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时间:2022-10-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杭城市带发展思路的核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些有利因素的结合,为宁杭城市带率先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杭城市带区域主体大部分是县和县级市,这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内在的客观需要。因此,宁杭城市带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快区域中小城市建设和发展。

三、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崛起

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实现科学崛起。

宁杭城市带发展思路的核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观问题至关重要。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会对具体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总结了中外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根本要求。宁杭城市带发展,是全国发展、江浙两省发展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发展领域的综合性区域性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宁杭城市带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定宁杭城市带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具体对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从宁杭城市带实际出发,符合宁杭城市带具体情况和特点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的迫切需要,是宁杭城市带崛起的必由之路。

宁杭城市带具有率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利条件。与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发展水平尤其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相比,宁杭城市带具有后发优势,土地所承载的人口和经济强度较低;教育发达,人口质量较高;水资源充足,地质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腹地广阔,农业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管理水平较高,治安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度较高。这些有利因素的结合,为宁杭城市带率先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杭城市带发展,要认真总结更发达地区先行发展历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避免重蹈覆辙,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增长、后协调”的老路,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五个统筹”,推动宁杭城市带的科学崛起、快速崛起。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和发展

宁杭城市带区域主体大部分是县和县级市,这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内在的客观需要。在我国,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数量有限,其主要功能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参与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按照城市功能分工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化原则,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应成为中小城市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功能。中小城市在空间地域、产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诸方面更接近农村,处于大城市、特大城市与农村之间,对农民有较强的亲和力,是农民进入成本较低,进入愿望较强的地方,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因而中小城市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民富裕、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动力源泉。发展中小城市,可以实现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支农强农要素的集中,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组织体系,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把城乡两个市场、两种优势、两个层次的生产力要素较好、较快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展中小城市,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强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功能,便于农民“一业为主,多业兼营”或“亦工亦商亦农”,从而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宁杭城市带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快区域中小城市建设和发展。

