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险放大与涟漪效应

风险放大与涟漪效应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风险的涟漪效应表现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个人和社会群体感觉到,新一轮的风险感知对象既包括了这些次级效应传递出来的紧急信息,也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风险放大是导致涟漪效应的重要因素。每次风险的放大,都至少存在一种以上的关键要素才能促成群体事件的发生。例如,制度以国家的力量进行社会动员来对抗突发风险。

1.涟漪效应

风险的涟漪效应表现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个人和社会群体感觉到,新一轮的风险感知对象既包括了这些次级效应传递出来的紧急信息,也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此时,风险的波及并没有结束,而是会产生更高阶段的影响,影响会波及其他群体、地区,甚至国际范围。通过对当前国内主要环境类群体事件的风险放大分析,它们所包含的风险涟漪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当地自然生态和人工环境的改变。例如,锂电池生产要用到钴酸锂、铜、铝、镍等,所以要是随便丢弃,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另外,锂电池里面用的电解液,主要成分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硫酸二甲酯(DMC),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机废气,对周边环境也有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有限的。但是,在风险被放大后,锂电池的生产变成了“污名化”。

第二,对当地或者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比如,PX项目的取消会影响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影响到政府的财政税收。项目下马会对GDP的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媒体的报道,宁波镇海PX扩建项目计划投资558亿元,据镇海区财政局消息,保守估算,此项目将给镇海区每年增加20亿元税收。而以前镇海只能留下其税收的7%。镇海或会因为项目下马而每年失去20亿税收。[7]

第三,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失控和秩序混乱。当民众的利益受到忽视,当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而得不到保障,当谣言盛行而没有权威出来澄清时,就会发出恐慌、抗议的声音,甚至暴力冲突。

第四,导致公共信任制度和管理机构能力认同度的下降,引起公众风险感知、风险态度的长期变化。例如,对风险管理机构的不信任感增强,对于科技预测风险水平的质疑,社会冷漠和社会参与度降低等。

第五,引起政府风险预警、监管、危机善后成本的增加。风险的社会放大会导致社会信任系统的破坏,任何社会的管理者都不会放任这种情况蔓延,政府尤其会对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修复。

2.涟漪效应的产生要素

风险放大是导致涟漪效应的重要因素。一个特定的事情或者事故从潜在的酝酿到“突发”再到持续的能量释放,这是一个典型的动力学过程。每次风险的放大,都至少存在一种以上的关键要素才能促成群体事件的发生。这些要素包括关注的公众、积极的媒体报道、相关利益群体、政府的制度参与等。

个体的关注。风险的社会构建始于个体的风险经历。任何一个事件如果没有众多个体的关注,它很难进入社会语境中被意义重构。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体都是潜在的和现实的风险放大站。日常生活中,个体的风险意识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个体的直接体验,被认为是本能的反应;二是分析的、理性的体验,被认为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个体通常会通过感觉和价值观念来处理周围环境中的危险信号。[8]

媒体的报道。新闻媒体总是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出现的。在风险事件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媒体还是现代的新型电子媒体都会对此进行关注。各类媒体随时搜集任何有价值的社会议题,尤其是带有灾难性的事件,进而选择这些事件的某些具体特征根据其新闻价值给予解释。特别是重新加工过的风险事件通过现代化的渠道发布出去,成为公众获取风险信息的重要来源。此外,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总是偏向于大力宣传某些特定的风险,影响着公众的风险感知。

政府的制度参与。社会制度与管理机制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依赖制度来获得安全的情况被称为“本体性安全”,是一种大部分人对自身认同的连续性和对制度环境的恒常性所拥有的信心。[9]人们的本体性安全受到风险威胁的时候,制度会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对风险放大的过程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干预。例如,制度以国家的力量进行社会动员来对抗突发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