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两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5.1 两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决定我们对两部门模型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不再赘述。本节首先在两部门模型基础上阐述国民收入的决定。这时要注意,消费函数中的Y为总收入,而均衡国民收入等式中的Y为总产出。在两部门模型中,企业只要购买了家庭的要素就会全部用来生产,家庭出售要素得到的总收入必定和企业的总产出相等,因此,在这里两者一致。

12.5.1 两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我们对两部门模型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不再赘述。虽然两部门经济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简单模型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入理解。本节首先在两部门模型基础上阐述国民收入的决定。

1.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从两部门模型中可知:只要企业从家庭购入生产要素,就会全部用来生产。那么,家庭总收入和企业总产出在任何时候都相等。前面我们知道在不存在三大心理规律的条件下,居民的总收入会全部转化为总支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这就保证了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三者相等,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但现实是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会下降,致使总支出下降,居民的部分总收入无法转化为总支出,企业总产出就会有部分卖不出去,下期企业就会减少产出。可以直接认为总产出就是由居民的总支出决定的。一般来说,总产出可以称为总供给,总支出可以称为总需求,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就可以得出均衡的国民收入。由于总供给就是总产出,我们使用Y表示。而总需求就是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个部分。消费支出用C表示,投资支出用I表示。要想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只要使总产出Y与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之和相等即可,即Y=C+I。为使分析简化,在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假定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国民收入水平而变化,即投资为自发的计划投资,为一常数,I=I0。根据这一假定,把均衡国民收入的等式与消费函数结合起来,建立联立方程组,就可求出具体的均衡国民收入。求解过程如下:

Y=C+IC      

C=C0+cY

I=I0  

解联立方程,就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这时要注意,消费函数中的Y为总收入,而均衡国民收入等式中的Y为总产出。两者为何在此可以一致,这个问题在前面已提到过。在两部门模型中,企业只要购买了家庭的要素就会全部用来生产,家庭出售要素得到的总收入必定和企业的总产出相等,因此,在这里两者一致。均衡国民收入等式如下:

img211

img213

图12-5 45°线模型

在经济学中,图形分析是简洁和直观的分析工具,这里同样可以用图形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由于在总需求中,假设投资支出为一常数,那么,真正对均衡图形有影响的是消费函数,消费曲线在前面已经作出,在此基础上加入投资支出,就可得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和总收入相一致,只要在图形中找到总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点,就可以相应的找到均衡国民收入。现在我们使用45°线模型详细分析,如图12-5所示。

横轴表示总供给Y(总收入),纵轴表示总需求AD,消费曲线仍使用凯恩斯的线性消费曲线。在此基础上,由于投资为一常数,总需求曲线就可以通过直接把消费曲线向上平移得到,即AD=C+I曲线,平移的距离就是投资额,即I。总需求曲线与45°线交于E点,由于45°线的特殊性,E点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E点所对应的总供给或总需求就是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用Y0表示。现在看非均衡状态是如何达到均衡状态的。当总供给小于Y0,处在Y1时,总需求为AD1,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厂商会动用正常存货来满足总需求,正常存货的减少向厂商提供一个信号,即市场需求较高,下期生产可以增加,于是厂商开始增加雇用工人,总产出开始一期一期地增加,最终总需求被总供给满足,达到均衡状态E。当总供给大于Y0,处于Y2时,总需求为AD2,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厂商的正常存货会增加,同样给厂商发出一个信号,即市场需求较低,下期要减产,于是厂商开始解雇工人,产出开始一期一期地减少,最终达到均衡状态E。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

由于收入可以划分为消费和储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能够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那么,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可以使用储蓄和投资支出来决定。具体来看,储蓄函数为S=-C0+(1-c)Y,而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又可以设定为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即I=S。同时,仍然假定投资为自发性投资,即I=I0,将上述三式建立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

I=S            

S=-C0+(1-c)Y

I=I0      

解方程组同样可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img214

3.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

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中使用的两种基本的要素是资本和劳动。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资本相对于劳动供给非常充裕,劳动供给相对于资本供给较稀缺,在这种资源禀赋下,只要保证劳动的充分使用,就可以保证产出达到最大,因此,经济学中追求的最优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我们知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或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但这种均衡的国民收入未必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所谓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就是一国的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主要保证劳动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既定不变的,而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却依有效需求(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总需求)而定,它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如图12-6所示。

img215

图12-6 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

在图12-6中假设AD2是目前的总需求曲线,与45°线交于E点,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为Y0。当Y0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则经济处在最优状态。当Y0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在Y2处,而且目前的经济水平正是在Y2,这时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供给为AY2,总需求为BY2,AY2>BY2,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部分为AB,称为“通货紧缩缺口”(Deflationary Gap),即表示厂商正常存货的增加,产品卖不出去。这时厂商会解雇工人,减少生产,最终达到均衡国民收入Y0,因此GDP下降。政府为了阻止这种事情发生,该如何做?图12-6显示,要使均衡的国民收入维持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2上,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由原来的AD2移动至AD3。在两部门模型中,由于总需求是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共同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一旦把政府考虑进去,就变为三部门模型,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直接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上移至AD3。当Y0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在Y1处时,而且目前的经济水平处在Y1,这时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总供给为DY1,总需求为CY1,CY1>DY1,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部分为CD,称为“通货膨胀缺口”(Inflationary Gap),即表示厂商正常存货的减少,产品供不应求。这时厂商会雇用更多的工人,增加生产,最终达到均衡国民收入Y0,因此GDP上升。同样,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过热,要使均衡的国民收入维持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1,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由原来的AD2移动至AD1。在两部门模型中,由于总需求是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共同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抑制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但在三部门模型中,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减少家庭收入,进而减少家庭的消费支出和储蓄,使总需求曲线下移至AD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