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多血质气质的人以其活泼、大方、机智、聪敏、善于交际、兴趣广泛的气质特征,更能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灵活地使组织领导的决策和措施得到顺利贯彻和落实,并能较好地掌握公众的意见、态度和期望,使信息及时反馈,更适合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当然,必须克服工作中不能持之以恒的气质弱点。公共关系本身就是商品经济竞争的产物,在激烈的竞争中,公共关系人员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其他组织、个人的关系。
公共关系人员_公共关系学

3.3 公共关系人员

公共关系工作实践证明:一切公共关系工作的成败得失,有效程度和创造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条件。

3.3.1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条件

公共关系工作是社会组织利用传播沟通手段去影响公众态度,从而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复杂的、高级的劳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公共关系人员的操作。正是由于它是科学性、艺术性、理论性、操作性的综合学科,所以对公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1.良好的气质性格

所谓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首先表现为气质、性格。

良好的气质。气质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表现在人的情感、认知、语言和行动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构成公共关系人员素质的重要方面。人类大致有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恒常性、稳定各有不同。一般地,胆汁质的人较直率、热情、精力充沛,但情绪不稳,易于兴奋冲动,脾气多暴躁;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迅速,善于交际,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多变,做事缺乏耐心;黏液质的人喜欢安静,办事稳重、沉着、善于忍耐,但情绪不易外露,大多沉默寡言,反应较为迟缓;抑郁质的人办事谨慎、小心,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觉察的小事物,但孤僻、忧郁,行动迟缓,疑虑重重。一般认为,多血质气质的人以其活泼、大方、机智、聪敏、善于交际、兴趣广泛的气质特征,更能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灵活地使组织领导的决策和措施得到顺利贯彻和落实,并能较好地掌握公众的意见、态度和期望,使信息及时反馈,更适合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当然,必须克服工作中不能持之以恒的气质弱点。其实严格地讲,气质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因为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说某种气质类型的人更适合做公共关系工作,是因为气质不但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但这并不等于其他气质类型的人就不能从事这一工作。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典型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常见,大多数人的气质是介于各种气质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因而不能把它绝对化。

良好的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如刚强、懦弱、寡断等,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气质密切相关。优秀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开朗、耐心、善解人意。由于公关系工作中要与各种公众打交道,要能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此,要具有外向型,开朗的性格。公关工作人员只有善于辞令,才能向公众表达意向、愿望,以诚恳的态度说服公众。同时,他们还要以极大的耐心,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反映。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与公众交谈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态度要和蔼、宽容,将心比心,善解人意,营造一种平等、融洽的气氛。

第二,沉着、顽强、勤于思考。公共关系工作面临的人与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各种矛盾纷至沓来,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甚至酿成大错。为此,要求公共关系工作人员遇事要沉着冷静,慎重思考,善于从表面现象背后抓住事物的本质。当然沉着不等于拖拉,而应该是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对于深思熟虑的事情,要毫不迟疑地大胆去干,对于工作中的失误也要勇于承担责任。特别是当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有顽强的毅力,不气馁、不灰心、不断总结经验,取得成功。半途而废,终将一事无成。

第三,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现代社会中,幽默被认为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开朗的性格可以通过富有幽默感的谈吐表现出来,语言的风趣、幽默往往是机智、开朗的重要表现方式,它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甚至可以表达用正式语言难以表达的意思。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产生误解,这时,如果以富于幽默感的玩笑话寒暄,就比声嘶力竭的争吵或抑郁寡欢更能巧妙地解脱困境,而且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幽默的言谈更容易感染公众,影响公众的态度。在西方,富于幽默感甚至成为选择政治家的一个标准,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2.优良品德

品德是指人的品质与道德。由于公共关系人员所从事的是一种塑造组织形象的复杂的工作,是一项影响、说服乃至征服公众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本身具有人格影响力和品德的魅力,具体有以下诸方面内容:

