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放牧鸭体质健康结实,节约饲料,育成费用低,应积极提倡这一饲养方式。③海滩涂放鸭的管理辽宁省海岸线长达2100多公里,滩涂面积大,利用浅海、滩涂养鸭亟待开发。设固定专人管理,防止老鼠、黄鼠狼对鸭的伤害。无放牧条件的育成鸭也可以圈养,即育雏期结束后,仍将育成鸭养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出去放牧,这种饲养方法习惯称圈养。

(二)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蛋鸭从5周龄起至16周龄阶段称为育成期,也称为青年鸭或半大鸭。

1.育成鸭的放牧饲养

我国湿地面积大,到处可见河流、湖泊、池塘。青草、野菜、球藻类丰盛的地方均适于放牧饲养鸭群。放牧鸭体质健康结实,节约饲料,育成费用低,应积极提倡这一饲养方式。

(1)放牧鸭分群管理根据放牧场地大小确定鸭的饲养量,每群500~600只,多者达到800~1000只,放牧管理人员3~4名,其中技术人员1名,负责全面工作。

(2)放牧路线选择好放牧往返路线,这是关系到鸭群能否生长良好、发育健壮的关键所在。必须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了解好情况,包括作物布局、天然饲料种类和着生情况、水源情况、施肥习惯、喷洒农药情况、收牧路线等,拟定出一条可行的放牧路线。

(3)放牧方法青年鸭的觅食能力强,是鸭一生中最适宜的放牧时期。夏季天气炎热,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放牧,其余时间在水中停留或在阴凉处休息;上午放牧,中午将鸭群赶到河岸等适当处任鸭洗浴,梳理羽毛,休息,天黑前返回棚舍。放牧前收牧后应清点鸭数,发现丢失及时找回。平时用固定声音或小旗训练鸭群,建立条件反射,便于指挥鸭群行动。为了很好地采食饲料,放牧前不喂料,收牧后视其饥饿状态,酌情适当补料。根据自然场地情况,放牧饲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农田放牧鸭群一边采食,一边中耕除草。放牧初期,鸭群需要一个从喂饲料到放牧觅食的适应过程,主要训练其觅食能力。将谷物等料撒在地上,任其采食。随着鸭群日龄的增大,逐渐延长放牧时间和放牧距离。行走时要走水路或有草地的线路,避免伤害鸭脚,若牧地较远时,途中应有避风雨的地方。放牧地附近还应有休息的场地。凡是刚喷撒农药、除草剂、化肥的农田,或发生过疫情的地方都不应放牧。

②河川、湖泊、池塘、沟渠放牧鸭群可利用这些地方的浅水处,觅食小鱼、小虾、螺蛳、水草、藻类等动植物类饲料。放牧初期,要训练鸭采食螺蛳的习惯,先将螺蛳砸碎连壳喂,吃过几次饲喂后,鸭群就能觅食天然螺蛳了。

③海滩涂放鸭的管理辽宁省海岸线长达2100多公里,滩涂面积大,利用浅海、滩涂养鸭亟待开发。利用海滩养鸭应选择福建省金定鸭、庄河市黑岛青鸭,因为这些品种对海鲜和海水均有较好的适应性,更适应涨潮落潮的环境。早晨出牧前,宜先喂食,使体内贮备能量,才能更好地在海里觅食。上下午出牧时,恰遇退潮,不要喂料,增加在海滩觅食的积极性,若遇涨潮时,觅食有一定局限性,宜先喂一些饲料。傍晚收牧时,尽量少喂或不喂饲料。在沿海或近海苇塘处放鸭,必须注意补充维生素B1,因为蚌、蚬、螺、蟛蜞等水生动物性饲料都缺乏维生素B1,并且还有能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酶,若单纯靠上述动物性饲料养鸭,很容易造成维生素B1缺乏症,给养鸭业造成损失。因此应尽量多喂含B族维生素(特别是B1)丰富的糠麸饲料。每次归牧都应饮淡水及做淡水浴,待羽毛晾干后再回棚舍休息。

