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岭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秦岭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秦岭山林地带由于受到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不仅引起水土流失,也使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秦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拥有众多的奇花异草、参天古木、珍贵树种、珍禽稀兽等,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6.1 合理利用山林地带

秦岭山林地带由于受到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不仅引起水土流失,也使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而次生植被又多是草甸或灌丛,加上该地带面积辽阔,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栽培多种经济植物或造林,如杜仲、漆树、茅栗、核桃及多种果树和椴树、杨树、桑树等。

6.2 进一步开发利用温泉水资源

秦岭北坡现有汤峪、临潼、蓝田三处温泉,南坡有勉县温泉等。这些温泉的泉水温度高,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不但适于温泉淋浴,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病,而且还可以利用浴后温水种植冬季蔬菜,如韭菜、蒜薹、番茄、四季豆、茄子、辣椒等。这不仅对改善和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有益,同时还能节约能源,保护山麓植被资源。

6.3 引种和扩大栽培亚热带经济植物

秦岭南坡,特别是沟口,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能够栽培多种亚热带经济植物,如柑橘、茶、油茶、油桐等,如果能加强品种的改良和试验,并推广优良品种,就能不断提高产量,扩大秦岭南坡亚热带经济植物栽培的面积,其前景相当可观。

6.4 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秦岭自然环境条件复杂,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其中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太白红杉、大果青杆(Picea neoveitchii)、紫斑牡丹(Paeonia suf frulicosa var.papasveracea)、独叶草、盘羊、金丝猴、大熊猫、朱鹮等。为了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目前已在秦岭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多处,如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至自然保护区、佛坪自然保护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已成为秦岭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栽培或驯化的基地。

6.5 积极发展森林旅游

秦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拥有众多的奇花异草、参天古木、珍贵树种、珍禽稀兽等,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它们是旅游区、点的组成部分,对美化环境,装点风景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已建成的骊山森林公园、终南山森林公园、楼观台森林公园和太白山森林公园等,对开展森林旅游,发展多种经营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由于历史原因、气候变化和人类过多聚集以及粗放的生产方式,秦岭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森林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现象日益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秦岭作为关陇、成渝、江汉平原和中原大地4个经济核心区最大绿色宝库和生态屏障的作用急剧削弱,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聂树人.陕西自然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齐矗化.陕西东秦岭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地质和构造地貌主要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科学论文.科技成果选编:地理专辑,1983:1—8.

[4]田泽生.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1981(3):5969.

[5]张保升.太白山冰川地形[J].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1(2):71—81.

[6]傅抱璞,李兆元,虞静明.秦岭太白山夏季的气候[J].地理学报,1982,37(1):88—97.

[7]傅抱璞,李兆元,虞静明.秦岭山地的气候特点[J].陕西气象,1983(1):2—13.

[8]陕西省林业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论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陈明荣.秦岭垂直温度带的划分[J].地理研究,1992,11(3):27—31.

[10]陈明荣.秦岭的气候与农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11]张伯声.在断块构造的基础上说明秦岭两侧河流的发育[J].地质学报,1964,44(4):406—417.

[12]席承藩.中国土壤(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3]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秦岭主峰太白山[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14]Diels L.Die F1ora von CentraChina.Bot.Jabrb.Syst.,1901,29:167659.

[15]Miller C.Bryologia Prov.Schensi Sinensis.(N.Giorn.Bot.Ital.N.S.)1896—1898:3—2.

[16]Massalogo C.Mem.Acad.Ver.,1897,23(2).

[17]于兆英.陕西省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西北植物学报,1985,5(2):163—168.

[18]刘慎谔.刘慎谔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9]刘慎谔.中国北部及西部植物地理概论[J].国立北平植物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1934,2(9):423—451.

[20]钟补求.秦岭之植物地理[J].西北农林,1947,2(1):83—90.

[21]张志英,苏陕民.太白山植物区系特征[J].西北植物研究,1984,4(1):22—28.

[22]应俊生,李云峰,郭勒峰,等.秦岭太白山山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J].植物分类学报,1990,28(4):261293.

[23]张秦伟.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J].地理科学,1992,12(1):54—63.

[24]应俊生.秦岭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和起源[J].植物分类学报,1994,32(5):389—410.

[25]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秦岭植物志(第1卷)(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985.

[26]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西北野生有用植物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1960.

[2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8]谢寅堂.秦岭蕨类植物资料补编[J].西北植物学报,1995,5(1):83—94.

[29]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系统排列与历史来源[J].植物分类学报,1978,16(3):1—19.