第一,真诚可信,实事求是。真实是公共关系的生命,因此,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品质,无论是与公众交往,还是调查研究,收集信息,传播信息,都必须以真实为原则。公共关系工作者能言善辩绝不是无中生有、言过其实,只有以诚相待,开诚布公,才能赢得信任,“言必信,行必果”才能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二,公正无私,乐于奉献。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是否公正无私,有没有奉献精神,直接关系到公关工作的成败。公正,意味着公共关系人员对公众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搞亲疏远近,更不能以貌取人。无私,则要求公共关系人员不谋求组织利益之外的个人利益,时时处处以组织的利益为重。无私还意味着为了组织的利益,放弃、牺牲个人利益。对于一个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来说,不仅要注重所在组织的特殊利益,而且要重视公众利益,对整个社会负责。

第三,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应当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要善于理解人、宽容人、乐于助人,乃至于容忍他人的缺点和弱点。公共关系的言行与其说体现着本人的优秀品质,倒不如说体现了社会组织及其领导的风范。

第四,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公共关系本身就是商品经济竞争的产物,在激烈的竞争中,公共关系人员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其他组织、个人的关系。他们应该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不以诋毁竞争对手的卑劣手段来抬高自己,更不能利用行贿、收买、欺骗等违反职业道德的手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应凭着自身的能力、水平、经验、技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在一些人眼里,总认为公共关系人员自在、潇洒、轻松,其实并非如此。他们的工作有时是烦琐、乏味的。为了给组织树立美好的形象,他们有时到处奔波,四处应酬,付出辛勤的汗水;有时甚至会遇到误解,被人讥笑嘲讽。这就要求公共关系人员要有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不怕挫折,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3.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求知者头脑中的内化,它是一种多元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公共关系知识体系在公共关系人员头脑中的内化。

公关人员首先要具有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具体包括:一是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公共关系的实务知识。其次,要具备与公共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涉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营销学等学科;从传播学角度看,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此外,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尽管这些学科不是公共关系本身,但它们的许多理论、应用技巧与公共关系的联系极为紧密,对公共关系人员搞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再次,要具备开展特定公共关系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公共关系人员应掌握自己所服务的组织或企业的专业知识,充分了解组织的情况,包括组织的性质、特点、任务、目标;组织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员工的精神面貌及竞争对手的行为、心态等。例如:一个钢铁企业的公共关系人员,对本企业、本行业生产的工艺流程、技术指标、产品等级标准;市场或计划调拨价格、生产水平、本企业与国内外其他企业相比的优势或差距;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利润、税收、产值的增长情况及本企业的管理手段,企业的发展历史,职工人数,组织领导状况等都应该有所了解。只有这样,公共关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4.健全的能力结构

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与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一样,是一个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能力所构成的系统,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泛的社交能力。公共关系工作是通过传播活动树立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人员是社会组织形象的体现者和代言人,肩负着沟通公众、环境、社会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有相当强的社交能力。要努力与众多的社会成员交朋友,了解不同公众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懂得与不同行业、职业、地位的人交往的技巧;善于主动出击,推销自我,并寻找交际的机会和增加交际的深度和契机;他们应遵循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懂得社交场合中的礼仪。总之,公共关系人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社交能力,才能潇洒自如地走向各种社交场合,施展自己的魅力和才能,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二,较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将自己的知识、观点、意见明确地传播给他人的能力。公共关系工作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信息传播和意见沟通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因此,公共关系人员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是否成功或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往往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驾驭水平。作为公共关系人员,要想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符合逻辑的口才;其次,语言要生动,富有情感,具有说服力、感染力,要掌握听众的心理,注重用词、语气、面部表情的协调一致,制造良好的谈话气氛;最后,公共关系人员要注重讲话的策略,同样一句话,一个意思,怎样表达,何时表达,何地表达,都要认真仔细地斟酌,万万不可口若悬河,故意卖弄,甚至不讲原则地信口开河。

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同样是一种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公共关系人员不单要会说、能说,还要能写。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许多公文、柬帖、新闻报道、公关调查报告,公关广告等稿件,都需要由公共关系人员起草和修订。这就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具有驾驭文字的能力。他们不但要熟悉各种文体、文章的基本形式,还要会利用自己的丰富知识给文章润色,创造尽可能完美的文字材料,使文章能给人以清新、生动、流畅、亲切之感。

