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灌木丛分布

灌木丛分布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针叶林可分为四个植被型,即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寒温性针叶林植被型包括寒温性落叶针叶林和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两个植被亚型。此外,一些较耐寒蕨类植物分布也较普遍。林内常见大熊猫、羚牛活动的痕迹及粪便,可见该群丛乃是大熊猫和羚牛夏季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太白红杉多生于石缝之中,灌木及草本植物生于石缝中或石面地被物上。

第二节 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Ⅰ.针叶林(Vegatation type group:Coniferous forest)

针叶林是指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种森林群落的总称。它包括各种针叶纯林、针叶树种的混交林以及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植被型组,从寒温带的大兴安岭到热带的海南岛,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和山地,除了湿度过低的干旱地带以及海拔超过林线的高寒山地外,几乎到处都有针叶林的分布(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1983)。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针叶林(植被型组)可分为四个植被型,即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

一、寒温性针叶林(Vegatation type:Cool-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我国寒温性针叶林主要由冷杉属(Abies)、云杉属(Picea)和落叶松属(Larix)的树种所组成。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资源最大的森林。秦岭山地是我国寒温性针叶林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1983)。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寒温性针叶林植被型包括寒温性落叶针叶林和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两个植被亚型。

(一)寒温性落叶针叶林(Vegatation subtype:Cool-temperate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

本区的寒温性落叶针叶林植被亚型分为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和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三个群系。

1.太白红杉群系(Form.Larix chinensis)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是秦岭高山区特有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地,尤以其主峰太白山最为集中,太白红杉林位于冷杉林之上,亚高山灌丛草甸之下,是秦岭山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本区的太白红杉群系主要分布于海拔2600~3070m的万方沟至光头山一带的高山地段,上接高山草甸,下接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群系,其分布范围气候寒冷,风力强劲,岩石裸露。太白红杉正是分布在这一地段上,成为这里的先锋、也是唯一的乔木树种。土壤主要为草甸森林土,发育较差,母质主要为堆积碎屑碎石。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0.3~0.65之间,密度为150~800株/公顷,平均为494株/公顷。太白红杉树高2.1~18m,一般为10.8m,胸径5.8~26cm,多为18cm。树龄20~280年,多数为80年左右,以成熟林为主。林木生长缓慢,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1~11.3c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07~0.27cm。除在垂直分布的下缘地带混入有巴山冷杉及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外,一般为太白红杉纯林。

该群系灌木成分共计有10种左右,以优势种出现者有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和香柏(Sabina squamata var.wilsonii),其它种有秀雅杜鹃(Rhododendron concinnum)、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蒙古绣线菊(Spiraea mongolica)、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小檗(Berberis sp.)、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伏毛银露梅(Potentila arbuscula var.veitchii)、弓茎悬钩子(Rubus flosculosus )等。

草本成分共计有20余种,以菊科(Compositae)、莎草科(Cyperaceae)所含种数较多,约占总种数的30%。以出现频率较大者有毛状苔草(Carex capoliformis)、川康苔草(C.schneideri)、紫苞风毛菊(Saussuria iodostegia)、黄腺香青(Anaphalis aureopunctata)、大叶碎米荠(Cardamine macrophylla)、球穗蓼(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太白韭(Allium prattii)、鲜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等。此外,一些较耐寒蕨类植物分布也较普遍。

由于生态环境的异质性高,致使太白红杉群系林下植物的种类及其优势度分异很大。因此使太白红杉群系形成了以下几种群丛类型。

(1)太白红杉-秦岭箭竹群丛(Ass.Larix chinensi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万方沟海拔2700~2800m山坡两侧中上部。土壤条件稍好,林相较整齐。乔木郁闭度0.4~0.45,太白红杉生长密度为460株/公顷,平均高度13m,平均胸径19cm,树岭多在60年左右。灌木层以秦龄箭竹占绝对优势,盖度40%左右,多达80%;其它灌木很少,偶见高山绣线菊、伏毛银露梅、秦岭小檗(Berberis circumserrata)、四川忍冬(Lonicera szechuanica)香柏等。因为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呈密集丛状分布,林下光照弱,对太白红杉幼苗的生长极为不利,太白红杉的自然更新较差。草本植物以大叶碎米荠(Cardamine macrophylla)、山酢酱草(Oxalis griffithi)、毛状苔草为主,偶见有秦岭附地菜(Trigonotis giraldii)、太白虎耳草(Saxifraga giraldiana)等,草本层盖度仅为10%~15%左右,但林下苔鲜植物(Bryophyta spp.)盖度较大。林内常见大熊猫、羚牛活动的痕迹及粪便,可见该群丛乃是大熊猫和羚牛夏季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2)太白红杉-香柏群丛(Ass.Larix chinensis-Sabina squamata var.wilsonii)

这一群丛主要分布在万方沟海拔2800~3070m山坡两侧的上部,除在一些低洼地段土层较厚(可达30cm左右)外,大部分地面布满较大的乱石。土壤发育较差,厚度仅10cm左右。太白红杉多生于石缝之中,灌木及草本植物生于石缝中或石面地被物上。乔木郁闭度0.3~0.4,太白红杉生长密度为475株/公顷,平均高度11m,平均胸径17.3cm,树龄多在50年左右。由于严寒、风大,生长缓慢,枯梢及枯木较多(125株/公顷),林相较差,偶尔可见零星的几株牛皮桦分布。林下灌木及草本种类以亚高山灌丛及草甸成分占优势。灌木层除香柏(Sabina squamata var.wilsonii)外,常见者有秀雅杜鹃、头花杜鹃、伏毛银露梅、蒙古绣线菊(Spiraea mongolica)、黄檗刺(Berberis dielsiana)、弓茎悬钩子(Rubus flosculosus)、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刚毛忍冬等,但其优势度都很小。草本植物约20种左右,常见的有毛状苔草、黄腺香青、紫苞风毛菊、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大叶碎米荠、太白东俄芹(Tongoloa silaifolia)、苍耳七(Parnassia wightiana)、珠根老鹳草(Geranium pylzowianum)、太白韭、扭盔马先蒿、太白龙胆(Gentiana hexaphylla var.pentaphylla)、蕨类等。除毛状苔草占绝对优势外,其它种类优势度都很小。地被层中苔鲜数量较多,但多呈斑点状分布,盖度可达15%左右。树上经常可见大熊猫及羚牛的蹭痕,说明该群丛是大熊猫和羚牛夏季活动的场所之一。

2.华北落叶松群系(Form.Larix princi-rupprechtii)

华北落叶松群系为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种植而形成的纯林,主要种植在大坪和兴隆岭哨所周围一带地势比较平缓的山坡中下部,即原采伐迹地上,海拔在2100~2300m左右。土壤发育较好,主要为山地棕壤土,土层深厚,可达20~80cm。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0.6~0.8左右,密度为700~1950株/公顷,平均为1350株/公顷。华北落叶松树高5~8m,一般为7m左右,胸径9cm,多为8~10cm。树龄14~16年之间,以幼林为主。林木生长较好,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8~10c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1~0.3cm。除在种植地段的边缘地带零星混杂有华山松(Pinus armandii)、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外,一般为华北落叶松纯林。

该群系灌木成分共计有24种左右,以优势种出现者有西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陕西悬钩子(Rubus piluliferus)、南川绣线菊(Spiraea rosthornii)、尖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var.acuminata),其它种有湖北花楸(Sorbus hupehensis)、刚毛忍冬、小檗(Berberis amurensis)、铁橡树(Quercus spinosa)、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刺榛(Corylus tibetica)、中国旌节花(Stchyurus chinensis)、峨嵋蔷薇(Rosa omeiensis)等。

由于人工林种植的密度较大,林下光照较弱,致使草本植物的数量较少,密度较低。草本成分共计有12种左右,出现频率较大者有膨囊苔草(Carex lehmanii)、黄囊苔草(C.korshinskii)、耳叶紫苑(Aster auriculatus)、大叶碎米荠等,此外蕨类植物也较普遍。

该群系是在采伐迹地上由人工种植而形成的次生林,生长地段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林下植物的种类成分及其优势度分异较大。因此使本区的华北落叶松群系形成了两个群丛类型。

(3)华北落叶松-南川绣线菊群丛(Ass.Larix princi-rupprechtii-Spiraea rosthornii)

这类群丛主要生长在海拔2200m左右的华阳兴隆岭哨所附近较平缓的山坡中下部,坡度20°;土壤为森林棕壤土,厚度约30cm,偶见裸露岩石,但无侵蚀;无人类影响。乔木层郁闭度0.6,密度为700株/公顷左右。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华北落叶松在乔木层中为优势种,但偶见华山松、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刺楸和红桦的零星个体。树木普遍生长良好,平均树高7m左右,平均胸径9.5cm,树龄多为17年左右。灌木层盖度为10%,以南川绣线菊占绝对优势,常见者还有尖叶绣线菊、秦岭小檗、湖北花楸、陕西悬钩子、红毛五加、西五味子、黄瑞香(Daphne giraldii)和刚毛忍冬等。草本植物盖度40%左右,但种类仅8种左右,常见者有川康苔草、耳叶紫菀、侧蒿(Artemisia deversa)、大叶碎米荠、火绒草(Leontopodium sp.)等。该群丛中的华北落叶松中部枯死枝条较多,林下较开阔,可见到羚牛和其它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说明这个群丛也是该保护区内羚牛活动的场所之一。

