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

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兼谈对“无冲突论”的反思冯育民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如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一样,也有一个反思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矛盾理论的浅析,提出笔者对其研讨的几点拙见,同大家商榷。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乃其中之一。苏联文艺界正是在斯大林的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衍生出“无冲突论”的错误思潮。
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_兼谈对“无冲突论”的反思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卷

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兼谈对“无冲突论”的反思

冯育民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如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一样,也有一个反思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矛盾问题,这不仅仅是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直接涉及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的问题,是涉及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什么样的理论依据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矛盾理论的浅析,提出笔者对其研讨的几点拙见,同大家商榷。

一、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看法

在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都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乃其中之一。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都由于没有经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未能给我们留下现成的答案;伟大革命导师列宁也因去世过早,未来得及做出详细的阐述,只有一些基本看法,暂不一一赘述。

鉴于这种情况,斯大林本人的看法如何呢?1938年他在其《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下简称《两论》)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矛盾学说。

(一)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但只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将斗争是绝对的观点更加绝对化,使其成为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斯大林在《两论》中论述了辩证法的4个特征。当论及矛盾规律时,他指出:“辩证法认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是通过现象和谐的开展,而是通过对象、现象本身固有矛盾的揭露,通过在这些矛盾基础上活动的对立倾向的‘斗争’进行的。”[1]在斯大林看来,矛盾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正是由于矛盾或对立力量的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才决定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和运动。”

众所周知,列宁把矛盾学说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认为它是理解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钥匙。列宁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的统一”。[2]然而,斯大林只继承了列宁矛盾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他认为,“这种对立面的斗争,旧东西和新东西之间的……斗争,就是发展过程中的内容,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内在内容”。[3]也就是说,斯大林认为发展的实质只是对立面的斗争,而忽视和遗忘了列宁的发展是对立面统一的观点。但这并非偶然,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1937年斯大林提出了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错误理论。如果说这是他为1937~1938年肃反运动提出的理论根据的话,那么这种理论又促进了斯大林的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的观点的形成,或者说是他的归宿。显然,当时斯大林对矛盾的理解、对发展的理解并不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予以精辟的分析,而是将自己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涂上一层辩证唯物主义的色彩,为其寻找到一条十分重要的理论根据。

如果用发展就是对立面的斗争来理解、阐述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在实践中很容易将列宁的“对立面的斗争时绝对的”观点更加绝对化,产生很大的片面性。实践证明,恰恰是由于斯大林对发展的这种片面理解,使他错误的将肃反问题和党内斗争中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路线上的反对派问题混为一谈,用肃反斗争代替党内斗争。因此我们认为,斯大林永不正确的方法对待党内斗争,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是与其在理论上的这种片面性分不开的。

(二)1939年斯大林又认为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经过1937~1938年两次大规模的公审和镇压,彻底消灭了反对派,斯大林认为“矛盾解决了”。于是,在1939年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他提出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是一致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斯大林的观点发生很大变化,由强调发展就是对立面的斗争转到强调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即强调对立面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理论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从而使斯大林的矛盾学说偏向另一个极端。斯大林的这种提法,一方面虽然可以消除肃反扩大化对人们产生的恐慌心理,但在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掩饰了苏联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的工农矛盾、利益的“剪刀差”,用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来代替矛盾。苏联文艺界正是在斯大林的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衍生出“无冲突论”的错误思潮。

(三)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斯大林本人并未作明确的论述,但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基本方面之间的关系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出“完全适合论”。该观点是斯大林在《两论》一书中提出的。他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4]我认为,其一,斯大林的这种提法是不符合苏联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虽然当时苏联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没有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仍存在许多非对抗性的矛盾:苏联在30年代初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许多弊端;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还存在许多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这一切都严重妨碍着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需要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其二,斯大林的这种提法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既然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么在任何情况下,它们都不会是完全适合,只能是基本适合、相对适合、暂时适合。恰恰是它们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社会主义就会因此停滞不前。