形体表达能力。形体表达也称动作表达或人体语言,它是利用人们的身体器官、躯干形态、面部表情、手势、下意识动作等传达感情和交流信息的方式。有人统计发现:人的形体表达比语言、文字更能充分、客观地表现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因此,公共关系人员应用心研究人体语言,从中了解对方的态度或某种细微的情绪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可能传达出的某种信息,善于运用人体语言把一些不便用口头和文字表达的信息传达给公众。

当然,在公共关系工作中,三种表达能力不是截然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作用,只有综合运用,互相配合、补充,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第三,良好的组织能力。在公共关系实践中,经常要利用新闻发布会、公务谈判、沟通性会议、产品展销会、订货会、商品交易会等各种活动传播信息、推销产品、树立组织形象。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周密严谨的组织,这就要求公共关系工作者善于计划,头脑清醒,办事周到细致,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而每一次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都是公关人员精细、严密的组织能力的表现。

第四,处乱不惊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应付情况突然变化的能力。在公共关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事件和场合,甚至可能发生意外。如何使自己在不利的形势下扭转局势,如何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处乱不惊,以自己的语言或行动挽救可能出现、甚至已经出现的失误,这就需要公共关系人员具有灵活的头脑、冷静的思考、果断的处理及技高一筹的应变能力。当然,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公共关系人员在制订工作计划时就应尽可能地对各种意外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第五,自我控制、调节能力。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控能力,是指一个人自我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语言、行为的能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有花开花落、悲欢离合。无论哪种生活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然而,作为公共关系人员,由于他们举手投足都关系着组织的声誉,他们的责任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因此,他们必须有控制自我的能力,不能因喜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悲而失去理智,更不能因恼而迁怒于公众。如果在工作中受到指责、误解、嘲讽、刁难,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忍”字当头,心平气和地认真听取意见,以冷静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微笑服务去消除对方的误解。

第六,独出心裁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创立新思想、新事物、新环境等以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或适应自我变化的能力。独出心裁的创新能力,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有赖于实践、观察和想象。它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只有在渊博的知识基础上,克服习惯性思维的弱点,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有批判地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求新、求异、独辟蹊径,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技高一筹、领先一步,从而扩大影响推销产品、争取公众、树立形象。

5.健康的心理素质

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和意识,这些心理素质在实践中表现为自信、热情、开放、审美等心理。

第一,自信的心理。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水平。自信是对公共关系人员职业心理的最基本的要求。古人云:“自知者明,自信者强。”充满自信的公共关系人员敢于面对挑战,自强不息。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应是建立在周密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基础之上的。公共关系工作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到工作的成果,但有时还需冒一定的风险。当一个组织遇到危机时,只有充满自信,才能临危不乱,才能以稳健的姿态,凭借着智慧,依靠耐心和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第二,热情的心理。热情是每一位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公共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只有积极主动,热情开朗地与人交往,才能创造出一个友好、热烈的社交场合。对于公共关系人员来说,一方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种敬业精神,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到工作当中,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另一方面,要以真诚去对待每一位公众,把公众作为自己真心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理解、帮助他们。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对什么都没兴趣,对一切都漠然以视,那么他既不可能接受别人,也不可能为别人接受,这样的人是无法胜任公共关系工作的。

第三,审美的心理。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它必然具有审美价值。自古以来,人类生活就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要求公共关系人员一定要有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他们要追求美的气质、美的风度、美的语言和美的行为,要适合时代的审美标准,去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就要具有较为全面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工作能力和文化修养。此外,他们还必须掌握一些实践较强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在公关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3.3.2 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及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工作需要一大批公关人员去做,有些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有些从事教学工作,有些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范围、职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充当不同的角色。

1.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

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是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人员角色而决定的。公共关系人员角色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专家型、领导型、技术型、事务型。

专家型公共关系人员是专门研究和解决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权威,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宣传推广能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是公共关系队伍的中坚力量。专家型角色主要包括以下人员。