(4)华北落叶松-西五味子+美丽悬钩子群丛(Ass.Larix princi-rupprechtii-Schisandra sphenanthera+Rubusamabilis)

该群丛主要生长在华阳大坪较平缓的山坡中下部,海拔2100m左右,坡度27°左右;土壤为森林棕壤土,厚度约60cm,有轻度侵蚀;几无人类影响。乔木郁闭度为0.6,密度为1950株/公顷左右。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树木生长良好,平均树高5.7m左右,平均胸径7.5cm,树龄多在14年左右。灌木层盖度为50%,以西五味子和美丽悬钩子占优势,常见者还有秦岭小檗、桦叶荚蒾、勾儿茶(Berchemia sinica)、刺榛、青荚叶、鞘柄菝葜(Smilax stans)、秦岭箭竹、霜叶南蛇藤(Celastrus glaucophyllus)、中国旌节花、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和臭檀(Evodia daniellii)等。草本植物盖度20%左右,种类仅7种左右,常见者有毛状苔草、茜草(Rubia cordifolia)、曲梗算盘七(Streptopus obiusatus)、山酢酱草、索骨丹(Rodgersia aesculifolia)等。华北落叶松中、下部枯死枝条较多,加之林下灌木茂密,不利于动物的活动,未见到动物活动的痕迹。

本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布兴隆岭一带面积较大,且长势良好,林木生长茂密,由于林下枝条密集,灌木丛生,不利于野生动物活动和迁徒。在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动物不起多大作用。因此,建议对已有的群丛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造(择伐或带伐),以便有利于野生动物的觅食、栖息和迁徒。

3.日本落叶松群系(Form.Larix kaempfera)

日本落叶松群系为20世纪80年代末人工种植纯林,主要种植在杨家沟、豹子沟一带地势比较平缓的山坡中下部,即原采伐迹地上,海拔在1500~1800m左右。土壤主要为山地棕壤森林土,发育较好,土层深厚,达20~80cm。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0.6左右,密度为850~1400株/公顷,平均为1125株/公顷。日本落叶松树高7~13m,一般为10m左右,胸径10.5cm,多为8~10cm。树龄15~18年,多数为16年左右,以幼林为主。林木生长较好,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8~10c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1~0.3cm。除在种植地段的边缘地带零星混杂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外,一般为日本落叶松纯林。

该群系灌木成分共计有13种左右,以优势种出现者有陕西悬钩子和秦岭箭竹,其它种有绿叶胡枝子(Lespedeza buergeri)、毛樱桃(Prunus tomentosa)、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nus)、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青荚叶、长柄八仙花(Hydrangea longipes)、鞘柄菝葜、泡花树(Meliosma cuneifolia)、桦叶荚蒾等。

草本成分共计有23种,出现频率较大者有秦岭长喙苔草(Carex longerostrata var.tsinlingensis)、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六叶律(Galum asperuloides var.hoffmeisteri)、狗筋蔓(Cucubalus baccifer)、茜草、野苎麻(Boehmeria gracilis)等,此外蕨类植物分布也较普遍。由于人工林种植的密度较大,林下光照较弱,致使草本植物的数量较少,密度较低。

本区的日本落叶松群系是在地势较为平坦的采伐迹地上由人工种植的次生林,生长地段的生态环境的异质性较高,林下植物的种类及其优势度分异较大。致使日本落叶松群系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群丛类型。

(5)日本落叶松-秦岭箭竹群丛(Ass.Larix kaempfera-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生长在华阳海拔1820m的山坡下部,坡度20°;土壤为森林棕壤土,厚度约60cm,无侵蚀;几无人类影响。乔木郁闭度0.6,密度为1400株/公顷左右。为日本落叶松人工纯林,平均树高6m左右,平均胸径5.5cm,树龄多在15年左右。灌木层以秦岭箭竹占绝对优势,常见者还有华北绣线菊(Spiraea fritschiana)、刚毛忍冬、小檗等。草本植物约有15种左右,常见者有脉果苔草(Carex neurocarpa)、长喙苔草、黄腺香青、松潘乌头(Aconitum sungpanense)、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 )、大叶金腰子(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太白东俄芹、风毛菊等。在该群丛内可以见到大熊猫、羚牛活动的痕迹,说明这个群丛也是该保护区大熊猫和羚牛活动的场所之一。

(6)日本落叶松-陕西悬钩子群丛(Ass.Larix keampfera-Rubus piluliferus)

本群丛主要生长在华阳杨家沟海拔1500m的山坡中部,坡度20°;土壤为森林棕壤土,厚度约50cm,轻度侵蚀;几无人类影响。乔木郁闭度0.6,密度为850株/公顷。为日本落叶松人工纯林,树木生长良好,平均树高13m左右,平均胸径14.5cm,树龄多在17年左右。灌木层盖度为20%,以陕西悬钩子占绝对优势,常见者有绿叶胡枝子、栓翅卫矛、鞘柄菝葜等。草本植物盖度30%,约有17种左右,常见者有城口苔草(Carex luctuosa)、野棉花、松潘乌头、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破子草(Torilis japonica)狗筋蔓、野苎麻等。日本落叶松下部枝条较多,林下较阴暗,不利于动物的活动,很少看见大熊猫和羚牛等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因此,对已有的群丛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造,以便有利于保护动物的觅食和栖息。

(二)寒温性常绿针叶林(Vegataion subtype:Cool-temperate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

本区的寒温性常绿针叶林植被亚型分为青杄(Picea wilsonii)和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两个群系。

4.青杄群系(Form.Picea wilsonii)

青杄群系主要分布于海拔1960~2100m的大坪、柏杨坪和兴隆岭哨所一带中高山地段的山坡中下部,主要是人工种植林,其生长范围气候较寒冷,风力较强。土壤主要为森林棕壤土,发育较好。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0.2~0.45之间,密度为267~600株/公顷,平均为400株/公顷。青杄树高2.8~5m,一般为3.8m,胸径3.5~7cm,多为5cm。树龄11~14年,多数为12年左右,以人工种植幼林为主。林木生长较快,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0.1~16.3c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25~0.41cm。在生长范围内常与华山松、牛皮桦、红桦及刺楸混生,形成以青杄为优势的杂木林。

该群系灌木成分共计有15种左右,以优势种出现者有南川绣线菊和美丽悬钩子(Rubus amabilis),其它常见的灌木有绣线梅(Neillia sinensis)、华西忍冬(Lonicera webbiana)、栓翅卫矛、杈叶槭(Acer robustum)、西五味子、秦岭小檗、木姜子(Litsea pungens)、霜叶南蛇藤、秦岭箭竹、鞘柄菝葜、桦叶荚蒾等。

草本成分共计有10余种,以菊科、禾本科所含种数较多,约占总种数的50%。以出现频率较大者有大理苔草(Carex taliensis)、风毛菊、野棉花、紫菀、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绢毛唐松草(Thalictrum brevisericeum)等。此外蕨类植物的分布也较普遍。

由于人工种植环境的异质性高,致使青杄群系林下植物的种类及其优势分异较大,使青杄群系形成了以下三种群丛类型。

(7)青杄-美丽悬钩子群丛(Ass.Picea wilsonii-Rubus amabil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柏杨坪一带海拔1900~2000m的山坡中下部。土壤条件较好,土壤厚度60cm,以人工种植的青杄幼树为主,其间有25%左右的华山松生长,而且华山松个体较青杄个体大,平均高度多在4~5m,但整个群落的林相较整齐。乔木郁闭度0.3左右,密度为267株/公顷,平均高度2.5m,平均胸径3cm,树龄多在15年左右。由于乔木层郁闭度较小,林下光照较强,灌木种类较多且密集。灌木层盖度70%左右,以美丽悬钩子(Rubus amabilis)占绝对优势,其它灌木种类有南川绣线菊、绣线梅、华西忍冬、栓翅卫矛、泡花树、西五味子、秦岭小檗、木姜子、穆坪茶藨子(Ribes moupinense)、桦叶荚蒾和少量的秦岭箭竹等。草本植物以大理苔草、黄腺香青、太白蓼(Polygonum taibaishanense)、绢毛唐松草、大叶碎米荠等为主,盖度可达40%。林内未见动物活动痕迹及粪便,也无人类活动痕迹。在该群丛中,除了有少量种植的青杄幼苗死亡外,现存活的青杄生长良好,且有华山松幼苗生长。

(8)青杄-南川绣线菊群丛(Ass.Picea wilsonii-Spiraea rosthornii)

本群丛主要分布于兴隆岭哨所一带海拔2100m左右的山坡下部。土壤条件好,土壤厚度60cm,以人工种植的青杄幼树为主,其间有少量华山松、红桦、牛皮桦和青榨槭生长,整个群落的林相较整齐。乔木郁闭度0.8左右,密度为400株/公顷左右,青杄的平均高度3.5m,平均胸径4cm,树龄多在17年左右。由于乔木层郁闭度较大,林下光照较弱,灌木种类较少且零散分布。灌木层盖度13%左右,以南川绣线菊占绝对优势,其它灌木种类有悬钩子、尖叶恂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和毛药忍冬(Lonicera serreana)等。草本植物以毛状苔草、绢毛唐松草、紫菀(Aster sp.)等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六叶律、椭圆叶花锚(Halennia elliptica )、风毛菊(Saussurea sp.)、蛇莓(Duchesnea indica)、太白蓼等种类,其盖度可达35%。林内可见羚牛和其它动物活动痕迹及粪便,但无人类活动痕迹。

