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流成本预算管理

物流成本预算管理

时间:2022-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控成本是指考核对象能够控制的成本。另外,在企业物流系统设计阶段适合采取目标成本控制法来实施成本控制。采用标准成本可以使成本控制更加科学、有效。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保本点是指能使物流达到保本状态的单项业务量的总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上,该项物流业务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刚好与固定成本持平。②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

【例7.1】 某公司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的产量与实际总成本的有关情况如表7.3所示(2013年产量为29万件)。

表7.3 某公司的产量与实际总成本的关系

要求:

①采用高低点法预测该公司2013年的总成本。

②假设固定成本为54万元,采用回归直线法预测该公司2013年的总成本。

③假设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采用回归直线法预测该公司2013年的总成本。

解:①依据高低点法预测:

单位变动成本b=(156-120)÷(23-15)=4.5(元/件)

将b=4.5,代入高点方程可求得固定成本a=156-23×4.5=52.5(万元)

则y=52.5+4.5x

将x=29万件代入上式,求得y=183(万元)。

②a=54万元,则b=(y-na)÷x

=[(120+138+156)-3×54]÷(15+18+23)

=4.5(元/件)

y=54+4.5x

将x=29万件代入上式,求得y=184.5(万元)。

③b=5元/件,则a=(y-bx)÷n

=[120+138+156)-5×(15+18+23)]÷3=44.67(万元)

y=44.67+5x

将x=29万件代入上式,求得y=189.67(万元)。

7.1.2 物流成本可控性分类

按物流成本是否具有可控性,可将物流成本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1)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考核对象能够控制的成本。例如,包装部门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包装的耗用量相关,而与包装设备的折旧费相关。所以,包装材料费是包装部门的可控成本,而包装设备折旧费是不可控成本。由于可控成本对各责任中心来说是可以控制的,因而必须对其负责。

2)不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是指考核对象对成本的发生不能予以控制,因而也不予负责的成本,如上述的包装设备的折旧费。

除此之外,物流成本还存在其他一些分类方式。如按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可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殊经费和委托物流费用;按物流活动范围可分为供应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退货物流费和废弃物流费等。

另外,在企业物流系统设计阶段适合采取目标成本控制法来实施成本控制。应该说明的是,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成本控制是兼容的,实质上等于预算控制,只是标准成本控制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按照成本项目反映单位的目标成本;而预算是企业总体规划的数量说明,无论对弹性预算或其他预算类型,以标准成本乘以业务量就可以得出预算总成本。采用标准成本可以使成本控制更加科学、有效。

7.1.3 物流系统“本—量—利”分析(CVP分析)

1)“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

物流系统“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价、营业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1)基本损益方程式

利润=营业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7.1)

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 (7.2)

物流系统的“本—量—利”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就是根据成本、营业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或物流系统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而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主要考虑在特定利润要求情况下应达到的业务量,以及在一定业务量情况下企业或物流系统的利润以及安全边际情况。详见图7.1。

图7.1 “本—量—利”分析示意图

(2)基本的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7.3)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 (7.4)

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5)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7.6)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7.7)

2)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本—量—利”分析

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本—量—利”分析也包括保本分析和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1)单项物流服务项目保本点分析

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保本点是指能使物流达到保本状态的单项业务量的总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上,该项物流业务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刚好与固定成本持平。稍微增加一点业务量,就有盈利;反之,稍微减少一点业务量就会导致亏损发生。

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保本点业务量,一是保本点营业收入。它们都是标志达到收支平衡、实现保本的物流业务量指标。保本点的确定就是计算保本点业务量和保本点营业收入额的过程。

【例7.2】 某运输公司依据历史数据分析,确定单位变动成本150元/(kt·km),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营业税率为3%。本月预计货物周转量5000(kt·km),单位运价为200元/(kt·km),请对该公司进行运输业务的本量利分析。