宁杭城市带是一个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体系,中小城市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决定了中小城市是宁杭城市带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宁杭城市带发展进程中,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必须把中小城市建设与发展放到重点突出的位置,即在推进南京、杭州两个超特大城市外延扩展和内涵品质与功能提升,推进湖州宜兴溧阳、句容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跨越的同时,加快建设和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宁杭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要坚持以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为重点,具体地说是把县城镇建设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把一批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5万人口左右的小城市。宁杭城市带诸县域的人文历史、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具有鲜明的特点。宁杭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充分依托自身的文化传统、特色和资源优势,科学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吸引外资,吸引大城市产业转移,吸引民企民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功能完整、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生态宜人、个性独特的中小城市,以推动宁杭城市带区域城乡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2005年2月12日在泰州考察时提出了“用规划城市的办法来规划镇,依照城市的功能来建设镇”的重要思想。他说:“城市未必都要大,6万人口在国外就可以建设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但是在江苏6万人还只是一个镇。像黄桥镇这样6万人的镇,可以按照小城市的模式来发展。建镇就是‘镇’,建市就是‘市’,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李源潮同志的这一思想在中小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启迪作用。为加快宁杭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可以积极探索市制创新,即市的建制制度创新,实行“镇改市”、“县管市(中小城市)”模式。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人口大国还是人口小国,按人口数量设市的最低标准都比我国低,如日本为3万人;挪威、芬兰为2万人;瑞士、马来西亚为1万人;印度、伊朗、奥地利为0.5万人;荷兰、前南斯拉夫为0.3万人;美国、墨西哥为0.25万人;法国、捷克、古巴为0.2万人;加拿大、新西兰为0.1万人,我国设市人口规模的最低标准为6万人。实际上,我国在县以下几乎没有建制市,即使县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也还是镇,而不设市。所以在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城市发展,特别是限制了小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两者是点与面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在我国,全国性区域有中央直辖市,省域有省辖市,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区域单元,却没有县辖市,这是导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把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我们认为,创新市制,率先实行“镇改市”和“县管市(中小城市)”新体制,把符合条件的县城镇改设为中等城市建制,把符合条件的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改设为小城市建制,用中小城市的功能和办法去规划建设县城镇、特色镇和重点中心镇,这是加快宁杭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统筹区域发展,推进两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坚持长三角城市群与宁杭城市带两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协同推进,是统筹区域发展对宁杭城市带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是在深化分工与强化协作的基础上,以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优势互补、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宁杭城市带是长三角城市群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宁杭城市带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如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战略,主导产业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环境综合治理等诸方面,必须同时考虑和满足长三角城市群和宁杭城市带两个层次的一体化要求,坚持长三角城市群与宁杭城市带两个层次一体化的辩证统一,不能相悖。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长三角城市群和宁杭城市带双层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八个方面。(1)空间布局一体化,形成以沪宁杭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发育完善,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大都市连绵区。(2)功能一体化,充分发挥区域诸城市在自然、人文、区位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形成功能分工与配置合理,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城市联合体。(3)市场一体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区域共同市场,共同的生产资料市场,共同的消费品市场,共同的资本市场,共同的技术市场,共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共同的产权市场,共同的运输市场,共同的旅游市场,共同的文化市场等。(4)产业一体化,打破条块与块块分割,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上的分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以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5)基础设施一体化,突破行政区划,构建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框架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客流物流网络,大力实施区域供水、供电、供气,建设区域性海港、河港和空港,实现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6)信息一体化,消除信息封锁现象,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和信息资源互通共享,降低各类交易和决策的成本,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区域信息网络平台和符合国际规范的区域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7)生态环境一体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共同治理工业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共同制定和实施区域环境保护规划,重点保护长江、太湖、大运河等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和山林、湿地等自然环境,为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山清水秀天蓝的优美环境。(8)政策制度一体化,彻底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统一规范的政策和制度,主要在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人才政策、就业政策、住房政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协调,消除矛盾和冲突,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区域性政策与制度保障。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复杂的过程,因而城市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人口转移,随着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人口增长,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二是产业结构变动,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非农产业增长超过农业增长,逐步形成非农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三是空间地域变化,随着产业结构变动,非农产业和财富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农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四是生活方式变化,农民变市民,享受城市文明,农村生活方式变更为城市生活方式。可见,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时代性和不断升级演化的动态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区域,实现城市化的道路应有所不同。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结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宁杭城市带发展,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城市化模式,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1.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过度追求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以过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因而难以持续推动当代城市化进程和宁杭城市带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符合宁杭城市带发展条件和规律的正确选择。新型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业化,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工业化,是节能省地、原材料消耗低,排污少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简言之,就是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高、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就业率高的工业化。宁杭城市带崛起,必须坚持以“四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充分发挥非工业产业对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工业化是城市化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宁杭城市带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并存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知识化、服务化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因素已渗透在城市化进程中,成为宁杭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新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宁杭城市带要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这些新经济的大发展来提升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中小城市则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优势,积极开创多种模式的非工业化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根据宁杭城市带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非工业化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主要有六种模式。

——“教育兴城”,县级市、县城镇利用区位和环境优势,吸引大学入驻,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科技、经济、城市景观等综合功能,推动县级市向大城市跨越、县城镇向中等城市发展。

——“旅游兴城”,一批特色镇利用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配套的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工艺品和小商品制造业,推动特色镇向小城市发展。

——“商贸兴城”,县城镇和重点中心镇利用区位优势,尤其是省市县行政区交界,如浙皖、苏皖等交界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类专业大市场,大市场带动大流通,大流通带动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推动县城镇和重点中心镇向中小城市发展。

——“物流兴城”,拥有水陆交通枢纽优势和航运港、航空港优势的城镇,通过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向现代化中小城市的跨越。

