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人员,作为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力量。所谓公共关系意识,是指公共关系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内化为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塑造形象的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健全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公共关系人员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创造性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保证,是公共关系人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_现代公共关系管理

一、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人员,作为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其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将对公共关系工作的绩效产生直接的、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组织在外界的形象。

(一)公共关系意识

所谓公共关系意识,是指公共关系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内化为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它属于一种现代经营管理思想、观念和原则,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且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灵魂,是其所应具备的各项基本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素质。公关意识作为一种深层的思想观念,指导和约束着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一切公共关系行为。良好的公关意识促使从业人员始终处于一种自觉化的工作状态,使他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适应和协调,有一种能动、开放、创造性的机制,可创造性地策划和完成公共关系各项工作。公关人员所应具备的公关意识主要有公众意识、形象意识、互利意识、服务意识和开放意识。

1.公众意识

公众意识就是公共关系主体对其公众的认识。组织是因为有公众才有其存在的意义,满足公众的需求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组织应该追求的目标。组织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公众的信赖、支持、合作。组织如果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获得公众的支持,得到公众的合作,其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组织应尽可能为公众的利益着想,创造一切条件为公众服务,满足公众不断发展的需求。公众意识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对组织所面临的公众的清晰认识,与现实公众保持和发展关系的连续行动,与公众求同存异的心理准备,同公众广结善缘。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来自于公众的支持以及组织与其所面临的公众的良性互动。因此,只有牢固树立“公众第一”的观念,明确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赢得公众”,才能真正做好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

2.形象意识

塑造形象的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公共关系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形象目标而展开的,可以说,没有形象的问题,也就没有公共关系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组织的形象并非是虚拟编造的,而是真实的,它以组织的良好行为、优良的产品、真诚的服务为基础。虚假的形象可能会存在一时,但不会长久。具有塑造形象意识的人,清醒地懂得知名度、信誉度对组织的价值,他们会时刻维护组织的形象,甚至视其为自己组织的生命。因此,具有明确形象意识的从业人员,往往能够深刻了解知名度和美誉度对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会在行动中敏锐体察组织形象中的问题,自觉维护组织形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十周年时,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中信公司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信誉”。

3.互惠互利意识

互惠互利、与自己的公众共同发展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原则,也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对公共关系主客体利益方面的认识。任何组织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都希望得到更多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从公众方面来分析,公众没有一开始就要与某个社会组织搞好公共关系的强烈愿望,他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他不可能舍弃直接利益去寻求间接利益,放弃眼前利益去追求长远利益。因此,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了解、支持,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公众环境。在现代社会,任何组织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但组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能否想到信任、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公众的利益,能否想到自己对公众的回报,是组织是否具有互惠互利意识的表现。不具有互惠互利意识的公共关系人员,是不可能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

4.服务意识

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都必须着眼于公众。当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满足公众利益应该是第一位的。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爱德华·伯内斯早在1923年就指出:公共关系工作是为了“赢得公众的赞同”,“公共关系应该首先服务于公众利益”。服务意识作为一种无声的传播,是公共关系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共关系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兴亡。因此,任何社会组织的决策者及其公关人员都必须在服务意识的指导下,处处为公众利益着想,利用和创造条件为公众服务,努力满足公众各方面的需求。

5.沟通意识

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来协调组织与公众的利益和关系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一大特点。因为信息的双向交流、沟通对组织、公众来说,是完全平等和自愿的,没有任何强制的成分,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它能弥补道德、法律、行政手段的不足,这也是最能体现公共关系独特优势和作用的地方。因此,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要具有与公众沟通信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运用各种交流技巧,在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树立本组织的美好形象。同时,组织还要及时收集公众的反馈信息,如公众对组织传出信息的态度、意见和建议等,这将有助于组织与公众良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6.开放意识