汽车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同运输成本的数量关系,不外乎以下3种情况:运输收入>运输成本;运输收入<运输成本或者运输收入=运输成本。在以上3种情况中,只有运输收入同运输成本相等时企业才处于不盈不亏状态,也就是盈亏平衡状态。因此,盈亏平衡点就是企业的运输收入同汽车运输成本相等的点,在这一点以上就是盈利,在这一点以下就是亏损。

运输业务量越大,企业所实现的盈利就越多或亏损越少。运输企业保本点运输周转量的计算式如下:

保本点运输营业收入=保本点运输周转量×单位运价=4545.45×200/10000=90.909(万元)

(2)单项物流服务项目保利点分析

在既定单价和成本水平条件下,企业或物流系统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利润,就需要达到一定的业务量或营业收入,这可以称为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或营业收入,也可以称为保利点业务量或营业收入。保利点业务量和保利点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为:

3)相关因素变动影响分析

上述的“本—量—利”分析中,诸因素均是已知和固定的。但实际上这种静态平衡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当有关因素发生变动时,各项相关指标也会发生变化。掌握各因素和各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对物流成本控制实践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要考虑以下3种情况:首先考虑相关因素的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其次是考虑相关因素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最后是考虑相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①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②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③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④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本—量—利”分析应用实例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分析和影响利润的各因素的变动分析及敏感分析。下面以安徽某包装加工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例,具体说明“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践运用。

甲公司是一家多品种经营的包装企业,其生产的A产品近几年来利润水平一直较低。2010年A产品的利润仅2244元。公司制订的2011年该产品的利润目标为5万元。2010年A产品的相关数据如下:①A产品销量374t,销售收入1331440元,平均销售单价为3560元/t(指不含税单价,下同),销售成本1329196元,利润2244元。②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3554元/t,其中:职工薪酬1623元,原材料费1366元,燃动力费228元,折旧费82元,测试费78元,机物料消耗87元,其他费用90元。③A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500t。

(1)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前提。结合A产品的实际情况,生产人员和设备房屋固定,因此将“职工薪酬”和“折旧费”两个成本项目划分为固定成本;将原材料费、燃动力费、测试费、机物料消耗4个成本项目划分为变动成本;对于“其他费用”成本项目,其核算内容既包含变动费用,又包含固定费用,但以变动费用为主,这里将“其他费用”的70%作为变动成本,30%作为固定成本。

通过以上划分,结合已知数据可以得出:2010年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金额为1822元,固定成本总额(职工薪酬+折旧费+30%其他费用)为647768元。

(2)盈亏临界分析

①盈亏临界分析。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47768÷(3560-1822)=373t,而A产品2010年的实际销量仅为374t,刚刚达到保本点。

②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分析

A产品2010年的安全边际为:1331440-373×3560=3560(元),安全边际率为:3560÷1331440=0.27%。可见A产品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均较低。

通过以上盈亏临界分析,说明:甲公司A产品2010年的销量较少,仅比保本点多了1t;安全边际率仅0.27%,根据安全性检验标准,安全边际率在10%以下的,均属于“危险”等级。因此,该产品目前的生产经营安全性较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不够,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甲公司应加强销售力度、提高产量、增加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以扩大安全边际,增强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3)影响利润的各因素变动分析

变动分析,是指“本—量—利”各因素发生变动时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和固定成本是“本—量—利”分析的4个关键因素。甲公司可从4个关键因素着手,采取相应措施,以完成预计目标利润。

①减少固定成本。结合A产品相关数据,将目标利润金额5万元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则:固定成本的期望值=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374×(3560-1822)-50000元=600012(元)。

2010年A产品的实际固定成本为647768元,比期望值多出47756元。即,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要达到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需降低47756元。

A产品的固定成本主要由职工薪酬和折旧费构成,由于设备装置的专用性,折旧费无法减少,因此要降低固定成本只能通过降低职工薪酬解决。从该产品的成本构成来看,职工薪酬成本1623元占总单位成本3554的46%,比重偏大。甲公司应审查该生产线目前的生产人员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人员冗余、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在保障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调配生产人数,以降低人工成本。

