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时间:2022-1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是消费函数。由于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而总需求的变动必须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含义、消费函数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

2.了解AD-AS均衡模型的含义及国民收入的决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3.明确IS-LM均衡模型的含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对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经济中的各种总量中,国民收入是一个最重要的总量。因为社会经济中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等重要问题,无一不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有关,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也都要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析才能加以说明。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便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及其关系

从前面的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关系式中已看到,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总需求方面来看表现为: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而从总供给方面来看表现为: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可见,国民收入最终可以转化为消费、储蓄和投资三个因素。那么,三者之间关系如何呢?它们又是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呢?

一、消费、储蓄与投资

由于消费与储蓄之和等于收入总量,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增加,意味着消费的减少。因而,消费与储蓄之间存在着互为消长的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人们在获得一定收入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要延缓目前的消费而用之于储蓄。按照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人凯恩斯的说法,从个人来讲,人们进行储蓄的主观动机主要有8种:①为了防备不测的谨慎动机;②为了将来自己养老、子女教育、抚养亲属的远虑动机;③为了获取利息投资收益的计算动机;④为了日后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的动机;⑤为了维持个人的独立感和有所作为感的动机;⑥为了积累本钱以进行投资或发展事业的动机;⑦为了给后人留下遗产而自豪的动机;⑧为节俭习惯的动机。与这8种储蓄动机相应的也有6种促成消费的动机,即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和奢侈。

按凯恩斯的分析,对厂商来说,之所以要储蓄,其动机在于:①为了减少借债而理性地增加投资;②为了应付经济萧条和企业的意外变故;③为了使企业逐步改善经营管理,增加收入;④为了保证及时清偿债务,使企业得以稳健发展。

可见,在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则与此不同了。投资是由储蓄转化而来的,二者关系密切。但是投资与储蓄分别是由不同的主体、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的。投资是由厂商形成的。而储蓄则既有厂商的行为,也有居民户的行为。厂商储蓄在很大程度上的直接动机是投资,而居民储蓄则出于多种动机,并且往往与社会和厂商的投资没有什么联系。因而,从全社会来看,投资与储蓄既不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也不一定相等。

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既然消费与储蓄都由收入分解出来的派生变量,因而它们必然各自与收入有着某种函数关系。

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是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但变动的幅度可能会不相等),即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收入减少,消费亦减少。若以C表示消费,以Y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公式为:

C= f(Y)

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是储蓄函数。储蓄函数表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呈同方向变动(但变动的幅度不相等)。若以S表示储蓄,以Y表示收入,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 f(Y)

消费、储蓄与收入之间,不仅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消费倾向;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储蓄倾向。

消费倾向可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指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或总收入中总消费所占的比重。若以APC表示平均消费倾向,则有:

边际消费倾向指每一单位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C表示消费增量,以△Y表示收入增量,则有:

储蓄倾向可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指平均每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或总收入中总储蓄所占的比重。若以APS表示平均储蓄倾向,则有:

边际储蓄倾向指每一单位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S表示储蓄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有:

由于整个社会人们的全部收入除了消费之外,便是储蓄,所以:

APC+APS= 1

同样,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

MPC+MPS= 1

第二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在建立这一理论体系时,采用的是一种短期静态分析,认为在短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自然和经济资源等的供给都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是总需求。所以,我们也将从总需求分析开始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进行总需求分析时,首先有三个重要的假设,即:①潜在的国民收入(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因而又称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不变的;②各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或者说这里没有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③价格水平是既定的。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概述

(一)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建立前有两个假设:一是利息率水平为既定的,即不考虑利息率水平的变动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二是投资水平为既定的。在这两个假设前提下,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认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水平决定的。图10-1表明了这一点。

图10-1 总需求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

图10-1中,横轴表示国民收入,纵轴表示总需求,45。线为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线。AD0为某一情况下的总需求水平线,当它与45°线相交于E0点时,便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OY0

由于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而总需求的变动必须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这种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在图10-1中,AD1线与45°线相交于E1点时的OY1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比AD2线与45°线相交于E2点时的OY2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高得多。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组成的。因此,总需求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二)节俭的悖论

