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浅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贡瀛翰夜间旅游文化古已有之,跨越千年,至今仍给人们以奇思妙想。对城市夜间旅游展开研究,必然要先确定其概念界定。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他们的城市夜间旅游活动通常以休闲类活动为主。因此,在开发夜间旅游资源时应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以文化为着眼点,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夜经济氛围。所以夜间旅游要重视主体的参与体验性。
浅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_以上海为例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浅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

贡瀛翰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夜间旅游文化古已有之,跨越千年,至今仍给人们以奇思妙想。在我国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夜间旅游文化与现代元素深入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下,快节奏、压力大的白昼工作使人们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放松身心、宣泄情绪、交流情感,加之小资、雅皮、丁克等阶层的兴起,个人收入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愿意被旧的生活方式所束缚,夜间消费成为了商业都市最时髦的生活方式。由夜游、夜饮、夜宴、夜唱、夜逛、夜购、夜练(健身)等消费内容构成的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水平,是城市个性的体现,更是一个城市生活质量的晴雨表。夜间旅游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巨大,据统计,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夜间消费已经占全天消费额的50%,并还在逐步上升,因此,人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它。有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相关研究,但是城市夜间旅游在各个地区、城市的发展程度大不相同,有的进行得红红火火,有的开发仍处于盲目无序状态。对城市夜间旅游展开研究,必然要先确定其概念界定。

一、城市夜间旅游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一)城市夜间旅游的概念界定

夜间旅游是随着人们作息时间变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加剧,以及旅游经营观念的创新发展产生的。城市夜间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由于其研究角度较小,所以在国外的论文中还没有发现有专门的研究,而在国内最早的研究也是从2005年开始的,时间相对很短,各方面的理论都还不够成熟,很多的研究大都是比较浅显。在相关文献的查阅中,宋雪茜把夜间旅游定义为,指在日落到深夜这一时段,在居住地周围或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欣赏夜晚的景色、参加夜间的游乐项目及在夜间的各种社交活动等内容。[1]文彤提出,夜间旅游是指活动时间主要在夜晚的旅游形式,通常来说集中于从傍晚到深夜大约5个小时的时间段内。[2]黄玉梅在《城市夜间旅游研究——以南京为例》一文中认为,城市夜间旅游是指从日落到深夜,在城市内开展的以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活动。包括欣赏夜景,参加夜间的娱乐项目,景点游览等活动。它兼具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同时强调活动内容的特性,此外它又包含着一层主动的意味,而不是无计划、无目的的闲暇。对城市夜间旅游的范畴和内涵的界定应该从旅游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三方面出发,也就是从夜间旅游、城市旅游和休闲旅游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界定。[3]卢冬梅在其论文《厦门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研究》中分析总结到,城市夜间旅游是指在日落到深夜这一时段,游客在旅游目的城市内开展的,以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活动。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并没有超出城市范围之外,不符合旅游活动所要求的“异地性”特征。[4]因此,严格来讲,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但是在研究统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不能把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清楚地分割开来,因此在特定时候可以把当地居民纳入到广义的城市夜间旅游当中。广义的城市夜间旅游是指在日落到深夜这一时段,在城市范围内开展的,以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需求的各种旅游行为。

(二)城市夜间旅游的特点

1.时间性

夜间旅游是相对于白天旅游而言的,城市夜间旅游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时间特殊性,这是它与其他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夜间旅游一般是指游客在晚上(19点到24点)的旅游活动,除去所必需的交通时间外,旅游活动时间通常在2—3个小时内,因此,夜间旅游活动的时间相对有限。游客夜间旅游行为也表现出与日间不同的特点:通常选择1—2个而不是多个项目产品进行旅游活动,并控制活动时间,一般不会延长太久。

2.季节性

由于季节的变化,夜间旅游在不同时期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这与人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日常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最为明显的是,夏季人们受白天高温的禁锢都不愿意外出活动,而一到夜晚他们便纷纷走出家门,由此也带来了夜间旅游市场的繁荣。而冬季受气候的影响,人们都习惯选择在家中消遣和娱乐,夜间旅游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并不活跃。