2.对“完全适合论”的修正。斯大林在其晚年承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矛盾。他由断定它们之间的完全适合到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矛盾,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斯大林是在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的前提下承认矛盾的。我们从1952年斯大林在批评苏联学者雅罗申科不承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有任何矛盾的错误看法时,就可以看到这种局限性。他认为,“我国现今的生产关系处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它完全适合于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以此自满,认为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那就不正确了……”[5]既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为何又认为存在矛盾?显然,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

其次,这是在重新粉饰“完全适合论”的基础上的一种进步,是斯大林不愿意抛弃“完全适合论”的产物。例如,他在为其“完全适合论”辩护时说:“‘完全适合’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6]笔者认为,斯大林对“完全适合论”的重新诠释、再次补充,致使该观点在社会中愈加根深蒂固。如果按照这种解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发生冲突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均可理解为是完全适合,无须进行改革,这就是为什么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权模式长久得不到触动的一个理论根源。

二、苏联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看法

(一)对斯大林“完全适合论”的看法

1940年苏联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就斯大林提出的这个观点进行了一次比较集中、广泛的讨论。从这次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学者的一些观点。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弗拉索夫为代表)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这种矛盾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也不会消失。斯大林同志所证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全适合,在弗拉索夫看来并不排斥,而且还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前题。弗拉索夫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会像在以前的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那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发展都需要经过两个阶段(他认为,第一阶段两者是适合的,第二阶段两者是不适合的),而只经过第一阶段。生产力无论合适都不会超过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无论何时都不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这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只不过表现在社会生产的可能性与需要的矛盾上。[7]

反对这种观点的有戈罗霍夫、科列斯尼科娃和奥斯特洛维季扬诺夫等学者。他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工人阶级专政对经济发展实行自觉的,有计划的领导。生产的社会性不可能通生产资料公有制相矛盾等原因,从而排斥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产生矛盾的可能性。苏联学者И.德伏尔金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发展同生产力的发展和增长是完全适合的。生产的增长不会同社会关系发生冲突和产生矛盾,这是因为:①生产力的性质适合于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关系在任何时候也不会落后于生产力的水平,在它们之间绝不可能有矛盾、冲突。③社会形式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成为内容变化的障碍……

苏联的《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和《经济问题》杂志都相继发表编辑部文章,将不同意斯大林的“完全适合论”的种种看法全部否决,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的完全适合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8]

在这次讨论中,尽管斯大林的“完全适合论”占据统治地位,但也有一些新看法脱颖而出。例如,有的人虽然认为不存在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是认为,“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这一体系中的某一方面、特点、因素(它们表示一定的、尚未达到的、已超过了发展水平)之间,可能存在,现在实际存在、并且将来也会存在的一种特殊的非对抗性矛盾”。[9]克隆罗德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也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生产组织、劳动组织、交换和分配的一切体系)”。[10]

1947年以后,尤其是在斯大林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以后,斯大林在承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的同时,也开始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矛盾。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动力的看法

在1940年这次讨论会中,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们就社会主义有无矛盾,如果有,有哪些矛盾;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矛盾。

有的苏联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不是没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进行,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起码常识”。[11]苏联《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编辑部也在其《来稿综述》中阐述到:“这绝不是说,我们这里就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不是的,我们这里是有矛盾的”。[12]但也有一些苏联学者,他们一方面“不打算否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矛盾”,[13]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失去了它的普遍性”。[14]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15]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种类。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者将矛盾分为3类:①逐步消失的矛盾,这类矛盾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有关。②社会主义经济所共有的矛盾,这类矛盾与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结构有关。③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有人将矛盾分成以下3类:①社会矛盾。②非对抗性矛盾。③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解决的矛盾。再有,从当时苏联报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看,学者更热衷于寻找苏维埃经济中的各种矛盾,在这方面,他们所提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还可以列举很多。

3.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

在20世纪40年代初,学术界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可谓仅次于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观点的讨论。苏联学者对此的看法莫衷一是,有时是截然相反的。当时,占主流的看法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苏联学者在阐述其观点时,大多数人都把斯大林提出并加以论证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的观点看做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的依据和出发点,其引经据典。根据斯大林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实例”,[16]有人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性质的完全适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7]有的人则根据斯大林的“在这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这句话,[18]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19]还有人将斯大林的这两句话的意思融合在一起,概括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20]

