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与发展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与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2-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项研究紧密结合行业的实际,通过对大量企业的走访、调查和座谈等,以行业中占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形势、所遇到的困难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并结合基层企业的实例,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加快企业的转型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

摘 要: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项研究紧密结合行业的实际,通过对大量企业的走访、调查和座谈等,以行业中占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形势、所遇到的困难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并结合基层企业的实例,提出了重要的见解。

本项研究还就行业中中小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与发展这一专题,对政府加强行业监管、指导以及政策支持,建设规范的市场体系;对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调研、交流,支持中小企业改革试点,抓好行业领军企业家和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推进行业诚信自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本项研究的本义在于,为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的中小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与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小企业;转型与发展

引 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加快企业的转型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建设工程咨询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薄弱,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低,最近政府关于放开监理等建设工程咨询业取费政策的出台,更是倒逼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本课题选择本行业范围内的中小企业为样本,先后走访了明方复兴造价、环亚监理、臻诚咨询、申邑咨询、建津咨询、信达监理和科瑞真诚等7家企业;同时通过收集调查表格的形式,收到了120份来自基层企业的情况调查表;结合随同严鸿华会长深入基层十多家企业调查研究所获取的资料;协会会刊编辑部召开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座谈会的情况;等等。综合四个方面调查研究的素材,排摸这些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努力发现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对策和措施,经分析、归纳,挖掘其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经验,以供有关企业借鉴、参考,为业内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一、认识和适应“经济新常态”

综合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1月24日召开的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四中会议以及日前发布的上海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结合上海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的实际,从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从而适应上海经济新常态,服务上海经济新常态。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增强信心

1.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寻找机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其中,会议对行业利好的信息有: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作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

上海市将积极参与、主动服务长三角地区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并努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上海市将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上海还要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这些工程项目将为行业和企业提供转型和发展的机遇。

2.从中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寻找机遇

中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必然涉及沿路国家众多电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因此它就必然对我国建筑行业涉外工程承包的市场拓展形成广阔的空间,众多国内建筑企业必然引来国际工程承包的重大发展机遇。我国建筑业在国内经济增速下行,房地产投资速度下滑的困难时期,因此有条件转换发展思路和方向,到国际工程领域获取新的突破。上海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以最为典型的高铁建设领域为例,据相关统计,目前已经跟中国有战略合作协议或潜在合作意向的高铁计划累计达3.47万km,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37.2%。

3.认清上海稳中求进、向好的经济形势

2016年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积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虽然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但全国经济基本面继续向好,大环境为上海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上海发展的基本面也是好的。根据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四中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获悉,上海经济保持平稳运行,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过去五年年均增长7.5%。2016年上海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6.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上海总体经济形势应该是乐观的。

4.抓紧步入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快车道”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正在步入“快车道”。由住建部批准的《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于2016年5月1日实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和加速推广装配式住宅和建筑专业化产品,许多企业已经看到了装配式建筑的广阔市场潜力,纷纷进军建筑工业化的领域。

(二)适应形势,积极作为,迎接挑战

1.充分认识行业的完全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建设工程咨询行业走向完全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住建部2014年92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设“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这就是建设工程咨询行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行动上必须与时俱进。

过去,我们行业曾依靠国家的有关政策来“吃饭”,如实行强制监理、政府制定取费依据等,这些现都已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决不能再存幻想。现在,我们必须在市场中求生存,优胜劣汰,靠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市场中重新定位,企业要在市场中显示其存在或发展的价值与能力。

2.看清当前建设工程的市场份额在收缩

国家统计局官网中获悉,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0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与2014年增长10.2%相比,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首次跌入个位数,且增速大幅跳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3亿m2,比上年增长-0.6%。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国对上海建筑业的投资也在减少,这也对建筑业增速的大幅下降产生较大影响,令业内担忧。