3.休闲性

夜间旅游是城市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包括外来游客的夜间旅游活动,也包括当地居民的晚间休闲娱乐活动。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他们的城市夜间旅游活动通常以休闲类活动为主。如游客一般选择在白天进行主要的旅游活动,到了夜间则会选择以休闲的方式来使个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至于本地居民,他们的闲暇时间除节假日外,平时都集中在夜间,因此,这一群体在本地进行的夜间旅游活动也以休闲活动为主。

4.地域性

地域文化的差异塑造了不同的城市夜景,让城市夜间变得绚丽多彩。上海是个非常小资的城市,上海人对流行、艺术、文化都极为敏感;而重庆,地域文化就豪迈很多,码头、火锅才是其文化符号,因而造就了夜上海的小资情调和夜重庆的码头文化。再如北京夜经济的优雅文明、成都夜经济的市井气息等等,使游客置身于不同的夜色之下。因此,在开发夜间旅游资源时应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以文化为着眼点,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夜经济氛围。

5.重视游客的体验性

城市夜间旅游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选择夜间出游活动时,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游客的参与使夜间旅游活动更加容易达到高潮。如购物、餐饮等本身就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参与才能保证城市夜间旅游功能的最终实现。所以夜间旅游要重视主体的参与体验性。

二、上海发展城市夜间旅游的意义

(一)完善城市旅游功能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2007修订本)》第八项“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中第五条明确提出了“城市夜景与晚间旅游活动”的要求,包括有用霓虹灯或彩灯装饰的街道,向市民和旅游者提供购物、娱乐、餐饮服务,旅游景区有晚间固定接待旅游团队的旅游项目等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夜间旅游发展是否良好,对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夜间旅游的出现,增加了旅游资源的时间含量,填补了游客夜间旅游的需求的空白,完善了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同时,夜间旅游实现了与白天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缩小了产品所面对的竞争群体,有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5]

(二)丰富当地居民精神生活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日益增多,但是很多城市居民都是以吃饭、打牌、看电视等活动来度过,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晚上可以休闲娱乐消费的项目就更少了,这制约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发展夜间旅游,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广阔的夜生活空间和场所,丰富其精神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

(三)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

对外来游客而言,夜间旅游是了解城市休闲生活的一个窗口,是体验多元化旅游产品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大众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夜间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城市旅游产品的总量,为游客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其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自身的旅游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选择夜间旅游产品可让游客体验不同于传统日间旅游的独特经历,使游客实现了不同时间段的旅游差异体验,顺应了目前旅游消费潮流中追求“新、奇、异”的趋势。

(四)弘扬城市传统文化

有许多民俗活动只宜在晚间进行,或在晚间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民俗活动本身就可以被打造成为城市的夜间旅游产品。上海也有其独具特色的庆祝活动,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特有的民风民俗开发夜间旅游产品,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夜间旅游产品内容,二者相得益彰。

(五)增加旅游产品的时间含量

目前,我国各个地方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而夜间旅游产品内容单一,满足不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开发夜间旅游产品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再开发的渠道之一,通过增加夜间表演和休闲娱乐活动等,能够有效地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调整旅游资源的时间结构。而且夜间旅游对缓解黄金周和节假日旅游带来的拥挤也具有重要作用,还可弥补某些地区旅游发展的季节性不足,从而增加旅游产品的时间含量,提升产品经营效率。[5]

(六)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夜间旅游是夜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改善以及居民休闲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凡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夜间旅游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据国内外旅游业界统计,夜间旅游的规模虽然比白天旅游的规模要小,但人们在夜间旅游时,消费意愿和消费冲动比白天更为强烈。夜间旅游往往能占到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且利润率比白天旅游也高出不少。

三、上海夜间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上海夜间旅游的现状

以下从几个夜间旅游的主要方面分析上海城市夜游的现有资源及状况:

1.夜间观光

上海素有“夜上海”之称,一到夜幕降临,夜景灯光极大地提升了上海的魅力。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为适应城市发展和旅游观光需要,对外滩区域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吸引了众多的人前往观光。灯光照明一直被称为“夜上海的美容师”,目前上海观景线路全长140公里,覆盖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尤其是华灯初上的外滩与浦东的陆家嘴一带更是光灿耀眼。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行水上旅游,“浦江夜游”是上海夜游的拳头产品,游客乘船饱览浦江两岸的美景,别有韵味。世博之后,夜游世博园也成为上海夜游的必选项目之一。除此之外,一些富有老上海风味的传统观光点也是夜游上海的热门地点,如城隍庙、宋庆龄故居、朱家角古镇、枫泾古镇、西区老洋房等。漫游其中,游客既能领略“夜上海”流光溢彩的一面,也能体会上海的古韵今风之美。

2.夜间餐饮

“民以食为天”,在夜间活动中餐饮占了很大的比例,游客在白天游玩后特别想尽情地体验一下当地的饮食文化。目前上海餐饮企业众多,各种星级饭店、酒店、餐馆、茶楼、特色饮食店等高中低档餐饮服务设施完善。上海菜是淞沪风味的代表,一般习惯称之为“本邦菜”,是从农家便饭便菜发展而来,比较朴素实惠,颇有家常风味。20世纪初,上海汇聚了苏、锡、宁、徽等16个地方风味,上海人称之为苏帮菜、徽帮菜等,而对本地风味,则称为本帮菜。在与其他菜系融合的过程中,上海菜既保持了个性特色,又能够体现出吸收国内各种帮别和外国特色菜肴及烹饪技术的长处。

3.夜间娱乐

上海的夜间娱乐活动多姿多彩,有适合小朋友的欢乐谷、锦江乐园;有适合时尚青年的衡山路酒吧一条街;有小资气息浓厚的新天地;有适合普通大众的各大公园和广场;有适合高消费人群的高尔夫球场、高级会所等。此外,还有诸如时空之旅这样的夜秀可供游客观赏,而广场文化也是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夜秀景点。夜幕降临,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广场在夜晚都是一派热闹景象。这些娱乐活动都是能够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的,感受“夜上海”最真实的一面。

4.夜间购物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白天人们多忙于工作和学习,只有在周末才可以在白天外出购物,但是周末人流集中,而外地游客白天则忙于在各大景区景点中游玩,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商店里面,因此,夜间购物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海的主要购物中心有南京东路、淮海路、徐家汇、五角场等,这些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和百货林立、名店云集,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这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为顾客提供了吃、喝、玩、乐的一站式服务,让游客体验到高端、便捷、舒适的夜间购物享受。除此之外,传统的夜购又以夜市为代表。上海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夜市街,想要尽可能直观地了解一座城市,逛这座城市里的夜市可能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方式。

(二)上海夜间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

1.对发展夜间旅游的重视度还不够

虽然2012年10月上海市旅游局、文广局在中华艺术宫签署了《上海文化旅游合作发展三年推进计划》,力争把上海打造成为传承海派文化、融合民俗风情、引领文明时尚、荟萃节庆赛事的国际都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双方将围绕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工作目标,整合全市的演艺、展览、公共文化、商业、美食、旅游景点等资源,策划推出“上海必玩”、“上海必购”、“上海必吃”、“上海必看”等“必”系列文化旅游项目。但是政府没有制定出对发展夜间旅游有利的政策,也没有把规划目标进行具体落实。其他如旅游、文化、工商、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没有能够做到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发展上海夜间旅游的政策,使得夜间旅游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是旅游相关行业内部重视不够,很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调研,对夜间旅游的发展前景了解不够。

2.夜间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

上海在发展夜间旅游的消费项目和设施建设方面已经有一些成效,但是大多数是规模小、内容平淡、缺乏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和新颖创意的夜游产品。现有的夜游消费大多集中在购物和餐饮,比较单调,容易使产品同质化,特色不突出;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夜游产品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常态化,旅游社不能够将其纳入旅游线路当中,很难让外地的游客接触到。上海丰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为夜间旅游服务。缺少文化内涵的夜间旅游消费,没有亮点,没有灵魂,对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减少了本地居民的重游率,降低了吸引外地游客逗留过夜的动力。在现代旅游业相当发达的时代,没有一定主体特色的旅游产品就很难勾起游客的游兴,而这就需要在夜间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把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夜间旅游,才能保证夜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活力。