5.巴山冷杉群系(Form.Abies fargesii)

巴山冷杉群系主要分布于2300~2600m的万方沟至光头山一带的高山地段,上与太白落叶松群系相连,下与红桦群系相接,其分布范围气候寒温潮湿,土壤是在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母岩上发育的森林暗棕壤,发育较好,土层厚度为20~80cm左右,较湿润。本区的巴山冷杉林保存完整,林相整齐,群落外貌呈墨绿色,结构清晰,长势良好,大多为成熟林或过熟林,自然更新能力较强。

乔木层的郁闭度在0.3~0.8之间,密度为120~450株/公顷。巴山冷杉高度为9~24m,平均高度为20m,胸径9.2~42.9cm ,多为32cm。树龄30~300年,大多数为80年左右,以成熟林为主。林木生长缓慢,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3cm左右。在垂直分布的上缘地带常混生有零星的太白红杉,一般为巴山冷杉纯林,且以阴坡最为典型。

该群系灌木成分共计有10种左右,以优势种出现者有香柏、秦岭箭竹和秀雅杜鹃,其它种有高山绣线菊、蒙古绣线菊、太白杜鹃(Rhododendron purdomii)、头花杜鹃、峨嵋蔷薇、黄檗刺(Berberis dielsiana)、悬钩子(Rubus sp.)等。

草本成分共计有20余种,常见有山酢酱草、川康苔草(Carex schneideri)、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a verticillata)、鲜生马先蒿、草莓、球穗蓼(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等。在乔木层及灌木层郁闭度较大的情况下,草本层发育较差,高度在10~20cm左右,盖度一般不到20%;在巴山冷杉纯林下,灌木一般发育不好,而草本植物发育较好,其盖度常常可以达到80%左右。除优势的草本植物外,偶见的其它草本植物还有蕨类、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等。在较为阴暗潮湿的林下,地被层发育较好,厚可达10cm以上。其组成主要为苔鲜,地衣等。

本区的巴山冷杉林 主要有以下3个群丛组成:

(9)巴山冷杉-秦岭箭竹群丛(Ass.Abies fargesii-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万方沟海拔2550~2630m两侧山坡中部,常见于沟边或山坡中部,分布面积较大,一般坡度较平缓,如坡度较大时,土层发育较差。在沟边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分布的巴山冷杉生长都很好,可见巴山冷杉喜生于肥沃潮湿的环境。乔木层郁闭度为0.6左右,树种单一,偶见有少数几株牛皮华生长其间。树高一般在20m左右,树龄为80~120年之间,平均胸径为30cm。该群丛中以老龄大树为主,因为林下秦岭箭竹生长过于密集,地下根状茎网结,巴山冷杉落下的种子不易进入土层下生根发育,在林下基本没有见到过巴山冷杉的幼苗。秦岭箭竹高1.5~2.5m,常在林下形成背景化,其盖度常常达到80%~90%,以至于其它灌木不能很好生长,只在林缘零星分布有弓茎悬钩子、头花杜鹃、四川忍冬(Lonicera szechuanica)等。草本植物除山酢酱草外,还有秦岭弯花紫堇(Corydalis curviflora var.giraldii)、球穗蓼、轮叶马先蒿、鲜生马先蒿(Pedicularia muscicoloa)等。

部分巴山冷杉纯林下,秦岭箭竹较稀疏,草本植物发育良好,优势种以川康苔草为主,其它种还有太白米(Notholirion bulbuliferum)、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流苏虾脊兰(Calanthe fimbriata)、长叶头蕊兰(Cephalanthera longiffolia)和松潘乌头等。自然更新良好,林下常可见有大量巴山冷杉幼苗。

(10)巴山冷杉-秀雅杜鹃群丛(Ass.Abies fargesii-Rhododendron concinnum)

该群丛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华阳万方沟海拔2600~2680m左右的地段,该群丛生长环境中土壤发育较差,土层较薄,常见裸露岩石,乔木层郁闭度为0.5~0.8,林相破碎。树高22m左右,胸径22cm左右,树龄在80年左右,生长良好。林内枯倒木较多,可达170株/公顷,腐朽时间在25年左右。但林下巴杉冷杉幼苗较多,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伴生种有红桦,但数量很少。灌木层盖度为30%左右,以秀雅杜鹃为主,还可见到伏毛银露梅、太白杜鹃、峨嵋蔷薇、红脉忍冬(Lonicera nervosa)及少量秦岭箭竹。草本植物常见有山酢酱草、川康苔草、毛状苔草、秦岭附地菜等。盖度一般为20%。

(11)巴山冷杉-香柏群丛(Ass.Abies fargesii-Sabina squamata var.wilsonii)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万方沟海拔2680~2800m的地段,该群丛与巴山冷杉-秀雅杜鹃群丛较为相似,但灌木层成分有较大变化,主要为香柏组成,其间夹杂一些秀雅杜鹃、伏毛银露梅、太白杜鹃、头花杜鹃、四川忍冬(Lonicera szechuanica)毛药忍冬等。草本层植物种类与上述群丛相类似。

巴山冷杉-秀雅杜鹃群丛和巴山冷杉-香柏群丛分布范围正好是太白红杉林和巴山冷杉林分布的过渡地带,两群丛生长的环境中土层都较薄,常见裸露堆积的岩石,巴山冷杉多生长在石缝中,因此林相破碎;香柏和秀雅杜鹃亦生于石缝中。香柏一般呈匍匐状,秀雅杜鹃高约1m左右。

巴山冷杉群系为保存完整的原始巴山冷杉林,代表性强,林木生长良好,自然更新能力强。是本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由于有大量秦岭箭竹生长,林下经常可见大熊猫和羚牛的粪便、足迹和其它活动痕迹。说明该群系是大熊猫和羚牛夏季的栖息地和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应加强重点保护。

二、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type:Cool-tempereate conifer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本区的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包括太白红杉针阔叶混交林、青杄针阔叶混交林和巴山冷杉针阔叶混交林三个植被亚型:

(三)太白红杉针阔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Larix chinensis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6.太白红杉+牛皮桦群系(Form.Larix chinensis+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

该群系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12)太白红杉+牛皮桦-香柏群丛(Ass.Larix chinensis+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Sabina squamata var.wilsonii)

主要分布于万方沟海拔2600~2700m两侧山坡上。土壤发育较好,土层多在30cm左右。乔木郁闭度0.4~0.5,密度为405株/公顷。其中太白红杉密度为180株/公顷,牛皮桦密度约220株/公顷,偶见有红桦及华山松幼苗分布。太白红杉平均树高14m,平均胸径28cm,树龄多在80年左右。牛皮桦平均树高11m,平均胸径为16cm,树龄多在45年左右。灌木层以香柏占绝对优势,常见者有秀雅杜鹃、高山绣线菊、毛药忍冬、黄檗刺等。草本植物约有15种左右,常见者有川康苔草、毛状苔草、黄腺香青、太白乌头、甘青大戟(Euphorbia micractina)、中华金腰子(Chrysosplenium biondianum)、太白东俄芹、紫苞凤毛菊等。在该群丛内可以看见大熊猫、羚牛活动的痕迹,说明这个群丛也是该保护区羚牛夏季活动的场所之一。

(四)青杄针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Picea wilsoni conifer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7.青杄+刺楸林群系(Form.Picea wilsonii+Kalopanax septemlobus)

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13)青杄+刺楸-华北绣线菊群丛(Ass.Picea wilsonii+Kalopanax septemlobus-Spiraea fritschiana)

这个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大坪一带海拔1900m左右的山坡中下部。土壤条件较好,土层厚度达50cm,以人工种植的青杄幼树为主,其中青杄占60%,刺楸占30%,而零星的华山松和牛皮桦占10%,整个群落的林相较整齐。乔木郁闭度0.35左右,密度为600株/公顷,平均高度3m,平均胸径6cm,树龄多在15年左右。由于乔木层郁闭度较大,林下光照较弱,灌木种类较少且呈零散分布。灌木层以华北绣线菊占绝对优势,灌木层盖度35%左右,其它灌木种类仅有峨嵋蔷薇、黄瑞香、陕西悬钩子等少数几种。草本植物以苔草(Carex sp.)、侧蒿为主,其余还有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贯叶连翘、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以及禾本科的一些种类,草本层盖度可达50%。林内常见羚牛和其他动物活动痕迹及粪便,但无人类活动痕迹。

(五)巴山冷杉针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Abies fargesii conifer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巴山冷杉针阔叶混交林在本区有两个群系。

8.巴山冷杉+红桦群系(Form.Abies fargesii+Betula albo-sinensis)