第一,公共关系顾问。公共关系顾问是对公共关系工作有一定研究,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富于实践经验的处理和解决公共关系方面问题的社会技术专家。公关顾问有的是一些公共关系人员兼职担任,有的是一些离退休而富有经验的老同志担任。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制定与实施公共关系方案,为当事人做决策参谋。帮助组织与公众建立联系,协调与公众的关系。提供各种业务咨询,传播信息、解决公共关系难题。指导与教育一般公共关系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第二,公共关系学者和教育家。公共关系学者和公共关系教育家是专门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培养教育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专家。他们从事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公关理论研究,总结公共关系经验,从事不同层次的正规教育、业余培训。主要包括:有权威的新闻记者与编辑、评论家、大学教师和研究员等。主要日常工作有: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与探讨,为国家或重要部门提供制定政策和策略的依据。介绍、翻译与传播国内外有关公共关系理论、实践、动态的信息。撰写公共关系论文。编写公共关系专著与资料,编辑出版有关报纸、杂志,为电台、电视台提供专题或专栏节目。从事公共关系教育工作,在学校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组织公共关系知识的普及和各项竞赛或专题活动。

领导型公共关系人员是指,在各公共关系组织或相关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他们是一个部门公共关系工作的总设计者,对整个组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主要包括组织的经理、部长、主任等。其日常工作为:

第一,制定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策划公共关系方案与程序,为每一阶段或每一时期的公共关系工作确定明确而具体的任务。第二,估算、分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所需要的人才、物力、时间和费用,确保公共关系工作的正常运转。第三,参与高层次决策活动,及时反映各方面情况和信息,从公共关系角度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第四,处理公共关系部的各种问题,领导、检查、监督全体人员的工作。第五,总结评估公共关系工作,定期向组织提出报告,回顾与展望公共关系工作。第六,对内协助各部门的工作,对外作为组织的发言人。

技术型公共关系人员是从事专项技术的业务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摄影师、广告师、设计师、编辑、记者等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他们是公共关系计划与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业务技术实施者。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第一,在公共关系程序中承担某一方面的具体任务,并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作用。第二,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第三,在传播信息、沟通媒介关系中进行组合和搭桥活动。

事务型公共关系人员,是组织中从事一般日常工作的最普通、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根据他们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等因素,人们常常把事务型公共关系人员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内公关人员。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首先开展对内公关工作,取得组织内部公众的真诚理解和鼎力支持。内求团结才能外求发展。对内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有:其一,了解员工、尊重员工,造就员工良好的价值观念。其二,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其三,组织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和福利活动,为员工排忧解难。

二是对外公共关系人员。除了搞好组织内部的工作以外,公共关系的重点仍然是对外部公众的工作。对外公共关系人员的主要日常工作是:其一,负责联系外部的顾客和客户,不但要向顾客进行宣传和产品推销,还要负责对售出商品的维修、服务。其二,收集公众对产品及工作的意见、建议,答复客户的询问和投诉。其三,设计、创意、制作精美的广告。其四,负责与媒介的联系,代表组织与友邻及同行或社会其他部门交际、联系。其五,主持召开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产品订货会、商品交易会。

2.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

由于职业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不同的职业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都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正如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一样,公共关系人员也要讲究公共关系工作的职业道德,而且对他们的职业道德要求标准更高。这是因为:公共关系通过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扩大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追求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因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公共关系人员是组织的化身,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单反映自身素质和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影响着组织的形象和信誉。公共关系工作职业道德主要包括:

第一,恪尽职守、忠诚老实。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公关人员的基本工作和根本任务。因此,衡量一个公共关系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是看他对公关事业是否尽心尽责,对公共关系工作是否恪尽职守。这就要求公共关系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充分履行本职工作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按照国家和政府的法纪和规章制度办事。不从事任何与履行职责无关或相悖的事务,严守组织机密,维护组织形象,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真诚老实就是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在对待职业的态度上要体现客观真实的原则。要讲真话、说实话,力戒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投机取巧,因为“真实”是公共关系的生命所在,只有真实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和友情,才能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