④果园放鸭的管理果园养鸭,种养结合,使果树与鸭子互利共生,可降低养鸭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一只鸭子一天可吃掉各类昆虫40多只,在放牧区内很少见到害虫。鸭啄食青草能力很强,采食青草量大,若每公顷果园放养300~450只鸭,每年可啄食青草4500~7500千克。每只鸭子年排粪量75千克,若放养400只鸭子,每年可为果树施肥30000千克鸭粪,鸭粪含丰富的氮、磷、钾,而鸭粪又有预防果树腐烂病作用。果园养鸭一举三得,大大降低了果园灭虫、除草、施肥的费用,减少了果品污染,为生产绿色果品提供了条件。果园环境优良,气候宜人,鸭自由活动啄草,运动增多,体壮、病少,降低了防疫灭病费用。由于鸭采食各种青草、野菜,获得大量胡萝卜素,在肝脏小肠转化成维生素A,提高了蛋黄颜色,降低了冬、春季鸭维生素A缺乏症。

果园放鸭应搞好配套技术:首先要选择抗逆性强的本地鸭,又可兼顾产蛋多,既适于圈养又适宜放牧的金定鸭、绍鸭及其杂交种等。

放养时期:应根据果园内草生情况而定,辽宁省宜在5月至10月底。此阶段牧草生长丰茂,青草、野菜多,还有昆虫的卵、蛹、幼虫、成虫等动物性饲料供鸭采食。

放牧果园选择:选择坡度小、地势较平整的果园,苹果、梨、杏、桃、核桃、山楂园等,每小区放鸭250~300只,7~10天轮换一次,在牧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用水。

按时补饲:为防止鸭采食不饱,影响生长发育,可早晚各补饲一次配合饲料,按早半饱晚喂足的原则补喂饲料,尽量令鸭在果园多采食饲料。

棚舍建筑:果园放养同样需要有一简易棚舍,以备晚上鸭归舍后补饲,饮水用棚舍大小按每平方米能容纳8只鸭计算面积,棚舍应有一定的活动场地。设固定专人管理,防止老鼠、黄鼠狼对鸭的伤害。在果树刚喷农药时,可停止放牧,防止农药中毒,在棚舍内暂养5~7天,然后再开始放牧。

防疫灭病:搞好饲料、饮水、环境卫生,饲槽、水槽每天刷洗、晾干,经3~5天消毒1次,要按照常规免疫程序,对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禽霍乱等主要传染病,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疫苗。

2.半放牧半舍饲饲养

对鸭群白天进行放牧,自由采食各类天然饲料,人工进行适当补饲,晚上在棚舍内过夜。有固定的棚舍,而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

半放牧半舍饲饲养固定投资少,成本较低,结合农田、河流、池塘、水库、水田等放鸭,农牧结合,实行综合性利用,既解决了养鸭所需的部分场地,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提高了养鸭综合效益。但外界环境因素对鸭群影响较大,常给疫病防治带来一定困难。应在继承、借鉴和吸收传统养鸭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革新,向现代科学养鸭迈进。

3.育成鸭的圈养

无放牧条件的育成鸭也可以圈养,即育雏期结束后,仍将育成鸭养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出去放牧,这种饲养方法习惯称圈养。

圈养鸭必须做到营养全面,特别应充分满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需求,以促使骨骼、肌肉、羽毛的充分生长发育。饲料力求多样化,既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也应有充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使营养互补完善。

为避免育成鸭早熟和临产前身体过肥,在开产前30~40天,根据体重和膘情要适当进行限制饲养,多喂些糠麸类、草粉和青绿饲料,每天每只鸭平均喂精料125克左右,但在前15天(从120日龄起)逐渐改喂产蛋期的配合料,对那些体重没达到生长发育标准或发育差的青年鸭要适当提高喂量和饲料质量,每天每只育成鸭喂精料可达150克左右,否则会推迟产蛋。小型蛋鸭1~100日龄体重标准如表11所示。其育成鸭日粮配方如表12所示。饲料采用混合粉料或育成鸭专用颗粒饲料。粉料按料水比为3∶1~3∶1.5拌成湿粉料饲喂,每日喂3~4次,喂饲间隔均等,有利于生长发育,对于过肥的鸭子,酌情减少喂饲次数,适当控制喂量。