——“房地产兴城”,高速公路发展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崛起创造了条件,人居环境优良的县城镇和特色镇,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可以双向吸引人口集中,一方面吸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分流,另一方面为农村人口创造服务业就业机会,吸引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集聚。

——“都市农业兴城”,发展面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工厂化生产兼有旅游观赏功能的都市农业,如花卉、果品、大棚蔬菜等,可以造就大批市民化生活、职工化工作的农业工人,农业工人的形成和都市农业的集聚是宁杭城市带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城市化道路之一。

3.坚持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发展,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凸现。经济实力再强,什么都可以进口替代,唯独土地不能进口替代,必须依靠本国、本区域节约集约化用地来解决土地供求矛盾,这是我国国情和土地特殊性所决定的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宁杭城市带的土地资源虽然比长三角城市群东部区域较为宽裕,但是也不能走传统的粗放低效利用土地甚至浪费土地的城市化道路,而必须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首先,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工业用地标准和规模,提高工业用地和各类园区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业效能。市场机制是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化的内在动力。要引入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供应方式,把标准厂房用地、仓储用地和各类园区的土地供应纳入到招标拍卖挂牌供应范围,提高工业用地效率。其次,要优化建筑设计,改进建筑结构和形式,大力发展节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规划建设节地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合理配置绿化用地规模和布局,禁止建设超标准广场等“形象工程”;充分利用可使用空间,积极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加大墙体材料的更新力度,减少黏土砖生产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第三,更重要的是,加强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大力发展紧凑型城市,控制“摊大饼”、蔓延式的城市空间的低水平扩张,提高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率;树立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寻求发展、以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发展的思想,建立和完善用地节约集约化的宁杭城市带城市规模体系和空间布局体系。

(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带

宁杭城市带区域地貌类型多样、大部分为侵蚀丘陵地区,地处太湖和黄浦江水域的上游,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型城市带,不仅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意义非常重大。人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具体的人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型宁杭城市带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区域自然良性循环,经济高效运行,社会稳定文明的复合系统。在这个“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复合系统中,社会稳定文明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主导目标,经济高效运行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根本动力,自然良性循环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永恒基础,三者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和分工,同时又互为条件、相互影响。自然良性循环,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又与社会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经济体系高效运行,需要土地、能源、水资源、原材料资源的长期支撑,更离不开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文明发展,既是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条件,又是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结果;“自然—经济—社会”三者按照生态学原理协调运行,高度耦合,构成宁杭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

宁杭城市带具有良好的生态发展资源。延绵起伏的低山丘陵、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浑然天成的山水林园,生机盎然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为建设生态型宁杭城市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形”的条件;清晰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积淀,优良的教育传统,雄厚的科技经济实力,为建设生态型宁杭城市带创造了“神”的内涵。坚持“形”与“神”的有机统一,为生态型宁杭城市带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建设生态型城市带,是宁杭城市带建设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价值取向和理念,是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远大而美丽的目标。宁杭城市带要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带,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按照生态城市的自然生态标准,合理利用和保护区域自然环境

城市规划建设要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城市空间设计包括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要与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相适应,建筑布局要随坡就势,保持城市必要的天然面貌和自然景观。要在市区形成一定数量和面积的水域,并相应形成一定的地形起伏,形成“山水城市”的景观,改善城市气候。要将自然融于城市之中,人与自然接近,构筑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城市绿化系统(包括城郊绿化、城区公共绿化和庭院绿化)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要形成网络,做到点线面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结合,注重屋顶和楼顶绿化,重视城市森林的建设,在市区建设小面积的森林,在市郊保留或建设大面积的森林。要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对城市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各种固体废弃物要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分类防治和及时处理,使各项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要求。要加快恢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功能,开展山体、水面及其植被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和改善工程、多样化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严格保护耕地。