第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公共关系工作并非有些人所想的迎来送往、潇洒浪漫,它是实干的事业。因此,公共关系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如何,不但要看他有无自觉履行职责的愿望,而且还要看他有没有履行职责的过硬本领。公关人员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全面掌握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只有努力工作不断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组织赢得信誉。

第三,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公共关系工作就是服务。每个公共关系人员只有为公众、组织、国家谋利益的义务,而没有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力。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始终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组织利益放在首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利用手中的关系和权力营私舞弊、损公肥私、贪污受贿、欺诈勒索,在工作中要依法办事,坚决与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四,公道正派,谦虚团结。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品德高尚、原则性强;不逢迎拍马、投机钻营。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从大局出发,维护正义,坚持真理。另外,公共关系工作是复杂的,单凭一两个人是不能完成的,它需要工作人员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就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克服傲慢自大、夸夸其谈、争功夺利、妒贤嫉能等不利于团结的作风,去营造谦虚、民主、宽容、忍让的环境和气氛,群策群力,使公共关系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地开展。

3.公共关系人员的教育培训

公共关系事业的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共关系专门人才,于是选拔和培养公共关系人员,成为我国当前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和发展公共关系事业的迫切任务。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教育和培训。

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学习很多的课程,涉猎大量的知识,训练多种技能,这是由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发达的国家中,大多数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通常都在大学社会科学系或大众传播系毕业以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一些专门的公共关系技术课程才从事这一工作。其中不乏公共关系专业的硕士、博士。在我国,公共关系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专门培养公共关系人才的专业学校还不多,虽然一些学校已经设立了这样的专业或已经培养出了一些学生,但也解决不了现在公共关系人才短缺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公共关系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在一些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公共关系专业或公共关系课程,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培养公共关系人才。这种教育通常有系统、严格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专业师资和专业教材,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学校通过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关系的有关知识,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成为独当一面的公共关系人才。目前我国已有20余所大学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或辅助专业,有些学校已开始招收公共关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这种通过正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正是我国今后公共关系教育的发展方向。

社会教育。公共关系的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的途径,它主要有普及型和提高型两种类型。普及型的公共关系社会教育的重点是向非公共关系专业人员普及公共关系知识。这些人员在接受公共关系知识后再经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有可能成为公共关系专业人员。提高型公共关系社会教育侧重于对现有公共关系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工作水平,它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公共关系社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第一,函授进修。指以高等院校为基础和依托,依靠某些社会组织,利用一些有名望的公共关系专家,联合培训公共关系人才的教育方法。函授教育比院校教育时间短、课程集中,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既有广播电视函授,又有书面函授,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可以缩短周期,早出人才。

第二,短期培训。公共关系培训班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的长达数月,有的短短几天。由于培训时间长短不同,讲课者和学员的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各种培训班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培训班的主攻目标往往以掌握各种业务技能为主,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由于学员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历。他们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可以具备公共关系某种专业技能,如广告设计、新闻采写、情报调查、美工摄影等。这类人才在我国目前比较缺乏,需要积极培养。因此公共关系短期培训班对社会在职人员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内容,获知公共关系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提高公共关系工作水平,有一种“短、平、快”的效果。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它要求公共关系人员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修养和能力,还必须掌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从目前来看,一个合格的公共关系人才究竟要学习哪些知识,国内外尚无统一规定,各国家、各地区都有不同。欧美一些国家的公共关系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三大系统:即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逻辑学、统计学、人类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原理、公共关系实务、员工关系、民意测验、摄影、演说、新闻写作等;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学、舆论学、新闻学、社会心理学、外国语言学、市场学、财政学、销售学、工商管理学、广告学、会计学等。从这三大系统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公共关系人员理论水平的培养教育。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公共关系人员的培训工作,所以到目前来说,按照什么体系安排培训内容,是偏重于理论还是偏重于应用,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注意把德才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作为重要原则;扬长避短,从长计议,培养出真正能为组织树立良好形象的优秀公共关系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