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分析

时间:2022-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入两个好朋友都有20000元的闲钱,约定同时做投资,看两年后谁赚得更多。又如买股票,投资者事前不可能确定所有可能得到的期望报酬率及其出现的概率大小。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不作严格区分,而统称风险。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风险报酬通常以相对数,即风险报酬率进行计算。

◎案例导入

两个好朋友都有20000元的闲钱,约定同时做投资,看两年后谁赚得更多。甲买了国债,乙买了某公司的股票。两年后,甲的国债到期,连本带利收回22400元; 乙却没有卖掉股票,他告诉甲他的股票现在市值虽然还是20000元,但是在去年此时就达到25000元,如果早点卖掉或未来股市继续上涨,一定比甲赚得多,所以他打算继续持有股票,并与甲约定再过两年比结果。

请思考: 如何评价甲乙两人的投资?

一、风险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并对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投资者之所以愿意冒风险,是为了得到额外的收益,否则就不值得去冒险。但风险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因此企业理财时,必须研究风险、计量风险并设法规避风险,以承担较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所谓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某项行动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比如,向上抛一枚硬币,我们可以事先肯定,当硬币落在地面上时,有正面朝上和朝下结果,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各占一半,但究竟是正面朝上还是朝下,谁都无法肯定。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两者又不完全等同。不确定性是指事先只知道某种行动可能形成的各种结果,但不知道它们出现的概率,或两者都不知道,而只能做出粗略的估计。例如: 企业进行金矿开发工程,事前只知道,地质勘探后会出现有开采价值和无开采价值两种结果,至于两种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事前很难预料。又如买股票,投资者事前不可能确定所有可能得到的期望报酬率及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决策一般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很难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因为对风险问题的概率往往只能进行估计和测算,而不能准确知道,而对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主观估计一个概率,这样,不确定性问题就转化为风险性问题了。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不作严格区分,而统称风险。

二、风险的类别

(一)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划分

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划分,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和特有风险两类。

市场风险又称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如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高利率等。这类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

特有风险又称非系统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如新产品开发失败、诉讼失败等。这类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的有利事件所抵消。

(二)按形成原因的不同划分

按形成原因的不同划分,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类。

经营风险又称商业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赢利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由于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经济状况等变化,使企业的收益变得不确定,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举债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还可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赢利能力。但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它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若企业经营不善,会使企业财务陷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三、风险分析

风险价值又称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由于承担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投资者所冒的风险越大,其要求的风险价值越高。风险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绝对数,即“风险价值额”,是指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的额外报酬; 另一种是相对数,即“风险报酬率”,是指风险报酬与原投资额的百分比。在实际工作中,风险报酬通常以相对数,即风险报酬率进行计算。

风险客观存在,广泛影响着企业的财务活动,因此正视风险并将风险程度予以量化,进行较为准确地衡量,便成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风险进行衡量时,需要使用概率与统计方法。

(一)概率分布

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某一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就是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把肯定发生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肯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0,而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概率越接近1,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用X表示随机事件,Xi表示随机事件的第i种结果,Pi为出现该种结果的相应概率,那么,概率必须符合下列两个要求:

如果把某一事件可能的结果Xi都列示出来(在横坐标上表示),对每一结果给予一定的概率Pi(在纵坐标上表示),便可构成某一事件概率的分布。在实际应用中,概率分布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不连续的概率分布,其特点是概率分布在各个特定的点上,见图1-5;另一种是连续的概率分布,其特点是概率分布在连续图像(正态分布曲线)上的两个点的区间上(见图1-6)。

图1-5 不连续的概率分布图

图1-6 连续的概率分布图

例1-14 ABC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假设未来的经济情况有三种: 繁荣、正常与衰退,有关的概率分布和预期报酬率见表1-1。

表1-1 ABC公司项目投资未来收益状态分布表

这里,概率表示每一种经济状况出现的可能性,同时也就是各种不同预期报酬率出现的可能性。例如,未来经济状况出现繁荣的可能性为0.3,假如这种情况真的出现,甲项目可获得高达90%的报酬率。

(二)期望值

期望值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它表示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投资者的合理预期。

例1-15 据例1-14的资料,计算甲、乙项目的期望报酬率。

解:

两者的期望报酬率相同,但其概率分布不同。甲项目报酬率的分散程度大,变动范围在-60%~90%之间; 乙项目报酬率的分散程度小,变动范围在10%~20%之间。这说明两个项目的报酬率相同,但风险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地衡量风险大小,还要用统计学中衡量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

(三)离散程度

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包括平均差、方差、标准差、标准离差率和全距等,常用的是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

1. 方差和标准差

标准差也叫均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例1-16 据例1-14的资料,计算甲、乙项目的方差、标准差。

甲项目的标准差是58.09%,乙项目的标准差是3.87%,说明了甲项目的风险比乙项目的风险大。

标准差以绝对数衡量决策方案的风险,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反之,标准差越小,风险则越小。

2. 标准离差率

若投资项目的规模不同,在比较它们的风险或不确定性时,用标准差作为风险的衡量标准可能会产生误差。可以用标准离差率来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的程度。标准离差率也称为变化系数。标准离差率的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数。方差和标准差作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例1-17 据例1-14的资料,计算甲、乙项目的标准离差率。

