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设计标准的哲学问题

设计标准的哲学问题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标准的讨论,是探究设计本质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上,曾出现过一种叫做功能主义的主张,这一主张认为,形式服从功能是设计的第一原则。一件设计品首先应该是能够被人使用的,这是设计的一条底线伦理。如此看来,衡量好设计的原则之一,是看一个设计能否在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某类产品的使用价值。设计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品牌的塑造。

4.设计标准的哲学问题

对标准的讨论,是探究设计本质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所进行的讨论,是哲学层面的讨论,因此不会涉及具体产品的评估,而只涉及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一般来说,人们会以如下尺度来衡量一件设计产品的好坏:实用、简洁、安全、耐用、美观、经济、流行等等。这些评价的尺度很基本,但或许正因为它们太基本,人们往往难以深入地说明选择这些尺度的理由。人们还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想问题,比如,或者站在设计师的立场上,或者站在厂家和商家的立场上,或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不同立场出发,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

尺度和立场,是由生活本身提供出来的,自有其合理性和实践上的优先性,那种站在理论的立场上宣布取消它们的做法,其合理性反倒是要受到怀疑的。但是,生活中的种种观念和立场,往往是片面的,相互矛盾的。倘若用一种无立场的理论眼光来综观各式各样的观念和立场,这一做法即使不是必要的,至少也是对人有好处的。

刚才说到,评价一件设计产品的尺度,有实用、美观、流行等等。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上,曾出现过一种叫做功能主义的主张,这一主张认为,形式服从功能是设计的第一原则。功能主义的对立面,是矫饰主义和历史主义。在设计上因袭古典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已成经典的风格,这是历史主义;无端地堆砌与使用功能无关的图案、纹样,这是矫饰主义。风格、图案和纹样,在传统社会中具有确定的含义,当社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断裂式的发展时,这些“有意味的形式”就变成了空洞的形式。现代人的生活是随遇而安的,飘泊无定的,功能主义的设计观无意中适应了这种无根的生存形式。设计上的功能主义很像哲学中的笛卡儿主义,笛卡儿主义通过彻底的怀疑论清理出一张“干净”的工作台,并试图在这张工作台上重新设计整个世界。彻底清除一切先入之见,这种想法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对纯粹、干净的追求,却可能成为一种在实践中起作用的审美观。功能主义设计并不是无形式的,它们所采取的“形式”或许是符合功能要求的,但形式和功能之间绝不可能只存在唯一一种联系。事实上,功能主义对形式的追求,和抽象绘画的追求一样,是观念先行的,实际上是把自己喜欢的某种风格,如几何风格,统一应用到功能各异的产品之上。

功能主义并没有真正做到形式服从功能。不过,功能主义的这个提法对于我们反思设计的本质是富于启发性的。一件设计品首先应该是能够被人使用的,这是设计的一条底线伦理。从形式上来描述,我们可以说,设计是受实际生活中的“用”定向的。这一形式规定,将设计与艺术区分开来。艺术品是由观众的感触定向的,设计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不被要求来“感动”使用者。一件好的设计品肯定是有吸引力的,有感染力的,但这和一件艺术品的感染力不同。这里的情况稍微有些复杂,因为按照最新的看法,一件艺术品不一定非要是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任何一件人工制品在合适的语境下,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品,例如希腊的神庙,中国的长城,它们都起到了艺术的开启作用,按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说法,也就是真理自行设置到作品中,使得作品对于周围的世界具有一种开启的作用。这也就是说,一件设计品或一件传统的工艺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转化为一件艺术品,如可口可乐标志之与波普艺术,布老虎之与民间艺术研究者。不过,既然用到“转化”这个概念,那也就意味着设计品通常不是这样的。换言之,设计品的标准与艺术品的标准并不重合。

设计品在最低程度上,只是一件可供使用的人工制品。这给整个设计定下了一种比较低的基调。当然,设计品又不同于普通的人工制品。如前所述,设计是人工制品中出新意、出创意的部分,对产品的设计是对产品的精益求精。

至于说产品的新意和创意,具体需要由哪些指标来衡量,这是一个现实的操作问题,只能交给复杂多变的生活自己去解决,哲学思考在这里是没有权利发言的。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件设计品的好坏,最终得由使用者说了算,尤其是由那些“苛刻”的使用者说了算。比方说,照相机发烧友,音响发烧友,他们所下的判断,在消费圈中是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的。他们既是使用者,又是研究者,能通过他们的“测评”的产品,大概是能够物超所值吧!所谓物超所值,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如此看来,衡量好设计的原则之一,是看一个设计能否在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某类产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一个宽泛的说法,它既包括最具物质特征的“耐用”、“经济”等,也包括具有非物质特性的“身份感”和“情感认同”。尤其是在当代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不仅仅消耗一件产品的物质部分,而且还要消耗一件产品的符号部分。“品牌”一方面意味着质量和售后服务能得到较高的保证,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使用它的人“高人一头”。设计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品牌的塑造。绝对伏特加的系列广告,海尔电器的整体销售策略,这些都是设计中成功的范例。对于中国的设计来说,当务之急是树立一系列能够拿得出手的品牌,否则,就只能永远跟在外国设计的屁股后面,做一些二手的生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