在消费与储蓄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已看到了消费与储蓄间存在着互为消长的关系,即: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增加。由于消费是总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储蓄的增加必然会使消费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进而降低国民收入水平;反之,就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据此,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首先是凯恩斯,提出了所谓的“节约的悖论”,其含义是说:按传统的观念,节约本来是一种美德,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是好的,而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则是恶的;但按上述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水平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却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因而是恶的;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就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因而是好的。这种矛盾便被称为“节约的悖论”。

在此应注意的是: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这一结论仅仅适用于各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的情况。在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总供给的增加会受到某种限制时,这一结论就不再适用了。这一问题我们将在后面分析总供给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时再加以阐明。

二、乘数原理

(一)乘数的含义

乘数,又称为倍数,在西方经济学中它常用表示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总需求增量这二者之间的比率。若以K表示乘数,以△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以△AD表示总需求增量,则乘数的公式为:

例如,如总需求增加了100万元,国民收入增加了300万元,那么乘数即为3,说明国民收入的增加3倍于总需求的增加。一般认为,乘数总是大于1的。这是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某一部门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部门需求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整个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初始的总需求的增加。

总需求中不同部分的增加都会有这种乘数作用。如果是总需求中投资的增加,便有投资乘数;如果是总需求中政府支出的增加,便有政府支出乘数;如果是总需求中出口的增加,便有对外贸易乘数。

(二)乘数的公式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就越多,从而总需求越大,国民收入增加得也越多。这一点我们可从投资乘数的例子来予以说明。若以△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以△I表示投资增量,则投资乘数为:

以△C表示消费增量,则有:

将(2)式代入(1)式,则有:

从(4)式可看出,边际消费倾向(MPC)与乘数(K)呈同方向变动。

(三)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

乘数原理所反映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国民收入增量大于初始总需求的增量,这也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但应注意的是,乘数发生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产生乘数作用。当社会上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在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已出现了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现象”时,总需求的增加也就不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乘数作用也就不再存在了。

此外,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会大于初始总需求的增量;当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量也会大于初始总需求的减少量。由此,西方经济学家将乘数形象地比喻为一把“双刃的剑”。

案例分析

破窗经济

某商店的一块玻璃打破了,店主花1 000元买了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1 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衣服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他又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如此一直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 000元,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5 000元。其原因何在呢?乘数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

投资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该例子中,最初的投资就是玻璃店老板购买玻璃的1 000元。这种投资的增加引起的衣服店、食品店等部门收入增加之和为5 000元。所以乘数就是5(5 000元除以1 000元)。一笔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

经济中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循环下去,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支出增加的倍数。

在破窗经济中,乘数是5。为什么乘数是5而不是其他数呢?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的大小。在该例子中,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8时,乘数是5,如果你把边际支出倾向改为0.5,乘数就变为2。可以看出,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破窗经济只是个例子,把这个例子换为财政支出增加,你就可以看出乘数效应多么重要了。假定政府支出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会带动建筑、水泥等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带动整个经济走向好转,正是乘数在发挥作用。

当然,我们并不希望有玻璃被打碎,但如果把玻璃破碎换成增加一种有用的投资(如商店的扩大),乘数的原理不是完全一样吗?

第三节 IS-LM模型

在研究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时,我们假定利息率与投资是不变的。但在现实的经济中,利息率和投资都是变动的,并且它们的变动对总需求以及国民收入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使用IS-LM模型来分析在利息率与投资水平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以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ISLM模型就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决定的模型。这里的I指的是投资,S指的是储蓄,L指的是货币需求,M指的是货币供给。该模型被视为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一、IS曲线

IS曲线描述当I= S,即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如图10-2所示。

图10-2中,横轴表示的是国民收入水平,纵轴表示的是利息率。IS曲线的任意一点都表示I= S,则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在商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即:当利息率高时,国民收入低;当利息率低时,国民收入高。

之所以在商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是由于利息率与投资呈反方向变动。投资的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投资者在作出是否投资或投资多少的决定时,常常要考虑利息率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只有在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他才会决定投资,否则这笔资金还不如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当利润率既定时,投资就只取决于利息率了。利息率越低,投资越多;反之,投资越少。由于投资又是总需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投资增加,总需求亦增加;投资减少,总需求亦减少。同时,总需求又是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的,因此,利息率也就必定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图10-2 IS曲线