3.缺乏精品夜间旅游项目

上海很多新兴的夜间活动项目刚刚开发或者仍处于初级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更缺乏设施完善、创意新颖的精品项目,上海缺乏都市文化旅游拳头产品。此外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精品夜间表演项目,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两江四湖”,杭州《宋城千古情》,河南的《禅宗少林》,云南《云南映象》等。上海在打造大型的文化旅游驻场“秀”方面还有所欠缺。

4.夜间旅游不够“接地气”

“夜上海”的繁华众所周知,上海不乏高档的休闲娱乐场所,但是真正接近普罗大众的娱乐场所或设施还不够。也就是说针对高消费群体的夜间旅游活动较多,而针对中低层消费群体的大众化娱乐活动和场所较少。例如,公共的休闲娱乐空间还有待开发,平民化的消费活动应该再增加一些。

四、长三角城市夜间旅游的新尝试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在意识到当前夜间旅游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部门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独特的湖光山色、都市乡村等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夜间旅游资源,首次携手在旅交会上推出以“合作•联动”为主题的独立展区,打造独具一格的“长三角城市群心醉夜色体验之旅”。涵盖心醉夜色之夜景、夜宴、夜秀、夜购、夜坊、夜宿等六要素,旨在以“足留溢彩,手摘星辰”为主题,最大限度地拓展城市文化旅游空间和延长城市文化旅游时间,吸引更多的中外过夜旅游者,拉动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本人有幸参与课题的主题阐述工作,其中对夜景、夜宴、夜秀、夜购、夜坊、夜宿六要素的内涵阐述最能体现此次夜游新尝试的独到之处,具体内容如下:

1.心醉夜色之夜景

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充分享受光影所营造出来的奇妙意境。灯光秀是近年来各地开始盛行的夜间胜景,夜幕下璀璨的灯火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把城市装扮一新,更烘托出当代都市繁华与安宁的和谐氛围。夜间游船项目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旅游“拳头”产品,在向游客展示城市历史变迁和沧海桑田的同时,又与美景、夜色、涛声、歌声构成一幅幅浪漫的立体画卷,成为一张张动人的夜间城市名片。此外,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和山区开辟月光游与星光游,也能让很久未与大自然亲近过的游客对人生产生别样的感悟。

2.心醉夜色之夜宴

长三角地区的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再加上各地不同的饮食习俗,无一不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夜游在各地,品尝苏、浙、徽、沪等各派的大餐名菜,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享受,而特色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产资源及生活风貌,正所谓小吃也有大文化。城市是有味道的,旅行中的餐饮不仅能让游客的味蕾邂逅一座座“和而不同”的城市,更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旅游的成败。在当前的旅游活动中,由于日间的行程一般都安排较满,游客往往只有在晚饭才有时间坐下来觥筹交错,细细品味各地美食。因此,夜间饮食的享受,是夜间旅游景点推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心醉夜色之夜秀

长三角许多城市的夜间主题表演是夜秀的主打产品。无论是音乐喷泉秀、民俗艺术表演或是传统游园活动等都丰富了夜间旅游的内涵,提升了夜游的品质,让游客体验到一种悠闲、优雅的生活方式。此外,广场文化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夜秀景点。夜幕降临,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广场在夜晚都是一派热闹景象,男女老少或随音乐翩翩起舞,或清唱或低吟,或娱人或自娱,形式不一而足,场面蔚为壮观。这些和谐、生动的场景给广场平添了无尽的魅力和情趣,也让置身其中的游客在赞叹之余,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

4.心醉夜色之夜购

想要尽可能直观地了解一座城市,逛这座城市里的夜市可能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方式。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背后,入夜后的窄街小巷带着最最地道的本土味儿闪亮登场,把一座城市中最真实的市井味、美食香以及时尚度一一呈现。一些古玩字画街和传统文庙现在往往汇集了各类特色商品,特产、小吃和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每天晚上都有不少旅游团队慕名而来,满载而归。为了扩大销量,许多大中型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频频推出夜间特卖活动,为顾客提供了吃、喝、玩、乐的一站式服务,让游客体验到高端、便捷、舒适的夜间购物享受,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和好评。

