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讲授新课”优化

“讲授新课”优化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讲授新课”优化第五节 “讲授新课”优化“讲授新课”这个教学环节是一节课的“主体工程”,它设计得如何,是决定胜局的关键所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处理好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基本上得以完成。所谓课堂上的“夹生饭”的产生,基本上都是在讲授新课的这一环节中造成的。在讲授新课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理清教学的思路,设计好层次。此外,教师在进行讲授新知设计中要紧紧抓住重点、难点问题。

“讲授新课”优化

第五节 “讲授新课”优化

“讲授新课”这个教学环节是一节课的“主体工程”,它设计得如何,是决定胜局的关键所在。我们来讨论下如何优化讲授新课设计问题。

新授是一节课中揭示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认识规律的过程。这一环节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其他各个教学环节成败。讲授新课这一环节处理好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基本上得以完成。如果讲授新课设计糊里糊涂,那就会“一着走错,全盘皆输”。所谓课堂上的“夹生饭”的产生,基本上都是在讲授新课的这一环节中造成的。

课堂40分钟对学生学习来说都是宝贵的。但就学习效率来看,又不是均衡的,这里有最佳时间。所谓最佳时间就是学生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感知最敏锐、思维最活跃、记忆最深、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现代教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6分钟到20分钟之间,这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因为开始几分钟,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安定下来,第6分钟开始,学生情绪已经稳定,又经过课间休息,这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第20分钟以后学生开始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讲授新知如果恰好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里,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特殊,在于“新”字,对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首次感知,意义非凡。从心理学上分析,“喜新厌旧”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新知识还处在未知状态,具有新异性,保持着新鲜感,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能努力地去学习。所以,平时可以看得到,当讲新课的时候,一般学生兴趣较浓,情绪高,注意力也容易集中,思维活跃,对知识的记忆也扎实深刻。反之,对那些机械重复内容,学生就感到十分的厌倦。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失去了新异性,缺少新鲜感,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学生感官活动也容易倦怠,变得迟钝,乃至麻木起来,这自然会影响学习效率。从日常生活中也会使我们受到启发,人人都喜欢吃新鲜的饭菜,有谁愿意去吃残汤剩饭呢?

另外,从记忆规律上看,“先入为主”是一个特点。一般首次感知的事物容易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痕迹,扎下根,不易忘记,尔后的感知由于先前感知信息的影响,记忆效果就会降低。特别是当首次感知出现错误时,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如学生一开始学错一个字或一节操的动作,再纠正起来就困难得多。另外,新授课老师没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即使以后重讲多次,也难消除已造成的模糊印象,更不用说重讲知识要费时费力,加重师生负担了。

综上分析,讲授新课这个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千方百计做好讲授新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知识好奇和探求的心理,恰当地把握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最佳的心理状态和有利时机,将知识清楚、明白、准确地交给他们,这无疑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讲授新课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理清教学的思路,设计好层次。无论哪个学科,哪一节课,新课从揭示课题,展现新知开始,到得出结论,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干什么、学生干什么,教师要先搞清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做到讲课思路清楚,层次分明,除了考虑师生活动顺序以外,还要考虑如何以一条主线将活动和内容串联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整体。以防止讲课前后割裂,左右无关,彼此孤立,支离破碎。有了鲜明的主线就能使教学前后衔接,步骤流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彼此照应。

老师进行新授设计策略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有序地学习新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基本规律。学生学习新知识往往依赖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尤其学习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等必须要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语言抽象概念形成过程表达能力未成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为了使小学生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小学生对“5”这个数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下子能够抽象理解的,他们往往要借助“5只鸭子”、“5棵小树”、“5个苹果”、“5只羊”等这些具体、个别的事物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新课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一认识规律。凡是属于新知识、新概念的起始内容,都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算等途径来丰富感性认识,从而为实现理性认识创造条件。

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如举学生比较熟悉事物的例子、借助学具、借助电化教学手段、现场观摩、模拟与实践体验等。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提供的感性材料要准确、丰富,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知;第二,感知后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此外,教师在进行讲授新知设计中要紧紧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并进行特殊处理,使教学进入重点的阶段时,在知识的力度、强度和为达到这种程度所进行的讲解、讨论、练习等都要到位。在突出重点时,板书、语调、教态等也要跟上。力求在课堂里使学生学会,重点就容易从系统里突出表现出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让学生学得“精”一点,领悟得“深”一点。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举一”是指教而言,“反三”主要指学而言,二者相辅相成。教师要想“举一隅”,而让学生“以三隅反之”。课堂上教师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抓住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性的知识来“举一”精讲,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反三”操作练习,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这既促进了学生“学”,又简化了教学过程。

