斯克斯应允他们,只要与德方合作,为其发送假消息到英国,就保全他们的性命。至此,“北极圈”行动正式展开。

1945年11月4日,荷兰一处教堂里,一排黑色的棺材整齐地靠墙摆放着。这些棺材里的人都是在1942年11月19日被德军秘密处决的荷兰反德抵抗组织成员。

是疏忽还是刻意

1942年6月,吉斯克斯根据一名荷兰告密者的报告,在阿姆斯特丹逮捕了刚刚从英国潜入的荷兰特工哈博斯·劳威尔斯上尉。面对盖世太保的酷刑,劳威尔斯很快就答应为德国发送假情报,不过他并没有真的打算背叛自己的祖国。第二天,为了避免劳威尔斯在发送情报时做手脚,吉斯克斯特意安排了一名技术人员坐在一旁,尽管这样,劳威尔斯还是镇定地在所发情报中的每第16个字母处故意拼错。这样,伦敦方面很快就会得知他已被捕,发送的均为敌方假消息。可是老到的英国情报部门居然没有看清这些特殊的电报,不知是疏忽大意,还是刻意而为。他们按原计划发回更多情报,真实地提供了荷兰情报人员从英国降落到荷兰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就这样,几周内,许多SOE特工被德国人轻而易举地抓捕。这些特工几乎是刚刚伞降落地就被敌人逮捕了。

截至1943年年中,数个“叛变”的电台向英国SOE发送了大量虚假消息,而英国SOE总部也回发大量重要情报,接二连三的灾难便落在了英、荷特工以及英国向荷兰抵抗组织提供的支援物资上。吉斯克斯对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满意,同时他也怀疑一向老练的英国间谍怎么会这么愚蠢,或是他们故意这样?他们之间究竟谁是猫谁是鼠?由于劳威尔斯经常在发报时暗中做手脚,终于被纳粹的技术监视人员察觉了。7月上旬,技术人员告诉吉斯克斯关于劳威尔斯的情况,德国人很快就处理了他。之后,为了继续利用劳威尔斯的发报机,德国人向英国方面请示是否可以换一个人来操作。出人意料的是,英国方面不问原因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德国技术人员直接成为发假消息的情报人员。

7月26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一个名叫乔治·贾布洛斯的荷兰电台操作员乘坐轰炸机降落在荷兰的斯丁维克,几乎在他刚刚落地时纳粹就逮捕了他。令德国人高兴的是贾布洛斯竟然随身携带着明码的SOE计划全文。这样一来,英、荷在德国的地下抵抗运动将会受到空前的打击。吉斯克斯利用贾布洛斯的情报和其他资料,在谍报工作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通过贾布洛斯的电台,定期向英国发送假消息。一次,吉斯克斯指示手下向英国发送荷兰地下抵抗运动者需要军火的假消息,几天之后,数百架载重在5吨以上的运输机飞到吉斯克斯的指定地点,投下了大量物资,当然,这些物资很快被德国人运走了。

愤怒的卒子

1944年3月末,英国的情报部门开始对“荷兰地下抵抗组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不再发送重要情报给荷兰地下组织,也停止了对荷兰的空投支援。离盟军登陆诺曼底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1942年6月至此时,英国人共在荷兰空投95次物资,其中包括1.3万公斤炸药、3000支步枪、5000支手枪、2000枚手雷、50万发子弹、75部电台和足够开一个小银行的50万荷兰盾。尽管吉斯克斯曾答应被捕的54名特工给他们以活命的机会,可是后来事情超出了他的控制,党卫队头目希姆莱接管了这些人,1944年6月,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德国人枪毙了其中的47名英国和荷兰特工。如果英国间谍机关的失误是真的,那么这些失误亦令本国和盟国的谍报人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战结束之后,曾被吉斯克斯逮捕的荷兰特工劳威尔斯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据他后来回忆,在他落入敌手之后,的确按照伦敦方面的要求不断地在假情报中发出自己已经被捕的暗号。不只是他,其他被捕的特工也是如此做的,可是,以高效率而闻名的英国情报部门却对他们的暗号视若无睹,反常的举动甚至令德国人吉斯克斯产生了怀疑。在战后回忆那段历史时,他坚信英国人此举旨在施苦肉计以掩护诺曼底登陆。

1945年10月,荷兰一家报纸公开披露:从1942年3月至1944年4月,为了迷惑德军,使他们相信盟军会在荷兰登陆,英国情报部门故意使数十名荷兰间谍牺牲于德国人的“北极圈”行动中。消息一出,荷兰群情激愤。“北极圈”行动被称为英国情报机构的滑铁卢。10月底,荷兰议会组成了以法官丹克博士为首的调查委员会,专就此事进行调查。荷兰政府要求英国相关负责人到荷兰调查委员会听证,但这个要求被拒绝。在外交压力下,英国政府最后勉强同意了丹克前往英国调查,但当丹克要求调查相关档案时,却被告知所有文件在一场突发的大火中烧毁了。

格罗宁根的劫难
格罗宁根是荷兰东北部的一座城市,经历二战战火之后被损毁严重,许多颇有历史的建筑都成了废墟。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轰动一时的“北极圈”行动真正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几十年来,它一直让英、荷两国纠缠不清,究竟是英国的一时疏漏,还是有意而为之?恐怕只有英国情报部门的高级军官和英国当局的高层才会知道真正答案。

38 一段永失真相的历史 高级间谍肯特之谜

事件:肯特被捕

时间:1942年11月

地点:法国马赛

古列维奇档案

全名:安纳托利·马尔科维奇·古列维奇

出生时间:1913年11月7日

出生地:乌克兰哈里科夫

去世时间:2009年1月2日

加入红色乐队情报小组时间:1939年

代号:肯特

曾任职务:苏联总参谋部情报局驻比利时情报站站长(当时苏联最年轻的驻外情报站站长)

