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与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依照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来赢得更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收集整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因素,企业变革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和时代化,及时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依照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来赢得更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所谓的经济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依托自己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采用系统理论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并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全新的历史环境为依托,详细分析并探讨了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一、当前企业发展的环境概况

面对疲软的国际市场需求,我国的企业如何实现持续、良好的发展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少经济学专家均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基本过去,或至少已经进入了危机末期,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国家经济形势已经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外部市场需求也开始恢复。然而近两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使得欧洲尤其是欧元区的经济和市场需求,引发了进一步的变化。在新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国内企业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不断评估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以期通过自己的变革来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欧债危机期间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经济管理非常强调系统管理方法,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需要全面审视企业当前的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匹配程度,重点从企业的生产、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突破。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既有企业管理理念、危机意识方面的构建和创新,更有制度方面的完善和变革,只有真正做到现代化的、全方位的自身管理制度革新,才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知识经济已经成了当前企业发展环境的典型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唯有紧急抓住信息化变革的脉搏,重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尤其是现代化决策系统的构建,才能够在实质意义上变革企业的作业流程、精简企业的管理层次,实现信息传递、消息反馈和管理效率的三重提升。

收集整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因素,企业变革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和时代化,及时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一)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更新企业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国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面的进步巨大,但是相对于有着几百年市场经营经验的国外企业而言,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和变革。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企业革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只有少数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实际表现。拖后腿的管理理念使得不少的企业只能够进行表面的经济管理革新,没有获得本质性的转变。突出表现就是,企业采用旧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一切运营和制度革新,导致企业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运行规则,最终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新形势下更新企业管理理念的外在动力

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便会直接反映在国际市场当中,并有可能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企业单纯依赖低成本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美好时光正在渐渐远去。通过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突出企业特色、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最近几年国外企业发展战略调整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外企业都在不约而同地进行自我变革,努力突出自己的特色优势。这应该能够给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启示。

3.制度落后是新形势下更新企业管理理念的内部原因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自身制度建设方面,不论是在制度现状方面还是在重视程度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要进行自我变革,必须要推进企业经济管理变革。有很多企业经营实践表明,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致使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进性无法得到体现,内部控制一直难以有效落实。目前,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偏低或者脱离实际,而且由于这些目标往往过于形式化,没有办法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运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使得企业的协调机制无法统一化,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效益的下降。

(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1.以先进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探索新的历史形势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只有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够确保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方向和原则的正确性,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创新规划符合企业的根本发展战略,才能够保证企业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执行方法。具体而言,在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中贯彻先进理念,必须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坚持上下结合的理念贯彻路径。企业的管理层和领导人需要自觉地掌握先进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领头人,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否先进将会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企业职工作为企业数量最多的集体,他们是执行先进理念的一线人员,他们的理念是否先进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各种管理制度、经营方针的执行效果。因此,贯彻和落实先进理念需要企业高层和企业基层共同努力,让企业的全体人员均能够以先进的理念创新经济管理,并高效执行各种相关政策。第二,要勇于破除旧理念。破除旧理念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卓越的见识。企业领导层在逐步纠正旧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严禁急功近利;坚持步步为营,让企业组织在彻底消化一部分新理念的基础上来逐步推动新理念的完全落实,避免因为行动的过激和过急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2.实现经济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能够让经济管理的改革持久发挥作用,这是在探索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进行巩固。完善和创新相关制度,企业必须要学会通过建立约束性条款的方式来让企业自身和全体员工依照相关规定自觉运行,并密切企业和全体人员之间的联系。为了激发企业潜在的创新能力,需要构建起全面、有效的激励体系,让员工的各种有益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奖励,形成示范效益,进而增强整个企业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活力。另外,与制度创新相匹配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创新也应该同步进行,让组织成了制度得以落实的有力载体,推动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第一,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调控。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以财务为依靠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相应地,需要对财务部门做出改变,使财务管理向着全面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下去。第二,完善企业监督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一定的财务内部监控工作,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立对财会控制为核心,实行内控机制,提高财务等各部门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避免各种不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生。