该群系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14)巴山冷杉+红桦-秦岭箭竹群丛(Ass.Abies fargesii+Betula albo-sinensi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万方沟和茅坪陈学沟海拔2300~2500m之间的地段,巴山冷杉少数个体在2250m的地段即可见到。垂直分布的下线与红桦林相连、上线与巴山冷杉-秦岭箭竹林相接。林下土层较厚,常达40~80cm,为森林暗棕壤。小气候温湿,特别是山坡近沟边的下缘尤为明显。乔木层郁闭度为0.5,主要由巴山冷杉和红桦组成,巴山冷杉生长较好,树高12~20m左右,平均胸径为28cm,树龄为45~90年之间,密度为200~350株/公顷。红桦生长较好,树高15~20m,平均树高18m,胸径22cm。伴生种有华山松,但数量较少呈零星分布。灌木层主要由秦岭箭竹组成,总盖度70%,由于秦岭箭竹生长密集,林下其它灌木很少,偶见有峨嵋蔷薇、水榆花楸和小檗等少数几种;草本植物更为少见,仅在秦岭箭竹生长的空隙见到有苔草、风毛菊和少数茜草科植物。

9.巴山冷杉+牛皮桦群系(Form.Abies fargesii+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

该群系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15)巴山冷杉+牛皮桦-秦岭箭竹群丛(Ass.Abies fargesii+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从主要分布于华阳万方沟海拔2500~2560m的山坡上部,分布面积不大,下线与巴山冷杉+红桦林相连、上线与巴山冷山纯林相接。林下为森林暗棕壤土,土层较薄,常见有大块岩石裸露,生长环境较差。乔木层郁闭度为0.6左右,主要由巴山冷杉和牛皮桦组成,巴山冷杉生长较好,树高18~20m左右,平均胸经为28cm,树龄为50~90年之间,密度为250~350株/公顷。牛皮桦生长一般,树高15~20m,平均树高18m,胸径22cm,枯立木及枯梢较多,牛皮桦幼树少,自然更新能力差。

灌木层主要由秦岭箭竹、香柏和秀雅杜鹃等几种植物组成。盖度为80%左右。草本层盖度为50%,主要有毛状苔草、川康苔草、紫苞凤毛菊等植物组成,其它还有草莓、秦岭附地菜(Trigonotis giraldii)等。

牛皮桦在本区分布较少,常与巴山冷杉组成巴山冷杉针阔叶混交林,这里也是大熊猫和羚牛夏季栖息和活动的场所,在林下经常可以见到羚牛和大熊猫的粪便、折断的竹子或树枝以及蹭痕。有时还可见到其它动物的脚印。因此,这个群落类型应注意加强重点保护。

三、温性针叶林(Tempereate coniferous forest)

本区的温性针叶林仅有常绿温性针叶林一个植被亚型。

(六)温性常绿针叶林(Vegatation subtype:Tempereate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

包括华山松林、油松林和铁杉林三个群系。

10.华山松群系(Form.Pinus armandii)

华山松林是我国亚热带西部地区的山地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川、滇、黔山地,大巴山,并由此向东北分布到暖温带南部的秦岭山脉,但在暖温带,一般林地面积较小。群落分布的海拔高度在秦巴山地为1500~2400m(中国植被编委会,1983)。本区的华山松林常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16)华山松-巴山木竹群丛(Ass.Pinus armandii-Bashania fargesii)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柏杨坪核桃坝海拔1500m左右的山坡,坡度为30º,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30~60cm,较湿润,但在稍陡峭的地方常有岩石露出。华山松林常分布于阴坡、山脊或山顶。物种组成比较简单,乔木层郁闭度为0.7左右,主要由华山松组成,树高10~15m,胸径15~25cm,树龄50年左右,林下无华山松幼苗。灌木层以巴山木竹占绝对优势,高2.5~3.5m之间,生长密集,且长势良好,成背景化。由于林下巴山木竹生长密集,其它植物生长稀疏 ,仅有一些胡枝子(Lespedeza sp.)、悬钩子(Rubus sp.)、栓翅卫矛和防己叶菝葜(Smilax menispermoides)等,且多生于林缘地带。草本层盖度仅为10%,常见植物有茜草、山酢酱草和少数蕨类。该群丛在华阳分布面积不大,周围分布有大面积的巴山木竹林,推测可能是由于华山松被砍伐之后,巴山木竹强烈入侵形成的次生林。

在另一些地段华山松生长良好,密度为450~500/公顷,乔木层中夹杂一些人工种植的日本落叶松,但数量不多。其它偶见乔木树种有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等。林下巴山木竹较稀疏,因此灌木种类较多,共计有17种左右,常见植物有粉背南蛇藤(Celastrus hypoleucus)、木姜子、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华北绣线菊、南川锈线菊等。灌木层盖度可达60%。草本植物较稀疏,常见有苔草(Carex spp.)、紫菀等。

本区内还见有小面积的人工华山松林,但一般面积较小,常与油松混生。

11.油松群系(Form.Pinus tabulaeformis)

油松林是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植物群落,它的北界为华北山地,秦巴山地是它的分布南限。在秦岭地区油松林分布一般在海拔1400~2000m的地段(中国植被编委会,1983)。本区的油松林有人工林和天然林两种类型。人工油松林多分布在被砍伐过的迹地上,地势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天然油松林仅有一些残留的片断性小林块,大多生长在陡峭的山脊和悬崖上,且常与华山松混生。分布面积都不很大。由于生长环境差异很大,油松生长参差不齐,树高在10~15m之间,树龄一般为40年左右。林下的灌木主要由秦岭箭竹、巴山木竹组成,其它的灌木成分有西五味子、悬钩子(Rubus sp.)、胡枝子(Lespedeza sp.)等10余种植物。草本植物有山酢酱草、苔草(Carex sp.)、和一些蕨类植物。本区的油松林可分为以下两个群丛。

(17)油松-巴山木竹群丛(Ass.Pinus tabulaeformis-Bashania fargesii)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柏杨坪和山王庙沟海拔1500~1700m左右的山坡上,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人工栽培而成。乔木层郁闭度为0.6,树高5~10m,胸径15~20cm,树龄20年左右,均为幼龄树,伴生种有青杄(人工栽培),其它种还有漆树、华山松等,但数量很少。人工油松林下的灌木层主要由巴山木竹组成,由于人工更新较差,油松成活率仅为40%左右,因此其它灌木生长较多,共计有10余种,常见的有木姜子、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弓茎悬钩子。藤本植物有西五味子、葛藤(Pueraria lobata)等。草本层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除此之外,还有野棉花、书带草(Carex rochebruni)、茜草及禾本科的一些种类等。

(18)油松-秦岭箭竹群丛 (Ass.Pinus tabulaeformi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柏杨坪海拔1750m左右的中山地带,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原采伐迹地上由人工栽培的油松林,由于成活率仅为40%,故又在其间补栽了一些青杄。树高为3m,树龄为12年左右,密度为200株/公顷。林下灌木层发育较好,盖度达到90%,共计有灌木20余种,以秦岭箭竹占优势,常见的还有长柄八仙花(Hydrangea longipes)、悬钩子、巴东醉鱼草(Buddleja albiflora)、西五味子等。草本植物共计有20余种,常见的有书带草、山酢酱草、紫菀、茜草、贯叶连翘等。

12.铁杉群系(Form.Tsuga chinensis)

铁杉为优良的建筑用材,多年来遭砍伐严重,几乎无铁杉纯林存在。这一群系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19)铁杉-秦岭箭竹群丛(Ass.Tsuga chinensi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海拔2000m左右的山坡上。生长环境坡度较大,一般为40º,群落为铁杉纯林,乔木层郁闭度为0.6,分布密度为400株/公顷左右;树高5~16m,平均树高13m,树龄30~90年之间;胸高直径8~30cm,平均胸径20.4cm。伴生种主要有红桦、湖北枫杨(Pterocarya hupehensis)、柳(Salix sp.)和日本落叶松等。该群丛属于不稳定群丛,由于是采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各层次优势种不十分明显,林下铁杉幼苗少而红桦幼苗较多。同时在山体的下部明显为铁杉占优势,而在山体的上部为红桦占优势。林下灌木层较稀疏,总盖度仅5%左右。主要的优势植物为秦岭箭竹、西五味子和长柄八仙花等;草本植物共计有10余种,以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毛状苔草、大叶金腰子(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等为常见。

四、温性针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type:Tempereate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在我国仅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为山地阔叶林向山地针叶林过渡的森林植被。本区分布的温性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是华山松针阔叶混交林和铁杉针阔叶混交林两个植被亚型。包括4个群系。

(七)华山松针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Pinus armandii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本区的华山松针阔叶混交林可分为三个群系。每个群系包括一个群丛类型。

13.华山松+亮叶桦群系(Form.Pinus armandii+Betula luminifera)

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20)华山松+亮叶桦-秦岭箭竹群丛(Ass.Pinus armandii+Betula luminifera-Fargesia qinlingensis )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1970m左右的山坡下部,属天然次生林,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深厚,达80cm。乔木层郁闭度0.8,群落外貌团块状,优势种华山松树高10~20m,平均高15m,胸径15~20cm,生长密度为400株/公顷,亮叶桦树高10~14m,平均高12m,胸径8~20cm,平均胸径14cm。伴生种有漆树、领春木、铁橡树、青榨槭等。灌木总盖度为30%,秦岭箭竹占绝对优势。除此之外还有长柄八仙花,尖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var.acuminata),四川忍冬,桦叶荚蒾等。草本层发育较好,总盖度为60%,常见的有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var.yaabeana)、崖棕(Carex siderosticta)、侧蒿(Artemisia deversa)、山酢酱草、贯叶连翘、长喙唐松草(Thalictrum macrorhnchum)等。