肯特间谍生涯大事记

1942年11月:被盖世太保逮捕,关押在布鲁塞尔的监狱。

1943年12月:转移至法国巴黎的弗雷监狱关押。

1945年5月:成功策反监狱中盖世太保反颠覆科的头目后逃至法军占领区,之后返回苏联。但在苏联,他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叛国罪名、监狱,以及此后长达45年的申诉。

1991年:终于等到全面平反。

二战中,各国间谍高手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别国情报。他们往往是一些最优秀的人,临危不乱、善于应变,过着一种刀尖上的日子。间谍中最受争议的是多面间谍,复杂的关系令人们对他们的忠诚难辨真假。

红色乐队

二战期间,苏军总参谋部情报部(简称格鲁乌,GRU)在全世界建立了几个著名的情报网,其中包括欧洲的特雷帕尔情报网、红色乐队情报网、拉多情报网,亚洲的佐尔格情报网,它们在二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被世界各国情报界视之为样板。其中红色乐队情报网是由位于法国、比利时、瑞士和德国等地的多个独立情报小组组成,成员以所在国的左翼和反纳粹人士为主,其中很多人渗透到了德军的高级职位,因此能为苏联提供极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1941年年底,欧洲的大片土地已经落入德军之手,在敌占区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阿特列巴特大街上,盖世太保监测到从一所公寓里发出非常活跃的无线电信号,并认为这些信号十分可疑。这所公寓恰恰就是化名为肯特的红色乐队情报人员安纳托利·古列维奇居住的地方。1942年11月,肯特在法国马赛被捕。紧接着,红色乐队的大部分成员相继被盖世太保抓捕,其中包括霍罗·舒里茨·波金等几十名活跃在欧洲各地的苏联间谍。随后,红色乐队的领导人利奥波德·特雷伯被捕。至此,红色乐队情报网全面瘫痪。

1941年,该间谍网被德方破获后,盖世太保缪勒企图以此为契机策反红色乐队成员,打算以红色乐队的名义向莫斯科发送假情报,以达到瓦解反法西斯盟军的目的,这个名为“大赌博”的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机智的特雷伯、古列维奇等人利用这个计划与德国人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苏德双方利用该间谍网开展了真假难辨的侦察与反侦察活动,红色乐队的情报不仅被放在斯大林的案头,也被希特勒审阅。最后,红色乐队幸存成员转入其他组织活动,而二战中为苏联立下赫赫战绩的红色乐队从此不复存在。

双面间谍

围绕红色乐队情报网的覆灭,基中最大疑点在于是谁出卖了同志、背叛了革命。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被捕后又得以回到国内的古列维奇头上。

古列维奇1913年11月7日出生于乌克兰的哈里科夫,通晓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性格冷静沉稳,具有良好的组织才能,被苏军情报部门看中并吸纳。1939年年初,格鲁乌派遣年轻的他赴比利时参与红色乐队的情报工作,担任译电员和报务员。同年4月中旬,古列维奇以肯特为代号来到了布鲁塞尔,与格鲁乌驻比利时情报站站长、红色乐队领导人利奥波德·特雷伯进行了会面。9月,二战在欧洲打响,谍报小组接到总部开展相关侦察活动的命令。从这时起,以肯特为代号的无线电讯号就源源不断地发送到莫斯科。

祸从口出
这是一张二战时期进行保密宣传的海报,海报下方有一行英文——Silence means security,意思是沉默就是安全。

古列维奇是一个精明的间谍,他在比利时建立了一家从事零售业的西门克斯股份公司。依托这个公司,布鲁塞尔情报小组迅速与比利时等西欧国家实业界建立起密切联系,从而可以出入比利时、荷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敌占区。从二战打响至1941年间,他们获得了大量德军在欧洲的动向情报。作为小组领导人,古列维奇与长期潜伏在德国空军的苏联间谍(时任高级将领)霍罗·舒里茨·波金会面,获知了德军1942年的战略计划,即将主要对苏打击目标转向高加索及伏尔加地区,以期控制石油产地等。得知这一重要情报,古列维奇立即向莫斯科发送,受到了苏联情报总部的嘉奖。

1941年年底,盖世太保发现了红色乐队情报网的蛛丝马迹,他们顺着可疑的电波找到了古列维奇的住所,抓走了阿特列巴特大街公寓的发报员。接着,便是上文说过的,古列维奇、利奥波德·特雷伯、霍罗·舒里茨·波金等大批苏联情报人员被捕。许多人被纳粹处死,一些高层间谍则为盖世太保的策反计所用而活了下来。为了保存实力,特雷伯一面假意依照德军的大赌博计划发送假消息,一面向莫斯科发送肯特已经被捕的真相,使苏德双方展开了一场侦察与反侦察的情报战。

古列维奇先后被关押在布鲁塞尔、柏林,1943年12月又转至巴黎弗雷监狱。1944 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他又被盖世太保转移到柏林。这一次,古列维奇竟然成功策反了盖世太保高官潘维茨。1945年5月3日,古列维奇与潘维茨一起携带着红色乐队的全部材料逃往法军占领区。在亮明身份后,他们被转交给苏军,并乘坐苏军直升机返回莫斯科,可是等待他们的只是牢狱之灾。

永无终止

回到祖国之后,古列维奇因为叛国罪而被逮捕,人们怀疑正是因为他的叛变才导致大批红色乐队成员被捕。苏联军事法庭宣判了他20年的劳役,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古列维奇再次被宣判。直到25年之后的1991年7月22日,古列维奇才彻底平反。从宣判至平反的那一天,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清白,从未承认自己叛变或是出卖同志,他曾表示:“红色乐队里没有叛徒,所有成员都是英雄。”