改革开放的形势使公共关系在我国得以生存与发展,良好的公共关系,不仅要有外部开放的条件,也要有内部的开放要求。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开放意识既包括向外“放”的意识,即利用一切机会让公众知晓组织的真实情况、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服务、组织的形象等,也要有向内“引”的意识,也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社会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组织方面来,让社会和公众支持组织的发展,让组织知晓社会的反映。总之,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应主动地在公共关系行为活动中寻求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途径。开放意识倡导的是社会组织要以开放姿态和胸怀向公众、向社会袒露自己,这种诚挚的举措是实现公共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营造“玻璃屋”,增强社会组织的透明度,可以使社会组织坦诚地、全面地融入社会、面向公众,以达成与公众、与社会全面的双向交流。

(二)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求知者头脑中的内化,也就是客观知识世界经过求知者有选择地输入、储存、加工,在头脑中形成的由智力联系起来的多元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健全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公共关系人员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创造性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保证,是公共关系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来源和基础。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包括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两个方面。

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包括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实务、案例分析以及公共关系特有的方法等。从事公共关系实践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同类型公共关系工作机构的构建原则和工作内容、公共关系运作的基本程序等。公共关系人员除了需要精通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熟悉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包括:公共关系调研的知识、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的知识、公共关系活动实施和评估的知识、公众分析的知识、与各类公众打交道的知识、社交礼仪知识等。这些知识是每一个公共关系人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否则,公共关系人员就无法树立公共关系意识,不能运用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会使自身的工作产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甚至与科学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工作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在实践中,公共关系工作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需要借助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去解决错综复杂的各种公共关系问题。因此,如果不广泛地学习、吸收和掌握人文、社会学科众多方面的知识、本领,不仅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且也难以深入、透彻地学习、掌握公共关系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应用这些专业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关系人员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有:管理学知识、传播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公共关系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管理活动。从管理的角度看待公共关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公共关系工作视作一种管理行为、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公共关系的本质。因而,公共关系人员非常有必要了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公共关系工作目前采用的技术绝大部分是传播技术。无论何种类型的公共关系工作,都需要大量运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甚至文化传播的技术。因而,公共关系人员也有必要了解传播学的知识。公共关系工作直接面向社会、面对人,为此,公共关系人员需要研究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因而,公共关系人员还有必要了解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总之,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是金字塔式的,其知识越广博,涉及、掌握的学科越多,其塔基就越大越坚固,也越能为其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保证,从而使公共关系人员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和空间。

(三)能力素质

公共关系工作对其从业人员的能力也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并不是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只要能说会道、善于交际就行。英国公共关系专家杰弗金斯认为:“从广义上说,公关实际工作者需要具备以下几项条件: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诚实正直、想象力、求知欲。”[1]从现在的实践来看,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分析策划等基本能力。

1.交际能力

一个现代人必须善于交往,对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来说,尤其如此。交际能力即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与吸引力,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场合亲切、自然地与各种不同性格、职业的公众交往,并能给对方留下较为深刻的良好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是社会活动家,交际能力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公共关系人员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良好的交际能力使公共关系人员具有了人格的魅力,在人际交往中能使对方如沐春风、如遇故友。而一个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往往人为地在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周围环境、自己与他人之间设置了一道心理屏障,这样的公共关系人员,不可能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公共关系工作。总之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能使企业处于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指公共关系人员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策划、指挥、安排、调度及协调的能力。它是公共关系人员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保证。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活动,任何一个公共关系活动要有章法、有条理,公共关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千头万绪、具体繁杂,这就需要组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和组织各相关部门、人员的关系,调动组织人员的积极性等。如果公共关系人员缺乏良好的组织能力,人员就会像一盘散沙,活动就会十分混乱,就不会有好的效果,甚至会给组织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协调组织内部、外部的各种关系,合理地组织、安排涉及公众关系、组织环境和无形资产的各种因素、力量,使它们能以最优的结构,为组织创造最佳的效益。