要使“举一”真正能起到“反三”的作用,教师要在浓缩教材、精讲上下功夫,并在“举一”设计和运用上努力体现以下四种特性:

(一)规律性

所谓规律性,就是“举一”要讲基本套路和基本规则。就是说,“举一”所列举的事例,讲解的内容是事物的“焦点”问题,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讲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定理的证明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规律的寻找过程。使“举一”以后能起到“以数言统万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把有代表性的问题剖析好,同类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典型性

不仅要有代表性,而且还要有典型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解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对“反三”不仅有普通的代表性,而且列举的事实和说明的道理又必须有典型性,是以让学生得到启发,模仿,从而进行“反三”操作。

例如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先后五次擦亮火柴时眼前出现的五次幻景,其基本写法都是按照“擦亮火柴——产生幻景——幻景破灭”法展开的,文章结构基本相同,表现内容逐步深化,因此,教学时宜采用“举一反三”法。即第一次幻景是精讲,为“举一”,其他四次幻景让学生自学,为“反三”,通过第一次幻景的重点讲读和分析,为学生提供自学范例或模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按提供的范例和模式,以及方法自学后面出现四次幻景,而侧重比较分析出现的几次幻景的相异之处,弄清后四次幻景的破灭与原因,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全文思想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揭示文章真谛。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节约时间,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深刻性

深刻性是教师列举的“一”,一定要讲深讲透,让学生清楚明白。因为只有把“举一”讲透彻,“反三”才有基础,效果才好。如果教师的“举一”学生没明白,他们又怎可能去“反三”呢?例如教学的例题,教师如果不能讲透彻,学生就不可能在练习中去做同类的习题。

(四)启发性

教师的讲授也不应是完全的注入式的“灌输”。它也应在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基础上来进行。也就是说所得的“一”也应是在教师的讲解、点拨、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悟”出来的道理。这样学生在“反三”中才能自去揣度,自去联想,自去生发,最终达到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教师教《香山红叶》,应当在备课中领会到,作者写红叶,本意不全在叶,而在于托物言志,借托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以此来比喻经过风吹雨打的老向导,比喻久经风霜的劳动人民。在教课时,应当从举一反三的要求出发,只点出“红叶”之“红”,以托“老向导”之“红”,余下的问题留给学生去发掘,经过思考和议论,学生会很快领悟出,红叶不单比托老向导,还比托给老向导以幸福的时代。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只要教师点得“准”,学生才能想得“深”。

在新授设计中,教师要考虑的第四个问题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还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的结论是由教师讲解直接交给学生,还是由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这两种方法不同,将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们知道,教学也是一种传递,它传递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这里要特别注意,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传递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物质产品的传递,可以你给我就得,而精神产品的传递就不一定老师一讲,学生就懂。作为传递精神产品的教学,必须要做两件事:一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二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在讲授新知中,只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领悟、去发现,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而教师越俎代庖的简单给予是不利于学生知识内化的。

在讲授新知中,教师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不是“给予”,让学生“吃现成饭”,轻而易举得出结论,而是千方百计创造思维条件,引导学生去悟出道理,发现结论。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呢?这里以讲授“圆周率”这个概念为例,“给予”的设计方法:

教师:“什么叫做‘圆周率’呢?请大家注意: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是圆周率。”随后,随着老师的一声“预备齐”,全班学生一字不差地背诵。这种方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让学生主动“获取”的方法:还是这个内容,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我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每个学生用纸板做一个圆,半径自定,第二天带一把尺子。如果所做圆的直径是公制的,就带米尺,是市制的就带市尺。上课时,我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三项内容:①写出自己做的圆的直径;②滚动自己的圆(老师先示范说明),量出圆长度,写在练习本上;③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全班做完后,我要求每个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教师把结果一个一个地报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甲圆:直径1厘米,周长3.1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1倍。

乙圆:直径1厘米,周长3.2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2倍。

丁圆:直径2厘米,周长6.3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15倍。

圆的周长与它直径是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接着教师指出:“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做‘圆周率’。”

从后一个成功的教例可以看到,学生对“圆周率”概念的形成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创造的一定条件下,又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悟出来的,是主动获得的。这正是我们在新授设计中大力提倡的做法。

在新授设计上,因学科不同,每课教学内容又千差万别。下面结合语文讲读课谈谈讲授新课教学环节的设计。课文分析是讲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分析课文,应因文而异,文章千差万别,教学方法设计也要多样化。传统教学不管什么样的课文,什么样的学生,千篇一律,老师一唱到底的“老三曲”(分析段意,概括中心,总结写作特点),要么是一问一答的“新八股”。这些教学模式既严重束缚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这里列举三种设计方法:

(一)顺向分析法

这是从文章的第一段讲起,层层深入,讲到高潮,讲至文章的结束,最后总结回归整体,完成教学目标。如特级教师王秀云在教学《鸬鹚》一课时就选择这种方法。

《鸬鹚》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一、体会湖面的变化

(一)朗读课文。简单说说在不同的时间里湖面有什么变化。

(二)体会湖面的静态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描写了湖面?找出来读一读。

2.这一句把什么比作镜子,它怎么会像一面镜子?