德国情报总局对外侦察部门负责人沙林别尔格在其回忆录中写道,肯特在被捕后立刻就同意与盖世太保合作,“我们成功地恢复了红色乐队的主要电台,并同莫斯科总部建立了直接联系”。对此,肯特另有说法,他在与盖世太保合作发送假情报的过程中,故意向盖世太保透露莫斯科可能会通过仍在德国活动的苏联间谍来验证肯特电台发来情报的真伪,迫使德方不得不增加发往莫斯科的真实情报数量。

另据红色乐队领导人特雷伯的回忆录《大赌博》,早在1942年8月,他就命令古列维奇转移至阿尔及尔,但古列维奇担心总部清算布鲁塞尔情报小组被破坏的责任,没有执行特雷伯的命令,从而最终被盖世太保抓获。而古列维奇在生前回忆,1941年12月13日,特雷伯在没有征得古列维奇同意的情况下,私自邀请过去在比利时情报站工作的同事到公寓聚会。而就在这一天,盖世太保展开抓捕行动,包括译电员、发报员在内的多个情报小组成员遭到逮捕。这样,怀疑对象就指向了特雷伯。随着红色乐队成员相继去世,问题的真相更加难以辨明。

被囚的盖世太保
1944年10月,比利时列日市已经获得解放,一群被捕的盖世太保被集中关押在列日要塞。盖世太保是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培育”出的一颗“恐怖毒瘤”,它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整个欧洲在它的皮靴下颤抖了整整12年。成千上万的人被这些“黑色制服”监视、跟踪,上百万人被他们投入了有进无出的集中营。

以上说法各执一词,无论是以前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围绕谁是英雄、谁是叛徒的争议一直不曾中断。人们仍在争议着古列维奇被捕后是否叛变?是谁出卖了特雷伯、拉多以及波金?在特雷伯向莫斯科总部通报大赌博计划前,是谁在以肯特的名义同总部联系?如果古列维奇真的叛变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回到苏联,难道仅仅是为了博回清白的名声吗?现在,人们开始用宽容的心态来理解和对待那些曾为国家利益默默牺牲与奉献的情报人员。俄国家电视台的评论指出:“最重要的是他(肯特)曾第一个报告了德国进攻苏联以及德军准备转向高加索地区的情报,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1月2日,95岁的安纳托利·古列维奇因病在圣彼得堡去世,8名俄军士兵列队对天鸣枪,表达对这位老战士的敬意。随着他的离去,所有的红色乐队成员全部离开人世,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疑问则成为再也无法解答的谜团。

39 成本最低的一次军事行动 欺骗希特勒的假尸间谍

时间:1943年

地点:西班牙韦尔瓦海岸

事件:英国人抛下一具事先伪装好并携带有真、假情报的尸体,目的是诱骗德国人上当。

结果:因为德国人获取并相信了假情报,英美联军成功突袭并最终攻占西西里岛。西西里岛上的守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约16.5万人德军和意军被歼。

解读肉馅行动

策划者:英国海军情报处的蒙塔古少校等人

第一步,寻找假尸:从伦敦殡仪馆找到一个刚因肺炎去世的男性死者,年龄在30岁左右。肺炎会引起肺部积水,这刚好可以成为尸体在海上漂流多日的合理解释。

第二步,伪造假尸身份:将尸体装扮成一个英国军官,名叫威廉·马丁,1907年出生于英国加的夫市,有一位名叫帕姆的未婚妻,身份是英国海军陆战队少校、盟军联合作战司令部参谋,这个身份符合当时海军陆战队的中级军官经常担任战地信使的事实。

第三步,投放“肉馅”:1943年4月30日,马丁上校被投放在西班牙韦尔瓦海岸。

3000年前,古特洛伊城被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所败,3000年后,新的木马计再次延续了胜利的神话,并取得了远大于《荷马史诗》中所记载的意义。

肉馅行动

1943年初,北非战场仍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战斗,而德意失败的战局已经明朗。在地中海地区,盟军集结了强大的兵力,取得了制空权与制海权的战略优势。为了尽快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1月23日,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呈递了一份名为《1943年作战方针》的文件,建议在清除北非轴心国军队之后,在1943年7月之前发起攻取西西里岛的战役。

西西里岛位于北非与亚平宁半岛之间,与意大利本土相望,是意大利南部的主要屏障,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墨索里尼在这里部署了25.5万人的兵力,盟军要攻取该岛实属不易。1943年6月11日,盟军先行攻占了离西西里岛很近的小岛潘特莱特亚,这时,只要略懂军事的人都能看出盟军的下一个行动目标就是对于意大利来说战略地位极重要的西西里岛。西西里岛防守森严,如果攻击意图过于明显,希特勒就很有可能加强这里的防备力量,那么盟军要攻占西西里岛就更不容易了。此时,英国和美国的情报机构接到任务,要制订一个计划来迷惑敌人,使其产生错误的判断。根据他们手头的情报,希特勒非常关注的是具有丰富矿藏资源的巴尔干半岛和对德国国防来说有重要防卫意义的撒丁岛,这两个地方中的任何一个都是让希特勒悬心的地方,只要其中一个地方发生危险,德国的侵略战争将不可能进行下去。英美情报部门决定将计就计,让希特勒确信事情朝着他所担心的方向推进。可是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有效途径让希特勒知道他们的行动呢?让谁去呢?在他们拥有的双面间谍中,恐怕谁也没有这个影响力能让德军最高统帅部改变其对西西里岛的战略部署。