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曲线的位置发生平行移动。在图10-2中,当总需求增加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从IS0移至IS1;当总需求减少时,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即从IS0移至IS2

二、LM曲线

LM曲线描述的是在L=M,即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水平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如图10-3所示。

图10-3 LM曲线

在图10-3中,LM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L=M,即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该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实现了均衡时,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即:利息率高时,国民收入高;利息率低时,国民收入低。

按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解释,货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需求(L)是由货币的交易需求与谨慎需求(L1)和货币的投机需求(L2)构成的。L1取决于国民收入并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记为L1= L1(Y);L2取决于利息率并与利息率呈反方向变动,记为L2= L2(i);货币的供给(M)指的是实际的货币供给量,它由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决定;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M= L= L1(Y)+L2(i)。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当货币供给既定时,L1若增加,则L2必然减少,而L1的增加又是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L2必然减少,而L1的增加又是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L2的减少又是利息率上升的结果。因此,在货币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必然呈同方向变动。

那么,在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时,LM曲线会如何变动呢?

图10-4 IS-LM模型

在图10-3中,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至LM1;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即从LM0移至LM2。可见,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使LM曲线的位置平行移动。

三、IS-LM模型

IS-LM模型就是将IS曲线图与LM曲线图合在一起时,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关系的一种坐标图,如图10-4所示。

在图10-4中,IS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商品市场的均衡,即I= S,LM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表明的是两种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这一点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0,并且也只有在这一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图10-5 财政政策效应

IS-LM模型不仅精炼地概括了总需求分析,而且可以作为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影响的便利工具。图10-5分析了财政政策的效应。

图10-6 货币政策效应

图10-5中,IS0与LM相交于E0,决定了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为Y0。当财政支出增加(即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总需求增加,IS曲线从IS0移至IS1并引起国民收入从Y0增至Y1,利息率从i0升至i1。与此相反,当财政支出缩减(即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时,总需求减少,IS曲线从IS0移至IS2并引起国民收入从Y0减至Y2,利息率从i0降至i2

图10-6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效应。

图10-6中,LM0与IS曲线相交于E0,决定了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为Y0。当货币供给量增加(即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便从LM0移至LM1并引起国民收入从Y0增至Y1,利息率从i0降至i1。与此相反,当货币供给量减少(即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便从LM0移至LM2并引起国民收入Y0减至Y2,利息率从i0升至i2

图10-7 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

按凯恩斯主义理论,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但同时却又会使利息率上升。利息率的上升会减少投资,减少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为使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既能增加国民收入,又不能使利息率上升时,就应配合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便有效地刺激经济。图10-7便说明了这种配合的作用。

在图10-7中,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后,IS曲线便从IS0移至IS1并与LM0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利息率为i1。这表明: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后国民收入增加了,但利息率也上升了,而利息率的上升却不利于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这时,若再配合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量就会使LM曲线从LM0移至LM1并与IS1相交于E2,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利息率为i0。这就表明:当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若再配合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利息率下降,又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长,从而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刺激。

案例分析

灾难经济学

灾难是多种多样的,而对灾难的经济分析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们只集中从一个角度对灾难进行一种分析:不同的灾难对于经济总需求及经济活动总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根据我们这里的特殊分析角度,灾难似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为“需求刺激型灾难”,一类可以称为“需求抑制型灾难”。

