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发展趋势与加快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产业发展趋势与加快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北部的集群倾向于汽车、金属加工等制造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又相继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一、全球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制造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导致了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化战略已是指导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并向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一)装备制造业走向集群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地方(地区)有机地集聚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在产业集群化中,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集中的企业、有关机构(大学、商会等)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英国共有154个集群,分布在18个地区,覆盖很宽广的部门和技术范围。英国北部的集群倾向于汽车、金属加工等制造业。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德国的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群等,都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

(二)装备制造业走向信息化

当前,装备制造业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迈进,其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并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将实现产业的信息化、软件化、高附加值化。从技术发展特征看,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从产品发展看,表现为产品的高技术化,即产品的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从系统管理角度看,表现为集成化(包括系统集成、软件集成、技术集成和接口集成)和网络化。

网络技术正在加速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并正在改变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流通方式。电子商务和IT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消费、流通方式,并在贸易领域引起了巨大变化,加速了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化进程。就产品制造而言,制造网络化在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将设计、生产、销售乃至服务一体化,网络化制造贯穿于从订单开始、经营活动组织的组建、产品的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产品全寿命周期;就产业而言,网络正在改造着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与组织结构,一些产业中纵向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契约分包的合作方式。

网络化的制造、销售、采购、售后服务以及承揽订货等方式,成为企业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工业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出现了一批运营网络市场的专业企业,从事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市场运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继续推进,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如电子数据交换(EI)、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和电子资金转账(ETF)等,以及商品标准趋同和贸易合同标准化均为贸易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打破因信息和渠道垄断造成的壁垒。

(三)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制造规模居世界第五位。全国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约5.5万家,从业人员近1500万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10.8%,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5%。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2009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消退,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09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装备制造技术落后5—20年。一般低水平加工能力和普通机械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大部分尚不能制造,不得不靠进口满足需要。

二是发动机和关键部件是装备制造业突出的薄弱环节。发动机制造技术、关键部件和基础元器件落后,使得我国装备制造的发展受制于人,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改革步伐迟缓,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治理结构,技术开发投入很少,原有制造技术已经老化。

四是缺乏具有总体设计、成套能力的总承包企业。在发达国家,由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公司,把有关设计、制造企业联合起来,总承包公司控制着总体设计和关键设备的制造。而我国目前在行业主管部门撤销后,行政协调不复存在,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尚未形成,研究院所、设计院、制造企业各自独立、一盘散沙。

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三、淄博市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宏观环境好,发展前景广阔。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又相继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最近,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个产业确定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出台了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多个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对装备制造业在项目审批、建设、资金保障、税收及人才等方面给予了更多支持,对于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将起到积极作用。

2.产业基础雄厚。一是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淄博市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基础,部分行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工业泵(含潜水电泵、真空泵)行业,总体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具有很好的地域品牌和比较优势;电机行业,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型、微型电机、汽车电机、摩托车电机等品种及规格齐全的电机制造体系,具有较好的品牌效应和产业优势;化工设备行业依托山东省及淄博市石化工业发展,规模、产销、效益均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消毒灭菌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量在全国分别列第一和第二位。二是产品优势。淄博市装备制造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地位的名优产品。博山牌清水离心泵、双山牌真空泵、山牌系列电机、颜山牌潜水电泵、早春牌中央空调机、柳杭牌减速机、HT牌深沟球轴承、新华牌消毒灭菌设备、新华牌放射治疗设备等30多种产品及商标分获山东省名牌产品或山东省著名商标。三是装备优势。淄博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骨干企业工艺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电机、汽车、弹簧、齿轮、蓄电池等生产企业引进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专用生产设备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行业装备水平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

3.自主创新能力强。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业近50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1 处,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8 处,有山东美陵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生建机械厂技术中心、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处,有山东省特种铸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传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收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有利于逐步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加速企业和行业的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撑,整体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水平。

(二)劣势分析

1.产品结构不合理

普通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主机成套产品少,单机和配套零部件产品多,主机产品所占比例只有15%左右。一些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整体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环节,利润率低下,难有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一些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的恶性循环。随着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深入实施及国发32号文的颁布,在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无疑会更加注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相关政策出台的力度、密度与节奏都将随着调整的需要而有所变化。企业既要充分享用政府不断出台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组织生产任务,多种因素交织下企业组织生产的难度将显著增加。

2.大而强的龙头企业仍然较少

“小、零、散”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龙头骨干企业大多不大不强,企业经济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多数企业仍然是“橄榄型”的模式,缺少带动作用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重复建设严重,专业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2009年,淄博市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仅有2家,分别是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1.7亿元,淄博柴油机总公司13.49亿元,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就龙头企业来看,与周边兄弟地市的企业差距很大,如2009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高达355.25亿元;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69.6亿元。而淄博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全行业2009年的产值也就在60亿元左右。

3.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亟待提高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独立研发机构比例还比较低,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746家,设有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不足50家,比重仅为6.7%,大部分企业缺乏独立的创新研发能力,企业的技术进步多依靠合作开发或购买技术。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开发体系亟待完善,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还比较缺乏,研发力量薄弱,资金长期缺乏投入,致使整个行业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相关技术落后,工艺及装备水平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