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公共关系人员具有流畅、独特、变通、创新以及超乎平常思考与活动的能力。创新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每一个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就像一个个雕塑精品,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公共关系人员只有不断推出富有想象力的、别具一格的新颖活动方案,才可能使组织或一鸣惊人、旗开得胜,或力挽狂澜、化险为夷,或力克群雄、出奇制胜。公共关系之所以如此迅猛地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展,正是这种变幻无穷的创新设计,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公共关系的强大魅力。公共关系工作是一项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公共关系人员是组织与公众的中介者,但绝不是“传声筒”,必须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来影响和感染公众。不断超越、追求卓越、追求创新是公共关系人员的应有素质。因此,创新能力是公共关系人员开拓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公共关系人员要博览群书、勤于思索,要打破常规、刻意求新,要敢于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运用复合思维。事实证明,每一项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都是公共关系人员创新和智慧的结晶。

4.分析策划能力

分析策划能力是指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监测环境、发现问题、预测趋势、制定对策的能力。公共关系人员的策划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组织内外环境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对组织发展前景的前瞻性或预见性的基础上,对组织形象准确定位,对活动主题精心设计,创造性地提出若干可行性公共关系方案,并加以反复比较、优化组合,最后确定一个最为合理、最具创意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公共关系人员是组织的宣传员,要善于周密策划,精心设计组织形象,善于运用各种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展现组织形象,宣传推广组织形象。美国学者指出:“衡量公关人员的最根本标准是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熟的公关人员对其工作时间会作这样的安排:10%的时间用于处理技术性问题,40%的时间用于实施行政管理,50%的时间用于分析与判断问题”。[2]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要以察微知著的职业敏感性对零乱的事物、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由表及里找出事物的本质,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准确性确定组织公共关系的症结所在,或预见组织将会发生的公共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通过公共关系调研来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古人云:“人可以谋人,可以谋事,亦可以谋天,亦可以谋地。谋则变,不谋则不得变,谋则成,不谋则不得成。”可见,事成于谋。故一名合格的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较强和健全的分析策划能力。

(四)社交礼仪

礼仪礼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共关系人员的言谈举止不仅反映其个人修养,而且体现一个组织的形象,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公关礼仪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树立和塑造组织形象。在实现其目的的过程中,把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人形象作为组织形象的基础来完善。公关礼仪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使之趋于和谐,从而有助于公关目的的实现。因此,公共关系人员掌握基本的礼仪礼节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尤其是日常交往和集会交往的礼仪要求。日常交往的礼仪一般是指见面、拜访、接待、交谈甚至乘车、送礼、使用名片等要注意的礼节。集会交往的礼仪包括宴请、舞会、与外宾交往等要注意的礼节。

二、公共关系人员应遵守的原则

(一)社会公德

公共关系工作是服务于公众、服务于组织、服务于社会的工作。公共关系必须遵守现代道德及伦理文化的基本原则: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的人道主义;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互利原则;以社会正义为核心的公平原则和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原则。它们是现代公共关系精神的道德基础。公共关系工作者必须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正义事业与合法组织服务,自觉地尊重、维护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利益。公共关系工作目的和工作性质的正义性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应有高尚的品德,他们要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作风正派、公私分明、不拿原则做交易,在工作手段上也必须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绝不能用不正当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不以公众为主体,不以互利为宗旨,偏离了社会公平,忽视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协调发展,不仅会断送公共关系,而且将危及组织的生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性,又要有基本的原则性,在工作中要体现维护社会道德的自觉性,绝不能做那些违背社会公德、有损人格的事情,真正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对各种不同职业、行业所提出的专门化的道德要求。它既是一个社会伦理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社会、公众赋予各种职业、行业的职责与义务。任何一种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享受社会所给予的权利。公共关系工作的职业道德,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由于公共关系工作是要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扩大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追求组织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因此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言行不单纯是个人行为,它们不仅代表了组织,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和社会风气。因此,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更容易受到关注,其相关准则的要求也更严格一些。

