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2-1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由于我国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资料,第三产业内的行业名称与范围、行业归属发生较大变化,以及2004年经济普查后GDP、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出现较大调整,因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变化情况,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数据支撑。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行业分布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

1.发展与投资现状

(1)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改善。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加到249529.9亿元,年均增速在9.8%以上。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第三产业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近1个百分点。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见图4-1)。

img71

图4-1 1978~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分发展阶段看,改革开放以来,除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持续下降外,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出现了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过程,而第三产业则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稳定的变动过程。1978~1990年,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由47.9%逐步下降为41.3%,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1992年的34.8%。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的调整带来工业、建筑业的快速扩张,第二产业的比重到1996年、1997年时回升到47.5%,而第三产业则相应下降到32.8%。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进入紧缩时期,虽然第二、第三产业都受到影响,但相比较第二产业所受影响更大一些,因而其比重逐步下降。2002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为44.8%,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为41.5%。随着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到来,我国重化工业化明显加速,制造业高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39.4%提高到2007年的43.0%,由此带动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则相对下降,从2002年的41.5%下降到2007年的40.1%,但下降幅度较小,且近4年基本稳定在40%~40.4%。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占GDP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上升趋势(见图4-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我国70%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当比例的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6.8%,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2.4%,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img72

图4-2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由于我国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资料,第三产业内的行业名称与范围、行业归属发生较大变化,以及2004年经济普查后GDP、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出现较大调整,因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变化情况,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数据支撑。同时,不同学者有关生产性服务业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因而相互之间也难以进行直接对比。

按照本书界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和2004年经济普查调整后的数据,我们对1990~200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305.9亿元; 2006年,达到31990亿元,年均名义增速达到17.9%,明显高于同期GDP名义年均16.4%的增长速度,但略低于同期服务业名义年均18.1%的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12.4%上升到2006年的15.1%,提高2.7个百分点;但1990年以来的服务业增加值比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更快,因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下降,由1990年的39.2%下降为2006年的37.8%。由于2003年之前是估算数据,与2004年之后的数据难以比较,因此如果从近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动看,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37.2%,比GDP 32.6%和服务业31.2%(均为名义增长率)的增幅分别高4.6个和6个百分点,显示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近年来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见表4-2)。

表4-2 1990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及比重变化

img73

续表

img74

注:表中2003年及以前生产性服务业数据除本研究确定的五大行业外,“其他行业”[6]也被纳入生产性服务业。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推算。

(3)交通运输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金融服务增长较快。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行业分布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197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增加值仅为182亿元,2007年,达到14604.1亿元,增长了14.4倍,占GDP的比重由5.0%上升至5.9%,但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却由20.9%下降为14.6%,这主要是其他一些服务行业增长更快所致。金融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8.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1057亿元,增长了32.6倍,年均增长12.9%,比同期GDP和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3.1个和2.1个百分点,占GDP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7.8%和1.9%上升到2007年的11.1%和4.4%。与此同时,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研服务等一大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也呈较快发展态势。2006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为5329.2亿元,占第三产业和GDP的比重分别为6.3%和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为3280亿元,占第三产业和GDP的比重分别为3.9%和1.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为2409.3亿元,占第三产业和GDP的比重分别为2.8%和1.1%(见表4-3)。2006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3.5%,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3%; R&D经费总支出2934亿元,比2005年增长20%,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1818亿元,比2005年增长17%[7]

表4-3 2004~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4)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比重呈下降趋势。与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情况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慢。

2003~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由32562.8亿元增加到72766.7亿元,年均增长22.3%,增幅分别低于全社会和第二产业投资3.1个和7.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58.6%下降为53%。生产性服务业投资2007年达到17669亿元,为2003年投资额的2倍,年均增长19.4%,这一增速不仅低于全社会投资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也低于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近3个百分点,甚至低于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15.7%逐年下降为2007年的12.9%(见表4-4),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26.7%下降为2007年的24.3%。

表4-4 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及比重变化

img76

续表

img7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投资规模庞大。从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内部结构看,近年来,投资增长最快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4~2007年年均增长26.1%,但由于投资规模小,其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增长最慢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均仅增长2.7%,其中除2006年增长18.6%以外,其他三个年份均出现了负增长,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3%下降到2007年的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占生产性服务业的绝大部分,2007年,交通运输业投资占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80.1%,比2003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但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却由2003年的11.3%下降为10.3%;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2007年,占全部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10.5%;金融业投资在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中规模最小,仅占0.9%(见表4-5)。