上海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转换期,经济增长求稳趋缓,上海建筑业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2015年年底上海市住建委、市建科院共同编制出版了《上海市建筑业行业发展报告(2015年)》,该“报告”显示:因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新常态”的上海建筑业也挥别了高速增长,进入减速慢行的存量时代。根据报告统计,当年上海全市相关施工项目3881个,比上年减少192个;新开工施工项目1708个,比上年减少333个。面对严峻形势,上海建筑业企业毅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其中,上海建筑施工外省市产值占比达47.17%,外地产值基本与本地产值旗鼓相当;上海设计企业也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形成全国布局。此外,上海龙头建筑业企业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坚持其传统市场的同时,紧紧依托我国对外发展战略,选准“一带一路”重点邻国市场,积极构建“大海外”格局。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上海市建筑业如以前世博会那样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已经成为历史,房地产产业正在去产能化。总体来看,上海当前建设工程的市场份额不是在扩大,而是在收缩、压缩。上海的经济新常态必将倒逼建筑业改变以往“唯规模”“唯产值”的传统发展思路,加快转型步伐,从“粗放型”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向依靠管理创新、科技进步、质量效益方面转型升级。同时,我们要有清醒的思想认识,要做好走出上海,向全国发展的规划和准备,并且要真正落实于行动。

3.充分运用国家政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筑业企业资质是我国建筑市场准入门槛的首要条件,2015年3月1日新版《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实施,标志着建筑业市场监管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新资质管理规定极大地放宽了对申请特级资质企业的要求,将不再考核工法、专利、奖项、标准等指标;同时,大企业不得接小工程的行业壁垒也被彻底打破,特级与一级资质企业承接工程不再受单项合同额6000万元与3000万元的限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一准则真正成为建筑市场的行为准则,所有建筑企业都必须依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新资质的施行标志着建筑业正逐渐从“关系竞争”时代进入“能力竞争”时代。今后,建筑企业的最大机会在于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应把握政策张弛中的发展机遇,专注于细分领域,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加快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大型企业更应加强垂直整合力度,扩大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市场份额,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4.学习、运用先进技术,与时俱进

BIM作为新生事物,由于设计方、施工方及业主对其价值的共同认可和推动,BIM已在众多地标性建筑项目中发挥了在优化设计和提高施工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为此,我们要在企业中进一步普及和应用BIM技术,并结合实际,加快BIM技术本土化的进程。

2016年,“互联网+”无疑将成为行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们要加快“互联网+建筑业”的步伐,同时,加快建筑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建筑业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的融合,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以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以清洁化、绿色化为引领,用更大力气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下决心调整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大力建设和整治生态环境,大力提倡、建设海绵城市。

(三)充分认识本行业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根据目前的形势和行业实际,我们梳理出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1)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破除旧理念,稳中求进,促进结构性改革。

(2)适应和运用好市场机制。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行业中原体制的红利已消失,过去由政府喂食的时代已结束,要学习、适应和应用好市场的新机制。

(3)竞争趋势不可逆转且加剧。随着行业中市场价格的放开,随着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行业内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市场不相信眼泪,必须直面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4)学习和应用好新技术。学习新技术刻不容缓,应用新技术不能落后。建筑工业化、绿色节能建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能解放生产力,推进发展。

(5)走出上海,融入国际市场。随着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要以前瞻性的眼光规划企业发展,要勇于跨出上海,跻身世界,寻求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业内中小企业的现状

(一)关于中小企业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结合上海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的实际,基本界定为:本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为中型企业;本行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分类及比例

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如按本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为中型企业;本行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企业的界定,其结果为:上海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的中型企业的比例是24.17%;小型企业的比例是61.66%。两项相加,本行业中、小型企业的比例为85.83%。

我们对本行业部分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见表5.1。

表5.1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贡献

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企业基本上是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刚成立时,大多数是设计单位、研究院和工程、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下属的第三产业,普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20世纪末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后,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中介机构实行改制的指导精神,这些企业纷纷开展体制改革,陆续与原属部门和单位脱钩,成立了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或民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从试点探索到独立经营,从弱到强,逐渐跨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2010年前后,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有一些中小企业在业内按专业实行联合、并购和合作,此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的中小企业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为国家和上海市的建筑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首先,它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改变了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业主自建的形式,提高了上海工程建设的水平,加强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工程投资的控制水平,规范了工程建设行为,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而且,其为上海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上海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在展览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困难

(一)政策变化快,企业压力很大

监理的定位至今未明确,监理的责任不断被扩大,除了合约责任外,又被赋予“安全监理”、旁站等法外责任,使监理人员十分困惑。现在倡导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实践了十余年,但仍无系列配套政策出台,造成基层无法可依。