表11 小型蛋鸭1~100日龄体重标准表

img18

表12 育成鸭日粮配方示例

img19

续表

img20

育成鸭群圈养规模不宜太大,一般以400~500只一群为宜,力求日龄相同、体重接近、同一品种、同一性别的育成鸭饲养在一起。饲养密度是,4~10周龄每平方米养10~12只,11~20周龄每平方米养8~12只。根据冬夏气温的差异,每平方米饲养密度可上下浮动2~3只。

加强对育成鸭的运动,可促进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发育,同时增强体质,防止过肥。有条件的应在圈外设运动场和水浴池,除喂饲外,尽量放在运动场里自由活动。若无运动场每天在圈舍内做驱赶转圈运动或下水池洗浴,每次运动10分钟左右,每天至少运动2~3次。若圈舍周围有草地,可定时放牧,结合运动,经日光浴、风浴锻炼,使育成鸭体质更健康结实,为开产后多产蛋、产蛋持续期长打下基础。在结合运动的同时,要对育成鸭加强驯养调教工作,使其熟悉各种环境,适应各种场面,不忌音响和色泽变化。这样可减少应激反应,不惊场,有利于开产后多产蛋。按时接种鸭瘟、禽霍乱疫苗(菌苗),防患于未然。如何接种疫苗详见鸭病防治内容。

光照是育成鸭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无统一模式,但有光照原则,育成鸭的光照只能恒定或逐渐减少,这样能有效地控制过早开产。育成鸭圈舍最好安装两套照明装置,一套为弱光装置,即每30平方米的鸭舍安装一盏15瓦灯泡,弱光通宵照明,便于鸭群休息、饮水,防止老鼠伤害和野兽惊群。另一套为强光照明,供喂饲和刺激活动用。强光照明每天恒定在8~10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1~1.5瓦。如灯高2米,每18平方米需安装一盏25瓦灯泡或每22平方米安装一盏40瓦灯泡就可以满足,若为秋鸭,自然光照便可以。

4.育成鸭圈养的操作规程

5时30分,开门放鸭出圈(舍),接着在水面撒一些青草、野菜,让鸭洗澡、活动、采食青饲料。将清洗干净的食槽、水槽(盆)等放在运动场(鸭滩)上,然后拌好饲料,开始第一次喂料。喂完料再赶鸭群自由下水活动,然后赶到运动场上理毛休息。接着饲养员进入鸭舍,铺好垫草。

8时30分至10时30分,把鸭从运动场赶入圈(舍)内休息。

10时30分,饲养员入舍,先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5~10分钟后再放鸭出舍,下水活动,在水面上撒一些青饲料任鸭自由采食20~30分钟。接着饲养员拌好饲料,进行第二次喂料。喂完饲料后,让鸭群自由下水活动,然后再赶到运动场上理毛休息。

13时至15时30分,赶鸭群进入舍内休息。

15时30分,饲养员进入鸭舍,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5~ 10分钟,再放鸭群出门下水活动。在水面撒一些青饲料,令鸭自由采食30分钟左右。

16时30分至17时,拌好饲料,进行第三次喂料。鸭吃完饲料后,再让鸭群自由下水活动。饲养员将饲槽、水槽洗净、晾干待用,在鸭舍内铺好垫草。

17时30分至18时,舍内开灯,放好清洁饮水,然后赶鸭群进舍休息。

21时,饲养员进鸭舍添一次清水或者再喂一次饲料,但应视鸭生长发育与膘情而定,防止鸭群体重超重或过于肥胖。

5.育成鸭限制饲养

为了使育成鸭生长发育与性成熟达到同步,防止体重过肥过大,减少腿脚病引起的死亡,提高产蛋率,延长利用期,节省饲料等,要对育成鸭采取限制性饲养,每天限量只喂1次。一般网上饲养用隔日喂料,即把每两天的料量集中到1天投喂,两天喂1次料。地面平养,采用每天喂1次料的方法,这样减少鸭子抢料时造成损伤,这样的喂料方法,让所有的鸭子都能吃到料,使鸭群生长发育整齐。

