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态势及建议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态势及建议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态势及建议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韩两国历来是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各国刺激经济措施的不断出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中韩贸易合作又开始回归应有的轨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韩贸易关系的影响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充分展现出来。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态势及建议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韩两国历来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发展历程又充满曲折。特别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中韩经贸合作大幅下降,直到2000年两国的贸易规模才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从2003年开始,双边经贸合作再次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而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从2008年开始,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并使中韩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目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后危机时代”,研究和分析中韩经贸合作趋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以来中韩经贸合作现状

中韩两国经济都带有明显开放型的特征。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两国经济发展速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0%,较2007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2009年又进一步下降为8.7%。韩国经济也严重受挫。2008年四季度其GDP环比下降4.5%,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经济形势的严峻促使双方政府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和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步伐。随着各国刺激经济措施的不断出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中韩贸易合作又开始回归应有的轨道。

(一)中韩贸易合作稳定发展

1.双边贸易额增速止跌回稳

自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发展非常迅速。1992年双边贸易额大约为50亿美元左右。到2005年就达到了1119亿美元,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27%。但是近年来,中韩贸易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放缓的趋势。据韩国统计,2001年韩国对中国出口237.5亿美元,进口1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6%、30.8%。此后,中韩贸易增长速度基本上逐年下降。2008年韩国对中国出口913.9亿美元,进口769.3亿美元,同比分别仅增长11.5%和22.1%。国际金融危机对中韩贸易关系的影响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充分展现出来。2009年韩国对中国出口867亿美元,同比减少5.1%。进口542.5亿美元,同比减少近三分之一。

表1 2002—2010年韩国对外贸易状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

从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开始艰难复苏。尽管还面临着诸多考验,但国际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中韩贸易往来也开始强劲反弹,在对方外贸发展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中国在韩国外贸伙伴中的地位看,在2010年上半年,中韩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与韩国贸易的增长速度。尤其是2010年1月韩国出口总值为31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进口总值为3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6.7%,而中韩之间的贸易量增长了89%,对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韩国在中国外贸中所占的地位看,这一趋势同样明显。上述情况表明,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韩双方的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事实没有改变。

表2 2010年韩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增长速度比较

(单位:%)

img2

资料来源:韩国知识经济部“月度统计数据”

http://www.mke.go.kr/language/chn/economic/key_view.jsp?eq=437&srchType=1&srchWord=&ctx=Trade&pageNo=3

2.韩国一直保持对华贸易顺差

自中韩建交以来,贸易不平衡性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依据不同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略有差异,但贸易不平衡性问题一直为各种研究所证实。根据中国统计数据,2004年中韩贸易逆差增幅高达49.5%,2005年则突破增幅超过400亿美元大关。中韩贸易不平衡问题引起了两国政府的关注和干预。在各方的努力下,从2006年开始中韩贸易逆差连续三年下降(见图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中国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韩国对中国优势出口产品采取了严格的贸易保护手段,使中国产品出口韩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此外,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华贸易顺差正在成为韩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统计,2003年韩国对外贸易顺差14.99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顺差就高达13.20亿美元,占总量的88.07%。2005—2007年来自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了韩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顺差的总额。

图1 近年来韩国贸易顺差盈余的变动情况

img3

资料来源:韩国进出口银行

3.韩国对华贸易结构获得了提升

长期以来,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一直以中间品为主,但其比重在不断下降。具体而言,在1999年韩国对华出口产品构成中,初级产品占0.3%,半成品占69.4%,零部件15.9%,资本货物8.9%,消费产品5.4%。2008年初级产品增长到0.9%,半成品有所降低,占总量的43.4%,零部件产品出口和资本货物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分别占同期韩国出口总量的34.6%和18%。而消费产品的出口则一直呈下降的态势。2009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韩国对华出口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其中,资本货物出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韩国对华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了6.4个百分点。

图2 韩国对华贸易结构

img4

资料来源:根据UNComtrade相关资料计算得出

(二)中韩投资合作出现新变化

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资本重组的重大机遇,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积极引导企业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投资逆势上扬,取得了较大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一大亮点,而与之相对应,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大为减少,我国利用外资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一趋势在中韩投资合作中也表现出来。

