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抉择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抉择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三项原则之共性就是社会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道德责任感。西方一些社会工作伦理研究者提出了各自伦理优先次序观点,这对当代中国社会工作者都具有借鉴价值。伦理抉择是连续过程,而且会因社会工作者的知识能力、实践环境、案主情况等而呈不同状态。当然,仅靠社会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有时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是作出合适抉择的前提。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抉择_社会工作概论

4.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抉择

社会工作者遭遇到伦理困境时必须做出抉择。针对前述五种伦理困境,可以有如下解决困境的原则、标准及模式(肖泉和尹保华,2003:33—36)。

组织社会工作的教育界、实务界和相关部门的人士,切磋和形成符合本土文化的伦理困境应对原则及其操作守则,是内地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是体现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议题。

伦理抉择的原则。考虑到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强烈道德特性以及这些抉择本身的伦理相关性,伦理抉择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道德优先性。(A)出于道德考虑的抉择。在做出伦理抉择时,应首先衡量其道德合理性,而不是出于政治、经济、技术或专业目标实现的考虑。(B)符合道德标准的抉择。应当以社会一般的道德标准和社会工作的专业道德标准为依据进行,而不是依据一时的感情冲动或个人偏好。(C)为了道德目的的抉择。应当为了满足案主的最大利益和更好地实现服务目标,在周密考虑后于服务开始前作出抉择,而不是在服务结束后为自己辩解。这三项原则之共性就是社会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伦理抉择的标准。在同样符合道德标准的情况之间作选择,还必须考虑责任和义务、利益和正当性的优先权问题。西方一些社会工作伦理研究者提出了各自伦理优先次序观点,这对当代中国社会工作者都具有借鉴价值。他们都把保护生命放在最高优先位置,其次都强调培养人们的独立和自由意识、尊重案主自决权的重要性,然后依次强调平等、尊重隐私权、保密、诚实等原则。他们还提出,个人福利的权利优先于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规定;防止伤害的义务及提升公共利益的义务(如,教育及社会救助)优先于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权利。这似乎可视为经强化法制和经济利益过程之后的现代西方国家向“以人为本”的复归,对于正在建设法制国家和强调经济利益的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前车之鉴。

伦理抉择的模式。伦理抉择是连续过程,而且会因社会工作者的知识能力、实践环境、案主情况等而呈不同状态。虽然并不存在完全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在任何伦理抉择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三方面问题。(A)相关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包括社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一般伦理学原则和专业伦理学原则。(B)相关的参与者,包括案主、可能被影响者、协作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以及社会组织机构。(C)相关的效率和效益,包括所选择行为的代价和成本、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保护度、是否符合最小伤害原则等。社会工作者还应当注意,他们的抉择并非完全孤立的,借鉴有关文献中的成功案例,请教有关专家、与同事们共商都是使最终抉择更科学合理的重要保障。当然,仅靠社会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有时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是作出合适抉择的前提。

台湾秉承中华文化。对中国内地而言,台湾的社会工作应该比其他地区更有参考性。

针对决策困境和结构困境,有如下可操作的舒解途径(徐震,2000:14)。一是集体研讨。经常举行分业或分项的工作研讨会;细分业务,如将家庭暴力分为儿童虐待、婚姻暴力及老人虐待加以讨论;参与人数不必太多,而以具有实务经验及研究兴趣者为限。二是学术研讨。鼓励社会工作学生研究各种伦理议题,用实证方法,取本土资料,将理论、政策与方法均包括在内。三是通案处理。如,根据社会工作者的经验与观察,加以分类归纳,使某种类型的“个案”按发生背景与原因分门别类,形成一种“通案”;而后通过公会或协会建议政府从政策与立法上加以解决。四是案例分析。从分业分类中,收集具有伦理难题的个案,邀请实务与学术两方面专家共同分析,并逐年汇编成册,仿照医学界对特殊病例的分析及司法界对司法判例之研究,以累积前人经验,启发后人智力。

作为不断完善的专业和职业,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必须整合国际社工通用哲学价值和伦理、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当代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上述三者分别采用借鉴和本土化、扬弃和当代化、认同和操作化等不同思路,是真正领悟社会工作的哲学、价值和伦理,从而达成社会工作多层面目标的有益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