4.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实力

信息化技术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是当代社会化生产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建设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加快技术的革新,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以及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来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企业信息化实现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是企业检验整个企业工率和其产业链在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浮标。实现企业信息化,既是社会改革的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企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地深入,绝大部分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方面迈进。为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站稳脚步,企业必须变革管理方式,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是未来必然的选择和出路。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满足企业新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因此,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必须要高度契合企业的发展宗旨,有清晰明确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措施,能够保证获取完成企业发展目标的各种必需资源。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一个企业而言,创新能够使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换,打破系统原有的平衡,创造企业新的目标、结构,实现新的平衡状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市场波动剧烈,企业生存压力大的背景下,只有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才能将企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适应环境的变换,赢得竞争的优势。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重形式轻落实

创新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企业上下的普通认可,但在如何落实方面,许多企业还存在着重形式轻落实的问题。一是管理层缺乏对经济管理创新的认识。当前企业管理者往往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了企业设备升级、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但对经济管理创新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得创新的力度不够,效果不佳。二是工作人员缺乏对经济管理创新的动力。经济管理人员往往依照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对经济管理创新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工作中照搬照抄以往的方式,创新力度不足。三是企业上下缺乏经济管理创新的氛围。企业整体创新氛围不浓,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其多为家族式、合伙式的模式,没有在企业中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并加以落实。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缺乏人才支撑

人才是企业经济管理实施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创新的形成。一是观念不正确。许多人员将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层的行为,而对自身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往往是被动式的工作,而对能否更好地提高工作质量没有足够认识。二是动力不足。企业对员工创新的鼓励措施不到位,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三是监管不得力。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对经济管理行为没有给予科学的评估标准,干好干坏的差距不明显,造成了企业管理的效益低下。

(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缺乏必要保障

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是一个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创新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保证。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导致创新难以实现。一是经济管理组织不合理,一些很好的创新方法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也造成企业经济管理效率不高。二是经济管理评价不科学。企业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评估体系不科学,也使得相关人员工作标准不明,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许多企业对经济管理创新没有足够的奖励,一些企业只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验,而不能针对自身的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造成了经济管理的效益低下,而对一些有着一定价值的创新模式没有加以落实,对相关人员给予的奖励不足,也造成了员工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兴趣不足,影响了经济管理的开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企业经济管理作为企业一项核心工作,其创新的价值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抓住重要的环节,以点带面促进企业经济管理质量的跃升。

(一)经济管理的观念创新是基础

经济管理必须要紧密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企业现实的特点,而不能一味地沿袭传统的模式,因此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一是管理层要树立创新是核心的意识。就是要求企业管理层要将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将创新作为考评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工作人员树立创新是职责的意识。就是要培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使其随时改进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法作为工作的重要职责,加以贯彻落实。三是员工要树立创新是义务的意识。就是要积极鼓励普通员工加入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活动中,集思广益,实现企业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经济管理的技术创新是保障

要发挥当前科技进步的优势,将电脑、网络、自动化平台等先进的设备加入到经济管理活动中。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数据库。企业经济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管理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促进管理质量。二是建立亲民的管理平台。要建立科学的互动平台,能够让员工有通畅的渠道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支持,如建立企业论坛、聊天群等模式。

(三)经济管理的组织创新是关键

组织模式代表了一种对资源的配置方式,包括对人、财、物资源及其结构的稳定性安排。特别是在当前信息量大、市场变化剧烈的环境下,如何建立适应市场要求,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组织模式就成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关键。因此,一是建立精干的管理组织。就是要通过职能分工细化等方法,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精干的管理组织体系,摆脱传统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二是培养核心的团队精神。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管理结构的改变,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企业经济管理的合力,为创新的落实提供可靠保证。三是树立高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责任追究等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建立高效、务实的管理特点。

(四)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是核心

一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对企业现有的经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在职培训、脱岗培训等方式,提升其素质,将创新的观念渗透其思想,促进管理质量提高。二是提高新进人员的素质。在对新进人员的招录方面,提高标准,改变传统的以学历为条件的方法,对其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三是科学规划人员的发展。企业要为其经济管理人员的发展提供保障,在岗位设置、薪酬等方面给予保证。

