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目标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目标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教学目标设计,有些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一种是主观认识不够,重视教学过程设计,轻视教学目标设计。下面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对教师们编写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这些目标不仅可以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几乎也可以成为每节小学英语课的教学目标。

第五节 教学目标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对于教学目标设计,有些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一种是主观认识不够,重视教学过程设计,轻视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目标只是一笔带过,教学中也没有真正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既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教学活动的终点。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指导,怎么可能很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另一种是,教师主观上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在编写中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导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给教学评价也带来一定困难。下面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对教师们编写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案例1

人教版小学英语Book Two Unit 4 Part A第一课Do you like pears?

(一)认知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peach,orange,pear以及它们的复数形式。

(2)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

(3)能初步学会在情景中运用句型: Do you like apples? Oranges?来询问并表达对事物的喜好。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唱、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告诉学生水果有益健康,提倡多吃水果。

分析 在这个教学目标中,认知目标的主语是学生,说明学生在这堂课完成之后应该学会什么。而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中的主语却是教师,说明的是教师应该做到什么。这意味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活动,目标就达到了。很显然,这种编写方法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根据ABCD模式,我们知道A这个教学对象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目标设计与编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重心应该指向学生和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结果。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学生应该……”。例如:在表述情感目标时,“告诉学生水果有益健康,提倡多吃水果”可以表述为“学生了解水果有益健康,喜欢吃水果”。

这个问题在许多教案中都可以看到,甚至在出版的优秀教案中也经常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另外,有的教学目标对主体的表述更为不明确,例如:“通过句型的操练及课中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人的能力各有不同。”从这个表述中无法知道谁是主体,是老师还是活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主体不是学生,因此这个表述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通过句型的操练及课中的活动,学生明白人的能力各有不同”。

☆教学目标笼统抽象,缺乏可测量、可观察性。

案例2

同案例1。

分析 三个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中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分笼统。这些目标作为小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应该比较合适,但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来说,就太大、太笼统、太抽象了。这些目标不仅可以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几乎也可以成为每节小学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因为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很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无法用来评价学生在这节课之后能做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具备可观察、可测量的特性。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表述应该具体,提出学习后学生应该有的行为结果。例如:在案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个目标,可以具体说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可以这样表述:“学生能读懂并听懂课文中的对话”和“学生能用Do you like apples? Oranges?等句子来询问并表达对事物的喜好”等。这个目标其实是叙述有关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应该也属于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至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个目标,它反映的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不便于观察和测量,可以把它表述为“学生喜欢参加英语情景表演,用英语询问对事物的喜好”,这也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的喜爱和兴趣,而且比较便于观察、测量。

☆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学活动过程,而不是教学活动的结果。

案例3

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有一个优秀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

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收集有关食物的词汇、句型、歌谣及中国、西方、本县的特产食物,并围绕各种主题设计有关的作品,然后让各小组以介绍成果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深化。通过本课成果汇报、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开展对饮食文化的追溯、调查、了解,进行实地的操作、设计与实践,引导他们去关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饮食,了解各种饮食文化的交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更多有关食物的词汇、句型,了解中国的美食、西方的美食和地方的美食,能自编一些有关食物的歌谣,能熟练运用更多有关就餐的句型,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成果汇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课后,学生可以用英语为自己或餐馆设计英语菜谱,并能在就餐时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还可以设计有关食物的作品、墙报等,加深了解饮食的有关文化。

分析 在这个教学目标中,叙述了许多有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收集有关食物的词汇、句型、歌谣及中国、西方、本县的特产食物,并围绕各种主题设计有关的作品,然后让各个小组以介绍成果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深化。通过本课成果汇报、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开展对饮食文化的追溯、调查、了解,进行实地的操作、设计与实践,引导他们去关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饮食”,这些描述都是有关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手段,不是学生的行为结果。这样的描述是不能体现教学目标的作用的。教学目标应该说明学生在学习后能做什么,学会了什么,没有必要描述所要进行的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除此之外,这个教学目标的描述方法不正确。一则,表述的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像“培养学生……”、“引导学生……”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二则,根据ABCD法,描述的句子应该是动宾结构,不要有“与此同时”、“然后”之类的词。教学目标应该采用提纲的形式,把各个项目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述出来;而且,各个项目应该按照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几个方面分别叙述。其中文化意识方面的要求可以和情感态度写在一起。提纲式、分类描述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明了。

