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工主要的工作技术和方法

社工主要的工作技术和方法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宣告同时使社区矫正执行地的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工与矫正对象发生联系,为以后的管理和矫正打下初步基础。通过这些流程,完成了审判监禁部门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衔接。案例中王艳樱并没有因违反规定而受到惩罚。考核奖惩由社工根据矫正对象的表现提出,报司法所,通过流程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社工主要的工作技术和方法_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评析

结合理论基础,我们来分析一下本案例的行政系统管理流程。

一般来说,案例描述的是社区矫正的执行过程,即从社区矫正对象到达社区,到社区矫正终止这一段历程。但我们前面也分析过,事实上管理流程和矫正的实施过程是交叉进行的,虽然一方面体现的是对矫正对象的惩罚和限制,另一方面反映的是使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努力,但是二者在时间上不能截然分开,从王艳樱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下面按照流程进行分析。

1.第一阶段

王艳樱犯交通肇事罪,法院经过综合考虑,判处她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按照法律规定,适用社区矫正,进入社区矫正流程。

宣告是矫正对象进入社区接受矫正的第一步。宣告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意在告知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的严肃性,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主任朱久伟强调:“在开放的社区行刑,更要注重社区服刑人员的在刑意识教育,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确保行刑重点环节的集中性、规范性和严肃性。”为此,上海一方面着力建设宣告场所、集中公益劳动基地和集中教育基地并严格规范宣告、公益劳动和集中教育等重点环节,对不遵守社区矫正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采取警告、处分乃至提请收监等处罚手段,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着重培养一支“准矫正官”队伍,着力提升基层一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从组织人员上确保社区矫正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宣告同时使社区矫正执行地的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工与矫正对象发生联系,为以后的管理和矫正打下初步基础。

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是对矫正对象的要求。在本案例中也有体现,王艳樱到社工点报到,社工点是社区矫正的直接实施者。报到是矫正对象与社工深入交流的开始。社工表示自己会尽力陪她度过生命中这段特殊的历程,表明社工与矫正对象的平等关系,可以拉近社工与矫正对象的距离,为以后的工作创造条件。矫正对象到社工点报到,社工可以更为明确地告知矫正对象必须完成的各项任务,如个别教育、集中教育、外出请假要求等。

通过这些流程,完成了审判监禁部门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衔接。此处需要注意,“社区矫正机构”事实上指的是基层的司法所,而上海的社区矫正模式中由政府购买服务,社区矫正社工点是直接实施社区矫正的机构。文书、档案交接等程序主要由司法所完成,社工可以根据需要调用。

2.第二阶段

主要包括建档、谈话、制订矫正方案、发展协助矫正的志愿者、组织劳动、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心理矫正等。这也是社区矫正行政管理流程和实务操作流程交叉最为密集的部分,是主要由社工进行的流程。流程是行政的,但是具体的操作却是实务性的。

本案例中建档部分没有体现。谈话、制订计划、发展社区矫正志愿者、公益劳动、集中教育、心理矫正都有所体现。具体的操作将在实务流程中详细分析。

就本案例来说,矫正机构的管理监督是基层司法所的职能。矫正对象每周以电话、每月以书面形式向街道(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等情况。对于这项规定,本案例中的矫正对象是基本遵守的,但思想汇报的质量因人、因时而异。如“10月份,王艳樱手写了一份近千字的思想汇报”,质量较好。

外出请假、就医等情况,案例中的矫正对象没有遇到。

考核奖惩是保证社区矫正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案例中王艳樱在2006年第三季度获得记功一次,是因其在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而对其进行奖励,以提高她努力表现的积极性,促进社区矫正的顺利进行。案例中王艳樱并没有因违反规定而受到惩罚。

考核奖惩由社工根据矫正对象的表现提出,报司法所,通过流程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第三阶段

案例中的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没有重新犯罪,可以在矫正期满30日前,指导她做出书面总结,在征求矫正志愿者意见的基础上出具书面鉴定材料,报上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批准,在矫正期满日书面通知本人,在司法所人员、居委会人员、派出所人员、志愿者、社工等共同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期满宣告。在安置帮教阶段,社工还将与其联系,帮助其适应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