四、网络经济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上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应运而生,网络经济逐渐形成。网络经济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的资本、财富和价值观念,使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创新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自身能否快速跟上新技术、适应网络经济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它是基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等原因产生的,体现了股东至上的原则。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企业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发生了改变,若财务管理的目标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主体,必然导致企业相关主体的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和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1.融资、投资创新。在传统经济形式下,企业的融资是指以低成本、低风险筹措企业所需的各种金融资本;投资资金的运用,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投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因此,企业的融资、投资重心将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目前,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谁拥有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便拥有了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因此,筹集知识资本和储备人力资本将成为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2.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而网络财务中资本结构优化创新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和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期限,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是通过投资与融资管理而实现的。只有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才能实现企业知识占有与使用量的最大化。

3.收益分配模式创新。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源的重心转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有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拥有者。企业的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企业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收益分配模式必然发生变革。收益分配模式由传统的按资分配变为在企业的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分配,按照各所有者为企业做出贡献大小及所承担风险大小进行分配。

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的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如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网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

网络经济是基于Internet为载体而运行的经济形式,也是电子商务充分发展的经济。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等。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取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订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的缺陷暴露无遗。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谈判、签订合同到货款支付等,无须当面进行,均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使得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标准发生新的变化。传统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另外,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满足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

财务管理传统的结算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的成果,借助经济数学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进行处理,并据以预测未来经济条件下企业可能达到的损益状况。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进行,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银行汇兑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

不能避免财务管理出现的新风险。在网络经济下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首先遇到的是网络交易安全问题。由于财务管理中涉及的交易用户由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改为了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并且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交易用户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和篡改,即使是合法身份的交易人,由于采用无纸交易,交易对方也可能会抵赖交易,从而给网络交易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传统的财务管理多采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而企业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露,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其次遇到的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

(三)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创新的实施构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因此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首先,企业财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观察和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能够科学准确地预测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

加强财务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在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的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是对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而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对于已拥有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的财务人员学习现代网络技术,就可将经济、财会、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多角度分析新经济环境的需要,制定合适的财务策略。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只有这样财务管理人员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

五、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浪潮席卷全球。由于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现有作业方式与手段,又能充分利用资源、缩短商业循环与周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它将对厂商生产行为、市场营销、企业组织、国内外贸易的手段和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将引起经营管理思想、行为模式以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变革。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影响

1.电子商务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影响

现如今,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是由电子商务技能型的人才进行控制的,它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引进、奖励、培训、录用以及测试等方面的工作都变得更加容易,且所需要的费用也得到了降低,为企业的发展凝聚更多的人才;同时,借助于电子商务进行人才招聘已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纳,相关的人才流动手段和人才测评等也日益流行起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自由、顺畅,这不仅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且也带动了企业其他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进步要求财务管理要逐步实现从静态事后核算到参与企业经营过程的、动态性的方向转变,从具有独立职能、内部性的管理模式向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集成性管理方向的发展,从封闭式、单机性的财务数据的处理手段到集成化、互联网的方式迈进。总之,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具有战略性、智能性、预测性以及实时性等特征,督促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3.电子商务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影响

在实施电子商务之后,企业的各个生产阶段都能够运用网络进行联系,传统意义上的直线生产也可以逐渐转变为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并行生产,如此一来可以节约诸多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督促企业更好更快地完成现场管理与全面质量的管理。电子商务对企业生产流程的重要影响可以概括为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低库存生产以及数字化的定制生产等,使得企业的生产、供应、配送与设计各环节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良好策略

1.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力资源在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更是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详细一点来讲,首先,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坐等着电子商务环境的成熟与完备,而是应当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积极有效地运用现有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人力资源的录用、引进与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通过电子商务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邀请外界专家来企业指导等多种方式,使得电子商务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普及力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次,企业领导者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员工针对电子商务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从而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为电子商务的合理运用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拉近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督促企业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面对着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等浪潮的冲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地加强完善与创新,才能在这股浪潮中冲出一片天地。具体来说,一是要注重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要放在企业的无形资产、财务目标的变化等方面,要规定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到企业税后的利润分配等,让理论的完善指导着财务实践的顺利进行;二是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要结合自身财务的实际情况,构建与完善更为合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从传统的纸质数据、电算化的初步磁盘数据到网页数据的过渡和转变,帮助与引导企业逐步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以及审计、查账、远程报表等动态性的管理,在减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要注重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除了必要的防火墙设置、用户权限规定、常规性的检查等工作之外,还要派遣专业人士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财务管理的走向,对该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的补充与完善,让企业的整个财务工作迈入更加科学合理的轨道。