上海市的工程监理行业不久前曾获得价格上浮20%的政策支持,现突然又面临市场取消强制监理,放开价格的变化;《招投标法》针对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都还在部委规章级别,立法之路很遥远;上海市的招标代理及造价咨询的地方收费办法,2005年的文件虽已过时但仍在延用,随着“放开服务收费标准”的政策出台,企业又遭遇难题。

(二)业内无序竞争,业主恶性压价

业内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竞争策略主要是在投标报价上竞相压价,而不是想方设法提供优质、差别化的工程咨询服务。这是因为有的企业不注重苦练内功,不是靠企业实力、信誉赢得市场,而是片面追求市场份额,却降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业主恶性压价,按低标价一轮轮淘汰,直致最低价。这种做空行业的经营手段给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形成越来越大压力,冲击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长期来,行业内尚未形成良性的市场环境。

(三)市场和业主要求在提高,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需与时俱进

目前市场和业主对工程咨询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咨询企业却呈现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责任心不够强,业务水平不高等现象。这与工程咨询企业高智能、知识密集型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涌现,咨询企业和员工必须跟上形势,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和经验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针对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如何去适应市场,实现切合实际的转型发展,发展模式如何把握,发展要素如何整合,发展路径如何确定,现行管理机制如何变革等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和收集信息,归纳了一些单位的做法和经验。

(一)立足本行,做专、做精、做强

1.依托自身专业强项,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上海环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走适合自身发展之路。该公司是从上海化工设计院“转”出来的,他们能依托熟悉的化工专业,以自身的专业强项,坚持把本行业做专做精做尖。

他们先后与中石油签订了施工监理服务框架协议,框定中石油在上海区域内建设及改造的加油站项目施工监理业务均由该司承接,连续几年已完成30多个加油站项目监理,并连续被中石油评定为服务优良供应商。该司与原主管单位化工设计院联手形成战略联盟,其承接的工业类管理项目由该司承接其中的施工监理,共同成功完成的项目有年产百万吨氨项目、25万t/年苯酚项目、15万t/年丙酮项目、36万t异丙苯项目等。

该司已成为上海化工区合格供应商体系成员之一。公司以诚信及让业主满意放心的服务取得业主后续建设项目,建立了长期信任、长期合作的项目业主关系。该司近年来不但全部承接了上海化工区管廊建设监理服务,并于2012年开始跟随业主到武汉开展化工区管廊建设监理服务至今。

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追求卓越中持续发展

上海明方复兴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坚持“在追求卓越中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他们以“严格管理,巩固已有阵地,做专做精、找准突破口,全力拓展”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市场调查,将自己的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强项,向做专做精方向发展;在对市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他们认准取胜市场的突破口就在积极拓展项目管理,着手对公司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积极整合,坚持开展员工专业培训和职业素质培训;健全和完善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工作流程;采用工程信息化技术,开发健全了公司工程咨询信息管理系统;持续加快工程咨询市场的调查研究和经营推进力度,提升了公司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和项目管理的咨询服务实力,实现了公司在现有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3.抓基础、练内功,优化技术,深化管理

上海信达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他们坚持从基础工作上练好内功,积极在优化技术层面和深化内部管理上做专、做精、做细。

他们构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各类工程监理大纲、监理规划、专业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各类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作业指导书,由这些技术文件作为公司技术管理的基本体系,形成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公司专业工程管理制度,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各项管理制度,作为落实技术体系的制度保障;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将公司的培训分为公司管理团队、总监理工程师与总监代表、专业监理人员与项目监理机构自身的培训四个层级,根据每个层级的工作职责与技能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更新、提升公司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建立强有力的公司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公司所有在建项目与公司管理部门的互动,及时将每个项目的动态情况上传到公司,公司职能部门将管理信息下达到每一个项目监理机构或项目管理经理部。

(二)变革创新,使企业充满活力

1.探索企业上市,借助资本市场促进发展

上海智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敲钟仪式去年1月1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整个监理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这在行业中是创新之举,同时也标志着该公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历经了14年的发展,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在传统监理行业中做出自身特点和优势。2013年初,通过对公司及行业发展现状、格局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真思考和评估,为使公司发展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了积极探索传统监理行业如何更好借助资本市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公司决定启动新三板挂牌计划。为与资本市场接轨,适应新三板挂牌上市要求,公司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公司人事、财务、项目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证监会及交易所要求完善自身项目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并在券商、会计师及专业律师协助下准备了完善的申报材料。经过近十个月的辛勤努力,智通作为现代企业的全面管理加速提升,最终顺利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审核并正式挂牌。