就在英美两国盟军高官为此事绞尽脑汁的时候,英国海军情报处的蒙塔古少校提供了一个诱人的欺骗计划:即弄来一具真正的尸体,将其打扮成参谋军官的样子并让他携带着许多真正的高级文件,制造一个因飞机失事后溺水身亡而漂到德军海岸线上去的假象,用这个途径来让敌军捡到盟军刻意泄露的秘密。这个行动没有任何危险性,如果敌人一旦相信,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盟军最高统帅部马上批准了这一行动,并将其正式命名为“肉馅行动”。

假尸间谍

假尸间谍的设想获得首肯后,蒙塔古少校立即和其他本计划执行人员投入到准备工作中。要让德国人上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事情必需做得尽善尽美。他们询问了专业医师关于溺水死者的特征后,找到了一具死于肺炎、肺部有积水的尸体,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迷惑希特勒的假尸间谍。他们为他起名为威廉·马丁,职务是联合作战司令部参谋、皇家海军陆战队上尉兼代理少校。之所以给了他一个极平常的名字和中等军衔,是避免引起过分注意。然后,他们制订了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欺敌文件。文件中有一封英国参谋部副参谋长写给正在北非战场上作战的亚历山大将军的私人信件。原信中有以下内容:近来我们动用了许多海空力量在西西里岛附近,目的就是想迷惑德国人,让他们感到我们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西西里岛,如果这个计划成功,就可以把敌人的主要力量从我们真正攻击的目标中引开去……

1943年7月10日, 美 军第82空降师登上道格拉斯C-47空中列车运输机,从突尼斯出发,即将向着西西里岛飞去。半小时后,他 们会在西西里岛实施伞降与机降。美军第82空降师成立于1917年8月25日,当时正值一战,其前身是第82步兵师,1942年8月15日正式改名为第82空降师。

为了令这个假尸间谍看上去合乎常理,他们还制造了另一封由蒙巴顿将军写给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的信件,由此来进一步证明马丁少校的身份以及前往北非的目的。信中说道:马丁少校正是你所需要的登陆艇专家,你马上就可以如愿以偿了,他是非常能干的人。此次前往北非他还受将军之托给亚历山大带去一封高度机密的文件,请你安排他到达目的地……他可以带给我一些沙丁鱼……沙丁鱼暗指撒丁岛,与上一封信遥相呼应,敌人便不难猜出盟军真正的行动目标为撒丁岛。迷惑敌人是一件细致的事情,为了让这个假尸间谍看上去更真实可靠,工作人员为他配备了许多私人的东西,比如银行的透支清单、两封皱旧的情书、一张情人的照片以及一张向珠宝商订购结婚戒指的账单……这样一个曾经真实生活过的、立体的马丁少校出现在人们面前了。

成功的欺骗

1943年4月19日下午,英国“天使”号潜艇载着马丁少校向大海深处驶去,他穿着军装,以链子把公文包系在军服的腰带上,身上套着救生衣,看上去活脱是个因运气不好而溺水身亡的英国军官。在西班牙的韦尔瓦海岸,这里是德国特务活动密集之地,他在此处被抛了下去,随后又会浮上来,很快会被德国人所发现。

就在第二天清晨,一个西班牙渔民在打鱼时发现了英国人的尸体,当即报告了政府当局。验尸结果为溺水窒息而死。很快,西班牙当局就通知英国领事馆,归还了尸体,可是与尸体一起的公文包却没有归还,这正是盟军所要的结果,证明敌人对公文包的消息引起了关注。很快,英国驻西班牙领事馆的武官们开始寻找马丁少校遗失的重要公文包,当然他们是并不知内情的。大使馆开始对西班牙政府施加压力,声称要搜寻失事飞机残骸以证实文件的下落。而在伦敦的海军部公证伤亡处确认了此人已亡的消息,《泰晤士报》上公布了马丁少校的死讯,英国副领事给马丁少校家送去了西班牙海军在马丁墓前鸣枪致敬的照片,镌刻着威廉·马丁名字的白色大理石墓碑……一切的一切,就像真的一样,滴水不漏。德国间谍立即和西班牙政府交涉,以最快的速度翻拍了马丁少校公文包里的文件,随后原物归还给西班牙。

1943年7月11日,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岛的战斗期间,一架德国空军Ju-88俯冲轰炸机从西西里岛南部的杰拉港起飞。下午两点时分,它在海湾处发现了美军的“罗伯特·罗恩”号自由舰,并投下三枚600千克重的炸弹。一枚炸弹炸穿船体,另两枚击中了货舱。船上421名船员全部得到了安全疏散,但“罗伯特·罗恩”号就没那么幸运了。20分钟后,火势蔓延到弹药库,巨大的爆炸将船撕成两半,浓烟冲天而起。

远在柏林的希特勒听说此事之后,仿佛恰好击中了他的心头,前不久还深信盟军下一步行动目标是西西里岛的希特勒,此时被长久以来悬心的撒丁岛给蒙住了,他丝毫没有怀疑到这只“木马”的真实性。1943年5月12日,希特勒终于下达了一个指示:

“……最危险的有下列各地……撒丁岛、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伯罗奔尼撒和多德卡尼斯群岛。要求所有地中海防御有关的德国指挥机关密切合作,用全部兵力和装备,在不多的时间里,尽可能加强这些地区的防范……对撒丁岛和伯罗奔尼撒采取的措施要优先于一切。”于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迅速行动,向受威胁的希腊地区派去了大量兵力部队,国家元首党卫旅被调往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撒丁岛,陆军元帅隆美尔被调到雅典去组织一个集团军,又从驻法、驻苏德军中分别抽调了一至两个集团军运到希腊,原先驻守在西西里岛的大量驻军被匆忙调走……在这之后,1943年7月9日夜至凌晨,早已经做好准备的英美联军向西西里岛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守军猝不及防,几小时后,整个西西里岛即被盟军攻占。而正把兵力聚集在地中海希腊附近防守的希特勒听说此事之后,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40 空袭行动被泄露了吗 失败的“纽伦堡”计划