②减少变动成本。同上,将目标利润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则:单位变动成本的期望值=销售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量=3560-(50000+647768)÷374 =1694(元)。

A产品2010年的单位变动成本是1822元,比期望值多出128元。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要实现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需要降低128元。

A产品的变动成本主要由原材料费和燃动力费组成。原材料费用的降低应从采购单价和原料单耗两方面着手。原料采购应货比三家,大宗原料采购应通过招投标方式,完善与采购相关的内控制度,以期降低原料采购单价;同时,应建立原料单耗考核制度,将原料单耗控制在合理水平。燃动力费用的降低可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时段,严格控制水、电、汽的单耗,建立、完善燃动力单耗考核制度等措施达成。

③提高销售单价。同上,将目标利润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可得:销售单价的期望值=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量=1822+(50000+647 768)÷374=3688(元)。

A产品2010年的单价是3560元,比期望值低128元。即,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要实现目标利润,销售单价需增加128元。

由于近几年市场上A产品的生产厂商增加较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售价提高难度较大。甲公司可从差异化经营的角度考虑,将该产品做深、做强,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提价空间。

④增加产销量。同上,将目标利润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可得:销量的期望值=(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000+647768)÷(3560-1822)=401(t)。

A产品2010年的销量是374t,比期望值少27t。即,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要实现目标利润,销量需增加27t。这就需要公司进一步加强销售力度,促进利润目标的实现。

⑤采取综合措施实现目标利润。以上提供了如何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的方法,但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润的诸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要增加销量,可能需要降低售价或增加广告费等宣传成本。因此,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这就需要进行综合测算,反复平衡。

(4)“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

上述的盈亏临界分析和变动分析,有一个假设前提是,除待求变量外的其他因素不变。但事实中,由于原料价格、产品价格、产销量等的不断变化,会使保本点、目标销售量等数据随之发生变动。这样,就需要借助敏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大小,以便决策者在情况发生变化后,能及时有效应对。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7.10)

下面对甲公司A产品的各因素敏感系数进行分析计算。

①单价的敏感系数。假设单价增加1%,则新的单价=3560×(1+1%)=3595.60(元)。按此单价计算,利润为:(3595.6-1822)×374-647768=15558.4(元)。已知原来的利润是2244元,其利润的变化率=(15558.4-2244)÷2244=593%,单价的敏感系数=593%÷1%=593。

从百分率来看,利润以近600倍的速率随单价变化,单价每提高1%,企业将增加593%的利润。这说明单价对于利润的影响程度较大。

②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的敏感系数。同上,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量的敏感系数分别为-304,-289和290。

可见,单价的敏感系数最大,其次是单位变动成本和销量,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最小。说明对于A产品而言,涨价是增加盈利最有效的手段,价格下跌也是该产品最大的威胁。甲公司在制订方案时,应考虑各因素敏感系数的大小,综合考量测算,确保利润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本—量—利”分析,能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找出生产经营中亟待改进的方面,并为之提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使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时,能够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将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在最有利的状态之下。

任务2 物流成本预算管理

7.2.1 物流成本预算管理概述

1)预算及物流成本预算的含义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还指企业或个人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预算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预测,它还涉及有计划地巧妙处理所有变量,这些变量决定着公司未来努力达到某一有利地位的绩效。

物流成本预算是指物流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关于企业物流系统成本计划以及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

2)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2)预算管理的目的

①制订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

②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企业的各个角落。

③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企业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

④激励员工。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3)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公司内各职能部门是预算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公司设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管理及制度建设。财务部是日常工作机构,负责预算编制的组织及预算的汇编工作。批准预算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制度建设是预算管理有效性的保证,其中通过授权明确责任,防止工作推诿或扯皮,这是预算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一环。建立预算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编制程序和预算执行控制程序。

预算编制要组织与协调各部门共同进行。预算控制是协调、纠偏过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有个时间过程,有先后次序及处理各部门之间关系的规定。程序控制制度的制定旨在避免工作混乱,追求较高的工作效率。