生:“把湖面比作一面镜子,因为当时没有什么风。”

师:“能联系天气,体会湖面的平静,好。平的东西很多,比如墙壁,桌面,要像镜子,还得怎样?”

生:“还很亮。夕阳照在小湖上,湖面很亮。”

师:“夕阳照着平静的小湖,湖面水平如镜,多美呀,朗读体会。”

(三)体会湖面的动态。

(四)从湖的变化、认识小湖的美。

二、体会鸬鹚的可爱(略)

三、体会渔人付出的劳动和感情

四、总结上面这个设计基本上依着教材中文章的顺序,安排的教学思路。

上面这个设计基本上依着教材中文章的顺序,安排的教学思路,采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办法。这种设计方法是属于传统的做法,便于操作,处理得好,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逆向分析法

这是讲授时,以文末点睛显志之言为突破,由尾向头逆向分析,倒教课文。例如小学语文课本《养花》一课,篇幅较长,如按内容顺序阅读,一节课学不完,采用逆向分析法,一开讲就抓住课文最后“养花的乐趣就是有喜有忧”这一揭示主题的句子。开始学生虽然对全文印象朦胧,却能唤起探索之念而追根溯源。引导学生逐层逆向学习,把表达中心思想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用一节课可以学好。

当然,逆向分析法较适用于纵向思路重心在后的长课文,而且执教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熟练地驾驭课堂的能力。一般课文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三)中部突破法

这是从课文的中心词、中心句或中心段的突破,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读、讲、练、辐射全篇,理解全文,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这种方法把时间花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句和段上,次要的句、段可一带而过,从而较好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节省时间。

具体做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从解题入手,从摄取大意入手,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直奔中心,进行读、议、讲、练。下面是安徽省中学特级教师陈小平教学《祝福》一课的教学纪实片段:

《祝福》起始课上

(陈老师要言不烦,直切主题)

师:“鲁迅的朋友许寿裳曾这样分析《祝福》:‘《祝福》之惨,不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祥林嫂是被礼教吞噬的。”(板书:礼)

生(1):“三纲五常。”(教师板书)

生(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师:“说得好!礼教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工具。礼教最主要的特点是扼杀人的天性,禁锢人们的感情,提倡尊卑贵贱等级制。除了同学们刚才列举的内容,例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男女授受不亲’等都属于礼教。

(教师板书上述引文)

礼教内容很多,逼死祥林嫂的主要是那条?”

生:“女子从一而终。”

师:“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就是说妇女只能嫁一次,再嫁就不吉利,就成了不干净的人了。”

师:“对,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大家还能容忍她。等她第二次成了寡妇之后,大家都开始鄙夷她了。在封建社会,人家叫祥林嫂这种人为“扫帚星”、“白虎星”。祥林嫂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被逼死的,‘从一而终’的教条害死祥林嫂。”

(停留有半分钟之久,似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生:“她受‘男女授受不亲’的毒害太深了。”

师:“是的,根据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递送东西,更不必说互相触碰了。这种礼教导致了什么后果?”

生:“伤害了虔诚的礼教信奉者。”

师:“人们对这位女子的赞美说明了什么?”

生:“礼教是残忍的,它鼓励人们伤害自己。”

师:“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呢!同学们能举个例子吗?”

生:“古代有的女子,刚订婚丈夫就死了。她就抱着丈夫的牌位结婚,和丈夫的灵牌过一辈子。还被人们称赞,说她是‘节妇’。”

师:“看来,这位同学读了不少书,懂得很多,请问,这位女子是受到礼教中哪一条的毒害?”

生(抢答):“从一而终。”

对于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面对思维水平尚不很高的中学生,繁复的分析有时会淹没主题,令学生如坠云雾之中,陈老师言简意赅,单刀直入,抓住全文主脑“礼教吃人”,从而纲举目张,为以后的分析做好了准备。

在讲授新课时,大凡是篇幅长的课文,或中心词、中心句、中心段显明的课文,都适于采用中部突破法来进行讲授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