时间:1944年3月30日~31日

地点:德国纽伦堡

结果:偷袭行动以失败告终,英国皇家空军损失惨重。

损伤情况

英军:死亡745人

   被俘159人

   飞机坠毁161架

德军:飞机坠毁5架

   飞机受创5架

事件疑点

疑点一:英国皇家空军的多次诱骗战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国人没有上当。

疑点二:在偷袭过程中,英国皇家空军反而遭到了德国空军的伏击,德军仿佛是在守株待兔。

疑点三:事发当晚,德国空军的夜间作战飞机竟然都聚集在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路线上。

疑点四:在英国皇家空军进行轰炸行动之前,整个纽伦堡市已经进入空袭防御状态。

二战中,为了蒙蔽敌人的视线,诱使敌方作出错误的判断,盟军曾使用一些弃卒保帅的作战方针,目的是以小的牺牲换取更大的胜利。然而,在二战之后人们对这一做法普遍反感,因为那同样是以欺骗为前提的流血牺牲。

“纽伦堡”计划

1944年3月,德国人在东线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战役使德军损失巨大,而在西线战场上情况也毫不乐观,盟军在经过数年苦战之后终于开始反攻,他们正有意识有计划地将战火引到德国本土。如果能破坏德国的重工业基地,那么不但可以破坏后备补给,还可以使其腹背受敌,诱其空军回防。德国的制空能力本就不强,这样的安排可以使盟军在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在欧洲西北地区取得绝对的制空权。

在这一前提下,英美盟军开始制订战略轰炸计划,这个称为“断然计划”的行动目的旨在彻底摧毁德国的工业尤其是与军事相关的工业基础。战略轰炸的优先目标顺序是:1.战机生产加工工厂;2.飞机发动机工厂;3.U艇基地以及船坞;4.交通运输线;5.石油、铝和橡胶的生产基地。以盟军的空中打击,迫使德国空军捍卫德国的上空。同时,这个战略计划还可以起到迷惑敌军判断力的作用。

对此,盟军战争情报局欧洲处的领导沃伦斯·卡罗尔在实施断然计划前夕对他的美国上司说:“如果引诱和欺骗德军回防的目的能够实现,那么牺牲一个人,将会在盟军登陆的诺曼底海滩上换回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士兵的生命。”

这年的3月22日,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助手哈里·布彻少校在为他记下的战事日记中写道:“斯巴茨将军(美国的空中轰炸部队司令)对这件事并不感到吃惊,而是承认该计划会让德国空军冒火。”而在前三个星期,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亚瑟·哈里斯空军上将命令气象专家汇报3月30日夜晚德国的天气预报。可是专家们传来了不利作战的坏消息,那天晚上将会是强风无云天气,有利于德军防空而不利于英国轰炸机的行动,因为强风将会吹散英国战斗机群而且晚上的半月将非常明亮,空中几乎没有云层来隐蔽飞机。尽管有这么多的不利因素,海瑞斯元帅还是命令那天晚上的进攻目标是德国西北部腹地的纽伦堡。该计划作为断然计划的一部分,被称做“纽伦堡”计划。

实施计划

纽伦堡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大本营,德国重要的运输枢纽、大经济区之一,是重工业生产汇集之地。执行计划的当天,所有盟军飞行员被天气情况所误导。115中队的托尼·佛哥提后来曾说:“我们被告知那天晚上的大部分时间将会在密布乌云的天空中飞行。”此外,令飞行员们感到奇怪的是,战斗机群将沿着一条“高射炮巷子”行动,这条线路上聚集了德军众多的防空基地。如果德军有所准备的话,他们毫无疑问将会成为德军的炮弹靶子。

空袭德国本土的英军轰炸机

30日晚上10时01分,英国皇家空军从英格兰西南部宁静的夜空直飞德国纽伦堡,整个机群长达104千米,宽16千米。飞行16分钟之后,飞行员们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乌云密布,月光倒是分外明亮,整个机群都暴露在月光之下,糟糕的是越来越强的高空风吹散了机群形状。11时23分,为了诱使德国人混淆英国进攻的重点,英国人组织了两次诱骗性进攻,一次是50架“哈里法克斯”式飞机越过北海,进攻柏林和汉堡,另一次是35架“蚊”式战斗机进攻亚琛、卡塞尔和科隆。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诱骗战术根本没有令德国人上当。凌晨1时12分,英国空军的数百吨炸药就倾泻在了纽伦堡,整个城市瞬间被浓烟所包围。28分,正当皇家空军返航之际,却遭到了德国夜间作战机空中伏击。空中伏击战进行了4个多小时,皇家空军机组遭受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最大的损失,共有745名飞行员死伤,159名飞行员在跳伞后落入了纳粹的魔爪,损失飞机108架,另有53架飞机坠毁在英国本土。凌晨5时,当幸存的飞行员们从弹孔遍布的飞机上爬下来时,脸上充满了痛苦和不解。为什么结局会是这样?难道是有人泄露了行动消息?