很明显,甲项目的风险比乙项目的风险要大。

(四)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虽然标准离差率能正确地评价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但人们更关心的是风险报酬。对于投资者来说,要获得高收益,就必须承受高风险,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但反过来,高风险的投资机会却并不一定能确保高收益的实现,因为高风险的本身就意味着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高风险的结果可能是高收益,也可能是低收益,甚至可能是高损失。可见,收益是以风险为代价的。因此,要使投资者心甘情愿地承担一份风险,必须以一定的收益作为回报或补偿,风险越大,要求的投资收益率越高。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和标准差系数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差系数

设: 风险报酬率为Rr,风险报酬系数为b,标准差系数为q,则:

Rr=b×q

由此推导出:

b=Rr/q

将风险报酬率分解为风险报酬系数和标准差系数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人们注意到获得风险报酬率的不同途径,稳健的投资者一般只选择风险报酬系数较高的项目,冒险的投资者则还敢于选择标准差系数较高的项目。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所希望得到的投资报酬率是无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即:

期望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上式中期望报酬率是投资者在投资中所要求得到的收益率。期望报酬率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不同,有的愿意承担较高风险而要求收益率高一些,有的宁可接受较低的收益率而不愿承担过高的风险。

无风险报酬率是指不存在任何风险的投资收益率。政府发行的国债,因其收益率完全确定而被视为无风险证券,因此,国债的利率常被看作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例1-18 无风险报酬率为4%,假设某项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10%,计算该项投资的报酬率。

解: 期望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4%+10%=14%

由于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的关系,究竟选择何种方案,要视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而定。对风险比较反感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期望收益较低同时风险也较低的方案,喜冒风险的投资者则可能选择风险虽高但同时收益也高的方案。

例1-19 假定宏大公司正试制A和B两种新产品,并作为两个项目进行开发。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每种产品都可能出现“好”、“中”、“差”三种情况,三种可能出现的总资产报酬率和概率见表1-2。

表1-2 预计新产品总资产报酬率及概率分布表

假设A、B两产品的风险报酬系数分别为0.3和0.2,无风险报酬率为6%,请测算两种产品的风险价值及预计报酬率,并予以评价。

(1)计算期望值:

EA=0.3×30%+0.5×15%+0.2×0=16.5%

EB=0.3×40%+0.5×15%+0.2×( -15%) =16.5%

(2)计算标准差:

上述两个新产品的总资产报酬率期望值都是16.5%,但它们三种经营情况的总资产报酬率与期望值的离散程度却不同,即经营风险不同: A产品的标准差比B产品的小,这就说明了开发A产品在获得与开发B产品相同收益率的情况下,经营风险较低。因此,如果在这两种产品中只选择一种进行开发,则应当选择A产品。

(3)计算标准差系数:

q A=10.5%/16.5%=0.636

q B=19.11%/16.5%=1.158

由于A产品与B产品的期望值相同,因此可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风险大小,也可利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风险大小。利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的话,开发A产品在获得与开发B产品相同收益率的情况下,经营风险较低,与利用标准差分析的结论一致。

(4)计算风险报酬率。由于A、B两产品的风险报酬系数分别为0.3和0.2,则两种产品的风险报酬率分别为:

A产品: Rr=b×q=0.3×0.636=19.08%

B产品: Rr=b×q=0.2×1.158=23.16%

由于无风险报酬率为6%,故两种产品的预计报酬率分别为:

A产品: R=Rf+Rr=6%+19.08%=25.08%

B产品: R=Rf+Rr=6%+23.16%=29.16%

由此可见,B产品的预计报酬率之所以高于A产品,是因为B产品的风险报酬率较高; B产品风险报酬率高的原因在于风险程度较高,而风险报酬系数并不高。这就是提醒人们在追求高收益率的同时,一定要权衡风险。稳健的经营者不会选择B产品项目,而敢于冒风险的经营者可能选择B产品项目。

(五)风险控制对策

1. 规避风险

当资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资产可能获得的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资产,以规避风险。例如,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2. 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有: 进行准确的预测; 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替代; 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 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经营或投资以分散风险。

3. 转移风险

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资产,企业应以一定的代价,采用某种方式转移风险,如向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4. 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四、风险偏好

根据人们的效用函数的不同,可以按照其对风险的偏好分为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

(一)风险回避者

当预期收益率相同时,风险回避者都会偏好于具有低风险的资产; 而对于同样风险的资产,他们则都会钟情于具有高预期收益的资产。但当面临以下这样两种资产时,他们的选择就要取决于他们对待风险的不同的态度: 一项资产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而另一项资产虽然预期收益率低,但风险水平也低。

风险回避者在承担风险时,就会因承担风险而要求额外收益,额外收益要求的多少不仅与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有关(风险越高,要求的风险收益就越大),还取决于他们的风险偏好。对风险回避的愿望越强烈,要求的风险收益就越高。

一般的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都是风险回避者,因此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方法都是针对风险回避者的,并不涉及风险追求者和中立者的行为。

(二)风险追求者

与风险回避者恰恰相反,风险追求者主动追求风险,喜欢收益的动荡胜于喜欢收益的稳定。他们选择资产的原则是: 当预期收益相同时,选择风险大的,因为这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效用。

(三)风险中立者

风险中立者既不回避风险,也不主动追求风险。他们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这是因为所有预期收益相同的资产将给他们带来同样的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