(4)预算管理的原则

①责任制原则。责任制原则是指对负责的工作范围内的可控制事项负责。如我们把各责任区域的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各责任区域对本区域发生的可控制成本负责。

②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上,因为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与预算有出入。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一般不逐一查明其原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例如,某一段时间发现生产用刀具等用品特别节约,经过核查,是非程序性采购造成记录的时间差和因非程序性采购造成的工作混乱、数量差错。这是一种不合情理的节约,于是公司重新修正公布了新的采购控制程序,并随时检查该程序的有效性。

③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预算编制不要过于烦琐,预算控制程序要有可操作性,避免预算管理失效性。

④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指控制所费与所得效益相比,后者应大于前者。

3)物流成本预算管理的优点

①通过物流成本预算可以比较及时和准确地预测物流成本的未来信息,从而使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明确的方向。

②通过物流成本预算可以明确各种物流成本控制目标,使每个物流部门、物流运营者为各自的成本控制目标而努力,有利于发挥各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通过物流成本预算来为评价物流成本控制业绩提供标准。只有通过评价和比较,才能发现差异、修正方案,进而使物流部门和物流运营者能够按科学的计划去开展物流业务、降低物流成本。

7.2.2 物流成本预算编制的分类

1)按照物流成本编制的依据划分

(1)形态别预算

按物流成本形态编制的物流成本预算称为“物流成本形态别预算”,包括物流人员工资、物流设备折旧费、耗用品费以及各种其他费用的预算。

(2)功能别预算

按物流功能成本编制的物流成本预算称为“物流成本功能别预算”,包括物流运作成本预算(包装成本预算、装卸搬运成本预算、流通加工成本预算)、物流信息成本预算、物流管理成本预算。

(3)范围别预算

按物流成本构成范围编制的预算称为“物流成本范围别预算”,物流成本按构成范围可划分为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预算和废弃物物流成本预算。

(4)对象别预算

按物流成本发生对象编制的物流成本预算称为“物流成本对象别预算”,该预算是按照不同商品、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编制的,包括主要商品的物流成本预算、主要销售地区的物流成本预算和主要用户的物流成本预算。

2)按物流成本变动产生的原因划分

按照物流成本变动产生的原因,可将物流成本预算划分为金额预算和物流量预算。

此外,根据物流成本的习性以及可控性,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变动成本预算和固定成本预算、可控物流成本预算和不可控物流成本预算。

7.2.3 物流成本预算编制模式及内容

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是物流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物流预算管理的重点。

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正确设计和选择预算编制模式与编制流程。预算编制模式与编制流程是企业根据目标制订的预算编制的主线,它们分别从纵、横两个不同的方向描述了预算编制的构架。

1)物流成本预算编制模式

预算的编制模式根据预算执行者是否参与预算编制,分为强强预算、参与预算和自编预算。

(1)强强预算编制模式

强强预算编制模式又称为“高度集权模式”或“自上而下”模式,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整体目标制定预算目标。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编制预算,将预算目标分解、下达到各级预算单位,再由各预算单位逐级下达执行。

(2)参与预算编制模式

参与预算编制模式又分两种:一种是以集权为主、适当分权模式,又称“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模式。它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预算目标,预算管理委员会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预算责任单位,各预算责任单位根据分解目标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单位预算并逐级向上汇总。再通过预算委员会协调、平衡和综合,最后得出总预算。另一种是以分权为主、适当集权的编制模式,又称“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模式。它是指各预算执行任务单位自行编制各自的预算,然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协调、平衡和综合,最后得出总预算的编制模式。

(3)自编预算编制模式

自编预算编制模式又称“高度分权的编制模式”或“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预算执行单位自行编制各自的预算,然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备案。预算来自下属预算执行单位的预测,总部只设定目标和监督目标的执行结果,而不过多地介入过程的控制。

