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如上面所述,唯物辩证法生成的社会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的开始与无产阶级的生长,而其意识形态的条件是先行的哲学与社会科学。所以唯物辩证法的生成,与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水准有深刻的关系,这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自然领域中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须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综合。自然科学上许多伟大的发见,或在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以前出现,或者同时出现。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_社会学大纲

三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

辩证法的唯物论是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克服,并不是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原形;同样,唯物论的辩证法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并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原形。崭新的科学哲学——唯物辩证法,具有其新的质、新的生命、新的内容和新的历史使命。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历史观与科学的自然观的统一,而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的——生产的实践。我们在前段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创始者们之哲学的实践的活动,首先是从社会的——历史的领域,即政治的——实践的领域中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创始者们首先阐明了历史领域中的辩证法,其次由历史的辩证法进到自然辩证法,而在社会的实践上统一两者以创出科学的世界观的唯物辩证法。在这种处所,我们可以理解新哲学的新生命、新内容和新的历史使命。以下我们就创始者们初期的哲学的著作,来说明唯物辩证法的生成过程。

马克思从《莱因新闻》时代决定的成为唯物论者以后,就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应用辩证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及各种历史事实,特别是关于当时法国的劳动者运动与英国劳动者的宪章运动。这些研究的结果,归着于下述的结论:“法律关系与国家形态”,以社会的经济构造为基础。这是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论的重要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之更深刻更具体的开展,便是经济学的研究。

经济学的研究,大约是一八四三年十一月间开始的。这种研究的成果,是一八四四年的《经济学的——哲学的草稿》。这部《草稿》中,阐明了劳动者与资本家、地主的阶级关系,提起了货币、资本、工资、地租等的分析的经济问题,并且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其中最根本的契机,是黑格尔辩证法中实践的概念之批判的展开。黑格尔辩证法最伟大的特色,是人类的劳动、活动、实践的意义的重视。但黑格尔是唯心论者,只把劳动当作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去理解。马克思把黑格尔辩证法中这个生动的实践的概念,拿来放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展开出来,引入于唯物论之中,给唯物论以新的内容、新的性质。他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去说明劳动,这是与从来的唯物论和唯心论关于劳动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唯心论把人类从自然分离出来,使人类转化为自我意识;旧唯物论把自然从人类分离出来,使人类转化为生物学的范畴。因此,这样的劳动、实践的概念,变为抽象的东西,不能正确的说明人类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的结合。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相结合,自然对于人类发生具体的联系。因而劳动是当作社会的人类看的人类的本质。只有社会的人类的这种劳动——实践能够指导自然的认识,才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基于劳动——实践的意义之正确理解,所以超出旧唯物论的界限,建立了实践的唯物论。正因为劳动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媒介,所以由于劳动的概念之唯物论的把捉,就能够理解人类社会所依以树立的物质的基础,理解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因而建立历史观之唯物论的根据。基于这种理解,唯物论就从自然的领域扩张于历史的领域,从下方完成到上方,建立彻底的唯物论、统一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彻底的哲学唯物论,在《经济学的——哲学的草稿》中,已经完成了它的基础。在这部《草稿》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下列三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历史、特别是法国革命史的研究。由于这种研究,阐明了社会的基础与上层建筑、“市民的社会”与“政治的国家”的关系,指出了阶级拮抗的作用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且,《草稿》的著者已由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变为社会主义者了。

第二个特征是经济学的研究。由于这种研究,准备了《资本论》的雏形,同时给与了把历史唯物论当作哲学唯物论的一构成部分确立的可能性。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是由劳动的概念所成就的。这劳动的概念,不是精神的劳动、自我意识的抽象的行为,而是物质的生产的劳动,是当作经济学的范畴看的劳动。

第三个特征,是法国劳动运动与法国社会主义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结果,在《草稿》以后所写的《神圣家族》中,表现了积极的意义。

所以马克思的哲学的唯物论之形成,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等的研究,有不可分离的关系。由于这类的研究,暴露了历史的发展法则,预见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发生发展及消灭的倾向,指示了否定这种社会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换句话说,历史唯物论——科学的历史观之树立,是唯物辩证法这种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契机。

