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它贯穿“特色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因此,实事求是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钥匙。二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规律,这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它贯穿“特色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即人在认识世界时,要按照世界本来的样子来理解事实,从事实本来的联系来把握事实;同时也来源于认识论的观点,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的反映,而且这一反映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实事求是的观点实际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坚持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揭示了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任何一个基本观点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因此,实事求是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钥匙。只有真正地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实事求是”这个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把“实事求是”确立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1]

毛泽东同志从班固汉书中吸收古人求实求是的思想,赋予实事求是以哲学的解释。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毛泽东关于事实求是的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此作为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二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规律,这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三是提倡创新精神,主张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勇于联系新的实际。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它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

毛泽东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意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我们党在建党初期未能确立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三次“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曾使中国革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毛泽东同志最早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早在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就告诫全党:“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国情”。[3]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注重实际调查,在这里他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高度,提出了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问题。1936年—1937年间他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这两篇著作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两大理论支点。将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升华为哲学思想,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941年5月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题做整风报告时,第一次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对“实事求是”做出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1942年又为延安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将这四个大字作为校训。

正是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逐步确立并倡导了一条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这条思想路线引导着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后,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就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严重错误,从根本上说违反了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新的概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邓小平带领全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在思想路线问题上拨乱反正,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4]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5]“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6]他说:“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7]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不仅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而且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新的概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并提。把实事求是四个字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并阐明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邓小平说:“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8]还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9]

历史转折关头把解放思想路线问题提到首位有很强的针对性。既然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的科学要求,为什么邓小平要特别对“解放思想”加以强调,将“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大字呢?这是因为,邓小平生活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面临的历史条件比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时代更为复杂。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中国社会主义陷入困境,人们急切地盼望着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四人帮”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禁锢、政治思想的极端混乱,特别是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影响,使得许多人仍然陷在错误的认识中,难以解放出来。“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党的领导人提出了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泽东同志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去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就是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而框住了历史前进的脚步。但是,当时要抵制“两个凡是”的方针是十分艰难的,一个严峻的选择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邓小平敏锐地看出了这个影响中国何去何从的要害问题,他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表达:“‘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将解放思想提到首位,力图打破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形成的思想僵化的局面,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否则就迈不开前进的步子。是邓小平同志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先河,冲破禁锢,开辟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额外难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0]

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方向,必须沿着实事求是的道路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离开实事求是就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根本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11]

总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来解放思想,只能导致异想天开、怀疑一切;离开解放思想讲实事求是,那也是办不到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2]邓小平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在他的晚年,极为宽广、深沉的对自己一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造作了一个总结,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13]

江泽民同志对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做了进一步表述,提出了“与时俱进”概念。江泽民明确使用“与时俱进”的概念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始终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14]2001年8月31日,江泽民在国防大学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究会班上又进一步强调说:“当今时代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15]指出:“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从不教条,从不僵化,总是与时俱进,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16]“与时俱进”是说一种思想理论必须与时代共同进步,即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7]“与时俱进”中的“与”表达的是一物随一物,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时”是一个时空的概念,表达的是时代、社会或历史之时空,也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俱”是偕同、共同的意思。“进”强调发展的动态性,是指事物发展时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所体现的是一种发展观。江泽民在这使用“与时俱进”,是要求我们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都要紧跟变化着的时代,变化着的实际,不断地向前发展。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邓小平根据时代的发展,加进去了四个字,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8]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19]因此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与时俱进”中的“与时”与“俱进”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与时”才能“俱进”,正是为了“俱进”才必须“与时”。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两者可以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事实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包含了“与时俱进”的内涵,但是,“与时俱进”更强调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新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包含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什么我们还说它是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呢?这是因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人类步入21世纪时,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大变动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震荡,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是考虑国内发展时不能不足够估计到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引起了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许多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原来没有料到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发生,这种变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可以说超过了我们已经经历过的任何历史时代,我们就会被历史抛在后边。因此,强调“与时俱进”,强调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命力,社会主义才能兴旺发达。

弘扬创新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所谓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发现客观事物的新性质、新规律、新联系,进而去客观地改造世界,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创新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伟大成果。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正如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三个解放出来”,就是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要与时俱进,做到“三个解放出来”,最根本的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以革命为主题向以发展为主题的转变。要从那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沿用革命理论解决发展问题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都要解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