14.华山松+红桦群系(Form.Pinus armandii+Betula albo-sinensis)

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21)华山松+红桦-鞘柄菝葜群丛(Ass.Pinus armandii+Betula albo-sinensis-Smilax stans)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桦树坪一带海拔2000m左右的山坡。属天然次生林。其上线与红桦林相接,林下为森林暗棕壤土,土层深厚肥沃,达60cm左右;乔木层郁闭度为0.6,优势种华山松树高10~12m,胸径14~23cm,长势良好;红桦树高11~13m,胸径14~22cm。伴生种有铁杉、太白杨、椆李(Prunus padus var.pubescens)等。灌木层总盖度为30%,除优势种鞘柄菝葜外,还有泡花树、长柄八仙花、桦叶荚蒾、巴山木竹等。草本层总盖度为30%,常见种有苔草、大叶金腰子、深绿蒿(Artemisia atrovirens)、齿萼报春(Primula odontocalyx)和一些蕨类植物。

15.华山松+千金榆群系(Form.Pinus armandii+Carpinus cordata)

该群系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22)华山松+千金榆-短枝六道木群丛(Ass.Pinus armandii+Carpinus cordata-Abelia engleriana)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柏杨坪1700m的山坡中下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不匀,厚度为20~60cm,有部分裸露岩石。乔木层郁闭度为0.6,优势种华山松高12m,胸径17cm;千金榆高9~12m,胸径13~15cm,伴生种有华榛、锐齿栎、柳、铁杉等。灌木层总盖度为30%,除优势种短枝六道木外,其它种有长梗溲疏(Deutzia vilmorinae)、四照花、猫耳刺(Ilex pernyi)、长柄八仙花、长春藤(Hedera nepalensis)、黄瑞香等。草本层总盖度为10%,常见有半岛鳞毛蕨(Dryoptenis peninsulae)、凤尾蕨(Pteris nervosa)、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土麦冬(Liriope spicata)等。该群丛属于在被砍伐过的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乔木层种类复杂,优势种不明显,群落结构不稳定。林中有斑羚、锦鸡等动物活动。

(八)铁杉针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Tsuga chinensis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16.铁杉+红桦林群系(Form.Tsuga chinensis+Betula albo-sinensis)

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23)铁杉+红桦-太白杜鹃群丛(Ass.Tsuga chinensis+Betula albo-sinensis-Rhododendron purdomii)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柏杨坪海拔1800m左右的山坡中上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厚度达30cm。乔木层郁闭度为0.6,优势种铁杉树高10~15 m,胸径16~23cm,树龄30~60年;红桦树高16~22m,胸径16~25cm。伴生种有巴山冷杉、湖北枫杨(pterocarya hupehensis)、华山松等。灌木层总盖度为40%,优势植物为太白杜鹃,其它常见灌木有秦岭箭竹、南川绣线菊、东陵八仙花(Hydrangea bretschneideri)、光叶珍珠梅(Sorbaria arborea var.glabrata)、黄瑞香、湖北花楸等。草本植物常见有水金凤(Impatiens noli-tangere)、鲜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柔毛水杨莓(Geum japonicum var.chinense)、大花糙苏等。铁杉林在本区分布较少,林中常见有野生动物的粪便,证明这里是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应重点加强保护。

五、暖性针叶林(Vegatation type:Warm-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九)暖性常绿针叶林(Vegatation subtype:Warm-temperate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

17.马尾松群系(Form.Pinus massoniana)

本区的马尾松群系仅有一个群丛类型。

(24)马尾松-油茶群丛(Ass.Pinus massoniana-Camellia oleifera)

马尾松林是我国东南部湿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大的森林群落,也是这一地区典型代表群系之一,秦岭南坡是该群系分布的最北缘。马尾松林的垂直分布,在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多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而以海拔600~800m之间生长最好(中国植被编委会,1983)。本区的马尾松林主要分布于茅坪朝阳山海拔900m左右的山坡上。林下为黄棕壤土,厚可达90cm,小气候温暖湿润。该群丛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乔木层郁闭度为0.5,生长密度为400~450/公顷,树高6~20m,平均高17m;胸径15~30cm,平均胸径20cm,树龄在18~35年之间。伴生种有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等,但数量较少。灌木层总盖度为80%,因为是次生林,灌木主要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主,其它灌木有山茶(Camellia japonica)、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等。草本植物较少,常见有大理苔草(Carex taliensis)、紫菀等。

该群丛为天然次生林,地处保护区的边缘地带,人为砍伐现象严重,应加以重点保护。

Ⅱ.阔叶林(Vegatation type group:Broadleaved forest)

六、落叶阔叶林(Vegatation type: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十)典型落叶阔叶林(Vegatation subtype:Typical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18.短柄枹群系(Form.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

(25)短柄枹-胡枝子群丛(Ass.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Lespedeza bicolor)

该群丛分布于茅坪朝阳山海拔1400m左右的山坡中部。林下为森林黄棕壤土,土层厚达80cm,轻度侵蚀;属于在砍伐过的迹地上发育的天然萌生林。乔木层郁闭度为0.65左右,短柄枹树高10~20m,平均高16m,胸径在10~32cm之间,最大直径可达33cm。伴生种有青榨槭、四照花、亮叶桦、五角枫。偶见种有山合欢(Albizzia kalcora)、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灌木层总盖度为40%,胡枝子为其优势种,其它种有黄檀(Dalbergia hupeana)、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蚀齿荚蒾(Viburnum erosum)等,藤本植物有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大花牛姆瓜(Holboellia grandiflora)、律叶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猕猴桃等。草本层总盖度为30%,草本植物共计有10余种,常见种有荩草(Arthraxon hispidus)、芒(Miscanthus sinensis)、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等。

19.锐齿栎群系(Form.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锐齿栎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河南西部山区、太行山区以及陕西的秦岭山区,分布区的上下幅度很大,主要在海拔1000-1800m的山坡上形成大面积的森林群落(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1983)。本区的锐齿栎林分三个群丛类型:

(26)锐齿栎-巴山木竹群丛(Ass.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Bashania fargesii)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柏杨坪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可达60cm,小气候温暖湿润。乔木层主要由锐齿栎组成,生长密度为200~400株/公顷,树高10~25m,胸径为16~40cm,树龄50年左右,郁闭度为0.6。伴生种有亮叶桦、华山松、太白杨、白背椴(Tilia oliveri)和漆树等。灌木层盖度为30%~60%,优势种为巴山木竹,其它灌木共计有15种左右,常见的有长柄八仙花(Hydrangea longipes)、棣棠(Kerria japonica)、尖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var.acuminata)、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喜阴悬钩子(Rubus mesogaeus)、短枝六道木、白毛山梅花等。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蹄盖蕨、崖棕、索骨丹及禾本科的一些种类等。

( 27 )锐齿栎-秦岭箭竹群丛( Ass.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在华阳杨家沟和茅坪朝阳山一带海拔1600~1900m左右的山坡。林下为森林棕土壤,土层厚度达80cm ,中度侵蚀。乔木层优势种为锐齿栎,生长密度为400~500株/公顷,为天然次生林,林相整齐。高12~18m,胸径20~28cm,树龄20~60年之间,郁闭度为0.8,林下幼苗较多,自然更新能力强。伴生种有漆树、梾木(Cornus macrophylla)、春榆(Ulmus propinqua)、红桦、华山松等。灌木层盖度为70%,除优势种秦岭箭竹外,还有西五味子、忍冬(Lonicera japonica)、南川绣线菊、四照花、木姜子(Litsea pungens)、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鞘柄菝葜、绣线梅等。草本植物有10余种,常见的有:苔草、蕨、铁线蕨(Adiantum edgeworthii)、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蕨叶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等。

(28)锐齿栎-四川杜鹃群丛(Ass.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Rhododendron sutchuenense)

该群丛在本区分布面积不大,见于华阳柏杨坪海拔1700m左右的山坡上,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深厚,达80cm。乔木层优势种为锐齿栎,生长密度为300株/公顷,林相整齐,树高10~13m,胸径16~30cm,郁闭度为0.7,树龄在20~40年之间,伴生种有鹅耳枥、铁杉等,但数量较少。偶见种有太白杨。灌木层优势种为四川杜鹃,总盖度为40%,其它种类有巴山木竹、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尖叶恂子、柳、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等。草本植物常见有蕨、齿萼报春(Primula odontocalyx)、大叶金腰子、蒿(artemisia spp.)等。

该群丛虽然面积不大,但长势良好,林相整齐,自然更新能力强。

20.栓皮栎群系(Form.Quercus variabilis)

栓皮栎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暖温带阔叶林区的河南、陕西、河北、山西及山东等省的山地丘陵地带,亚热带北部,中部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安徽大别山及河南桐柏山、陕西秦岭等山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并且是这些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栓皮栎林多生长在海拔400~1600m的山区,在秦岭山区,分布上限与锐齿栎林相接(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1983)。栓皮栎林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29)栓皮栎-金竹群丛(Ass.Quercus variabilis-Phyllostachys sulpurea)