2.解决老股份企业新老交替的难题,使企业重焕青春

上海申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近期通过企业改制,解决了老股份制企业新老交替,使企业重焕青春的老大难问题。

该公司是建立了30年的老企业,他们一直在酝酿转型发展之路。最近,他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完善了内部股份管理办法。即实行分立,让创业期的老股东退出,让新股东进入,人数从“大锅饭”股东50人左右缩减到3人,完成企业股份的新老交替,让企业的发展能够轻装上阵;他们制定了公司股份管理办法,不但约定了“进入”办法,而且还制定了“退出”机制,保证公司的活力;他们采用干股奖励的办法,用其中20%~30%的利润作为干股奖励,让后来的企业骨干能分享企业利润,实行动态的管理,与经营管理业绩挂钩;企业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把骨干特别是年轻人推到经营、管理第一线,使老企业重新焕发青春。

3.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推行事业部体制

上海臻诚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在经营模式、业务拓展、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与尝试。

他们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咨询理念,即“以臻为重,以诚为本”,将这八个字作为企业核心文化,让每个咨询工程师勇敢担当起社会责任。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过去管理方式依赖于分层设置的组织和严格的流程,依赖信息的层层汇集、收集来制定正确的决策。在新形势下,他们远用大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根据原则,让业务部门自行决策,从而达到“大道至简”。实行组织架构的调整,推行事业部体制,增设内审部门;咨询服务模式创新,在单一型的基础上丰富服务模式,不仅作工程咨询,也可做工程咨询加项目管理,可以通过与国内知名承包商合作,在PPP模式下提供相关咨询工作等。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该企业已在积极拓展“项目管理”的咨询业务,并获得初步成效。

4.学习香港地区的经验,试行合伙人制企业

有不少企业负责人在工作交流中指出,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能人为何频频跳槽,这与能人的能力没得到充分发挥,或能人没获取相应的收益有关。大家提出,能否学习香港地区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的有益做法,在企业中试行合伙人体制,由能人来经营、管理企业,让能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推行“全过程服务”,实行多元化发展

1.发挥集团化运作优势,实行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上海财瑞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坚持发挥集团化运作优势,对承接的工程项目涉及会计、房地产评估和资产评估等实行全过程咨询服务,并实施集团化联合操作,对外形成一种单独专业公司不具有的服务优势,以项目服务较高的性价比赢得市场。

今年他们在中铁项目、东环项目、上海银行项目、西安项目等,都是在众多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取得头筹。相对高端的服务收费使集团的整体效益迅速提升。公司又以极高的敏感捕捉市场,即使对一个看似尚未定论的项目信息,他们也紧追不舍,跟得快,跟得紧,跟到成功。全过程项目跟踪管理是公司力推的一项工作。

2.试行多元化发展,建设综合性咨询企业

上海百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确立了“提升招标代理技术含量、大力拓展招标代理服务范围”的发展战略,明确服务向项目前期准备、方案策划、项目管理和合同履约跟踪管理等招投标活动的两端延伸,并提出坚持多元发展,向综合型咨询机构迈进,不断提高招标代理服务水平。

同时,他们通过联合研发电子招投标平台等办法来大力推进招投标流程的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对现有业务板块在资源配置上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对原来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业务流量加速整合和升级,筹划设立三大中心——投标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作为公司经营发展的枢纽部门,三大中心的高效运作对企业的业务扩张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3.适度转身,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市政工程监理为特色,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和管理协调能力,近来他们在搞好监理业务的同时,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适度转身”。

他们积极把监理工作延伸到项目评价、维修、养护管理方面,将有生力量投入到后期项目维护的管理和监理,并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具有市政公用设施使用后期维护特点的监理工作方式和方法。目前公司已涉足上海高架道路和隧道的养护管理和监理,在转型发展中拓展了新的业务空间。