2.按照生态城市的经济生态标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要加快建立以节约、高效、无污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一产业增长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调整工业结构,建立以生态工业链为重点的循环工业经济,实现资源的多层次重复循环利用。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坚决淘汰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项目、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以环保设备制造业、污水处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为重点的环保产业。建立和完善高效率的经济资源运转系统,包括内外畅通的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输系统,安全可靠的能源供给系统,服务良好的商业与金融服务系统,设施先进的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市场化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系统等等,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项经济资源提供高效的运转途径和条件,减少经济资源损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比重,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进农业向工厂化、无害化、观赏化方向发展。

3.按照生态城市的社会生态标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增进人际友好交往,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和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提倡形式多样的业余教育和终身教育。大力推进社区功能多样化,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和优美的社区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现代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加强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古镇的修复和保护,尊重城市的历史脉络以及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惯,形成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生态价值观,增强政府、企业、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成就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建立健全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扎实地开展以生态城市、生态县为重点的一系列生态示范单元的创建工程,以此为载体,积极推进宁杭城市带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宁杭城市带发展的根本动力。概括地说,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市场化,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行政壁垒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障碍,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合理分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是国际化,是适应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大循环。宁杭城市带发展,要坚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实质上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国际化的开放目标,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依靠内资、引进资本与引进现代管理、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技术等一系列重要关系,立足长三角,放眼全世界,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又充分发挥区域科技教育水平、生产能力、多种所有制经济规模、资本力量、人才等诸方面优势,加快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以市场化推动国际化,以国际化提升市场化,形成市场化和国际化相互作用的双重动力机制,加速宁杭城市带崛起。

1.为构建经济市场化的动力机制,必须加快体制创新

为加快宁杭城市带发展,构建经济市场化的动力机制,需要在四个方面实现体制创新。(1)政府职能创新。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长三角城市群与宁杭城市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逐步将政府职能转移到以制度环境建设、政策环境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为重点的轨道上来,突破传统思维束缚,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大为有所小为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区域性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诸领域的合作与联合。(2)投资体制创新。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全面开放投资领域,取消外来歧视,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新型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重点鼓励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参与重组改造国有企业和存量国有资产。(3)市场体制创新。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WTO规则,建立统一、开放、高效的市场体系,推进一体化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的形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合理自由流动。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区域各种要素市场联网,实现资源与利益共享。统一市场准入原则和退出机制,对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环境。(4)企业体制创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企业规范运行,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鼓励优势企业突破地域限制,进行跨地区的资产重组与兼并,迅速壮大规模,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支持和引导区域内诸行业和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联合,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2.为构建经济国际化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有新思路

当今WTO主导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一波三折,困难重重;各国、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开展的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却是方兴未艾,硕果累累。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入世谈判之后,我国已经是WTO成员,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属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弱势成员之一,美欧等国屡屡绕开WTO对我国实施贸易制裁。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在通过FTA追求贸易自由化的一条新路。宁杭城市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的核心是,及时而准确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新动态、新趋势,抢抓FTA的重大机遇,吸引外资,增加出口,开辟经济国际化的新领域、新途径。