1.中国吸收韩国投资:呈不断下滑趋势

与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相比,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明显带有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低等特点,大多数投资项目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近年来,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韩国对华投资的热情有所下滑,中国利用韩资的规模出现了萎缩,甚至在部分地区发生了部分韩资企业非正常撤资的现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经营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在中国利用外资中,韩资所占的份额进一步下滑。据统计,2006年中国实际吸收韩国投资38.95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6.18%;2007年中国实际吸收韩国投资36.78亿美元,同比下降5.56%。2008年中国利用外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来自于韩国的投资却大幅下滑,占中国当年利用外资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4.92%下降到3.39%。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显著,韩资在中国利用外资结构中不断下滑的趋势更是难以阻挡。2009年中国共吸收韩国投资27亿美元,仅占中国同期利用外资总额的3%。

图3 2006—2009年中国实际吸收韩资额变动趋势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

2.中国对韩国投资:出现大幅上涨

与中国利用韩资相反,近年来中国对韩国投资却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据统计,2006年中国对韩国投资额仅为2732万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额的0.15%。2007年中国对韩国投资翻了一番,达到5667亿美元,2008年再次增长71%,接近一亿大关。2009年中国对韩国投资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倍,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0.47%。

图4 2006—2009年中国对韩国投资额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

二、进一步深化中韩合作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合作潜力巨大。当前,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合作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双方应在巩固发展原有领域合作的同时,把提高经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放在突出的位置。具体来说,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构建中韩自贸区“先行区”合作

2010年5月29日,中国总理温家宝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首尔举行会谈时,双方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并商定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双边自贸区谈判。双方力争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启动政府间谈判。这标志着中韩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为进一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良好基础。应当看到,从中韩自贸区谈判到签署中韩自贸协定,由于涉及许多政治、经济问题,一些敏感领域在短期内难以协调,因此中韩自贸区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可以在中韩两国间相邻近地区建立中韩自贸区“先行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一条现实可行途径。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的山东省与韩国的仁川、京畿道地区是建立中韩自贸区“先行区”的优势区域。山东地处环黄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与韩国隔海相望,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基础雄厚,开放程度较高,投资环境较好,与韩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人员交流频繁,且取得显著成效。山东已成为中韩经济合作的“排头兵”与先行者。特别需要提及的是,2008年9月7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已于2009年9月1日通过国家十一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营。它是中国唯一按照国家“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邻近港口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它是目前中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之一,实现了“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区功能,奠定了向中韩自贸区先行区转型的基础。2009年9月7日,中国国务院又批准设立烟台保税港区,这是中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根据规划,烟台保税港区将在最短时间内封关运营。可以说,山东为建立中韩自贸区“先行区”提供了最佳切入点。韩国的仁川、京畿道地处环黄海地区关键地带。先进制造业聚集,港口、空港、物流和金融服务业发达,其经济实力在韩国各直辖市、道中居领先地位,是面向黄海连接中国特别是山东的中心,也是建立中韩自贸区“先行区”的理想区域。况且,自2001年以来,在中日韩三国泛黄海经济合作机制框架下,中国的山东与韩国的仁川、京畿道已经开始了良好合作,在中韩经济合作中具有代表性、先行性。

在中国的山东省和韩国的仁川、京畿道建立中韩自贸区“先行区”,可以为中韩经济合作搭建一个试验平台,实行一些特殊政策,把两国自贸区谈判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在“先行区”内进行试验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范围,有效减少障碍和困难。这不仅能为建设中韩自贸区积累经验,而且将对进一步深化中韩经济合作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快建设便捷畅通的国际通道合作

中国与韩国隔海相望,畅达的国际通道是提升中国与韩国经济合作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与韩国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开展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合作。2010年5月13日,中韩两国草签了《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及其第一阶段的《实施协议书》。韩方表示将尽快完成法律手续,正式签署协议后开展韩国同中国的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第一阶段中韩双方将允许底盘挂车在内的货车相互驶入,下一阶段中韩双方将允许包括车头在内的货车相互驶入。中国将充分利用山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港航基础设施优良、中韩滚装客货班轮运输经验丰富的有利条件,按照中韩两国签署的《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港口与韩国仁川、釜山、平泽等港口开展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直达运输,为中国与韩国物流合作搭建平台。

其二,开展中韩海上火车轮渡的研究论证合作。近几年来,随中韩经济合作特别是贸易合作的不断升温,中韩两国专家提出建设中韩海上火车轮渡的设想,引起了中韩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09年12月,韩国总统李明博提出,应从长远角度研究建设韩中火车轮渡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目前,中国的威海、烟台等城市都在为中韩海上火车轮渡项目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机会。中国将与韩国有关方面合作,进一步研究论证中韩海上火车轮渡问题,积极推进该项目实施,打通中国与韩国的快捷物流通道。