大多物流企业一般多采取自编预算或参与预算的方法,以广泛吸收预算执行者参加预算编制。

2)物流成本预算编制的内容

物流成本的预算应根据物流系统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需要,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物流功能、各物流成本项目等,并在日常的成本核算过程中分别实施对这些形式的物流成本核算,以有利于比较物流成本预算与实际物流成本发生额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预算管理的目的。因此,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内容与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基本类似。

7.2.4 物流成本预算编制的一般形式

一般来说,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对象取决于物流系统绩效考核形式以及物流成本的核算形式。这里介绍其中几种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

1)按物流过程进行物流成本预算

按物流过程进行物流成本预算指按照物流系统的流程进行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

这种预算规划出计划期内各物流领域中的物流成本支出数目,从而作为各领域的物流运营者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以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为例,它可以包括供应物流费预算、生产物流费预算、销售物流费预算、退货物流费预算和废弃物流费预算等内容。

2)按物流的职能编制物流成本预算

按物流的职能编制物流成本预算是指按不同的物流职能编制的费用预算。这种形式的物流成本预算能够将预算同物流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不同职能的物流费用指标落实到具体的物流部门,从而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物流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降低物流成本的积极性。这时,只要将预算与实际作一比较,就能知道各物流部门对预算执行的情况,便于明确责任,从而有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它包括包装费用预算的编制、运输费用预算的编制和仓储费用预算的编制。

3)按成本项目编制物流成本预算

物流成本项目包括物流人员工资、燃料费、租金、折旧费、材料费、修缮费以及各种杂费等。以这种形式编制的物流成本预算,与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接轨,从而有利于评价分析一定时期内物流系统的成本财务状况。但是,这种编制方式却不利于物流系统的管理。

7.2.5 物流成本预算的弹性预算法

1)弹性预算法的概念

(1)弹性预算的含义

所谓“弹性预算”,是指在编制费用预算时,预先估计到计划期内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费用水平的一种预算。由于这种预算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本身具有弹性,因此称为弹性预算。

(2)弹性预算法的含义

弹性预算法又称“变动预算法”“滑动预算法”,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未来不同业务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是固定预算的对称。它是指以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或取得)的费用(或利润)水平。正是由于这种预算方法可以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反映各该业务量水平下的支出控制数,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而称为“弹性预算法”。

2)弹性预算法的基本特点

①弹性预算可根据各种不同的业务量水平进行编制,也可随时按实际业务量进行调整,具有伸缩性。因此,当某一预算项目的实际业务量达到任何水平时(必须在选择的业务量范围之内),都有其适用的一套控制标准。

②弹性预算的编制是以成本可划分为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为前提的。它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在任何实际业务量水平下的预测成本,从而为管理人员在事前据以严格控制费用开支提供方便,也有利于在事后细致分析各项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

③弹性预算由于可根据不同业务量进行事先编制或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事后调整,因此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增强了预算对生产经营变动情况的适应性。

3)编制弹性预算的步骤

①选择和确定各种经营活动的计量单位消耗量、人工小时、机器工时等。

②预测和确定可能达到的各种经营活动业务量。在确定经济活动业务量时,要与各业务部门共同协调。一般可按正常经营活动水平的70%~120%确定;也可按过去历史资料中的最低业务量和最高业务量为上、下限,然后再在其中划分若干等级,这样编出的弹性预算较为实用。

③根据成本性态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将企业生产成本划分为变动和固定两个类别,并逐项确定各项费用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④计算各种业务量水平下的预测数据并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形成某一项的弹性预算。

4)弹性预算法的具体方法

(1)列表法

列表法是在预计的业务量范围内将业务量分为若干个水平,然后按不同的业务量水平编制预算。

应用列表法编制预算,首先要在确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划分出若干个不同水平,然后分别计算各项预算值,汇总列入一个预算表格。

列表法的优点: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总成本性态模型计算填列,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但是,运用列表法编制预算,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补法来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例7.3】 某企业生产丙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5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310元,直接人工成本6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40元,预计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16000元。根据上述资料,按弹性预算法可编制不同业务量水平下的成本预算,