该群丛分布于茅坪东坪海拔900m左右的山坡。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植的人工林。林下为黄棕壤土,厚度达60cm。乔木层优势种为栓皮栎,林木分布均匀整齐,生长密度为400株/公顷左右,郁闭度0.7~0.8。一般高10~14m,胸径6~18cm之间,平均胸径为13cm。树龄为13年左右,长势良好。乔木层除栓皮栎外,伴生种有锐齿栎、盐肤木(Rhus chinensi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林下灌木优势种为金竹(Phyllostachys sulpurea),盖度为60%,其它种还有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猕猴桃、蔷薇(Rosa multiflora)、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尖叶恂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Carex spp.)、吉祥草、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m)、紫斑风铃草(Campanula punctata)、长喙唐松草等。

栎林是很好的薪炭林,同时又是种植各种菌类(如香菇木耳)的原材料。由于长期的砍伐,本区范围内现有的栎林已经很少,没有形成像秦岭北坡一样的栎林带,只有零星小块的栎林存在。因此,对本区现存的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应加强重点保护。

21.华榛群系(Form.Corylus chinensis)

常见有两个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华阳小坪海拔1700m的沟边山坡中下部。

(30)华榛+锐齿栎-鞘柄菝葜群丛(Ass.Corylus chinensis+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Smilax stans)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小坪海拔1700m左右的山坡中下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50cm,但有部分岩石裸露。乔木层以华榛、锐齿栎为主,华榛高达8m。锐齿栎高可达10m。群丛外貌波状起伏,伴生种有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漆树、凉子木(Cornus hemsleyi)等。林下灌木种类复杂,优势种不明显,除鞘柄菝葜外还有短枝六道木、桦叶荚蒾、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米面翁(Buckleya henryi)、 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等。草本层主要有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水龙骨(Polypodiodes pseudoamoenum)、铁线蕨(Adiantum edgeworthii)、茜草(Rubia cordifolia)等。

(31)华榛+刺榛-青荚叶群丛(Ass.Corylus chinensis+Corylus tibetica-Helwingia japonica)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海拔1700m左右的山坡,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60cm,群落内乔木的优势种为华榛、刺榛,华榛高可达12m,胸径8cm,刺榛高可达8m胸径4cm。群落外貌不齐。伴生种有红桦、椆(Cyclobalanopsis glauca)、水榆花楸、华山松等。灌木层优势种不明显,常见的有鞘柄菝葜、青荚叶、腊莲八仙花(Hydrangea strigosa)、蜀五加(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等。草本层常见植物有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索骨丹(Rodgersia aesculifolia )、吉祥草、土麦冬(Liriope spicata)、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等。

华榛群系在本区有一定的分布面积,属于采伐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群落中优势种常常不明显,群落结构极不稳定。

22.朶椒群系(Form.Zanthoxylum molle)

(32)朶椒+亮叶桦-巴山木竹群丛(Ass.Zanthoxylum molle+Betula luminifer-Bashania fargesii)

本区的朶椒林仅有一个群丛类型。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大西河及茅坪东坪海拔1000~1300m左右的地段。在华阳大西河分布的为天然次生林,在茅坪东坪分布的为人工林。林下土层深厚,一般20~60cm,为森林暗棕壤。乔木层郁闭度0.6~0.7,主要由朶椒组成,密度为200~400株/公顷,树高4~13m,胸径4~21cm。亮叶桦生长密度为150~300株/公顷,树高4~10m,平均高7m,胸径3~8cm。伴生种有陕西紫茎(Stewartia shensiensis)、椆(Cyclobalanopsis glauca)、漆树、山白树(Sinowilsonia henryi)、楤木(Aralia chinens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和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等。偶见树种有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拐枣(Hovenia dulcis)、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山楠(Phoebe chinensis)等。灌木层以巴山木竹为多,总盖度为50%,其它灌木常见的有假豪猪刺(Berberis soulieana)、悬钩子、猫儿刺(Ilex pernyi)、黑刺菝葜等 。草本植物共计有20余种,以苔草(Carex spp.)为多,总盖度为50%,其它草本植物有蛇莓(Duchesnea indica)、马唐(Digitaria saguinalis)、赤胫散(Polygonum runcinatum var.sinense )、茜草、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等。

本区内天然朶椒林在大西河一带沿沟边呈带状分布,面积较小,环境较封闭,人为干扰较少;在茅坪主要为人工林。朶椒分布于我国江西、浙江、安徽一带,秦岭是朶椒分布的最北缘。因此对本区的朶椒林应加强重点保护。

23.板栗群系(Form.Castanea mollissima)

这个群系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33)板栗+锐齿栎-巴山木竹群丛(Ass.Castanea mollissima+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Bashania fargesii)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黄龙洞海拔1100m左右的山坡上。林下土层深厚,达60cm,属黄棕壤土。乔木层以板栗和锐齿栎为主,郁闭度为0.5~0.6,板栗树高8~15m,直径6~30cm,密度为150~250株/公顷,锐齿栎树高9~16m,直径7~17cm,生长密度为200/公顷左右。伴生的乔木树种有太白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等。灌木层总盖度50%,优势种为巴山木竹,其它常见灌木有胡颓子(Elaeagnus umbellata)、悬钩子、四照花、华北绣线菊、杭子梢、三叶木通等。草本植物常见有苔草(Carex spp.)、土麦冬、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鳞毛蕨及禾本科的一些植物。

24.漆树群系(Form.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漆树群系在本区见有两个群丛类型。分布在华阳小坪及茅坪东坪海拔1400~1800m的山坡。在华阳小坪分布的为天然林,在茅坪东坪分布的为人工林。在本区的漆树林林木生长一般,群落内乔木层的优势种不明显,郁闭度为0.6,漆树高9-12m,直径4~14cm,树龄在20年左右,伴生种较多,常见的有华山松、红桦、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柳、青榨槭等。灌木层主要有粉背南蛇藤、桦叶荚蒾、卫矛、山荆子(Malus baccata)等。总盖度约为40%。草本植物有10余种,常见的有糙苏(Phlomis umbrosa)、大叶碎米荠、蹄盖蕨、曲梗算盘七(Streptopus obtusatus)、苔草(Carex spp.)等。茅坪东坪的人工漆树林,由于成活率很低(仅为5%),林下灌木生长茂密,盖度为80%,主要为秦岭箭竹和弓茎悬钩子(Rubus flosculosus)、葛藤(Pueraria lobata)等。由于秦岭箭竹和悬钩子生长茂密,草本植物较少,盖度仅为20%。主要为茜草、狗筋蔓(Cucubalus baccifer)、过路黄、紫菀等。

该群系群落结构参差不齐,种类组成成分复杂。属于正在发育的不稳定群落。可分为为两个群丛:

(34)漆树+青榨槭群丛(Ass.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Acer davidii )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小坪一带。

(35)漆树-秦岭箭竹群丛(Ass.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见于茅坪东坪一带。

25.领春木群系(Form.Euptelea pleiosperma)

领春木群系在本区可分为两个群丛:

(36)领春木+灯台树群丛(Ass.Euptelea pleiosperma+Cornus controversa)

该群丛分布于茅坪左机河海拔1850m左右的山坡,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深厚,可达90cm,较湿润。属天然次生林,乔木层郁闭度为0.75,优势种领春木高8~15cm,直径在10~13cm之间;灯台树高7~18m,胸径12cm,伴生种较多,常见的有红桦、五角枫、泡花树、锐齿栎、漆树、湖北花楸等。灌木层植物有8种,但优势种不明显,常见的有:尖叶绣线菊、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中国旌节花、复叶葡萄(Vitis piasezkii)、西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红升麻、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var.japonica)山酢酱草、苔草(Carex spp.)、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等。

(37)领春木-鞘柄菝葜群丛(Ass.Euptelea pleiosperma-Smilax stans )

该群丛主要分布在华阳西沟一带海拔1800m左右的山坡下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70cm。属天然次生林。乔木层郁闭度为0.5,林木分布均匀。乔木层以领春木为主,树高8-15m,胸径8~22cm,自然更新良好。伴生树种复杂,主要有华山松、铁杉、铁橡树、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漆树,四照花等。灌木层总盖度40%,但优势种不明显,常见的有鞘柄菝葜、木姜子、桦叶荚蒾、绣线梅(Neillia sinensis)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蕨、大理苔草、大叶金腰子、红升麻(Astilbe chinensis)、索骨丹、土麦冬等。

领春木林在本区属采伐迹地自然更新的次生林,群落外貌波状起伏,优势种不明显,林下幼苗种类分散,群落演替不稳定。

26.化香树群系(Form.Platycarya strobilacea)

本区的化香树群系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38)化香树+五裂槭群丛(Ass.Platycarya strobilacea+Acer oliverianum)

该群丛在本区见于茅坪石罗沟海拔950m的山沟谷底。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薄厚不匀,有大块岩石裸露。乔木层总盖度为0.6,树种成分复杂,共计有9种之多,优势种化香树高9~12m,胸径7~28cm。五裂槭树高7~12m,胸径12~28cm。伴生种有亮叶桦、野胡桃(Juglans cathayensis)、拐枣、合欢、梾木、青榨槭等。灌木层总盖度为40%,灌木种类有13种左右,优势种不明显,其中常绿成分居多,常见的有狭叶花椒(Zanthoxylusm stenophyllum )、山楠(Phoebe chinensis)、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醉鱼草叶荚蒾(Viburnum buddleifolium)、球核荚蒾(V.propinquum)、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猕猴桃、长柄八仙花、山胡椒(Lindera glauca)、胡枝子等。草本层总盖度为40%,常见种类有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冷水花(Pilea notata)、露珠草(Circaea quadrisulcata)、荩草等。