FTA是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的英文简称,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有时也指基于一定贸易协定的自由贸易区或准自由贸易区。顺应世界FTA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考虑敏感产业承受能力和制度管理配套条件的基础上,也积极开展了FTA行动。据专家介绍,2005年我国的FTA行动趋向活跃,主要有七项。(1)中国与东盟的FTA。这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01年11月,我国与东盟领导人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到2010年,我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6个东盟成员建立自由贸易区;经过5年过渡期,到2015年,我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4个东盟新成员实现自由贸易。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谈判于2003年初正式启动。2004年11月29日,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两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的全面启动阶段。(2)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FTA。2004年7月6日,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2005年4月23日和24日,由商务部部长助理易小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与阿曼苏丹国经济部次大臣赫纳尼率领的海湾合作委员会代表团就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举行了首轮谈判。(3)中国与智利的FTA。中智FTA谈判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11月访问智利时与智利总统拉戈斯共同宣布启动的。这是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进行的首次FTA谈判。第一轮谈判于2005年1月在北京举行,经过五轮谈判,于2005年10月取得圆满成功,随后不久在韩国举行的APEC领导人正式会议时,两国元首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4)中国与新西兰的FTA。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区谈判自2004年12月正式启动。2005年5月18日至20日,中新自由贸易区第三轮谈判在惠灵顿举行,取得了积极进展,第四轮谈判于2005年7月下旬在中国举行。(5)中国与韩国的FTA。2005年3月20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景台在北京签署备忘录,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民间联合研究。(6)中国与冰岛的FTA。2005年5月中旬,在冰岛总统格里姆松访华期间,中冰双方宣布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这是中国首次与欧洲国家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7)中国与澳大利亚的FTA。2005年5月23日,中澳自由贸易区第一轮谈判在悉尼举行,双方就自由贸易区谈判的程序安排、谈判领域等交换了意见。经过以交流双方贸易政策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第二、三轮谈判,2006年2月举行第四轮谈判,从而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中澳FTA谈判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大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的谈判,规模大,意义更大。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推进FTA行动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规划,积极行动,渐次推进,先易后难,在地域上,与周边、非周边关税主体协同推进;在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发展中关税主体相互呼应。与周边关税主体的FTA,主要意义在于便利周边贸易和投资、提升区域市场区位优势,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基础;与非周边关税主体的FTA,主要意义在于开拓关键产业出口市场,稳固战略性经贸关系,获得多样化FTA经验;这两方面FTA相互补充。与发展中关税主体的FTA,有利于与发展水平相近的经济贸易伙伴深化合作,稳定我国某些关键资源的进口供应;与发达关税主体的FTA,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与产业素质,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这两方面FTA相得益彰。

我国已开展的FTA谈判,涉及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关税主体(国家或区域经济组织),对我国经济国际化来说,意义虽有不同,都是很重要的,以与我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智利为例。智利是南美洲十多年来经济发展最稳定的国家,1990至200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6%,在世界范围内仅仅低于中国、爱尔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的增速。迄今为止,智利已与近30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世界上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智利与中国一向交往情深,1970年,智利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南美国家。1990年,智利在拉美国家中率先结束了与中国关于中国入世的谈判。目前智利向我国出口铜、木材、铁矿砂、葡萄酒、水果和鱼粉等附加值较低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我国向智利出口机械、汽车、手机、化工原料、轻工产品以及家电和五金产品,双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我国与这个南美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国家建立牢固的自由贸易关系,将极大鼓舞和促进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深化与我国的经贸关系,从而为我国登陆南美洲,开拓整个南美洲大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展望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未来,我国在积极参加和推动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同时,将更加积极而全面地开展FTA行动,这为宁杭城市带发展创造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从近期看,宁杭城市带要加强研究中国—智利FTA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贸易、技术、投资领域寻求与智利、东盟成员国企业的合作机会。根据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从2005年7月20日起,我国与东盟正式对原产对方的约7 000个税目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这里面蕴含的商机是巨大的;随着降税进程加快,乃至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商机更大。在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商品中,宁杭城市带在机电、纺织、服装等商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扩大在东盟的市场份额,在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方面也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根据中国—智利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从现在起到2008年,中国对智利的出口可以翻一番,中国生产的机械、计算机、汽车、手机、电子产品等进入智利市场将实施零关税,这对宁杭城市带先进制造业发展来说是个重大机遇。从长期看,宁杭城市带要组建专门机构,与有关方面合作,积极跟踪研究我国的所有FTA行动,研究相关FTA的具体内容、计划和实施步骤,研究相关关税主体的资本、技术、产业和进出口贸易结构,扬长避短,超前谋划与FTA相关的进出口战略、策略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合作重点、合作方式。只有这样,在FTA行动中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才能开创宁杭城市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实现经济国际化的大跨越,为加速宁杭城市带崛起创造外部新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