实际上,早在行动当天下午5时30分,德国防空司令汉斯·朱尔敦·斯普夫将军就已经获悉:当晚将有700至800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轰炸德国。这是一个相当准确的重要情报,斯朴夫立即命令6个师的空军做好防守反击准备,此外还从远方调集了夜间作战中队,部署在英国轰炸机的航线附近。晚上11时07分,在盟军第一架飞机飞抵德国边界时,斯朴夫即命令第1、第2、第3空战师集结在亚琛、法兰克福,此时,德国在西欧部署的夜间作战机几乎全都准确地聚集在皇家空军的飞行路线上。

11时23分时,皇家空军的两次诱骗并没有使斯朴夫上当,他从一开始就对盟军的攻击目标十分清楚,在他的指挥下,大批作战飞机都集结在德国东南部的英军必经之途上。11时42分,德国配备了新式的SN-2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加足了油料和弹药,向自己的猎物猛扑而去。在明亮的月光下,英国轰炸机完全暴露在德国高射炮的射程内,在不到一小时内英国损失了59架飞机!凌晨1时10分,皇家空军全部来到纽伦堡上空,向这个城市倾泻了数百吨炸药,而早在半小时前,大多数纽伦堡市民已经躲进了防空掩体。而通常情况下,德国只会在发生空袭前的几分钟才拉响防空警报。就在英国飞机准备返航之际,一波又一波的德国夜间作战飞机开始向他们展开激烈进攻。

在4个多小时里,他们受到了德国地面和空中双重力量的伏击。本来是偷袭敌人,现在反被敌人伏击了。虽说一些位于老城区的工业区遭到了破坏,但大部分地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德军只损失了5架夜间作战机,5架飞机受伤。损失惨重的反而是英国皇家空军!猫儿想捉老鼠,不想却被老鼠反咬了一口。

此次轰炸任务并没有对德国的战时生产起到限制作用,德国坦克和大炮的产量一直在增加。

皇家空军中尉斯蒂芬·布若后来回忆说:“非常明显,德国人在守株待兔,有传言说进攻计划被泄露了。”是这样吗?如果不是,那么为何整个行动疑点重重?谁告诉了德国人整个行动方案?难道是英国间谍机构搞的鬼?二战盟军预备登陆时期,该机构曾制订了一个“保镖计划”,其主要任务是误导德国人,使其搞不清进攻的地点和时间。“纽伦堡”计划只是保镖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情报机构内有一些受控于英国谍报机关的德国“反正”间谍,是他们向柏林汇报了整个计划。泄露“纽伦堡”计划将会使德国情报机构更加信任那些已经被策反的德国间谍,当这些间谍告诉德国人关于盟军大规模进攻的地点的虚假情报时,他们会深信不疑。而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会使盟军在登陆那天获得更大的胜利。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些皇家空军就真的成为刻意安排的牺牲品。在“纽伦堡”计划实施前,一名被英军俘虏的德国飞行员说,在皇家飞行员从英国起飞前的4小时,德军的情报官员就告诉他们,当天晚上英国人要进攻纽伦堡。也就是说,他们一早就知道了整个“纽伦堡”计划。

在战后,越来越清楚的证据使许多人相信,为了争取更大的登陆胜利,“纽伦堡”计划确实被泄露了出去。在那次行动计划中英国飞行员成了牺牲品。至于纽伦堡行动的真相是什么将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长滩车间里的女工
战争让绝大部分适龄男子都上了前线,原先由男人主宰的军工厂一时间成了“空巢”。为了避免军需短缺,英、美、法、苏等盟国积极号召妇女进入军工厂工作。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幕:1942 年10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道格拉斯飞机厂的长滩车间里,女工们正在给450架摧毁性能极强的A-20J轰炸机加工座舱的风挡玻璃。

41 死在日本的红色谍王 佐尔格未被营救之谜

时间:1944年11月7日

地点:日本东京巢鸭监狱

事件:苏联间谍佐尔格被日本人秘密处死,终年49岁。

佐尔格档案

全名:理查德·佐尔格

出生时间:1895年10月4日

出生地:俄国高加索地区巴库油田附近的萨芬奇镇

去世时间:1944年11月7日

荣誉称号:苏联英雄

佐尔格主要经历

1898年:佐尔格全家迁往德国,居住在柏林郊区利奇特费尔德的一个大宅院里。

1916年:进入柏林大学经济系学习。

1918年:进入基尔大学,攻读国家法和社会学博士学位。

1923年:与到德国访问的苏联莫斯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接触,第一次和苏联共产党有了联系。

192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与苏联红军四局的特工人员进行接触,加入苏联共产党,进入红军四局共产国际情报处工作。

1930年:被派到中国工作。

1932年:被召回苏联莫斯科。

1933年:被派往日本东京进行情报工作,身份是德国《法兰克福报》驻东京特派记者。

1940年:加入纳粹党记者协会,从此能够从更大范围搜集情报。同年12月30日,开始向莫斯科发出关于德军计划进攻苏联的密电。

1941年10月18日:这天清晨,在自己的寓所被日本警察局特高科逮捕。

理查德·佐尔格,二战期间大名鼎鼎的红色谍王。当他被日本人送上绞刑架时,人们诧异苏联政府对这位做出重大谍报功绩的功臣毫无反应,以致许多年来,佐尔格未被营救这个谜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

红色谍王

1895年10月4日,理查德·佐尔格出生在俄国高加索地区巴库油田附近的萨芬奇镇,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俄国人。佐尔格3岁那年,全家迁往德国,定居在柏林郊区利奇特费尔德的一个大宅院里。1914年10月,19岁的佐尔格参加了德军炮兵野战部队。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回到德国住院疗养。在那期间,他阅读马克思著作,接受了共产主义理论。1919年8月,佐尔格在德国汉堡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加入德国共产党。由于政治观点与德国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他先后丢掉了教师工作和煤矿工作。

1924年,佐尔格来到莫斯科,被苏军情报部部长别尔津招用为苏联谍报人员,曾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在1930年1月 10日到中国上海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在长期的谍报生涯中,佐尔格积累了丰富的谍报经验。他的工作信条是:“不撬保险柜,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但门却自动为我打开。”