该群丛属天然更新的次生林,自然更新能力强,群落结构不稳定,应加以保护,使其定向演化。

27.川鄂鹅耳枥群系(Form.Carpinus henryana)

川鄂鹅耳栎在我国主要分布湖北、四川及陕西等省,在秦岭多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本区的川鹅鹅耳枥群系有两个丛群类型。

(39)川鄂鹅耳枥+五角枫群丛(Ass.Carpinus henryana+Acer mono)

该丛群分布于华阳的关沟河海拔1860m左右的山坡下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70cm中度侵蚀。乔木层郁闭度为0.6。优势种千金榆树高5~15m,胸径8~20cm,长势良好,树龄30~60年之间,五角枫树高10~18m,胸径10~20cm,树龄20~50年,伴生种有亮叶桦、拐枣、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太白杨、锐齿栎。灌木层总盖度20%。优势种不明显,常见的有:木姜子、蜡子树(Ligustrum acutissimum)、蜀五加(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冰川茶藨子等。草本盖度为45%。常见的植物有索骨丹、肾叶蠹吾(Ligularia fischeri)、蕨、山酢酱草、红升麻等。

(40)川鄂鹅耳枥-桦叶荚蒾群丛(Ass.Carpinus henryana-Viburnum betulifolium)

该群丛分布于茅坪东坪海拔1700m左右的山坡下部。属天然次生林,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50cm,较湿润,中度侵蚀。乔木层郁闭度0.5,优势种川鄂鹅耳枥高5~25m,平均高18m,胸径10~35cm,平均胸径25cm,自然更新良好。伴生种较多。主要有五角枫、灯台树、建始槭(Acer henryi)、铁橡树、亮叶桦、领春木、湖北枫杨(Pterocarya hupehensis)等。灌木层总盖度为50%,除优势种桦叶荚蒾外,常见的种类有鞘柄菝葜、木姜子、长柄八仙花、四川忍冬、猫耳刺等。草本层盖度为30%,主要有大理苔草、蕨、茜草、红升麻、紫菀、双蝴蝶花(Tripterospermum affine)等组成。

川鄂鹅耳枥群系在本区内属于在采伐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属中龄林,乔木层组成成分复杂,优势种不明显;灌木层优势种亦不明显,受人为干扰影响大,群落演替极不稳定。林内有青羊活动痕迹。

28.四照花群系(Form.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

四照花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秦岭的四照花为一变种。在本区分布的四照花林为森林被砍伐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41)四照花+锐齿栎丛群(Ass.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该群丛见于保护区内的茅坪左机河海拔1500m的山坡上。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80cm,中度侵蚀。环境湿润。乔木层郁闭度为0.8,优势种为四照花和锐齿栎。四照花树高5~8m,胸径8~15cm,长势良好。锐齿栎树高20~22cm,胸径18~25cm,密度小于四照花,其它伴生种有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铁杉、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a myrsinaefolia)、拐枣、亮叶桦等。由于是森林被伐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乔木层组成成分较复杂,群落外貌波状起伏,结构不整齐,演替不稳定。灌木总盖度为20%,优势种不明显,较常见的有巴山木竹、猫耳刺、桦叶荚蒾、黑刺菝葜等。草本层较稀疏,常见的有蕨类,苔草、索骨丹、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红升麻等。

(十一)山地杨桦林(Vegatation subtype:Mountain Polar and Birch forest)

本区的山地杨桦林可分为三个群系。

29.白桦林群系(Form.Betula platyphylla)

白桦林群系在本区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42)白桦-绿叶胡枝子群丛(Ass Betula platyphylla-Lespedeza buergeri)

该群丛在本区主要分布在华阳柏杨坪海拔1700~1900m的山坡中部,林下为森林暗棕壤土,土层深厚。乔木层郁闭度为0.5,林相整齐,优势种白桦生长密度为250株/公顷 ,高10~12m,胸径16~24cm,伴生种有红桦,油松,锐齿栎等,但数量较少。灌木层总盖度为60%,灌木种类共计有10余种。除优势种绿叶胡枝子外,还有巴山木竹、桦叶荚蒾、白檀、木姜子等。草木层盖度30%,草本植物共计有10余种,主要有蹄盖蕨、书带草、崖棕、茜草、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等。

本区的白桦林是在采伐后的迹地上形成的次生林,分布面积不大。白桦是很好的用材树,树干通直,树皮白色,能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应注意加强保护。

30.红桦林群系(Form.Betula albo-sinensis)

红桦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高,中山地区,在北亚热带海拔2000~2500m之间的地带也很常见,在中亚热带的川西南山地海拔2500~3000m地带也有分布。秦岭是红桦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秦岭的红桦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之间的的中高山地带,上与牛皮桦,冷杉林相接,下与锐齿栎林相连,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寒温性针叶林带之间的过渡型植被,是垂直带上较稳定的群落(中国植被编委会,1983)。本区分布的红桦林属原始天然林,分布面积较大,广泛分布在海拔1900~2300m之间的中高山地带。林下为山地暗棕壤土。红桦林群落外貌整齐,层次分明,结构简单而清晰。乔木层郁闭度达0.6,常组成红桦纯林。乔木层的平均高度在15m左右,除建群种红桦外,伴生种常有华山松、铁杉、太白杨、鹅耳枥等。偶见牛皮桦、冷杉等。灌木层优势种以秦岭箭竹为主,常见的还有峨嵋蔷薇、白毛山梅花、桦叶荚蒾、湖北花楸、尖叶绣线菊、南川绣线菊、黄檗刺等。藤本植物常见种有猕猴桃藤山柳(Clematoclethra actinidioides)、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西五味子等。草本层受乔木层和灌木层发育程度的影响,总盖度在30%~60%之间。常见种有毛状苔草、川康苔草、绢毛唐松草、大花糙苏、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大叶碎米荠、山酢酱草、水金凤等。

本区的红桦林群系主要有三个群丛类型。

(43)红桦-秦岭箭竹群丛(Ass.Betula albo-sinensi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在华阳万方沟及茅坪陈学沟海拔2100~2400m的中高山地带。上限与巴山冷杉林相接。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厚达70cm。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优势种为红桦,郁闭度达0.7,树高15~20m,平均高度为18m,树龄45年左右,多为中龄株,生长良好。伴生种有巴山冷杉、梾木,偶见种有牛皮桦、华山松。灌木层主要为秦岭箭竹,呈密集丛生状,总盖度为90%,常见种还有峨嵋蔷薇、冰川茶藨子、湖北花楸、黄檗刺等。由于秦岭箭竹密集丛生,林下草本植物较少,盖度为30%。常见种有川康苔草、千里光、双蝴蝶、蕨类等。该群丛在保护区分布面积大,林下常见大熊猫,羚牛的粪便和活动痕迹,表明这里是大熊猫和羚牛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应加强重点保护。

(44)红桦-峨嵋蔷薇群丛(Ass.Betula albo-sinensis-Rosa omeiensis)

该群丛见于华阳大坪海拔2300m左右的山坡中下部,林下土层深厚,达90cm,为森林棕壤土。乔木层郁闭度为0.5,树高13~20cm,平均高16m,胸径8~20cm。树龄30~40年之间,属中龄林,长势良好,自然更新能力强,有轻度采伐痕迹。伴生种有冷杉、太白槭(Acer giraldii )等、偶见有华山松、牛皮桦。灌木层总盖度为50%。除优势种峨嵋蔷薇外,还有太白杜鹃、秦岭箭竹、冰川茶藨子、东陵八仙花、川滇绣线菊、湖北花楸等,草本层总盖度85%,常见种有苔草(Carex spp.)、肾叶蠹吾、紫菀、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柳兰、绢毛唐松草、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等。林下有羚牛及其它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

(45)红桦-鞘柄菝葜群丛(Ass.Betula albo-sinensis-Smilax stans)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关沟河一带海拔2000m左右的山坡中部,为砍伐过的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深厚肥沃,可达90cm。乔木层郁闭度0.5,群落外貌波状起伏,优势种不明显,红桦高10~20m,胸径20~50cm,树龄在30~80年之间,生长密度为200株/公顷左右,伴生种为华山松、五角枫、铁杉、水榆花楸、青榨槭等。灌木层总盖度为45%。除优势种鞘柄菝葜外,还有秦岭箭竹、西五味子、长柄八仙花、小檗、冰川茶藨子、黄瑞香、木姜子、悬钩子等,草本层总盖度为60%,常见种有毛状苔草、川康苔草、山酢酱草、紫菀、大花糙苏、鹿蹄草(Pyrola rotundifolia subsp.chinensis)水金凤等。该群丛由于是由采伐后的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群落结构极不稳定。

31.亮叶桦群系(Form.Betula luminifera)