公共关系职业道德标准

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上,较早的职业道德准则是美国的公共关系协会于1954年正式通过的《职业标准准则》。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以后,一直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推动各国公共关系职业化和规范化进程的重点。1965年5月,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雅典召开的大会上通过了《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即《雅典准则》)。1968年4月,在该协会的德黑兰会议上又对该准则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现行的《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1973年该协会出版发行的第一号“金皮书”就名为《公共关系实践的标准与道德》;1991年该协会出版的第八号“金皮书”为《社会关系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我国在1989年9月召开的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提出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案)》,经过修订,于1991年5月在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四次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公共关系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增强公共关系工作者道德自律的自觉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公共关系工作者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诚实客观。“诚实客观”是公共关系的生命所在。公共关系人员是为组织和公众服务的,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公众,以事实为依据,全面诚实、客观地为公众传播信息,是公共关系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诚实客观的原则就是要求公共关系人员收集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对获得的信息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为组织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向公众传播信息时要诚实客观、透明公开。如果缺乏“诚实客观”,就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损害组织的形象与声誉。

第二是恪尽职守。恪尽职守是要求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严格负责,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能充分履行本职工作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衡量一个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首先就是考察其对公共关系事业是否尽心尽责,对公共关系工作是否恪尽职守。

第三是注重形象与信誉。由于公共关系事业、公共关系人员是组织联系公众的重要中介,其自身形象对组织与公众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相对于其他社会职业,其自身形象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他们赢得社会认可、组织与公众信任的关键。同样,信誉是组织立身之本。失去公众的信任,实际上就是与公众断交,那么,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将不再有存在的可能与基础。

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1991年5月23日第四届全国省市公关组织联席会议通过)

总 则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它以新型的管理科学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密切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公共关系工作者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公共关系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完善自身形象的行为准则。

条 款

一、公共关系工作者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自觉地遵守我国的宪法、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二、公共关系工作者开展公关活动首先要注重社会效益,努力维护公关职业的整体形象。

三、公共关系工作者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应当力求真实、准确、公正和对公众负责。

四、公共关系工作者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文化修养和公关的专业技能。

五、公共关系工作者应当将公关理论联系中国的实际,以严肃认真、诚实的态度来从事公共关系学教育。

六、公共关系工作者应当注意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和避免使人误解的信息。

七、公共关系工作者不能有意损害其他公关工作者的信誉和公关实务。对不道德、不守法的公关组织及个人予以制止并通过有关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公共关系工作者不得借用公关名义从事任何有损公关信誉的活动。

九、公共关系工作者应当对公关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得利用贿赂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影响传播媒介人员真实、客观的报道。

十、公共关系工作者在国内外公共关系实务中应该严守国家和各自组织的有关机密。

附 则

本准则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和修改。其解释、修改、终止权属全国省市公关组织联席会议。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资格认证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

1.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作为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途径之一,属于非学历型继续教育,一般有两种类型:主要面向非公共关系人员的普及型教育和面向专业人员进行的提高型教育。普及型教育主要是普及公共关系知识,在各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常重要。在公共关系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社会教育以提高型为主,侧重对现有的公共关系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帮助他们补充新的知识,通过研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社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常见的有长短期培训班、研讨班、函授教育等;培训班的主要目标往往以掌握各科业务技能为主,培训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如广告设计、新闻采写、情况调查、美工摄影等。这类人才目前在我国比较缺乏,因此公共关系培训班对于社会在职人员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内容、获悉公共关系研究和实践的最先成果、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可以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2.院校教育

院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主要途径。院校教育具有系统性、严格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院校教育属于正规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正逐步取代社会教育,成为今后培养合格公共关系人才的主要途径。它通常有系统的和严格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专业师资和专业教材,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教学要求很高。公共关系院校教育,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开设公共关系专业,也是公共关系职业化的一个标志。在我国,公共关系的院校教育有中专和大学等多种层次,中专学历的公共关系专业学生一般只能承担相对简单的初级工作。高校的公共关系教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即在新闻、商业、管理等专业面向学生开设一两门公共关系课程,作为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素养。另一种是设置公共关系专业,培养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人才,其课程设置比较系统,一般有大学层次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与公共关系学相关或相近的课程和公共关系专业课程等。