战争和洪水,可能是所谓“需求刺激型灾难”的例子(相似的还有地震、台风等)。以战争为例,战争是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因此它是一种灾难。在战争发生的时候,受战争蹂躏的那些地方,民不聊生,经济活动停止,当然谈不上什么扩大需求与扩展经济活动。但是,一方面,战争本身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构成当前参战方对军火、运输等产业的额外需求;另一方面,战争不仅杀人,而且毁物,战争一旦停止,人们要重建战争中摧毁的一切,就形成大量的经济需求。洪水也是这样,在洪水暴发的那几天,当然经济活动是停止的,但一旦洪水退去,人们灾后重建的需求,就构成当期经济总需求的一部分,而重建工作本身,则构成当期GDP,即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洪水和战争在这里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它们是破坏性的,但它们破坏的是过去的GDP(所积累起来的财产),而增加了当前的GDP,扩大了当前的总需求。尽管现实生活比我们这里的分析要复杂一些,如一场战争对交战双方的经济影响是不同的(胜者总是获利方)、战争时间的长短对当期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财富的破坏会因“财富效应”而减少战败国的需求等,但是,毕竟当年若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还不会真正从经济大萧条的泥坑中走出来。而世界大战发生时,欧洲经济自然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大战后的重建,又可以说是使它们能持续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也是这样,军火工业集团的利益是战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战后重建的大蛋糕,又可能构成欧洲(包括最初支持战争的英国和西班牙)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的原因。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们2003年所经历的“非典”这种传染性疫病灾难,它属于另一个类型,即“需求抑制型灾难”。除了增加一点对医药的需求上,这种灾难的经济影响基本上可以说是彻头彻尾地在减少需求!这种灾难不仅因夺去一些人的生命而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且它使大量的人因惧怕被传染上疫病而减少甚至停止经济活动,从而减少经济需求,基本减少资源的消费。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少外出、少购物、少旅游(包括不到中国来旅游)、少开会,还表现在许多贸易和投资的项目会因人们减少旅行和开会而推迟甚至取消。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使人们减少其可能被传染上疫病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它可以使我们的GDP的增长率大大下降,因为GDP的本义,就是衡量人们经济活动量的一个指标!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

非典疫病这种灾难与战争等灾难的区别在于,它既没有因当前人们活动的增加(尽是战争一类的破坏性活动)而增加当前的需求,也不会因破坏过去积累起来的任何财产而提出“重建的需求”,它只是简单地减少人们当期的活动!与此相类似的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并不提供额外的当前需求,也不因破坏任何物质财富而提出今后的需求,它只是可能使一个经济的“金融资产”受到破坏(也就是所谓的资产“缩水”)。而金融资产的价值是不计入GDP的,计入GDP的只是当期在一定需求下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而且,金融资产缩水对需求的影响一定就是负面的“财富效应”——人们因收入预期的降低而减少当前的消费。

在前面两节的分析中,均假设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价格水平始终不变,因而没有考虑总供给和价格水平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的影响。在现实经济中,总供给总是有限的,价格水平也是经常会变动的。我们在本节中将总需求分析与总供给分析结合起来,以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动是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平面坐标图上,用以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0-8所示。

图10-8 总需求曲线

在图10-8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总需求曲线AD0,AD1,AD2均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说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即: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这种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可用前面的IS-LM模型来予以解释。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量指的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其大小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两个方面。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因而,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会引起利息率的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反之,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引起利息率的下降,进而引起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曲线由AD0移向AD1或AD2,是由于总需求的变动而引起的。当价格水平既定时,总需求会由于某种原因(如消费、投资或政府支出等的增加)而增加,这时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推移;同样,总需求也会由于某种原因(如消费、投资或政府支出等的减少)而减少,这时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推移。

二、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平面坐标图上用以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的是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图10-9 总供给曲线

由于总供给取决于资源的利用状况,因而在不同的资源利用状况下,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即总供给曲线)是不同的。图10-9即说明了总供给曲线的三种不同情况。

(1)总供给曲线呈现了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即图中的ab线段。它表明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可以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增加总供给。因为这种情况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因而该曲线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2)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即图中的bc段。它表明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条件下,由于产量的增加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进而推动整个价格水平的上升,即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但这是短期内存在的情况。该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3)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与纵轴垂直的线,即图中的c点以上的线。它表明的是在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由于从长期来看,经济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而该曲线被看做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上述三种情况的总供给曲线,除了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而发生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平行推移外,其他两种情况的总供给曲线,在资源既定,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均不会发生上下或左右的平行推移。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该模型是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的理论模型。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但事实上,一方面总需求会发生变动;另一方面,总供给在短期内也会发生变动。因而需要分别予以说明。

(一)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尽管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但也必须要与总供给曲线的三种不同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情况: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但价格水平不变;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而价格水平仍然不变。这就意味着,在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总供给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但不会引起价格水平变动,如图10-10所示。

