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义重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

一、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义重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结果,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实际和创新潮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

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潜力巨大,但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充实提高,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巩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的主要途径

如果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行稳致远,那么打开创业创新大潮的闸门,就要靠改革这把“金钥匙”。创新与改革是孪生兄弟。现阶段的改革,不仅仅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变革,破除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桎梏,激发起全体人民的创造潜力,增强发展的新动能。

(一)以政府自我革命为创业创新腾出空间

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当头炮,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了创业活力。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同时,中央政府还在全面部署,规范审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包括全面制定和实施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先行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强调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强调政府要在减少和纠正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同时,做好服务质量的加法和工作效能的乘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强监管、造环境上,走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行政“三步棋”,推进政府自身权责调整和行政流程再造,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以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

依靠产权改革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本等要素,尤其是科技和人力资本,是调动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丰硕,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在空间还很大。这中间尤其要注意防范两大障碍:一是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我国中高端科技资源70%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转化率却不到10%。中关村等地开展了将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承担单位、股权激励等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将很快推广到全国。这些制度设计体现了“谁创新、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成果作为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产权归属,目的是让创新者获得与其成果价值相应的收益,有利于成果权能实现,有利于价值最大化。另一是转化渠道畅通问题。如果技术和产权市场不完善,缺乏知识和技术资本可交易、可标准化评价体系的话,就会使成果在上游形成“堰塞湖”。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加快建立市场转化机制,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形成知识产权市场产业化的完整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让成果转化有法可依、依法保护;此外,要加大财产权等物权的保护力度,只有在让人们看到创业创新的财产得到有效保护后,才能更好地解除后顾之忧。

(三)以需求引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动

放手让市场选择和配置创新要素,让市场主体面向需求开发新产品,是增强创业创新动能的又一重要渠道。实践表明,模仿型引进式创新已碰到瓶颈,技术上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各行业各领域迫切需要更多的原创性、基础性创新。市场呼唤新思维、新发现、新原理引领的新创意、新产品、新技术。一些传统的主导产业面对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如果能够由单纯提供产品向供应链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转型,插上创新创意的“翅膀”,就会实现附加值的倍增。因此,必须把创新的主导权交给市场,建立企业牵头、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

(四)营造公平诚信的法治和市场环境

公平的环境对创业创新至关重要。要加大公平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要大力反对行业垄断、技术垄断、行政垄断等限制竞争、打压创新的行为,从而保护好创业创新的火种,形成全社会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构建开放式人才体系

人才是创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要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必须破除一切禁锢人才发展的藩篱,用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让更多的“千里马”奔腾驰骋。自由创造的空间、自主发展的权利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是人才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切实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在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支配权,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要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人才开放政策,降低外国人才引进门槛,简化投资兴业、出入境等手续,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全世界人才来华创业创新。

(六)完善创业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方式

中小企业占全社会就业的80%以上和创新成果的70%以上,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并具有打破既有格局的“鲶鱼效应”,但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应当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首先,要降低门槛,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在放宽市场准入、注册和经营便利化、简化创新产品审批等方面加大力度,扩大创业创新空间。其次,要继续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力度。创新支持政策应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目前,国家层面已设立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还有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各级政府也将会相应设立。这方面,还可酌情考虑设立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科研人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相关基金。此外,还应完善社会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为创业创新融资搭建起四通八达的通道。

(七)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搭建创业创新公共平台,不仅要发展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传统孵化器”,更要对创新工厂、车库咖啡、众创空间、网络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给予大力支持,发展一批创业特色小镇、社区等,鼓励发展创客实验基地、创业者加速器等多形式平台。企业也要由传统的管控型组织转变为新型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从而形成市场主导、风投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举办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平台、中介机构等,重点帮助缺乏经验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制定计划、法律服务等。根据统一安排,国家将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将向社会全面开放。与此同时,还将完善“一站式”行政服务,甚至网上服务、上门服务,而且,针对创业创新者的社会保障也要跟上,以解除其后顾之忧。

思考题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背景是什么?

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3.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