第二种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弗拉索夫论从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一点出发,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尖锐地指出,如果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这种矛盾,这就等于拒绝把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社会主义上来。这种观点当时遭到了苏联大多数学者激烈的反对并受到严厉批评。

第三种看法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是动力,与此同时还错误地认为,矛盾不是基本动力,矛盾带有从属性,它们不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有的学者甚至还断言,“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不存在的”。[21]

第四种看法认为,有多种动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将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态度、苏联人民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苏维埃爱国主义视为动力,将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视为苏维埃国家的主要动力。各族人民的友谊也是动力。

1947年以后,苏联哲学界有学者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2]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学者又提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苏联社会生产力发展原动力的观点。[23]

三、对“无冲突论”的几点质疑

我国学术界在研究苏联哲学史或在概括斯大林时期苏联哲学界矛盾理论的发展状况时经常使用“无冲突论”一词,将其概括为无冲突时期。例如,有人认为,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学术界“几乎一致承认了‘无冲突论’”。[24]苏联学术界“不承认矛盾,不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值得商榷。其理由如下。

(一)用“无冲突论”一词来做概括语这不仅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情况,也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斯大林时期苏联哲学界矛盾理论发展的主导思想;不承认矛盾,不承认矛盾是发展动力的看法并不是大多数苏联学者乃至斯大林本人的主要观点

众所周知,在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正处在讨论的初始阶段,矛盾理论地发展并未随着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而得到发展。苏联学者乃至斯大林本人在阐明其正确观点的同时,还掺杂着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这种正确与错误观点交织在一起的混乱状况造成该时期的矛盾理论是“矛盾”的特点。如前所述,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苏联学者乃至斯大林本人分别不同程度地犯有不承认矛盾的错误。

毋庸赘言,辩证唯物主义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也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前者是一般的方法,后者是具体的方法,一般方法对于具体方法具有指导作用。然而,在苏联,当时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严重脱节,导致该时期矛盾理论的混乱。

从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看,完全承认矛盾的人(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都承认矛盾的人——作者注)和完全否认矛盾存在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既承认有矛盾,又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好笼统地认为,该时期苏联哲学界不承认有矛盾。

如果说在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哲学界承认有矛盾的人还不够普遍的话,那么在1947年以后,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有矛盾的人和论述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著作明显地增多。苏联哲学家日丹诺夫在亚历山大《西欧哲学史》一书的研讨会上谈到,目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有矛盾的人和论述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著作明显地增多了”,[25]号召哲学界广泛地深入地研究矛盾。因此,笼统说整个斯大林时期苏联哲学界都不承认有矛盾,就更为不妥了。

(二)“无冲突论”实际上更多地是苏联文艺界的一种错误思潮

“无冲突论”起源于苏联文艺界,于40年代初露头。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理论根源。自1936年苏联宣布消灭阶级和基本建设成社会主义以后,斯大林便认为苏联人民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是完全一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应。在1940年哲学界进行的一次争论中,有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不存在对抗性矛盾,而且也不存在非对抗性矛盾”。[26]正是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在我们这里开始形成一种无冲突的特殊理论,把生活看得像呼吸空气一样轻松”。[27]一些作家认为,现实中只有较好的和同好的冲突。粉饰现实的和美好现实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从而使艺术与生活的反差越来越大。1952年4月7日,苏联《真理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克服戏剧创作的落后现象》的社论,号召在文艺界开展了对“无冲突论”的批判。社论说,“新旧事物的斗争往往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生活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生活,大概也不会有艺术了”,“无冲突论”“必然导致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是违背现实主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歪曲和片面的反映”。“无冲突论”是苏联文艺界简单地沿用并发展了苏联某些学者的观点而得出的错误结论。笔者同意苏联学者斯捷潘尼扬的看法。他认为,“艺术中臭名昭著的‘无冲突论’则是这种观点(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作者注)的逻辑上的继续”。[28]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苏联“哲学工作者对于标榜一时‘无冲突论’的产生和传播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以及“好像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帆风顺’的,好像陈腐的旧事物不会成为发展的障碍的观点”[29]对苏联文艺界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苏联哲学界掀起批判“无冲突论”的起因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说,苏联哲学界不存在“无冲突论”,那么缘何在50年代中期以后掀起批判“无冲突论”的高潮,这又作何解释?