本区的亮叶桦群系总分布面积小,属天然次生林,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46)亮叶桦-秦岭箭竹群丛(Ass.Betula luminifera-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分布于华阳大西河海拔1100m左右的山坡下部。属天然次生林,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厚度为50cm,轻度侵蚀,乔木郁闭度为0.6,亮叶桦树高13~23m平均高18m,胸径15~35cm,平均胸径28cm,树龄25~60年之间。伴生种有华山松、冷杉、五角枫、鹅耳枥、漆树等。灌木总盖度为50%,常见种为秦岭箭竹、白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incanu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长柄八仙花、猕猴桃等。草本层总盖度为20%,常见种有苔草(Carex spp.)、蕨、红升麻、深山堇菜、柳兰等。

由于该群丛位于保护区的边缘地带,系由砍伐过的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林木分布不均匀,为团块状,优势种不明显,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容易受到人为干扰,应加强重点保护。

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type:Deciduous-evergreen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较广泛的分布,是亚热带北部典型植被类型之一(中国植被编委会,1983)。本区分布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可分为两个植被亚型,含三个群系和四个群丛类型。

(十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Deciduous-evergreen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32.梾木群系(Form.Cornus macrophylla)

本区的梾木群系仅见有一个群丛类型

(47)梾木+椆-巴山木竹群丛(Ass.Cornus macrophylla+Cyclobalanopsis glauca-Bashania fargesii)

该群从见于华阳柏杨坪海拔1500m左右的山坡中下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深厚,达80cm,乔木层郁闭度0.35,优势种梾木高5~12m,平均高8m,胸径5~15cm,;椆树高8~12m,平均高10m。伴生种有亮叶桦、山胡椒、鹅耳枥和盐肤木等。灌木层总盖度达80%,巴山木竹占绝对优势,生长密集。其它灌木有猫儿刺、卫矛、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桦叶荚蒾、繁花藤山柳(Clematoclethra hemsleyi)等,但只是零星分布于巴山木竹丛之间。草本层植物稀少,仅在巴山木竹丛间和灌木丛下有少数种类,常见有深山堇菜(Viola selkirkii)、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土麦冬、穿龙薯芋(Dioscorea nipponica)等。偶见有松潘乌头、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该群丛属于在被砍伐过的迹地上发育的次生林,巴山木竹侵入后,其它植物难以侵入生长。群落中常见有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

(十三)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Vegatation subtype:Mountain evergreen-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本区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以下3个群系。

33.椆林群系(Form.Cyclobalanopsis glauca)

包括两个群丛类型。

(48)椆+千金榆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Carpinus cordata)

该群丛分布于茅坪小河沟海拔1200m左右的山坡中下部,坡度较平缓,属天然次生林。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厚度达80cm,潮湿。乔木层郁闭度达0.8,优势种椆树高10~15m,平均高12m,胸径8~20cm,树龄15~40年,多为中龄树;千金榆树高8~12m,胸径达20cm。伴生种较多,常见有领春木、四照花、五角枫、华山松等。灌木层总盖度为60%,优势种不明显,常见有巴山木竹、四川忍冬、胡枝子、卫矛(Euonymus alatus)、长柄八仙花、秦岭海桐(Pittosporum rehderianum)等。藤本植物有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大花牛姆瓜(Holboellia grandiflora)等。林下椆和千金榆幼苗较多,自然更新能力较强。草本层总盖度40%,常见种有土麦冬、崖棕、大理苔草、紫菀、红升麻和一些蕨类植物。

(49)椆+亮叶桦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Betula luminifera )

该群从见于华阳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中下部,属天然次生林。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80m,乔木层郁闭度达0.8,优势种椆树高5~10m,胸径4~5cm,基本上是幼龄树,树龄10~20年左右。亮叶桦树高可达12m,胸径4~8cm,群落分层不明显,伴生种有华榛、华山松、锐齿栎、铁橡树、青榨槭、四照花等。灌木层优势种不明显,总盖度为60%,出现频率较大的有猫儿刺、巴山木竹、鞘柄菝葜、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flora)等。草本层总盖度为10%,常见种有过路黄、吉祥草、油点草、革叶耳蕨、蹄盖蕨(Athyrium sinensis)、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土冬麦等。该群丛各层次结构不整齐,组成成分复杂,群落演替不稳定。有野生动物活动痕迹。

34.小叶青冈群系(Form.Cyclobalanopsis glauca var.gracilis)

本区的小叶青冈群系仅有一个群丛类型。

(50)小叶青冈+四照花-巴山木竹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var.gracilis +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Bashania fargesii)

该群从见于茅坪左机河和陈学沟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下部,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厚达70cm,中度侵蚀。属于天然次生林,乔木层郁闭度为0.65,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树高8~20m,胸径10~35cm,林下幼苗较多,自然更新能力强。四照花树高10~15m ,胸径10~30cm。伴生种常见有梾木、铁杉、枫杨、鹅耳枥、锐齿栎等;偶见种有五角枫、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等,但数量都较少。灌木层总盖度为70%,以巴山木竹占绝对优势,成密集丛生,其它灌木较少,偶见种有南蛇藤、猫儿刺等。草本层总盖度仅为5%左右,常见种有大理苔草和一些蕨类植物。小叶青冈在本区内分布比较普遍,但人为破坏较为严重,保护区范围内未见大面积纯林,林内较少见到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

八、常绿阔叶林(Vegatation type: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植被。长青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属北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分布极为有限,仅在一些山沟峡谷地带见有零星分布。本区的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一个植被亚型,含一个群系和一个群丛类型。

(十四)典型的常绿阔叶林(Vegatation subtype:Ty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35.山楠群系(Form.Phoebe chinensis)

(51)山楠-三条筋树群丛(Ass.Phoebe chinensis-Cinnamomum tamala )

该群丛仅见于茅坪石罗沟海拔1000m左右的深山峡谷地带,峡谷宽不足100m,林下土层较薄,常见有裸露岩石,附近曾有人居住过的痕迹。乔木层郁闭度为0.5,优势种山楠高7~10m,胸径3~15cm,伴生种有胡桃,拐枣,但只零星分布。灌木层总盖度40%,优势种为三条筋树。其它灌木中以常绿成分居多,常见的有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红茴香(Illicium henryi)、球核荚蒾(Lonicera propinquum)、黑果茵芋(Skimmia melanocarpa)、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等。常绿的藤本植物有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络石藤(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等。草本层总盖度为40%,常见的有大叶金腰子、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鸢尾(Iris tectorum)、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偶见种有襄荷(Zingiber mioga)(属逸生种)、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等。

典型常绿阔叶林在本区内分布不多,只分布于石罗沟峡谷谷底一狭长地带。组成成分与亚热带的典型常绿阔叶林也有所不同。应重点加以保护。

九、竹林(Vegatation type:Bamboo forest)

(十五)温性竹林(Vegatation subtype:Temperate Bamboo forest)

36.秦岭箭竹群系(Form.Fargesia qinlingensis)

(52)秦岭箭竹群丛(Ass.Fargesia qinlingensis)

该群丛主要分布于华阳和茅坪海拔2700~3000m左右的中高山地带。在其下部为牛皮桦林、冷杉林,并常与太白红杉林相间。林下为森林棕壤土,土层厚度达80cm,常构成纯林,生长整齐,密度大,但偏老化,更新较差。郁闭度达0.9,秦岭箭竹高2~2.5m,呈密集丛生。伴生的灌木有冰川茶藨子、尖叶绣线菊、峨嵋蔷薇、四川忍冬、陕西悬钩子。草本层盖度达70%。草本植物有20余种,常见的有:太白东俄芹、秦岭弯花紫堇、轮叶景天(Sedum verticillatum)、紫苞风毛菊、大花糙苏、草莓、黄腺香青(Anaphalis aureopunctata)、亚菊(Ajania pallasiana)、花锚(Halenia elliptica)、黄精、藜芦(Veratrum nigrum)等。地被物生长良好,多为苔鲜植物组成。林内有大熊猫和羚牛活动的痕迹,说明该群丛是大熊猫和羚牛觅食和夏季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加强重点保护。

Ⅲ.草甸(Vegatation type group:Meadow)

十、草甸(Vegatation type:Meadow)

(十六)高寒草甸(Vegatation subtype:Alpine meadow)

38.禾叶嵩草草甸(Form:Kobresia graminifolia)

(53)禾叶嵩草+紫苞风毛菊草甸(Ass.Kobresia graminifolia+Saussurea iodostegia)

本区的禾叶嵩草草甸主要分布于光头山海拔3000m左右的高寒地带,由于气候寒冷中湿,水分适中,群落多为中生性杂草组成,是一类适应高山高寒、中湿环境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常与秦岭箭竹林呈相间分布。分布面积小,多集中于山间低洼处或温暖避风的沟谷,呈小块状分布。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土层较厚,一般为30~50cm,呈酸性反应。建群种为禾叶嵩草,高30~50cm,盖度达60%~80%,紫苞风毛菊高20cm。伴生植物较多,常见有球穗蓼、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太白东俄芹、亚菊、太白韭、大叶碎米荠、隐瓣山金梅(Sibbaldia procumbens var.aphanopetala)、秦岭弯花紫堇、紫沙参(Adenophora paniculata)等。

由于本区高山环境的异质性较大,没有十分典型的高山草甸群落类型。仅有的一些亚高山草甸群落中,常混生一些灌丛,常见的灌丛种类有:秦岭箭竹、伏毛银露梅、头花杜鹃等。因此本区的亚高山草甸属于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之间的过渡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