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的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

上海的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本质有点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我们称之为“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如果说市政府大楼是类似于中国古建筑群中的正殿,那么位于其前方西侧的原上海市图书馆则类似于古建筑群中的钟楼。1936年2月建成对外开放,现为长海医院使用,三幢建筑现均属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在上海另一个著名案例是虹口多伦路上的基督教鸿德堂。

上海的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

在上海市区东北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内,有一幢红柱绿瓦、飞檐画栋的建筑,它和北京的宫殿神似但形不似,现在是体育学院的办公楼,历史上曾是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为规划新市中心区所建的政府办公大楼。

img87

图086 上海体育学院院部办公楼

早在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成立,但是在租界时代市政府管辖的,不是这个大城市的主要区域,而只是南市、闸北两块即所谓的“华界”。整个城市布局和功能散乱,交通、公用事业更不能衔接。在这种状态下的南京国民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深知他们要改造和建设上海,采取收回租界的办法是不可能的。不少有识之士也认为,只有在租界之外另建立一个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是上策。于是经过两年调查研究和专家反复讨论,市政府拟订了《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并于1930年进一步拟订了《大上海计划》。规划在租界东北划出七千余亩土地,在位于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至黄浦江的区域内,建立一个市中心区,也就是一座新的上海城,以此来与租界抗衡。大上海计划的第一期工程从1931年开始实施,建造市政府大楼和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社会、土地、卫生、教育、工务五个局的办公楼,并开辟区域内主要干道。市中心区的道路采用矩阵式与蛛网式相结合,1934年还造了体育场,1936年更建造了虬江码头。

大上海计划建筑的闪亮点是政府办公大楼暨左右对峙的博物馆、图书馆。政府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三层,内部实为四层,设计者董大酉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学习艺术和建筑,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美术与考古学博士。1928年回国,是接受现代教育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之一。在他身上有中华文化的传统,又谙熟西方建筑学理论,造诣不可谓不深。兼之当时政府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招标上都强调要采用“中华固有之形式”,所以这种兼具中华古典神韵和现代结构的建筑形式也就在他们那一代建筑师手中被创造出来了。它的本质有点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我们称之为“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

img88

图087 须弥座细部

现在已经受到很好保护的这幢大楼前面是按照传统布局的大广场,正面台阶可直达二层主入口,底层则被处理成一个类似古代宫殿的基座,周围用石砌栏杆。二至三层处理成木结构柱枋形式。屋顶夹层用作辅助用房,位于钢筋混凝土屋架之下,建筑师创造性地从斗拱眼开窗采光。

建筑的布局突破了传统的中式法则,采用西式竖三段划分:中部屋面为歇山顶,并较两翼稍高,长25米;两翼屋面为庑殿式,各长20米。整个屋面也弃传统黄色而改铺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仿清式营造作法,细部如屋盖、屋脊、仙人、走兽、斗拱、雀替,梁枋彩画、门、窗、格扇和栏杆等以及内部装饰都采用清式宫殿式样。门厅上部的梁枋彩画仿清式和玺构图,图案经过提炼,是简化的三交六菱花饰。窗扇框心是简化的灯笼图案,窗下墙面有如意纹饰,堪称精到。楼内设备则力求现代化,有电梯三部、取暖水汀及卫生洁具、消防设施等。大楼于1933年10月10日举行落成典礼,次年1月1日启用。

如果说市政府大楼是类似于中国古建筑群中的正殿,那么位于其前方西侧的原上海市图书馆则类似于古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幢由同一位建筑师设计、张裕泰合记营造厂承建的建筑平面布局对称,中部楼座高四层,后面书库按照实际需要高五层,其余服务部分为二层。楼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水泥斩假石饰面,勒脚、檐口和券门、窗台等均用中式线脚装饰。楼座正面设三孔券门,侧面一孔,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四周有栏板望柱、排水螭首等。1936年6月对外开放,曾拥有藏书50万册,其中珍本4 000余册。现在为同济中学使用。与其遥相对立的是类似于鼓楼的原上海市博物馆。基座上的楼座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仿木构形式,亦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四周平台用仿石望柱栏杆围护,外墙用人造石饰面。内部为朱漆柱,梁枋及天花、藻井均有彩绘。1936年2月建成对外开放,现为长海医院使用,三幢建筑现均属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img89

图088 室内天花上的和玺彩绘

20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计划是一项开创性的综合工程,如果实现,这里将成为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新兴城市,且有不少可以胜过租界之处,譬如经过现代的市政规划等等。然而当时国民政府与市政府的主管人物,对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急于发动侵华战争是麻痹的,他们认为妥协可以延缓一定的时间。不料大上海计划刚有眉目,1937年8月13日上海遭到日军大规模入侵,抗战爆发,大上海计划新建的大楼、住宅都遭到破坏。上海沦陷后,剩下的几座大楼都为日军盘踞,连这一带以国字、政字当头的路名都被改成日本名字。一项本可以成为现实的市政项目被生生断送掉了。

img90

图089 多伦路基督教鸿德堂

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在上海另一个著名案例是虹口多伦路上的基督教鸿德堂。鸿德堂建于1928年,属中华基督教长老会自办,建堂经费主要由美国北长老会资助和本国教友捐献。主楼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教堂外部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殿宇风格,室内中厅采用巴西利卡式,有券柱。入口处有方形钟楼,钟楼顶部为楼阁式,覆盖重檐四方攒尖顶。外墙青砖砌筑,并有仿木结构的红色混凝土列柱,檐下绘彩画。外部形态采用中国传统样式基督教堂在中西部较多,但在上海就比较罕见了。还有一处是在西藏南路上的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中国建筑师李锦沛等人设计,1931年建成。大楼为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外部仿照北京前门箭楼形式。下部三层用人造花岗石贴面,入口和上缘稍有纹饰。中五层铺砌褐色面砖,顶部上下有两重蓝色琉璃瓦翼角飞檐,檐下有斗拱。室内装修为中西混合式,内部客厅、走廊等处的天花、墙顶着五色油漆彩画,门扇也仿效故宫菱花格心的槅扇。

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1844年由英国人乔治·威廉创立于伦敦,宗旨是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宗教活动来改善青年的精神生活。青年会根据《圣经》新约马可福音十章四十五节的经文,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会训,意思是不要受人的服侍,而要为别人服务。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创立于1900年,主张在青年职工和学生中提倡德、智、体、群四育,早期会址在四川路上,后迁至西藏路。30年代救亡运动期间,鲁迅曾多次来这里向青年学生演讲,推动版画展览。现在大楼已更名为青年会宾馆,但二、三层仍为中华基督教青年全国协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和女青年会的会址。

img91

图090 上海西藏路青年会宾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