表4-5 2003~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内部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2.发展与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在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发展速度非常引人注目。根据Thompson(2004)研究认为,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从1992~2002年间保持了极高的增长水平,其吸纳的就业总量在2002年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占全部非农部门就业的比重为13.9%,仅次于政府服务(16.5%)。OECD(2000)的研究也表明,OECD国家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为主要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比重1987~1997年间已经基本上稳居各服务行业的首位,并且增长率仍是各部门中最高的(刘书瀚、宋明月,2007),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2500美元(当年价),根据国际经济组织的标准,我国目前已进入中下等收入经济体,按一般规律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应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我国服务业所占份额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而且也明显低于同等收入水平甚至更低收入水平国家。200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40.1%,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2%的水平。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相应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41.2%和29.3%,显著低于钱纳里等基于100多个国家实证研究揭示的标准结构(标准结构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50%和40.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相对较低。根据《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7)提供的数据,以运输、仓储和通信,金融中介,房地产、租赁及商务活动三个行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都保持在25%以上,最高超过40%。2000~2005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1%~38.5%; 2000~2006年,德国为29.7%~31.9%; 2000~2005年,日本为24.5%~26.1%; 2000~2006年,韩国为24.1%~25.3%; 2000年,印度为18.2%; 2003年为19.8%。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2006年仅占GDP的15.1%,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即使将我国房地产业纳入到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内,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6年也仅为19.7%,只与印度2003年三个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当。

(2)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层次较低。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业态,又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交通、金融、法律服务等在工业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其作为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主要是工业革命之后,20世纪中叶更为突出,且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通常将其划分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所谓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就是在工业化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不需要太多知识和科技投入的生产性服务,相应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则是指在工业化之后出现的,伴随大量的知识和资本投入的服务业。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由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业组成,现代的生产性服务业则是技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产业。

从世界范围看,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结构也在不断升级,附加值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导了服务业的发展潮流,创造了更多的产出。1980~2006年,美国信息服务业、专业及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占美国GDP的比重由10.2%提高到16.2%,其中信息服务业2000~2005年期间增长32.1%,是美国GDP增长幅度的2倍多。与此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结构层次较低,不仅传统产业所占比重高,而且传统产业仍主要在传统领域发展,而没有向新兴领域转换,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制造业升级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不明显。2006年,以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9.9%,比2004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两者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65.6%左右,比2004年提高2.6个百分点。而典型的具有技术、信息和知识密集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极低,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6年,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合计仅占GDP的5.2%,与2004年相比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三个行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4.4%,还不如交通运输业一个行业所占的比重(见图4-3)。即使是交通运输与金融业,一些服务业发达的国家也赋予其知识密集等的新内涵,而不是传统的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如现代金融业更多的是利用银行的网络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利用人才、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发展金融创新业务,非传统业务的盈利贡献占据越来越大比重。而我国的交通运输仍主要是人、物的运送,与运送相关的物流组织、配送等服务则相对较少,金融业仍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重点,中间业务占比重小,在利用知识、信息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附加值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img79

图4-3 200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构成

(3)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生产性服务是随着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而独立发展成为产业的,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产品供给全球。但是,一方面,在我国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相当数量的企业仍是以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从事实物型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新增附加值不高,企业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在这种生产模式下的制造业,缺乏对研发、市场策划、产品分销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难以形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市场需求“拉力”。即使是依靠跨国企业贴牌定制的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多是在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装配、制造环节,往往产出多、资源消耗大,对国内的研发设计、营销策划等高生产性服务基本上没有产生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一些制造企业并不是受市场需求诱导自发产生的,而是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些跨国公司受我国劳动力、土地、环境等廉价资源和要素的吸引而从外部植入的,是以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移植型企业,这类外资移植型制造企业多以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封闭运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关键技术与零部件大都依赖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部门,产品销售受制于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体系,因而这类外资型制造企业所需的人员培训、研发设计、物流、法律与会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金融等服务,基本上由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体系提供,与我国本土生产性服务企业之间内在的产业关联被割裂,从而抑制了对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2000年,我国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只有12.0%,远低于美国的32.6%、德国的28.4%和日本的26.6%(吕政等人,2006)。

低技术水平的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不足,又反过来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优势的发挥,抑制与制造业紧密相连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只能在低水平上缓慢发展,而不能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产品,不能对制造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形成有力的“推力”,从而导致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程度低,造成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