其三,开展中韩海底隧道的研究论证合作。中韩海底隧道问题是近几年中韩两国专家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2009年10月韩国京畿开发研究院专家在首尔举行的“韩中海底隧道国际研讨会”上,进一步论证了中韩海底隧道问题。提出该海底隧道共有4条备选路线:即韩国仁川至中国威海(341公里)、韩国华城至中国威海(373公里)、韩国平泽至中国威海(386公里)、朝鲜瓮津至中国威海(221公里)。从人口和经济等因素考虑,韩国华城至中国威海路线最合适。2009年12月2日,韩国总统李明博主持召开地区发展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了至2020年韩国国土开发基本构想,并决定从长远的角度研究建设韩中海底隧道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韩国有关专家提出韩中海底隧道4条路线的中方起点均为威海。中国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研究论证,推进中韩海底隧道项目实施,逐步形成中国与韩国的海陆大通道。

其四,加强中国与韩国港口战略合作。港口战略合作是促进港口之间合作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构建便捷畅通国际通道的重要方式。中国将积极推进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港口与韩国的仁川、釜山、光阳、蔚山、平泽、群山、济州等港口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国际航线和发展集装箱联运与国际中转、物流配送、邮轮客运等业务。

(三)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希望与韩国进一步加强产业的深度合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韩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希望加强与韩国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实现资本、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同时,希望通过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韩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对接,建立中国与韩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平台。

其二,加强先进制造业合作。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但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能源消耗较高。韩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希望进一步加强与韩国在汽车、电子、造船、机械装备、化工等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延伸和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大与韩国制造业研发合作的力度,建立中国与韩国制造业合作示范园区,打造与韩国制造业合作平台。

其三,加强节能环保产业的合作。节能环保问题既是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也是地区合作的契机。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也是资源生产大国、消耗大国,可再生能源和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均较丰富,具备开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开发的良好基础。尤其是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节能环保的潜力巨大、市场广阔。而韩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韩国把“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特别是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与韩国节能环保产业互补性强。中国与韩国可开展建立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循环型城市、建立环保示范园区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重点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韩国环保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其新工艺、新设备、打造与韩国环保产业合作平台。

其四,加强现代农业合作。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韩国在农业技术、管理经验、开辟国际市场和农业发展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与韩国可合作建立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示范园区,生产有机水果、蔬菜、特殊农作物以及畜产品。同时,双方合作建设高优农业产业合作带、绿色产业合作带,以及联合开发第三国农产品市场等,努力打造农业合作平台。

(四)努力深化物流合作

从实际情况看,韩国的物流业发达,不仅具有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物流体系,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管理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韩国相比,中国的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十分需要加强与韩国的物流合作。当务之急,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海港和空港物流合作。中国与韩国隔海相望,因此开展中国与韩国的海港和空港物流合作大有作为。一是开展港口建设合作。主要以合资、合作、BOT、TOT等方式,合作建设港口、经营码头和开辟航线,以及建立国际物流园区。二是开展大陆桥运输合作。充分利用中国日照港作为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优势,联合开展新欧亚大陆桥运输(如开展港口中转、储运、货物联运和代理业务等)。三是开展远洋运输船队合作。合资、合作组建大型远洋船队,积极开展远洋运输业务,努力扩大远洋运输市场份额。四是开展空港物流合作。重点是合作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并合作引进大型货运飞机,开辟国际国内货运航线,形成东亚地区重要的空港物流分拨中心。

其二,发展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合作。韩国有不少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它们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国的物流企业集团虽有较大发展,但与韩国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与韩国合作发展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的潜力很大。一是合资、合作发展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韩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具有资金、人才、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较强的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完善的国际网络等优势。而中国具有仓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仓储能力强和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双方可以合资、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组建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合作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商务代理、邮政物流等新型物流业态,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二是鼓励韩商独资发展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中国将大力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韩国大型物流企业,在中国设立区域总部,以及独资设立面向全球市场的采购、中转、分拨、配送等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除此之外,中国积极引导有实力、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韩国建立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以加速实现国内外物流市场的一体化。

其三,加强基础性物流合作。现代物流是跨国境、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性产业,客观上要求其基础性工作必须与国际接轨。韩国在发展物流业中注重做好基础性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相关基础性工作较为薄弱,十分需要加强与韩国的合作。一是加强物流标准化合作。主要是合作制定推进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工具、电子文本等方面的标准化,从而使中国与韩国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二是加强物流信息化合作。通过合作建设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中国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等,实现与韩国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

(顾春太2010年12月15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金融危机下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