5.心醉夜色之夜坊

长三角地区的很多城市都兼备古韵之风和时尚气息,因此情调各异的酒吧也是夜游不错的选择。酒吧是时代的产物,它以一种很西化、很小众的姿态出现,却悄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城市的一个个角落,落地生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影响着都市人的休闲生活。城市里的风情酒吧街,遍布各类风格迥异的酒吧,或带有民族特色、或具有异国情调、或蕴含怀旧历史、或兼备时尚之风,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品味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已成为夜游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6.心醉夜色之夜宿

夜宿无疑是夜间旅游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夜宿地点不仅能让游人恢复疲劳,也能提供修心静养和娱乐放松的选择。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别具风味的精品酒店,它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廉价宾馆,或者整齐划一的连锁旅店,而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特征、别具匠心的精舍。从长三角的旅游发展前景来看,大型综合类度假村(酒店)可以满足游客的各类需求,是未来夜间旅游的理想景点。一流的景致、完善的设施和人性化的服务将是夜宿的三大必备元素。无论是温泉度假村、海滨度假村或是山庄度假村,还是精品酒店,如果都能从这几个方面满足游客需求的话,必定能为夜游画上圆满的句号。

此次“长三角城市群心醉夜色体验之旅”最终将遴选出40个示范点和20个经典酒店(其中上海市遴选10个示范点和5个经典酒吧),并颁发证书;同时在此基础上,最终评定出最受欢迎的心醉夜色体验之旅20个示范点和10个经典酒吧,授予长三角城市群年度旅游产品“最受欢迎2010奖”铭牌。最终上海市入选的三个点,分别是“西学东渐”的起源(上海•徐家汇源)、“永不拓宽”的马路(上海•西区老洋房)、世界共襄爵士梦(上海•复兴爵士酒吧JZ Club)。此外,上海不乏各类精彩的夜间旅游项目,比如以实景昆曲《牡丹亭》、ERA时空之旅为代表的“夜秀”产品,以新天地、老外街为代表的“夜游”产品,以璞丽酒店露天花园、浦东丽思卡尔顿FLAIR酒吧等为代表的“夜娱”产品,这些都是点亮夏夜的美丽风景。

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推动下,长三角各大城市的联动发展,将有利地整合长三角夜间旅游资源,提升夜间旅游的品质,营造出融夜景、夜购、夜秀、夜休闲、夜文化于一体的夜间休闲消费氛围。通过深度旅游和文化旅游,真正地让游客感受到游有所见、游有所闻、游有所乐、游有所获。同时,还将推动生产和夜间消费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和经济总量,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雪茜,赵陈.夜间旅游:城市休闲旅游发展之路[J].天府新论,2005(6).

[2]文彤.城市夜间旅游产品研究[J].城市问题,2007(8).

[3]黄玉梅.基于“三要素”论的城市开发夜间旅游必要性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2(31).

[4]卢冬梅.厦门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于萍.夜间旅游与夜经济:城市发展的新动力[J].改革与战略.2010(10).

[6]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王晓云,张帆.旅游学导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8]张伟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宋家增.发展都市旅游之我见[J].旅游学刊.1996(3).

[10]卫志民.解读“夜经济”[J].经济导刊.2004(9).

[11]宋言奇.城市的“夜晚经济”[J].社会.2004(6).

[12]曹新向.发展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对策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

[13]张倩,李玉洁.关于河南休闲夜间游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

[14]曹新向.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以开封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8(11).

[15]邓勇勇,郭文.国内夜间旅游产品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

[16]张媛.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黄玉梅.城市夜间旅游研究——以南京为例[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8]曹新向.夜游市场的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5.06.20.

[19]刘文哲,刘荣荣,郑野军.夜间旅游开启市区旅游新思路[N].烟台日报,2007.09.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