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

如上面所述,唯物辩证法生成的社会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的开始与无产阶级的生长,而其意识形态的条件是先行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但唯物辩证法,除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以外,还有一个方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所以唯物辩证法的生成,与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水准有深刻的关系,这是不容忽视的。

自然是辩证法的证明。自然是社会的前提。自然在认识论上,是意识、思维的本源,是辩证法之唯物论的探究的基础。所以自然领域中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唯物辩证法,必须从历史——社会的领域贯彻于历史——社会的基础之自然领域,它才成为统一的世界观,成为一般的方法论。所以唯物辩证法必须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综合。

前面已经说过,在黑格尔的时代,自然科学上的发展的观点,随处都是暴露着。黑格尔对于辩证法的研究,不但从历史科学的领域,并从自然科学的领域,采取了很多的材料。他常常从唯心论的外被窥视了自然世界的客观的辩证法。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的知识还不充分,而他的哲学又是唯心论的,所以他只能在头脑中构想那为当时自然科学所不曾阐明的世界之现实的关联,因而演出他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但到了创始者们的时代,自然科学就发展到比较高级的水准了。先就天文学的领域来说,康德在一七七五年发表了《天体的一般史与一般理论》,建立了太阳系由星云状态演进的假说,指出了宇宙的发展是物质变动的过程。其次,地质学证明了地球中互相继起而层叠的地层的存在,并且在这类地层中发见了原始动植物的遗物。这些动植物的遗物的研究,变为古生物学的端绪。于是科学逐渐接近于关于生物界发展之历史的观点。于是生物学、生理学、胎生学等科学都发展起来了。

自然科学上许多伟大的发见,或在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以前出现,或者同时出现。第一个发见,是细胞——动植物从它发展起来的生动有机体最简单的构成部分——的发见。第二个发见,是能力转换的法则的发见。这个发见,说明了力学的力、热、光、辐射热、电气、磁气、化学的能力等等,并不是各自孤立、互相分离而存在的东西,而是单一的普遍运动的种种形式,是互相推移转变的运动形式。这个法则的发见,表示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由一种运动形态转变为他种运动形态。第三个重要的发见,是达尔文的理论。这个理论,证明了地上存在的有机体是从少数最简单有机体的长期发展过程的结果。

以上那些发见以及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到达于自然世界之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所以马克思与恩格斯,能够把自然科学的诸成果普遍化,建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扬弃了自然科学的思辨的概括之自然哲学,克服了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因而为唯物辩证法造出由历史贯彻于自然的可能性。

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的实践。如上面所见,辩证法的唯物论,以劳动的概念为媒介,由自然认识的领域扩张于历史认识的领域,使唯物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变成了实践的唯物论。当作劳动、物质的生产和社会斗争看的实践,规定着表象、概念等等之精神的生产。在这种见解之下,实践不单是社会科学的范畴,并且是哲学的认识论的范畴。要懂得实践优于理论的见解,就必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源泉,是认识的真理性的规准。所以实践的唯物论,由于把实践的契机导入于唯物论,使从来的哲学的内容起了本质的变革。

从来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认识论,只知道认识是客观实在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却不能理解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的契机。因此,这种旧唯物论,不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不能说明认识的发展、认识的相对性与绝对的客观的真理的关系,即不能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法。至于实践的唯物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发展的杠杆,解释为历史上发展的物质的生产及社会斗争,并主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契机和真理性的规准,阐明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克服了旧唯物论的缺陷。所以实践唯物论的认识论,实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其次,实践唯物论,由于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展开了实践的契机,又克服了唯心论的弱点。唯心论展开了旧唯物论所忽视的实践的契机,很注重实践的概念。但唯心论把实践解释为抽象的精神的东西,不知道实践原是社会的——历史的范畴。例如康德,虽提倡“实践理性的优位”,却分离“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不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真理性的规准。黑格尔虽然主张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契机和推动力,但他把实践解释为意识的劳动或活动,这纯粹是唯心论的。至于实践唯物论,把实践当做历史的——社会的范畴,解释为感性的现实的人类的活动,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契机,所以能够在其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上去理解人类认识的全部发展史,因而克服唯心论哲学的抽象性与思辨性,而到达于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当作哲学的科学看,原是认识论,它的更进的具体化,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反起来说,当作认识论看的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又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之普遍化的概括。所以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最深刻的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