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部校园文化记录

第一部校园文化记录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论者认为,凡在校园内课内和课外所形成的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狭义论者却认为,校园文化仅限于课外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校园文化的积存自古有之,从孔子开办第一所私立学校起就产生了校园文化,《论语》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校园文化的忠实记录。因此可以推断,《论语》是孔门弟子的集体创作,是对孔子的最好纪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奉献,是历史上第一部校园文化的忠实记录。

第一部校园文化记录

论语》:第一部校园文化记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厚重,异彩纷呈。为更深入、细致地挖掘文化瑰宝,现当代一些学者主张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石窟文化、农业文化、政治文化等等的研究提了出来。也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界定尚不统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论者认为,凡在校园内课内和课外所形成的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狭义论者却认为,校园文化仅限于课外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校园文化的定义宜广不宜窄,不仅不宜划分课内课外,而且不能把“校园”理解为仅限于围墙之内,校外参观、实践、交流等活动不能排除于视野之外。当然,能称为文化的是那些能为历史所沉淀的精华,而不是随风飘散的纸屑。校园文化的积存自古有之,从孔子开办第一所私立学校起就产生了校园文化,《论语》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校园文化的忠实记录。

孔子逝世以后,《史记·孔子世家》有一段记述:“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孔门弟子三千,遍布各诸侯国,前往吊唁的一定不少,都按照周礼服孝三年,子贡还修了别墅在墓前留守了六年,还有一些本地的弟子与鲁国人干脆傍坟而居的有百余家,形成一个命名为“孔里”的村落。就拿守孝来说,三年时间可不短,弟子们在干什么?整天愁眉苦脸、擦眼抹泪吗?不,他们可能在寄托哀思,回忆老师生前的言行,完成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作:写成了《论语》。

《论语》出自何人手笔?是何时完成的?由于没有历史记载难以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论语》出自孔子门人之手,也只有孔门弟子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很难想象,那么多言行仅靠一两位弟子可以记录下来吗?只有靠众弟子的回忆、补充和集思广益。守孝三年时间应当是最好的时机,除此之外,怎么能把众弟子相聚一堂呢?因此可以推断,《论语》是孔门弟子的集体创作,是对孔子的最好纪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奉献,是历史上第一部校园文化的忠实记录。

《论语》给后世留下了什么?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孔子。

一、勤学好问的学者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是因为喜好古代历史,勤勉地追求才获得知识的。他还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治学态度,弟子记下他入太庙,每事问的事。太庙是祭祀的庙宇,他为了学礼,对每个细节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何不这样回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乐指音乐。意思是说,他发愤求学时会忘记吃饭,练习乐器时把一切烦恼都通通抛开,甚至会忘记了自己快到老年了。他到齐国时,听到乐师演奏音乐,就向乐师学习,甚至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痴迷程度。

二、循循善诱的导师

颜回曾深有感触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段话道出了孔子作为教师的魅力,他不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只讲大道理;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诱导学生扩大知识面,自觉受到礼的约束,使学生要想在学习道路上停步不前也办不到。

当学生问到什么是“孝”时,他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作出引人深思的回答:一是“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二是“色难”。就是察言观色,了解老人的情绪是难以做到的。三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四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尖锐地指出养老敬老的不同层次,发人深省。

孔子还采用激励法教育学生。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鼓励学生超越今人。又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松柏傲寒为喻,鼓励学生培养战胜困难的坚毅品格。还说:“当仁,不让于师。”认为学生在道德修养上也不比老师差。

孔子还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老师讲了桌子的一角,学生却不能以此推断其他三个角,那么就不再重复讲了,即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

三、文质彬彬的君子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内在品质,文是指外在才华。即如果内在品质胜过外在才华就会显得粗野,如果外在才华胜过内在品质就会显得轻浮。只有二者匹配得恰如其分,才能算得上君子。孔子正是按照自己理想的君子做人,既注重内在修养,又注重外在风度的。

当子路问他怎样做一个君子时,他强调“修己”,而加强自身修养,其目的在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获得人们尊敬,使别人、使老百姓放心。他还对君子提出更高标准:“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就是说,作为君子要给人实惠却不浪费,自己虽有欲望却不贪婪,即使位高官大却不骄傲,虽然有威严却并不粗暴。当进一步问他什么是“惠而不费”时,他答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即君子所要做的不是慈善施舍,而是为人民谋福利。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心之恶。”即在处世上,别人做好事就成全他,做坏事就不成全他。当司马牛问孔子君子的修养时,他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追问为什么,他回答:“君子不疚,夫何惧何忧?”即因为没有做亏心的事,因而没有忧虑和恐惧,这正是“君子坦荡荡”的注脚和阐述。

四、爱人惠民的仁者

当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干脆地回答两个字:“爱人。”他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接受的,不要强加于人。他还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使老人安享天年,朋友诚信相待,少年得到关怀。还说:“德不孤,必有邻。”即以道德为纽带和睦邻里关系。当子张向他问仁时,他归纳为五个字:“恭、宽、信、敏、惠。”孔子把“仁”作为内心修养的最高境界,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

孔子把仁的理念推广到治国行政,就是要施行仁政。当子贡问他如何处理政务时,他说:“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追问,三者如不能兼顾,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去兵。”再进一步追问,还要去掉一项时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去食。”理由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认为承诺必须兑现,因失去人民的信任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他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不惜用生命来捍卫。

孔子立足的鲁不过是个小诸侯国,但他要把仁政推行于天下,因而主张和平外交政策,实现各诸侯国之间的和睦交往。当执政的叶公问他如何行政时,他说:“近者说(悦),远者来。”即要让邻国都高兴,远方国家的人民都愿意来交往,他由衷地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不是还以孔子仁者的形象,以真挚的语言,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吗?以孔子命名的“孔子学院”不是走出国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吗?孔子今天在全世界受到的热捧与他当年“周游列国”所受的冷遇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如果孔子能看到今天的情景也应该感到欣慰吧!

五、从政心切的凡人

孔子并不自命清高,他虽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说自己如果不能实施仁政,就乘上木筏在海上流浪,但他从少到老始终念念不忘从政,企图借此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周游列国”,实际上心不在游,而在于推销自己。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即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有人用他治理国家,一个月就可见效,三年就有成就。这有点像公示的商品广告,甚至像沿街吆喝。当没人搭理而怀才不遇时,他不禁发出悲叹:“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我岂是一个葫芦瓜,怎能吊着看而不食用呢!”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唯一的经商行家,他对老师的心理摸得很透。一次,他对孔子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他把孔子比作美玉,问他是要藏在木盒子里,还是要找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懂得子贡的意思,毫不犹豫地接嘴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就是说:卖掉吧!卖掉吧!我就是等待买主的商品啊!那种十分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孔子主张学以致用,并不自命清高,并不自认为超凡入圣。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种种桂冠下面有一张凡夫俗子的面孔,这才是真实的孔子,这样的形象显得更加丰满、更加亲切可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