图10-10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 曲线下的模型

在图10-10中,AS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它与AD0相交于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价格水平为P0。当总需求增加后,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1,并与AS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价格水平仍为P0。与此相反,当总需求减少后,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2,并与AS相交于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价格水平仍为P0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情况: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情况,即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总供给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但价格水平也会同时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同时价格水平也会下降。这意味着,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总供给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会同时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图10-11即说明了这一情况。

图10-11 短期总供给曲线下的模型

图10-11中的AS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并与AD0相交于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价格水平为P0。当总需求增加后,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1,并与AS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当总需求减少后,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2,并与AS相交于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价格水平为P2

图10-12 长期总供给曲线下的模型

3.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情况: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总需求的增减,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升降,而不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总需求变动可以用图10-12来予以说明。

在图10-12中,AS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并与AD0相交于E0,决定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价格水平为P0。当总需求增加后,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1,并与AS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仍为Y0,价格水平为P1。当总需求减少后,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2,并与AS相交于E2,决定了国民收入仍为Y0,价格水平为P2

(二)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分析的前提是总需求不变。在这一前提下,在短期内,由于资源是在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因而总供给的变动会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变动,即:总供给的增加(即产量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总供给的减少(即产量的缩减),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这种影响可用图10-13来说明。

图10-13 短期总供给变动

在图10-13中,最初的总供给曲线为AS0,它与总需求曲线AD相交于E0,决定国民收入水平为Y0,价格水平为P0。当总供给增加后,总供给曲线由AS0移至AS1,并与AD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价格水平降至P1。当总供给减少后,总供给曲线由AS0移至AS2,并与AD相交于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价格水平升至P2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一种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十分有用的工具。图10-14是一个运用该模型分析在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

图10-14 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比较

假定现在的政策目标是要使价格水平由P0下降至P1。首先,从图10-14(1)中可以看到,采取抑制总需求的方法(即减少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由AD0移至AD1)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但在采用这一政策使价格水平下降的同时,也使国民收入由Y0减少至Y1,从而引起经济的衰退。其次,再从图10-14(2)中可以看到,采取刺激总供给的方法(即增加总供给,使总供给曲线由AS0移至AS1)也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在采用这一政策使价格水平下降的同时,也使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可见,在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似乎显得更为有利。

案例分析

里根经济学”:从扩张总需求到改善 总供给

2004年5月5日,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3岁。他去世后,美国公众、全球政界和他曾经工作的好莱坞传来一片痛悼之声。《华盛顿邮报》将他与林肯、罗斯福并列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3位美国总统,原因之一,是他的确缔造了不朽的功业。在他的八年任期之中,美国经济从颓弱无力又高达13.5%通货膨胀的煎熬中挣脱出来,通货膨胀大约降为5%,而美国景气的繁荣一直持续到2000年。里根的经济政策主张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根据里根1981年2月刚刚就职不久发布的经济宣言的内容,里根的经济政策着力点主要在于改善总供给,其经济政策主张有4个:减税、压缩非国防财政支出、紧缩货币供给以便降低通货膨胀、放松管制——这就是“里根经济学”的4大支柱。

通常认为,“里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并非里根所创,而是来自赫伯特·斯坦(1972-1974年任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其政策主张是对罗斯福以来美国的官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反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从来没有过的奇怪现象——滞胀。这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后遗症。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症结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创造和扩大需求,即所谓“需求能够创造自己的供给”。通过综合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尤其是适当地运用通货膨胀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避免周期性衰退,保持较高的产业和就业水平。战后大多数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同时,还实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当然,也对经济活动施加了严厉的管制。在短期内,这些政策似乎确实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世界进入了通货膨胀时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最让凯恩斯主义者尴尬的是,在通货膨胀相当高的时候,就业率却在下降,产出增长速度也陷入停滞,同时还有高利率、高国债等现象。凯恩斯主义失效了。里根于1981年2月5日宣布:“美国的经济情况是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

与此相反,供给学派信奉萨伊定理:“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改善总供给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提出应实行“供给管理”: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该影响供给方(即企业活动)而不是影响需求方,也即创造条件,让企业进行最广泛的自由竞争。供应学派的一个著名理论是拉弗曲线。阿瑟·拉弗是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在一次鸡尾酒会的餐巾纸上画的一条旨在降低税率的曲线,即所谓的“拉弗曲线”。这条曲线提出了一个似乎令人困惑的命题:减税才有可能增税。其中的道理是:税率越高,越会抑制投资,从而缩小了税基;而降低税率,尤其是最高税率,将鼓励投资和生产,从而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总量。这个学派的政策建议就是:压缩政府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鼓励企业竞争。