(4)区域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调。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集聚的制造业群、一定规模的城市和有效的区域分工协调机制高度正相关。大的城市或城市群拥有大量丰富的物质资源、信息、人力资本和比较发达的制造业,这些正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策体制问题,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以及大量的低效率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导致工业布局分散,没能形成很好的产业和城市集群,发挥出应有的集聚外溢效应。在分散、雷同的工业体系下,制造业既分散又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状态,从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并不强烈,也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由于制造业本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和生产性服务业自身不能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相应的核心技术服务支持,我国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曾受到制约,而在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浪潮中,生产性服务业又开始延续工业发展中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一些地区不切实际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很多地区都把物流业作为大发展的优势产业,大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提出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剂,完全不明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性,不顾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产业关联、产业配套和市场需求,结果导致过度竞争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例如,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机场数已达每万平方公里0.8个,超过美国平均数0.2个,已经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吕政等人,2006);在南京以下约300公里的长江沿岸,港口林立,万吨级码头有110个,尤其是江阴至南通60公里岸段平均0.9公里就有一个万吨级泊位,但生产能力却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港口利用率不到50%,港口资源大量闲置浪费。

(5)民间资本投资比重低。与制造业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服务领域对内开放不足,民间资本投资比重低,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主体结构看,2007年,我国城镇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653.6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83.5%,国有经济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绝对投资主力;而民营经济为1605.7亿元,占9.8%;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1090.9亿元,占6.7%(见表4-6)。生产性服务业的这种投资主体结构,与2007年我国城镇制造业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投资仅占20.5%、民营经济投资占61.3%的比例相比,形成极大反差;与城镇第三产业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投资占50.8%、民营投资占41.3%的比例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4-6 2007年我国城镇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所有制分布情况

img8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从民间资本投资的行业看,2007年,民间资本在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仅占该行业的8.4%。而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6年,民间资本投资仅占该行业投资的3.9%,2007年,民间资本总体上在该行业不仅没有投资,反而出现负投资,即民间资本在该行业出现资本净退出的现象,虽然这有可能是统计数据出现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资本在该行业的投资困境; 2006年和2007年,外资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分别占该行业投资的29.5%和35.4%。

(6)对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政策歧视和所有制准入门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制造业落后、制造产品长期稀缺的影响,我们过分追求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对制造业的投资过高,而忽视服务业的发展,甚至压制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制造业过多的优惠,而对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却存在着政策歧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制约。例如,在税收方面,部分服务行业重复纳税,服务业企业税收负担较重。在物流等行业,企业经常发生大量业务外包,按理应抵扣外包收入后纳税,但是,在发包方按照整个营业收入纳税的同时,分包方也要按照分包协议上的价款纳税,这就出现了重复纳税。而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获得的税收优惠较多,如某些特定企业可以获得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等不同程度的减免。服务业企业虽然有某些税收优惠,但优惠力度和范围远远不如工业企业。在使用土地和水电气的价格方面,服务业普遍高于工业,地价方面,工业用地一般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而服务业用地则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两者差别很大,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几倍乃至十几倍。在财政上,虽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力度不大,且过于分散,很多服务业企业甚至不清楚可以享受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制造业领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市场机制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各企业能够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促进了制造业的极大发展。而在生产性服务行业中,要么是政府迟迟不能从微观领域退出,造成垄断经营、进入门槛过高、限制过多、不能使市场资源流入,从而影响合理配置资源,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要么是政府疏于监管,导致企业过多进入,行业中生产和服务提供者太多,过度竞争、不能有效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也使得资源闲置过多、效率低下,同时也存在政府不当干预、无序竞争、经营混乱的现象。民营经济在生产性服务领域不仅不能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国民待遇,连同是私有资本的外资也不如,外资享有超国民待遇,许多生产性服务行业或领域对外资开放却不对民资开放,民营经济在国企与外企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在金融业,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明确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却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外资银行可以在国内开办金融机构,而民间资本只能非法地进行地下金融活动。在会计、审计等咨询服务业,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几乎垄断了我国高端会计审计业务,占据了1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中的40%,与国际投资银行一道几乎垄断了我国海外上市企业的所有审计业务和咨询承销业务,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要求基础产业国有企业的年度审计工作必须全部由“四大”机构承担,这不仅使外资获得了不正常的高额垄断收益,而民营咨询服务业因没有市场而始终缺乏成长的空间,也极不利于我国金融、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在交通领域,曾在长三角高速公路投资大潮中叱咤风云的民营资本,正在被集体清退。这些被清退的民营资本,曾经被认为是服务业对民间资本开放的标志,对公路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使高速公路的造价和运营费用大为降低,但在市场机制产生作用、收费市场被民营资本培育出来之后,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却逐步收回民营企业所拥有的高速公路的股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