(四)发扬特色,不断拓展新市场

将技术与服务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

上海建津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发展至今已10年。从当初仅有7名员工、年营业额百万元的小微企业,成长为现拥有15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数千万元的中型企业。短短的10年间,建津公司之所以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是因为他们坚持走特色发展的市场道路。

他们认为,作为中小企业自身没有多少资本可以消磨,只能在行业缝隙中艰难起步,面对和先入者、大企业的正面竞争,无论是品牌、业绩、人员都无法抗衡,只能错位竞争,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特色。业务上,他们始终坚持技术与服务的有效结合,通过提供过硬的管理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带给业主超过预期的服务。他们利用企业“船小好调头”的天然优势,贴身紧随当今科技的发展步伐,加快适应形势的速度,来逐渐完善自己的服务特色。他们广揽人才,以人才来发展业务。业务从造价走向项目管理,现又从项目管理中走出来,走向专业技术管理(如担当业主的玻璃幕墙顾问等),路越走越宽。文化上,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坚持“工作着、快乐着、学习着、进步着”的企业文化,倡导公司内正能量的建设,不断打造企业、团队文化,形成有效的执行力,能快速适应业主的需求。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他们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深度也在增加。在管理上,他们采用板块式的区域化管理策略,做好一点,辐射一片,稳扎稳打,使公司业务从张江高科技区起步,逐渐发展,现已深入陆家嘴开发区,并能参与不少大型项目,实现了再次飞跃,开拓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学习先进,走国际化的道路

1.将国际惯例与上海实际相结合,开拓外资服务项目

上海第一测量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利用国有的技术特长和人才优势,避开服务酬金上的低价竞争,专注于品牌打造,通过提高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逐步与国际接轨,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早期他们在与多家境外造价咨询公司竞标后,拿下了香港瑞安集团投资的“新天地”项目,取得了成功。之后凡有外资投资的项目,香港瑞安都找一测所协助操刀。在项目的服务过程中,他们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并将国际惯例与上海的实际相结合,使公司的服务更适宜国内施工队伍的运作。例如旧房改建项目,他们采用了境外机构从未用的定额标准,业主非常满意。通过为一批批外资项目服务,企业找到了公司的市场定位,竞争对手也从国内同行转向境外同行。

2.触角外探,试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上海华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工程检测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项目管理公司,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依托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格局。该公司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他们富有前瞻性,坚持走一步想三步,决心触角外探,全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该公司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建设理念和BIM技术,与莫特麦克唐纳国际一流的咨询企业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习其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经验。他们邀请世界著名咨询公司莫特麦克唐纳亚太区总裁Kevin Dixon访问华城公司,传授先进经验。他们还与绿地集团联合举办“境外工程咨询服务研讨会,积极搭建境外工程咨询服务的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向国际化发展。

(六)整合资源,实行强强联合

按需合作,由小做大,在转型中发展

上海科瑞真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持续行业竞争力的综合性工程咨询企业。目前,企业有员工400人,年营业额达1.2亿元。企业是在转型发展中一步步逐渐做大,现项目管理的业务已占整体业务的一半。

该公司经历了逐步发展的历程。原上海真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于松江,从三个半人起步,以工程监理为主。他们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的经营理念,用心服务于客户,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11年11月,真诚公司整合了在市中心以招标代理业务为主的德记工程咨询公司,由此扩大了该公司的业务范围。2012年12月,真诚公司又与上海科瑞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行“强强联合”。2013年8月,新公司——上海科瑞真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运作。

新公司依托同济大学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的综合优势,致力于将发达国家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方法与手段付诸国内工程咨询实践,并持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新模式,公司已为超过1000个建设项目提供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咨询服务。

五、对政府和协会的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希望多理解企业的困难,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政府在制定有关政策和条文的时候,请多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能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政策、条例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提高基层的执行力。如关于总监兼职、销项,关于监理平行检测的定位等问题。

2.强化引导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希望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尤其要加大对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和鼓励,以不断提升这些企业的规模和素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财税支持,改善金融服务,采用直接资助、贷款贴息等方法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项目。

3.加强对行业监管,惩治扰乱市场的行为

为了保障建设工程咨询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行业的监管,相关的监管部门要依法进行监管与检查,通过开通举报电话、投诉网站、社会监督等积极的监督措施,清退在市场行为和咨询服务方面不规范的企业。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既然监理通过了招投标程序,而且监理合同在政府主管部门备了案,就必须严格监管监理的实际取费,从重打击扰乱监理市场的行为。