诚然,50年代中期在苏联哲学界的确展开过对“无冲突论”的批判,但是从其起因可以窥见其意。这场批判始于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54年第5期发表的一篇题为《要创造性地研究辩证唯物主义问题》社论。社论说:“党揭穿了‘无冲突论’的错误性和危险性,要求作家和剧作家无情地批评我们现实中的反面现象,大胆地揭发我国发展进程中新旧之间的现实冲突。”鉴于“无冲突论”在文艺界的广泛传播,哲学家们应该而且必须研究矛盾,“创作一些重要的学术著作,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冲突,帮助作家们研究这个问题,使他们避免再犯许多作品中犯过的错误”。社论还号召哲学家“帮助苏联艺术文学家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于是,在5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对文艺界所流行一时的“无冲突论”进行了广泛的、有力的批判和深入的分析。例如,苏联学者Ц.斯捷潘尼扬认为,“无冲突论”之所以流行一时,就是不懂得冲突可以是对抗性矛盾的表现,也可以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表现。它是“在形而上学地解释苏维埃社会的统一和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30]又如,苏联学者Ф.契尔特科夫认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用形而上学的抽象的观点去解释我们社会的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认为这种一致是同对立斗争不相容的,拥护这种‘理论’的人,把这种一致性与矛盾对立起来,认为我们的前进似乎是不需要经过对立面的斗争、摩擦、冲突而实现的”。[31]

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无冲突论”仅是苏联文艺界的一种错误思想,尽管文艺界拥有该理论的发明权和使用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反,我们却要从另一角度审视对“无冲突论”的批判,即要看到“无冲突论”的影响,殃及、渗透到苏联社会科学领域,并产生出一些严重的消极后果。因为当时苏联哲学家在批判苏联文艺界的这种错误思潮的同时,也针对哲学界少数不承认有矛盾的人予以批评。

鉴于“无冲突论”在苏文艺界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对哲学界的影响;鉴于这个在50年代初“曾流行一时的”错误观点反作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时间不长(于50年代中期就销声匿迹了),未能在整个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哲学界占统治地位。笔者认为,如果将起源于苏文艺界的这种错误观点强加给苏联哲学界,或只因它曾受过苏联哲学界的批判,就误认为它是苏哲学界的错误观点,那就差矣!

(四)从“冲突”这一词的含义看,用“无冲突论”来做概括语,并由此得出该时期苏联哲学界否认矛盾的结论,也有其不严谨的地方

众所周知,冲突这个概念是指矛盾发展到了一定时期的尖锐性,激化并发生激烈的斗争。冲突总是在矛盾达到极端尖锐的程度和需要立刻加以解决的地方才能发生的。因此它是矛盾发展的一种特定形式和阶段,是矛盾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冲突既可以是对抗性矛盾的表现,也可以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表现。矛盾是发生冲突的基础。否则,冲突从何谈起?由此便引申出另一个问题,无冲突是否等同于无矛盾?

笔者认为,无冲突和无矛盾是两个内容不同的、不可等同的概念。无冲突的内含要比无矛盾的内容丰富得多。在它们之间不能完全画等号。该等式只有在没有矛盾的前提下才能成立:既然没有矛盾,也就无所谓冲突了。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无冲突就不等于无矛盾。因为,无冲突可以是在有矛盾,但矛盾还没有发展到尖锐程度的情况下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或阶段。故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无冲突与无矛盾完全等同起来。简单地沿用苏联哲学界曾批判过的“无冲突论”,并用它做概括语,认为这样就可以将斯大林时期苏联理论界否认矛盾的状况(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更加贴切地表现出来,非但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反而将无冲突和无矛盾这两个有区别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四、几点粗浅看法