3.强调企业生产管理的创新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企业生产管理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重视企业生产管理的创新,不仅是企业应对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保障。企业要在更大的程度上重视现场管理,也就是从生产基层就进行对人、生产方法、物料以及设备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构建更加科学的基层管理体制,将成本管控与工作质量提升融入生产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效益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高的局面;还有,要重视产品的低碳性设计和营销,一方面要强化低碳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设计,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外部营销,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掘出更适合企业产品发展的广阔平台,这不仅是满足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关键环节,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再有,企业生产管理的创新还要注重“软实力”的完善,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是通过树立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与职业理念等所营造出的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企业领导者要采取诸如员工手册内容的完善、设立文化宣传栏、以特定文化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活动等方式,让企业文化迅速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及工作中去,逐步培养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扎实地推动各项生产管理质量得以强化的同时,也为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顺利推行提供了重要的“软实力”基础。

六、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创新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最主要的方向是对建筑企业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我们知道,档案信息是可以用于解决企业面临的纠纷和问题,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它可以间接地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建筑企业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创新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解决建筑企业因基地分散、施工单位流动性大、施工期限长,带来的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收集整理难度大、管理烦琐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特点

1.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资源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综合。当前因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必然要向着网络化、电子化、动态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建筑企业之前的档案管理主要是依靠人工,建筑档案的分类整理、使用检索等全靠手工作用效率较低。现在建筑工程档案的数目日益增多,工程资料、图纸数量也很庞大。对这些档案依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大量的纸质档案不仅保存困难、翻阅不易,还不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并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给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发展方向带来了发展方向。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必须要抓住新的发展模式,在档案管理中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使得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可以与时俱进地保持创新,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

2.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对建筑企业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存储,并且可以自动化查取档案;档案信息可以进行实时共享、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智能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进行社会化服务。

(二)当前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给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的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在目前阶段对建筑企业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1.档案安全问题

对建筑企业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虽然有种种便利,但是它本身也存在的缺陷。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化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硬件资源极易被人为破坏也容易受自然灾害破坏,软件资源和信息化系统易受到病毒破坏,同时因为内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问题有待解决。

2.没有相关标准和立法

因为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又是一个新兴的档案管理方法。同时因为建筑企业基地分散、施工单位流动性大、施工期限长等问题档案一般进行多头管理,因此标准化问题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一大难题。档案管理信息化作为新兴事物,相关立法程序较少,出现问题很难运用法律方式解决。

3.相关技术支持不全面和技术人员缺乏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因其保管条件、保管期限等方面的局限性,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最终带给建筑企业的不仅不是便利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初期,需要把很多的纸质档案进行扫描转化,但是当前多数单位装备的扫描仪数量少转化慢,无法短时间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当前掌握信息技术又明白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匮乏,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三)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1.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追溯系统

建筑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对其档案管理需要建立可追溯系统,对文件自动生成、修改,保留文件的原始状态。在对建筑企业档案可追溯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文件自动生成的可靠性,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2.制定信息化档案的使用制度

建筑企业在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一定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统一的档案格式标准,在对档案进行相关查阅利用时也应制定相关制度,使得档案的利用者按照制度填写利用原因和利用内容。在进行档案利用时必须要遵照制度,使用专门的软件狗,防止档案被恶意修改或者被传播。因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必然会带来相关的电子文件,这时要对电子文件按照国家相关安全保密制度进行保密,保证系统安全。

3.完善技术支持进行技术人员培训

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技术支持需要遵照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吸收信息化技术新的成就保证档案的长期安全。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匮乏问题需要对档案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素养和工作技能。在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中应该添加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培训,使得他们可以掌握相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知识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