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髓与灵魂

精髓与灵魂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逐渐被列入了高尚人格和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所产生的完美的契合正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精髓与灵魂之所在。

第一节 中国竹文化的核心、精髓与灵魂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用途多样,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生态、旅游和观赏价值,在环境绿化美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是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高尚、谦逊和坚贞不屈等美好品格和高雅气质的象征。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逐渐被列入了高尚人格和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的确,看到竹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四季常青、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虚心文雅、宁折不屈等多方面的特性和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之所在。

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喜欢竹子的外形(包括其挺拔秀丽的竹秆、潇洒多姿的叶片及千奇百态的风姿),更钟情于竹子的内涵——谦虚谨慎是竹的品格、坚韧不屈是竹的气节、无私奉献是竹的风骨、高风亮节是竹的灵魂。竹子,其高尚的人格化风貌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喻为“四君子”,竹子均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们也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拟人化,如人们极易由竹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英勇顽强的人格品质;由竹的清风瘦骨联想到一种超然脱俗、高风亮节、开朗豁达的人生境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所产生的完美的契合正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精髓与灵魂之所在。

酷爱竹子的王徽之曾经说过:“何可一日无此君耶!”;享有诗佛之誉的王维最擅长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爱竹成癖的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也曾写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也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人格理想;而著名的湘妃竹(斑竹)更是使竹成为女子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写照……这些都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由生产、生活的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继而再到体现着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继而再到“自然的人化”,竹在人们的生活和意识中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