一般从第5周末开始抽测鸭子的体重,每栏鸭群抽测10%左右的个体体重,公母鸭分开称重,求得平均体重后,与该品种标准体重比较,确定下周喂料量(从鸭子体重的增长速度、饲料营养水平、季节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喂料量与体重的控制基本方法如下:若某栏鸭子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下周每栏鸭子喂料量,一般每只鸭子加料5克左右。若是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仍维持原来用料量,不另外增加就意味着减料,维持到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基本一致再加料。体重超重时,千万不能通过减料控制体重,否则常导致鸭子负增长,影响鸭子正常生长发育。参照表9不同日龄喂料量,结合每周体重增长趋势,确定下周喂料量。

6.提高育成鸭的均匀度

均匀度亦称整齐度,是指鸭群生长发育大小接近一致,体型整齐一致,体重、骨架均匀。有些鸭群虽然平均体重符合该鸭种标准,但个体间差异大,大的过肥,小的过轻、瘦削,两者产蛋都少,最终导致全群产蛋率低。一般来说,鸭群均匀度越高,越能很好地发挥本品种的遗传力。其产蛋高峰来得越早,产蛋大小整齐,死亡率与淘汰率也低,所以,总的产蛋量高。测定均匀度的方法,即在鸭群中随机抽测10%的鸭体重或至少抽测100只鸭体为样本。然后看所称的鸭,有多少鸭的体重是在平均体重±10%的范围内。例如,从某群鸭中抽测100只鸭的体重,满16周龄平均体重为1300克,1300×10%=130克,那么±10%的体重就是1170~1430克范围内。如果在这100只鸭中,其中有85只鸭的平均体重分布在1170~1430克范围内,则该群鸭的均匀度为85%。

若育成鸭明显偏离目标体重,就应设法找到原因所在。一般,品种不纯、过于拥挤、营养不良、冷热应激、寄生虫、疾病、通风不良、槽位不足等,都会影响育成鸭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达不到目标体重。矫正体重过轻或过重,最好的方法是提高或降低营养水平。一般要使每栏鸭子的均匀度达到86%以上,整批鸭子的均匀度也要达到84%以上,鸭子的个体差异小,几乎同时开产,才能保证将来有较高的产蛋率,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具体的做法:育成鸭饲养密度要适当,根据不同季节,5~8周龄每平方米养5~7只,9~15周龄每平方米养4~6只。另外,鸭采食槽位要充足,规模化鸭场、鸭舍的采食面积(水泥地板)要占运动场面积的1/3以上,这样才能保证鸭子都有足够的采食位置,各自吃到自己的饲料份额。同样,也需要足够的饮水位置,提供清洁的饮水。育成期每栏鸭子的存栏数必须准确,这是理想均匀的前提,因为投料量是按每只鸭子每天喂料量克数计算的,若鸭子存栏数量不准,鸭存栏数减少,而喂料量未变,经一段时间以后,鸭体重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体重均匀度自然下降。这也是许多养鸭户限制饲养不成功的主要因素。

随时调栏,也是提高均匀度的关键。因为鸭子的个体生长速度有差异,应随时把每栏体重小的鸭子调到一栏集中饲养,增加喂料量。有腿脚病等不健康的鸭子调到待康复栏治疗,待康复后体重达标再归群。8周龄左右对全群进行一次称重,按体重分大、中、小栏来饲养。对体重偏小的鸭子,要偏草偏料,使其迅速生长发育,提高体重,最大限度地缩小全群体重差异,提高整群鸭均匀度,保证稳产高产。

7.育成鸭的选择

一般在公母鸭按比例进行合群的时候,进行一次大的选择。首先,考虑品种特征与体重的标准进行选择,种鸭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淘汰,产蛋鸭除考虑品种特征外,主要应服从体重,一般体重标准在±10%的范围内为好。过肥的、过瘦的都不宜选用。发育不良、体型不好、拱背、畸形、腿脚有残疾、有杂毛、雄性特征不明显的公鸭,个体很瘦小的母鸭都一律淘汰。有些养鸭户往往舍不得淘汰不合格产蛋鸭,其实得不偿失,晚淘汰不如早淘汰,因为这些鸭每天耗料成本往往都大于产出蛋的价值,即饲养一天亏本一天,同时又占据饲养空间甚至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因此,在育成鸭选择时必须准而狠,否则会给养鸭生产带来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