如前所述,斯大林时期的矛盾理论既然是一种“矛盾”的现象,我们就不可因其问题而否认其成就,也不可因其成就而抹杀其问题。从斯大林本人及其矛盾理论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当时苏联理论界只能诠释斯大林个人的观点来看,笔者想用“完全适合论”来做斯大林时期矛盾理论的概括语,有以下几点理由。

1.用“完全适合论”做概括语,可以将斯大林本人在《两论》中提出的并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加以修饰的“完全适合论”更加突出地表征出来,还其历史真面目。

2.用“完全适合论”来做概括语,不仅仅因为它是斯大林本人提出的,而且是因为其实际意义已超过它的理论含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的思想已在该时期矛盾理论中占主导地位。换言之,它已成为斯大林本人及大多数苏联学者的主导思想,而矛盾则屈居第二位。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致使文艺界的“无冲突论”得到广泛的传播。

3.我们将“完全适合论”置于突出的地位,还因为苏联学者在诠释斯大林的这一观点时,又将其上升到社会发展动力的地位。促使“完全适合论”的实际意义超出其自身含义。在斯大林提出这个观点后,苏联学者不仅雷同,而且还把它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看法乃是矛盾学说中的一个基本看法,是矛盾学说基础的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为此,用“完全适合论”做概括语,可以将苏联学者用其取代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使矛盾变成从属因素的错误观点更加切实地反映出来。

4.用“完全适合论”做概括语还因为该理论的社会后果十分恶劣。它已成为为什么在斯大林时期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完全适合论”从它一产生,就严重地妨碍着苏联学者对本国现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随着斯大林对这一理论的深化和重新修正,使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初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模式“合理地”长久地生存。按照斯大林的这个观点,既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也就无须改变生产关系了。反而却一味地强化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唯恐生产关系会落后于生产力地发展,致使生产关系的发展大大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严重地阻碍苏联社会的发展。

(原载《苏联东欧问题》1987年第4期)

【注释】

[1]《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9页。

[2]《列宁选集》第2卷,第712页。

[3]《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9页。

[4]《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9页。

[5]《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90页。

[6]《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42页。

[7]Э.弗拉索夫:《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载[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4期。

[8]《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5~6期。

[9]Г.查勃罗茨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问题》,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期。

[10]Я.克隆罗德:《要创造性的讨论,不要烦琐的议论》,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期。

[11]Я.克隆罗德:《要创造性的讨论,不要烦琐的议论》,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期。

[12]И.德伏尔金:《论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载[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6期。

[13]И.德伏尔金:《论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载[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8期。

[14]А.扎尔经德:《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实际矛盾和虚假矛盾》,载[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6期。

[15]参见《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6期。

[16]《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5、449页。

[17]Г.查勃罗茨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问题》,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12期。

[18]Я.克隆罗德:《要创造性的讨论,不要烦琐的议论》,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 12期。

[19]С.科列斯尼科娃:《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载[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3~4期。

[20]Я.克隆罗德:《要创造性的讨论,不要烦琐的议论》,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 12期。

[21]Я.克隆罗德:《要创造性的讨论,不要烦琐的议论》,载[苏]《经济问题》杂志1940年第11期。

[22]И.沙利科夫:《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载[苏]《哲学问题》杂志1949年第1期。

[23]А.А.马卡罗夫斯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苏联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载[苏]《哲学问题》杂志1952年第6期。

[24]④参见高骞:《应运而生,方兴未艾》,载《苏联东欧问题》杂志1986年第5期。

[25]贾泽林等:《苏联当代哲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26][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1940年第8期。

[27]见[苏]《文学报》1941年2月4日报道。

[28]贾泽林等:《苏联当代哲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29][苏]《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40年第8期。

[30]Ц.А.斯捷潘尼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途径》,载[苏]《哲学问题》杂志1955年第2期。

[31]Ф.契尔特科夫:《苏维埃社会的一致性和新旧间的斗争》,载[苏]《哲学问题》杂志195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