3.借鉴经验

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对公共关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英、美等国,对公共关系专业教育和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有很高的学习与参考价值。此外,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公共关系教育的发展,于1982年、1990年出版了第四号“金皮书”《职业公共关系教育的模式》和第七号“金皮书”《公共关系教育——建议与标准》。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资格认证

对公共关系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的认证制度,是保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一种监督和管理的办法。但公共关系人员的资格认证与评定目前尚无国际通用的模式,一般由公共关系协会这样的公共关系专业组织来主持。

1965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开始实行专业资格认定制度。“一个人要想成为协会的资格会员,获得APR称号,必须至少有五年的公关实践或教学经验,要有两名推荐人证明申请者的诚实和能力,还得通过一天的书面考试和口试。”[3]

英国传播、广告和市场营销基金会(CAM)是英国公认的职业教育机构。它的CAM考试和专业任职资格不仅得到英国,而且得到国际广告协会的正式承认。从1969年开始,CAM考试共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等级有六门课程,第二等级有八门课程。考试者通过第一等级六门课程的考试,就可以获得CAM传播学习证书。通过第二等级管理与战略课程以及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两门课程的考试者,可获得相关专业的CAM文凭和从业资格。

1993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开始推行“公共关系专业资格证书”培训活动,在国内引起较大的反响。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举行统一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只有合格者才有资格合法从事公共关系工作,获得“公关员”的称号。这对促进中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的规范化,提高中国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优化现有公共关系从业人员队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4年度调查报告(节选)[4]

为反映2014年度公共关系服务市场的运行态势,正确评价中国公共关系业的发展状况,为专业机构提供积极的行业指引,2015年2月2日至3月13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对中国大陆境内主要公共关系公司进行调查活动。该项活动由协会研究发展部具体实施。

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度全国主要公关公司进行抽样调查,内容涉及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项目组对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统计,并依据行业经验和历史数据进行了相关核实和判断,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形成本调查报告。本报告由年度排行榜、行业调查分析、TOP公司研究、最具成长性公司研究及行业发展分析五个部分组成。

年度排行榜

2014年度公司排行榜包括TOP公司和最具成长性公司两个榜单,其中TOP公司25家,最具成长性公司10家。该榜单以自愿参与调查活动、提交完整数据、能够接受考察核实的公关公司为评选对象,以“TOP公司评选标准”为评选依据,通过加权指数计算产生最终结果。

榜单统计分析由CIPRA研究发展部执行,CIPRA公关公司工作委员会常委会审议。

2014年度TOP公司榜单
(按公司品牌英文名排序)

2014年度最具成长性公司榜单
(按公司品牌英文名排序)

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发展分析

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据调查估算,整个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38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1.5%左右,比2013年12.5%的增速略有下降。调查显示,2014年度以蓝色光标为代表的TOP 25公司的年营业额、年营业利润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9.2%和20%,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公共关系业务的结构性变化日益凸显。传统公关业务增速放缓,新兴公关业务(如数字化传播、新媒体营销等)发展迅猛。作为新兴产业的公共关系行业,其成长速度仍高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增速。

业务类型市场构成(公司数)

业务潜力市场构成(公司数)

网络公关服务构成(公司数)

【注释】

[1][英]弗兰克林·杰弗金斯:《最新公共关系技巧》,夏晓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2][美]纽萨姆、斯各特:《公共关系与实践》,罗建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页。

[3][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等:《公共关系战略与战术》,司久岳等译,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4]参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网站http://www.cipra.org.cn/templates/T_Second/index.aspx? categoryid=0&contentid=948&nodeid=5&page=ContentPage,2014年4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