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沉水植物群丛分布

沉水植物群丛分布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丝草即微齿眼子菜群丛是该时段洪湖优势度最高的沉水植物群丛,面积约22.75km2,主要分布于桐梓湖区附近,占全湖面积的6.54%,夏季总现存量鲜重为33.61×104t。竹叶眼子菜群丛主要分布在下新河和排水闸北部两处,群丛生物量达263t;篦齿眼子菜群丛主要分布在湖心B周围,群丛生物量达271t。菹草群丛在该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

1.夏季调查

全湖采样点140个,分布群丛25种,具体分布见图6-5。计算分析结果中,优势度小于1%的群丛,未单独在图中标出。具体信息如表6-4所示。

表6-4 洪湖沉水植物群丛统计表(2012年8月)

蓝田、湖心A和下新河三点无明显沉水植物分布;小港处有金鱼藻群丛;湖心B处于篦齿眼子菜群丛生长分布区;排水闸附近有金鱼藻+黑藻群丛以及少量其他不具有明显特征性沉水植物分布;杨柴湖区有少量黄丝草+金鱼藻群丛分布;桐梓湖点位附近分布着大量的黄丝草和部分黑藻。

黄丝草即微齿眼子菜群丛是该时段洪湖优势度最高的沉水植物群丛,面积约22.75km2,主要分布于桐梓湖区附近,占全湖面积的6.54%,夏季总现存量鲜重为33.61×104t。

2.冬季调查

全湖采样点49个,分布群丛13种,具体分布见图6-6。

小港、排水闸两处无明显沉水植物分布;下新河处为竹叶眼子菜群从分布;湖心B为狐尾藻+篦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群丛;湖心B周围分布着篦齿眼子菜群丛、狐尾藻+竹叶眼子菜群丛、狐尾藻群丛及狐尾藻+竹叶眼子菜群丛,还有少量竹叶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群丛;排水闸北部也有竹叶眼子菜群丛分布;自排水闸到桐梓湖点位之间,一次分布狐尾藻+黄丝草群丛、黄丝草群丛、狐尾藻+篦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黄丝草群丛、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黄丝草群丛和金鱼藻群丛;湖心A附近有黄丝草群丛;蓝田点位附近是一片菹草群丛;杨柴湖附近有大片的狐尾藻+竹叶眼子菜+黄丝草群丛。

竹叶眼子菜群丛和篦齿眼子菜群丛在该时段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度。竹叶眼子菜群丛主要分布在下新河和排水闸北部两处,群丛生物量达263t;篦齿眼子菜群丛主要分布在湖心B周围,群丛生物量达271t。具体信息如表6-5所示。

表6-5 洪湖沉水植物群丛统计表(2013年1月)

续表

3.春季调查

全湖采样点41个,分布群丛12种,具体分布见图6-7至6-19。

全湖(除渔民安置区)均分布有沉水植物。蓝田、湖心A两点附近有菹草+篦齿眼子菜群丛和菹草群丛;桐梓湖点位附近有狐尾藻+菹草+黄丝草群丛、狐尾藻群丛、竹叶眼子菜+黄丝草+狐尾藻+菹草群丛及菹草群丛;杨柴湖点位附近有黄丝草+狐尾藻+菹草群丛、黄丝草+狐尾藻群丛及狐尾藻+黄丝草群丛;排水闸西部由南至北分布着狐尾藻+菹草+黄丝草群丛、狐尾藻+苦草群丛、狐尾藻+苦草群丛及菹草+狐尾藻群丛;湖心B周围分布着菹草+篦齿眼子菜+狐尾藻群丛、狐尾藻+菹草+篦齿眼子菜+黄丝草群丛及狐尾藻群丛;下新河点位附近主要为菹草群丛;小港西南部为菹草+狐尾藻群丛。

菹草群丛在该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菹草群丛分布面积达52.37km2,群丛生物量近21×104t,占该时段总沉水植物生物量65.92%。具体信息如表6-6所示。

表6-6 洪湖沉水植物群丛统计表(2013年4月)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冬季

生物量

续表

续表

春季生物量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