☆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的表述模糊,不具体。

案例4

三年级课题: The crow and the fox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大意。

     (2)能够根据音素比较流利地读故事。

     (3)懂得故事中部分单词的意思。

分析 在这个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用的是“理解”、“懂得”。这两个动词是体验性的行为动词,反映的是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感受。到底怎样才算理解和懂得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这样的教学目标给教学评价带来了困难。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原则,我们应该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性动词(即结果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目标(1)可做如下修改:理解故事大意,①能说出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②能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哲理。在这里,采用了内外结合的表述,也就是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目标(3)可以说得更为明确一些,可以改为“能说出单词在故事中的汉语意思”,还应该指出具体是哪些单词。

教师在选择动词时,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具有可观察特点的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内容不全面,重认知目标,轻情感目标、过程和方法。

案例5

广州版Success with English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字母Ss,Aa,Pp,Tt,Ii,Nn在单词中的发音。

(2)能听、说、读、写由Ss,Aa,Pp,Tt,Ii,Nn组成的单词。

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要涉及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目标中只涉及了知识和技能这个维度,完全没有涉及另外两个维度。在上面一个案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反映出有些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十分重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目标编写,而对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目标则重视不够。因此,在他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没有涉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的内容。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师的影响,认为教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所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才是教学的重点。显然,这种观点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新的教育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有更多教师不是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习得的培养。他们认为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就行了,在教学目标中写不写无所谓。这个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教学目标制约教学过程进行的方向,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有导向作用。没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反映了教师还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随意性大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强的主观性。

教师在编写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时,要根据新课标制定的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在教学中找到渗透点,让学生经历和体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过程和方法,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这个案例中,采用联想的方法教授字母发音,学生很容易记住字母的发音和拼写形式。“s”形、音都很像“蛇”,在教授时将它们联系到一起,会有助于学生记忆。学生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而是从中获得记忆的方法。因此,案例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可以这样补充:在创设的情景中,学生学习运用联想的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

案例6

广东人民出版社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 2中的Unit10 How many are there?有一个优秀教案是这样编制情感态度目标的:

情感、文化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运用中体会学习快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

(2)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品德。

(3)能把学到的英语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交际中。

分析 这是一个情感态度目标,没有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所以不应说成“情感、文化目标”。这三项的描述都很空泛,没有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结果,而且第(3)项和第(1)项中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应该是属于能力方面的目标,而不应该属于情感态度目标。第(2)项尽管描述的是情感态度目标,但是太空泛。“学生的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包含的内容很多。通过这节课,学生的哪些素质会有所提高,具有哪些良好的社会品德呢?教师无法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评价学生,这样的表述不具备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像一顶大帽子,可以套用在很多课上,缺乏针对性,因此它失去了评价和导向的功能,只能流于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必须融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喧宾夺主。所以设计情感态度目标时必须找到合适的渗透点,将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后感悟其中的情感因素,建立积极的情感。上面的情感态度目标可以将它细化,而且在描述时要注意句子的主语是学生,可以修改为:(1)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游戏活动;(2)学生乐于用课堂上所学的句型与同学交谈。修改后的目标体现的仍然是学生合作精神,但更具体、细化。这样的目标既符合教学内容,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脱离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案例7

同案例3。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通过本课成果汇报、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开展对饮食文化的追溯、调查、了解,进行实地的操作、设计与实践,引导他们去关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饮食,了解各种饮食文化的交融”,似乎高了点,尤其是“了解各种饮食文化的交融”,学生很难在一节课内体会到饮食文化的交融。事实证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没能体现各种饮食文化如何交融。再者,“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不可能指望在一节课内得到提高。因此,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点脱离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也就流于形式,没有指导作用。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还要考虑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同学校的教学设施、学生的经济条件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农村学校在教学条件上比城市学校要差许多,学生经济状况也差许多。在城市学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而在很多农村学校就不可能这样要求学生。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这些情况进行设计。只有符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可行性、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