[30]徐养鹏.秦岭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2,10(3):261—264.

[31]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第3卷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2]张满祥.秦岭藓类植物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85,5(3):169174.

[33]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Ⅶ):1—139.

[34]张志英,袁永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秦岭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西北植物研究,1989,9(1):3239.

[35]王荷生,张毓锂.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和特征[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3):092—220.

[36]吴征镒.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J].云南植物研究,1979(1):122.

[37]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8]傅坤俊.秦岭光头山植物区系概述[J].西北植物研究,1983,3(1):28—39.

[39]袁永明,张志英.秦岭的珍稀特有植物及其区系特征[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6,4(4):353—362.

[40]李鼎甲.横断山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J].山地研究,1988,16(3):147151.

[41]吴鲁夫,E.B.(1944)著,仲崇倍译.历史植物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4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4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被区划(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44]崔友文.秦岭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研究,1982,2(1):1—6.

[45]刘鸿允.中国古地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6]孔昭震.三江平原末次冰期的植物化石与孢粉组合[J].地理科学,1984,4(1):76—80.

[4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新生代植物》编写组.中国化石植物(第3册)——中国新生代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8]陈明洪.四川理塘木拉组植物化石及古气候.古地理的探讨.青藏高原研究.横断山考察专集(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49]郭双兴.我国晚白垩纪第三纪植物地理区与生态环境的探讨.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50]宋之琛.灌输南通滨海相第四系的孢粉组合[J].古生物学报,1961,9(3):232—252.

[51]宋之琛.中国中新世植物区系.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52]钱国喜.秦岭森林植物垂直分布及林分概况//陕西林业科学技术资料汇编,1964:4集.

[53]朱志诚.秦岭北麓侧柏林的主要类型及地带性问题[J].陕西林业科技,1978,(5):1724.

[54]朱志诚.关于秦岭北坡森林的基带[J].西北植物研究,1983,3(1):40—46.

[55]朱志诚.秦岭北坡及陕北黄土高原区侧柏林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4,8(4):279—292.

[56]朱志诚.秦岭及其以北黄土区植被地带性特征[J].地理科学,1991,11(2):157—164.

[57]侯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J].西北植物研究,1981,1(1):1—11;1(2);1—13.

[58]孙玉秀.渭河盆地新生代孢粉组合[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0,1(1):84—109.

[59]陈承惠.钻孔剖面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气候初步分析//第三届中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30—141.

[6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陕西蓝田新生界古植物学研究//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157—182.

[61]周昆叔.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J].考古,1963,(9).

[62]方正,高淑贞.秦岭太白山南北坡的植被垂直带谱[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3:(1—2);162—163.

[63]侯学煜.论中国植被区的山地植物垂直带谱的特征//中国植物学会30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63,254—258.

[64]傅志军.秦岭太白山垂直地带性特征初探[J].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0,(1):18—25.

[65]刘华训.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36(3):267279.

[66]王文杰.秦岭北坡南五台地区主要森林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特征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5,3(2):287—306.

[67]朱志诚.秦岭尖齿栎林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研究,1983,3(2):122—132.

[68]朱志诚.关于秦岭及陕北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2,6(2):95104.

[69]朱志诚.秦岭太白山桦林的稳定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1,9(2):169—175.

[70]傅志军.太白山红桦林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4,18(3):261—270.

[71]傅志军.秦岭太白山红桦林的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1994,14(2):37—40.

[72]朱志诚.秦岭落叶松林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的初步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1980,(4):104113.

[73]傅志军.太白山红杉林的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4,(2):69—72.

[74]黄可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中国植物学会55周年年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1988.

[75]傅志军.秦岭太白山植被群落学特征[J].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2,(1):70—75.

[76]张振万,崔友文.秦岭地区的植物区划(草案)[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3,1(1—2):161—162.

[77]Diels L.Beitrage Zur Florades Tsinling Shanund andera Zusatra zar Flora var Central—China.Bot.Jahrb.Syst,1905,36,Beib1.82:1—338.

[78]Diels,L.(1929),董爽秋译.植物地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79]邝生舜.河南地植物带、北带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界线的探讨[J].河南化工学院联合学报生物专号,1961,2(1):1—10.

[80]侯学煜.中国植被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系统单位[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2):154155.

[81]莎巴林娜N A.华东师范大学译.植物地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82]韩宪纲.汉中地区秦岭南坡亚热带北界的初步研究.中国地理学会1962年自然区划讨论会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40—244.

[83]张学忠,张志英.从秦岭南北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分布谈划分亚热带的北界问题[J].地理学报,1979,34(2):342—3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