4.尽快与国际工程咨询业务接轨

希望政府引导工程咨询企业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要顺应国际工程咨询行业发展规律,取消监理综合资质,不鼓励突出做大,而突出专项资质,以便于工程咨询企业做精、做强、做专。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探索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鼓励和支持企业去国外大胆实践,与国际业务接轨,大力开拓境外市场。

5.把取消地方保护主义落到实处

地方保护主义为外地企业开展业务设置了层层障碍,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住建部虽然出台了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的通知,但地方保护、部门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违背国家的许可,设置“地方粮票”、保证金制度等人为的异地服务门槛,为难异地企业,这不利于建立平等、公开、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此,要求各地政府从我做起,从严管理,率先示范,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同时,积极推进行业能根据企业资质与实力参与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

(二)对行业协会的建议

1.在行业中增强中小企业的话语权。

希望在行业组织的规范标准修订、政策制定前的调研等活动中,能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代表参与。希望协会多组织一些中小企业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相互取经,共同探索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之路;希望协会多组织对中小企业的调研走访,及时把脉会诊,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企业能级。

2.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改革性的试点

希望协会能经常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由此开展改革性试点:在当前政府逐渐淡化企业资质,强化建设工程咨询人员资格的情况下,大胆试行协会个人会员登记制,并逐步分级开展个人会员的发展工作;完善协会信息网站,能与基层的企业网站连网,加强沟通与互动,及时了解基层的信息;在规范和维护行业市场秩序方面,除了加强诚信建设和自律工作外,希望试行对违纪违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计分和曝光的处分。

3.结合行业实际,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

呼吁协会能紧密结合行业的具体实际,积极开展行业前瞻性问题的研讨与探索,为行业健康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如“互联网+”如何在行业中运用,希望抓住这次机遇推进行业发展;如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如BIM技术如何推广、普及,如何在行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如装配式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如何在行业中推广等。协会能联合有关高校,开展知识讲座,普及新材料、新技术。

4.加快行业的诚信与自律建设的步伐

行业自律,其实就是行业参与者的自律,只有企业自律水平整体提升了,才会形成较好的行业生态,才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希望协会带领各企业积极做好自律工作,使“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成为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市场信用环境的准则。

诚信是咨询服务业开展业务经营的规范,专业咨询人的诚信更是其职业道德基石。因此,加快企业与个人的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希望协会要积极组织各会员单位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5.与国际接轨,走高端的建设咨询服务路线

我们要向国外的大型咨询服务公司学习,积极探索境外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学习他们为业主提供完善、精细化服务的思路和做法,争取向高端的技术咨询服务方向努力。专业技术咨询向设计优化、造价精准、进度优先、追求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最优方向发展,逐步实行优质优价,以避免一味地低价恶性竞争。协会要鼓励、组织企业大胆实践,自立自强,为企业走出国门,跻身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6.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

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同时,人才又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创造价值、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必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协会一方面要大力组织开展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必须协助企业不断加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人才的后备梯队,奋力打造全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行业呼吁要有更多的能驾驭市场,能在市场风浪中引领企业前进的企业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7.开展“企业沙龙”活动,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整合、优化本行业内企业的资源,为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合作(可以是项目合作、技术合作)合并、联合牵线搭桥,建议建立“企业沙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分批开展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并为企业间人才流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自废除670号文后,监理行业推行市场价,故希望协会尽快制定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的取费参考标准,作为行业的基本“游戏规则”,以约束会员遵守,阻止恶性压价、和无序竞争现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这是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从事此项研究中,经过大量的调研,采集到了部分中小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富有特色的对策与经验,可供基层企业作工作借鉴和参考。

通过此项研究,我们还得到了一项新的认识,即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发展,除了基层企业和员工进一步发挥创造、创新的积极性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两方面作用,要为企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引导企业合理、有序地发展。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体制,推动企业的管理升级。另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创造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环境,以激发和增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在政策上的重要引导作用,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创新政策、环保政策等,支持和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是一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的工作,我们通过调研总结了初步成果,相信今后该项工作经过基层企业的不断实践和共同努力,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附 录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课题研究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2015年 月 日

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课题终审意见

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编印

2016年3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