此例的业务量适用范围为800~1100台。如生产量在这一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相对不变,而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成比例变动。表7.4中1000台生产量水平为正常活动能力水平。根据业务量百分数编制各级水平的预算,以此形成弹性成本预算表。

表7.4 弹性预算表

(2)公式法

公式法是运用总成本性态模型,测算预算期的成本费用数额并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根据成本性态,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y=a+bx  (7.11)

式中,y表示某项预算成本总额,a表示该项成本中的预算固定成本额,b表示该项成本中的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额,x表示预计业务量。

公式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但是,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只能用数学方法修正为直线,才能应用公式法。必要时,还需在“备注”中说明适用不同业务量范围的固定费用和单位变动费用。

该企业产品成本预算也可以用公式表示为:y=116000+410x

7.2.6 零基预算法

1)零基预算法的含义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2)零基预算法与传统预算法的比较

零基预算法与传统的调整预算法截然不同,有以下3个特点。

(1)预算的基础不同

调整预算法的编制基础是前期结果,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前期的实际调整确定的。零基预算的基础是零,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本期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可供分配的资金量确定的。

(2)预算编制分析的对象不同

传统预算调整法对新增加的业务活动一般只单独考虑新增加业务本身的问题,没有与预算的其他业务进行比较。往往预算总额不增加,新业务就不能开展。零基预算把原有业务活动和增加业务活动都看成整体的一部分,根据整体利益原则,确定新、老业务的重要程度,分配预算资金。零基预算编制时,削减原有业务和增添新业务是经常发生的正常情况。

(3)预算的着眼点不同

调整预算法主要以金额高低为重点,着重从货币角度控制预算金额的增减。零基预算除重视金额高低外,主要的是从业务活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程度来分配有限的资金。

(4)出发点不同

传统预算法以现有费用开支数为基础,在现有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作增减。零基预算量以零为基点,根据预测的未来业务量和费用额、收益率来确定各种预算水平。

3)零基预算的方法步骤

(1)提出预算目标

在编制预算以前,要根据长远规划,结合市场调查和本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当年总体目标和预算设想。按照企业或物流系统计划期的目标和任务,列出在计划期内需要发生的各个费用项目,说明费用开支的目的性以及需要开支的具体数额,对各个业务部门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必需安排的预算项目并说明其性质、目的;同时,以零为基础,制订个别物流业务层面计划表。在业务计划表中列出本物流部门必须安排的物流业务项目,还应明确每一物流业务项目需要的具体开支或费用。

(2)对所提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各个物流部门提交的业务计划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物流业务的优先级别。

首先,将全部提出的费用项目分为必须足额支出的费用项目和可以增减费用额的费用项目。其次,对每一个可以增减费用额的费用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其所得和所耗费进行计算、对比,根据结果来评价该预算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后,按照成本效益率排列所有预算项目的先后次序,权衡轻重,决定所余。

(3)对方案评定等级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根据以上确定的物流业务预算项目的先后顺序,排定等级。

一般来说,凡属于生产正常必需的项目以及制度合同规定的项目必须足额支出费用,这些项目应划入第一类,属于必要项目,必须安排。凡是属于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项目,应列入第二类,属于需要项目,应给予优先安排。凡是效果不太显著又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项目列为第三类,属于合理项目,应尽可能地安排。

对各个项目分类排队以后,结合企业可供动用的资金来源,将企业可动用的资金在各有关的物流业务项目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物流业务项目的资金,又要使预算期内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得以均衡协调的发展,并编制零基预算表。

【例7.4】 某公司物流部门根据企业下年度利润目标、销售目标和成本目标以及物流部门具体承担的物流经营任务的要求,提出计划期各项费用及其水平,见表7.5。如果企业可供物流部门使用的资金为730000元,试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2013年度物流费用预算。