里根在任期的第一年里,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和加速设备折旧计划。在3年里,减税额占税收总额的25%,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最高点从70%降至28%。1986年通过的《税收改革法案》,取消了过去的诸多减免规定,扩大税基,对不同征税对国家实行更为统一的税率体系。这是自1913年美国建立所得税制度以来,对联邦税制作出的最大幅度的调整。在这个法案通过的时候,里根自信地表示,税率的全面下降,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制度都是一场胜利。

放松管制、提高供给质量是里根另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主张。解除管制的一个成功典范是航空业。美国于1938年在罗斯福总统任期内建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的管制规章,已经发达到完全荒唐的地步,甚至连“两个财政上有隶属关系的航空公司的职员是否可以穿同样的制服”也须由该局审批。而从1978年开始的解除航空业管制到里根时代走向高潮:1985年,里根关闭了民用航空局。新政体制第一次崩塌了,而消费者却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到1996年,同样的航线,旅客可以比管制时少花26%的钱。铁路、电信、金融等行业都出现了放松和解除管制的潮流。仅仅由于解除管制而为国家每年节约500亿~700亿美元。

198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回升,而美国回升的势头最快。198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6.2%,1984年为7%。里根使美国经济基本走出“滞胀”。里根两届总统任期结束,美国的副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中击败了民主党的杜卡斯基,于1989年1月就任美国第41任总统。美国经济持续6年的增长和广就业、低通胀之势,乃布什获胜的关键所在。布什的胜出,既受惠于里根的声望又承受着里根留下的许多难题,其最突出者乃预算赤字和巨大的国债(1 500亿美元的年度预算赤字和占预算总额14%的年借贷利息)。

回顾历史,人们发现,里根任期内,美国经济在增长速度方面的表现似乎并没有惊人之处。但重视改善总供给的里根经济学,从根本上重组了美国的经济结构。里根所开创的经济政策新理念以及初步建立起来的新的政策框架,为经济增长,甚至为计算机、网络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革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曾经被日本企业打得落花流水的美国企业,在宽松的管制环境中迅速调整,美国的竞争力迅速上升。明智的经济政策所关注的不应该是(或者应该仅仅是)短期的GDP表现,而应该是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本章小结

消费是由收入分解出来的派生变量。消费与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是消费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消费倾向可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指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边际消费倾向指每单位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由于整个社会人们的全部收入除了消费之外,便是储蓄,所以:

APC+APS= 1

同样,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

MPC+MPS= 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说明了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为均衡的国民收入。当不考虑总供给这一因素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由总需求决定的。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组成的。总需求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

乘数是指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总需求增量这二者之间的比率。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IS-LM模型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决定的模型。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位置发生平行移动。当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引起LM曲线的位置发生平行移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IS-LM模型不仅精炼地概括了总需求分析,而且可以作为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影响的便利工具。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在总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把总需求分析与总供给分析结合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并随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主要概念

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 乘数原理 总需求 总供给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投资下降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75,那么国民收入水平将( )。

A.下降400亿元  B.上升400亿元  C.上升133亿元  D.下降133亿元

2.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

A.总需求增加  B.总需求减少  C.价格水平下降  D.利率水平下降

3.利率提高时,货币投机性需求将(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确定

4.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

A.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B.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与纵轴垂直的曲线

5.下列( )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A.消费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  C.物价水平下降  D.投资减少

二、判断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

2.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 )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平移。  ( )

4.LM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 )

5.根据IS-LM模型,货币量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利率水平下降。( )

6.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2.“节俭的悖论”的含义是什么?在总需求不足时应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3.什么是乘数原理?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四、技能训练

说明下列每个事件是否会对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请用图形说明这种事件对经济的影响。

1.企业未来预期极为乐观并大量投资于新设备。

2.悲观情绪笼罩着每一个家庭,家庭决定比以前持有更多的货币余额。

3.粮食出现大幅度减产。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作为下一年的政策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