1933年,苏联派遣佐尔格前往日本建立间谍网。此后,佐尔格和他的“拉姆扎”间谍小组向苏联发送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情报。其中包括德国进攻苏联的确切时间,以及日军的战略进攻方向是“南下”而不是“北上”。正是根据这一情报,苏联的武装力量得以重新部署,将西伯利亚的大批部队调往西线保卫莫斯科。1941年10月18日,佐尔格被日本秘密警察以“通敌判国”罪逮捕。

佐尔格被判刑后关押在日本东京巢鸭监狱,他一直否认与苏联的所有关系。正是由于苏联政府和佐尔格本人都否认其苏联间谍的身份,佐尔格未能与日本战俘进行交换。1943年9月29日,佐尔格被处以绞刑。一年后,日本人按照他的要求,在11月7日,也即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日这天行刑。战后,人们提出一个疑问,1944年11月是苏军对德军已经稳操胜券之时,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日本唯恐苏联对日作战,也不敢拒绝苏联的要求,为什么苏联就不能挽救这样一位对苏联卫国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谍报人员呢?

营救之谜

事实上这一切是有原因的。在谍报史上,当地下谍报人员被捕后,通常为了避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政府一般都不会予以承认。苏联秘密警察首脑拉季连夫·贝利亚的儿子谢尔戈·贝利亚(苏联宇宙火箭总设计师)在他所著的《我的父亲贝利亚》一书中谈到佐尔格时说:“谁能举出谍报工作史上哪怕一个例子,说明地下谍报员被捕后,有国家的政府会承认他是自己的间谍?佐尔格可没有承认自己是苏联的间谍……”再者,佐尔格被捕时,也就是1943年9月,虽说苏联与德军的攻防进行了转换,但也不敢大意,如果此时承认苏联在日本建立间谍网,极有可能激化苏日关系,万一日本人借机在苏联东线发起进攻,苏联将会腹背受敌,战争的结果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稳住日本,不使其加入对苏作战,是斯大林在二战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有几次他都拒绝了罗斯福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请求。历史表明,苏联红军是在打败德国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日本的。1944年9月,德国连续研发出一系列新型武器,如V1火箭和V2导弹、“虎王”坦克,令英美大伤脑筋,在那时,就连日本战时大本营仍然认为德国有取胜之可能。因此,苏联政府在当时没有采取营救佐尔格的行动,是服从战争大局的需要。

战争结束之后,苏联在德军战俘中发现了理查德·佐尔格的亲兄弟。在苏联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的指示下,对他特殊关照,在相对轻松的专门实验室工作,这表明苏联政府并没有忘记佐尔格。1964年,苏联政府在沉默了20年后,公开追授理查德·佐尔格“苏联英雄”称号,颁发列宁勋章,将佐尔格的诞生地巴库市一条街命名为佐尔格街,一艘油轮也被命名为“佐尔格”号。1965年,苏联政府还发行了纪念佐尔格的邮票。

42 从大清格格到东瀛妖花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

时间:1948年3月25日早上6时45分

地点:北平第一监狱

事件:41岁的川岛芳子被执行枪决。

罪名:汉奸罪

疑点:枪决行动是秘密进行的,被处决的很可能是川岛芳子的替身。

川岛芳子档案

原名:爱新觉罗·显玗

别名:金壁辉,字东珍

出生时间:1906年5月24日

出生地:北京

去世时间:1948年3月25日(存疑)

生父:清末第十代肃亲王善耆

养父:日本人川岛浪速

丈夫:甘珠儿扎布

双重身份:满洲镶白旗人,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她是一位有皇室血统的晚清格格,又是日本军部的高级间谍。

人物评价:东方的玛塔·哈里、男装女谍、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

一个身世复杂的奇异女子,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她宛如一朵带毒罂粟,身为中国人,却做了日本人的间谍,在被作为叛国者枪决之后,不知最终魂归何处。

没落贵族

1906年正是大清皇室在革命的浪潮中摇摇欲坠之时,肃亲王善耆的第14个女儿爱新觉罗·显玗出生了。日本人正在加紧侵华的脚步,失意的清王朝正是他们需要拉拢的对象,因为这些人将来可以作为日本占领中国的傀儡代表。不愿意生存于“共和”旗下的清皇遗室也有意和日本人修好,以便将来可东山再起。为了积累家族实力,肃亲王将显玗当做一个小玩物赠送给日本友人川岛浪速养育,并改名川岛芳子。6岁时,川岛芳子随养父去了日本。

川岛浪速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曾担任日军翻译,从八国联军入京起就是驻华间谍,归国后,川岛家更成为日本法西斯主义学者经常聚集的“沙龙”。川岛芳子受到生父肃亲王对民国仇恨意识的影响,也受到了日本军政人士有关 占领中国、恢复清室的思想灌输,以至于她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忠于中国还是日本,这样的成长环境最终造就了她畸形的性格与人生信念。17岁那年,川岛芳子被59岁的养父川岛浪速叫到身边说:“你父亲是个仁者,我是个勇者,我想如将仁者和勇者的血结合在一起所生的孩子,必然是智勇仁兼备者。”此意即想纳她为妾。川岛芳子在手记里写道:“于大正十三年十月六日,我永远清算了女性。”次日一早,她头梳日式发髻,身穿底摆带花的和服,拍了一张少女诀别照,然后剪了一个男式分头。她心里埋下了仇视男人的种子,从此川岛芳子一直以男人形象示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男子装束。

1927年,川岛芳子回到阔别20年的中国,此番回国是与同为日本扶植的满蒙独立军司令马布扎布的儿子甘珠尔扎布结婚。两个皇室遗族联姻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可是川岛芳子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胆大不羁的她发现甘珠尔扎布胆小怕事,根本无力肩负复辟前朝的大业,于是在1930年10月,她只身前往上海,次年就正式与之离婚了。