表7.5 物流部门计划期费用

(1)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对各种费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物流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和设施、设备折旧费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开支项目;材料采购费和仓库保管费属于变动性物流费用,与特定的业务量相联系,是完成计划规定的物流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开支。

广告宣传费和物流信息费需作进一步分析。根据以往有关的平均费用金额和相应的平均收益金额,计算成本效益比率,见表7.6。

表7.6 广告宣传费和物流信息费成本效益分析表

(2)安排各项费用的开支顺序

采购费用和仓库保管费是必须支出项目,需全额保证,列为第一层次。人员工资福利费和折旧费,列为第二层次。广告宣传费成本收益水平高于物流信息费,列为第三层次。物流信息费列为第四层次。

(3)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物流部门可使用的资金为730000元,则分配结果见表7.7。

表7.7 预算资金分配表

广告宣传费=(730000-310000)×20/30=280000(元)

物流信息费=(730000-310000)×10/30=140000(元)

通过上述对比与分析,可以看出零基预算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促使各部门根据预算精打细算,量力而行,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特别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能使各项工作安排更加讲究实效。二是按照可以动用的财力资源数额,结合项目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进行安排,能保证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三是根据各种方案安排,使预算同业务活动结合得更好;同时,具体工作目标为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评价全部门的工作效益提供了客观标准。通过分析实际和预算的差异,促使各部门克服不足、巩固成绩,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因此,这种预算方式可以有效地压缩经费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合理性。当然,零基预算法的工作量较增量预算要繁重得多,所以企业可以每隔几年编制一次物流零基预算,而在其他时间仍编制增量预算。

项目小结

物流成本分析和预算是物流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工作。针对不同成本组成和成本项目,只有通过合理的分析结果,才能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本项目旨在通过案例和实例的分析,让大家对成本分析和预算的编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运用掌握的方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有用的分析。

附:物流成本预算及控制表

表7.8 储存成本分析表

表7.9 运输成本分析表

表7.10 物流成本预算表

续表

续表

说明:

1.单位面积存货存量(箱/m2)=期末存货数量÷库房建筑面积

2.单箱物流费用(元/箱)=期末物流费用÷期末销售数量

3.单箱仓储分拣费用(元/箱)=期末仓储、分拣费用÷期末销售数量

4.单箱配送费用(元/箱)=期末配送费用÷期末销售数量

5.单箱管理费用(元/箱)=期末管理费用÷期末销售数量

6.单箱车辆折旧额(元/箱)=车辆折旧费用÷期末销售数量

7.物流资本性累计投入占总资产比例=物流资本性累计投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100%

8.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期末销售收入×100%

9.物流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物流费用×100%

表7.11 ABC物流成本预算表

续表

备注:
1.物流信息费和物流管理费均计入合计栏和各种范围栏。
2.企业本身物流费用合计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本企业支付物流费用合计,包括企业本身物流费用合计和委托物流费用。企业物流费用总计包括本企业支付物流费用合计和外企业支付物流费用。

表7.12 物流成本降低方法分析表

续表

案例分析

全面预算编制

爱华工厂产销一种M产品,经预测预算期(2011年)全年预计销售量19500件,单价80元。

每季度销售收入的55%于当季度收到现金,其余45%于下一季度收回。另外,年初应收账款余额160000元。其他资料如下。

1.预计销售量(件)

第一季度4000,第二季度4500,第三季度6000,第四季度5000。

2.预计年初、年末存货量(件)

期初预计存货:800。

期末预计存货:950。

预计各季度的季末存货量为下一季度销售量的20%。

3.M产品材料耗用情况

生产M产品每件耗用甲材料10kg,每kg2元。

甲材料采购货款当月付60%,其余40%于下季度支付。

年初应付材料款31440元。

4.预计年初,年末材料存货

年初存货12000kg,年末存货14850kg。

各季度末材料库存量为下一季度生产需要量的30%。

5.生产M产品需用直接人工情况

生产M产品每件需用直接人工5h,每小时直接人工成本3元。

6.制造费用有关预计资料

变动制造费用(全年)/元 117900

其中:

间接人工/元               39300

间接材料/元 49125

维修费/元 11790

水电费/元 9825

其他/元 7860

固定制造费用(全年)/元 141200

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元 42400

保险费/元 14680

维修费/元 14120

折旧费/元 70000

7.年末预计产品库存情况

年末预计M产品库存950件。

8.销售及管理费用预计资料如下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全年)/元 78000

其中:

销售佣金/元 50700

运输费/元 11700

销售人员工资/元 156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全年)/元 58500

其中:

管理人员工资/元 12000

广告费/元 23400

保险费/元 6700

其他/元 16400

9.固定资产购置、融资、发放股利和税金交纳情况

(1)固定资产购置/元 115000

第一季度购置A设备/元 30000

第三季度购置B设备/元 35000

第四季度购置C设备/元 50000

(2)银行借款和还本付息情况

第一季度初借款100000元,第一季度末付息2500元。

第二季度末还款100000元,第二季度末付息2500元。

(3)交纳税金情况

①交纳产品销售税(全年)/元 78000

第一季度16000元,第二季度18000元,

第三季度24000元,第四季度20000元。

②交纳所得税(全年)/元 120000,各季度均为30000。

③发放股利/元 200000,各季度均为50000。

案例分析与讨论题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爱华工厂2011年度全面预算。

1.编制销售预算

表7.13 2011年度销售预算表

2.编制生产预算

表7.14 2011年度生产预算表

3.编制直接材料预算表

表7.15 2011年度直接材料采购表

4.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表7.16 2011年度直接人工预算表

5.制造费用预算表

表7.17 2011年度制造费用预算表

表7.18 2011年度现金支出表

6.编制单位产品和期末存货预算

表7.19 2011年度单位产品和期末存货预算表

7.编制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表7.20 2011年度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单位:元

表7.21 2011年度现金支出表 单位:元

8.编制资本支出预算、融资、交纳税金和发放股利预算

表7.22 2011年度资本支出预算表 单位:元

表7.23 2011年度融资预算表 单位:元

表7.24 2011年度交纳税金和发放股利预算表 单位:元

9.编制现金预算

表7.25 2011年度现金预算表 单位:元

10.编制预计利润表

表7.26 2011年度预计利润表 单位:元

续表

11.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

表7.27 2011年度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资料来源:爱华工厂全面预算管理,道客巴巴网)

复习思考题

1.物流成本按习性分类包括哪些类型?具体的内容是哪些?

2.“量—本—利”分析方法有几种?

3.什么是弹性预算?具有什么特点?

4.零基预算的优点是什么?和传统的预算方法相比,它有哪些不同?

5.某运输企业正在编制2014年的运输成本预算,由运输车队负责,年终进行考核。经过多年的分析以及根据2012年各项运输成本的数据,确定各项变动运输的变动成本率分别是:燃料费为0.8元/吨公里,维修费为0.5元/吨公里,轮胎费为0.6元/吨公里,其他费用为0.45元/吨公里。另外,根据上年实际情况,并考虑预算期的变化因素,确定预算期支付各项固定运输成本的数额如下:运输设备折旧费为5.5万元,养路费为2.2万元,交通管理费为3.2万元,其他固定成本为1.1万元。经业务部门预测,公司2014年可能完成商品运输任务为250万吨公里。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试编制企业2014年度自营运输成本的预算报告。

(2)若2014年度运输车队的实际完成业务量可能高于或者低于250万吨公里,范围为210万~290万吨公里,试编制一份运输成本弹性预算报告。

6.某公司2013年一季度某种商品包装总数为6000件,直接材料费为0.20元/件,直接人工费为0.3元/件,直接经济费为0.10元/件,变动间接经济费为0.10元/件(其中水费0.001元,电费0.05元,煤气费0.04元),分配计入该种商品的固定间接费为540元/件(其中折旧费100元,包装管理人员工资300元,包装设备维修费140元)。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类商品包装成本预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