蛇蝎美人

在上海,川岛芳子结识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很快两人就同居了。田中隆吉实际上是日本陆军驻上海的特务机关长,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女人有特殊的利用价值,她不仅会说流利的中日两国语言,还是清王室格格出身。在他的引导下,川岛芳子开始参与情报活动,并协助策划秘密行动。她调度着一班狂热的日本青年和中国卖国汉奸制造摩擦事件,窃取中国方面的情报,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做了大量谍报组织工作。

1932年12月,担任“国安军司令”的川岛芳子(左)一身戎装打扮,她身边的两人是伪满政府中的日本军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川岛芳子奉田中隆吉之命投到板垣关东军高级参谋的麾下。从此,她成为日军不可多得的战地谍报官和多面间谍,在租界、满洲以及日军内部出了大力。为了建立“伪满洲国”,进而实现侵吞全中国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密谋将清逊帝溥仪扶上“伪满洲国”皇帝的宝座,匆忙之下未能将皇后婉容一起带走,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去接。此时,清室格格出身的川岛芳子无疑成为日军最适宜的人选。11月的一天,川岛芳子巧施偷梁换柱之计,将婉容从天津护送到旅顺,为“满洲帝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关东军特别嘉奖川岛芳子,授其陆军少佐军衔。1931年12月17日,川岛芳子回到上海,和田中隆吉密谋在上海挑起事端。1932年1月18日晚,他们命日莲宗和尚天崎启升、水上秀雄带领5人向上海三友实业社总厂挑衅。会说上海话的川岛芳子唆使三友实业社数十名中国职工袭击那几个僧侣,水上秀雄受重伤而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的导火索——和尚事件。对川岛芳子参与策划的和尚事件,板垣征四郎作了很高的评价:“多亏这一击,满洲独立才得以成功。”川岛芳子从此声名鹊起。

川岛芳子
照片①拍摄于1933年8月6日,这一年川岛芳子27岁。照片②中,川岛芳子作男装打扮。照片③拍摄于川岛芳子任“安国军司令”时期。照片④,成年后的川岛芳子芳子总是留着男式短发,喜穿男装,举止言谈一派男士风格。照片⑤,这是川岛芳子所有照片中少见的一张带有女性气息的照片。照片⑥,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在北平被枪决。

川岛芳子春风得意,她 不仅与日本军部取得了更为牢固的联系,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一些旧财阀和清朝遗老手里筹集了一批军饷。伪满政府成立之后,川岛芳子与关东军军部板垣征四郎、本庄繁等人结识,向他们要求自己带兵。日军为了继续利用她,将原张宗昌的旧部3000多人交给她,号称“安国军”。此后,川岛芳子穿上日本军官制服,腰挂日本军刀,却改了一个中国名字:金璧辉,人称“金司令”。1933年2月,关东军入侵热河,川岛芳子率领她的“安国军”参加了热河作战。

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川岛芳子从日本再次来到中国,与日伪权贵往来。伪政府的人知其有日本人撑腰,行事多退让三分。她与北平宪兵队长田宫少佐勾结,勒索中国资本家的财物;与日本驻津特务机关谋划利用汪精卫建立伪政权,并拟将溥仪迎回北平,图谋复辟清朝;她还以东兴楼饭庄老板的身份与国民党在京要员广泛接触,收集有关和谈动向的情报。川岛芳子所有一切都依赖于日本人在中国的侵略,一旦日本人完蛋,她也完蛋了。随着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区的节节败退,这位昔日在北平风光一时的女间谍终于受到了历史的惩罚。

凋零的罂粟花

1945年10月10日,一群国民党宪兵进入北平东四九条胡同34号,逮捕了正在睡梦中的川岛芳子。在河北省高等法院公审金璧辉的第一天,南京《中央日报》和东京《朝日新闻》作了如下报道:“法庭上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局面。因为是公审东方的玛塔·哈里、著名女间谍川岛芳子,3000多名看热闹的人一齐拥进了小小的法庭。狂热的人群有的把窗玻璃挤碎,有的把椅子踩坏,造成一片混乱。由于无法控制秩序,公审不得不改期。”川岛芳子伶牙俐齿,法庭上时常让法官哑口无言。由于其复杂的身世背景,河北省高级法院竟然一时无法定夺她究竟算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经多次审讯,1947年10月22日,河北省高级法院以汉奸、间谍罪判处川岛芳子死刑。判决书称:被告虽有中国和日本双重国籍,但其生身父亲为中国人,本身是中国人无疑,被告同日本军政要人来往密切,在上海“一·二八”事变中女扮男装进行间谍活动,引发了“上海事变”;其次,被告参与将溥仪及其家属接出天津,为筹建伪满进行准备工作,被告被关东军任命为“安国军司令”,多次进行侵犯中国主权的活动,应以汉奸罪论处。

1948年3月25日上午6点45分,川岛芳子倚墙而立,监狱里传出一声枪响,子弹从她的眉间穿过,川岛芳子应声倒下。由于这名东方魔女声名在外,她的死讯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记者们到达时,监狱大门紧闭,只有两名美联社记者被允许进入。由此,记者们心中都有疑问,为什么对川岛芳子进行了公审却不公开执行枪决,难道只是做表面文章?据进入监狱的记者讲述,尸体在枪决之后已经面目全非,根本无法判断是否是川岛芳子正身,因此整个枪决过程是令人质疑的。也就是说川岛芳子极有可能没有死,死的只不过是一个替身。一张川岛芳子枪决后的照片也有重大疑点,川岛芳子向来是男子发型,而照片中的是一个留着长发的女人。

川岛芳子之死至今仍是悬案,有人说真正的川岛芳子在战后一直隐居于长春,直到1978年才死去。

川岛芳子(右)与养父川岛浪速(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