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风险的负效应

金融风险的负效应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风险终究是与潜伏的损失不可分割的。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将对经济运行的微观和宏观层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金融风险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有密切联系。二是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合约的签订成本和监督成本。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是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动荡。墨西哥比索危机暴发后,迅速波及拉美国家及全球金融市场。

二、金融风险的负效应

金融风险正效应的隐含前提是人们对待风险的理性态度以及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金融风险终究是与潜伏的损失不可分割的。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将对经济运行的微观和宏观层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一)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1.直接影响

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可能直接导致微观经济主体遭受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倒闭。

前面所述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在达到一定程度时,都足以让微观经济主体遭受巨大的损失。下面以市场风险为例。市场风险主要指由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的急剧变化可能使市场参与者面临严重损失。金融衍生工具本是作为风险管理工具问世,但也可以作为投机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变动对基础现货价格的变化极为敏感,其价格波动幅度往往超过现货价格波动,投机者要承担比现货市场更大的市场风险。而且衍生工具的交易者只需交纳少量保证金即可进行交易,这种杠杆作用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难以承受的巨额亏损。前面曾提到的巴林银行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巴林银行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商人银行,1995年初,由于日经指数急剧下跌,其新加坡分行职员里森操作的日经股指期货多头遭受巨额损失,到2月23日,总亏损达8.6亿英镑,巴林银行顿时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被迫宣布破产。巴林银行的倒闭固然与其内控制度的缺陷有着必然联系,但衍生工具交易风险给一家金融机构带来的灭顶之灾也足以让人们感到震惊。

其他风险对微观主体造成的直接损失在现实中也往往难以计数。

2.间接影响

由于金融风险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人们必须想方设法防范、规避、转移金融风险,这样就使微观经济活动的成本增加。

金融风险使微观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上升,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金融风险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有密切联系。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不利影响,微观主体需要搜集、处理、分析各种信息,或是直接购买相关信息,为此付出高昂成本。二是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合约的签订成本和监督成本。在非公开的协商交易中,合约当事人为降低各自在交易中所承担的风险,有时需要经过数轮谈判,方能达成协议。合约签订后,一方还需对另一方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合约得到履行。

金融风险也提高了微观主体的经营成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都不得不持有一定数量的风险准备金,放弃将这部分资金投资获利的机会,增加了机会成本;如果微观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暴露,还需通过套期保值抵消风险,为此也要付出成本;金融风险的存在使企业和金融机构制定经营计划的难度加大,必须随时对计划作出调整;为控制风险,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

(二)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如果金融风险仅仅是对个别经济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后果可能是某家企业或金融机构遭受资金损失、被兼并收购甚至于破产倒闭,或者是某些个人投资者的财产受损,对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影响较小。然而,如果金融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逐渐积累,日益膨胀,而且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关联性,一家企业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递到其他相关企业或金融机构,一个行业的风险可能感染其他相关行业,一个国家的风险也可能超越国境。随着金融风险的影响范围从局部扩展到全局,可能会将一国金融体系、国民经济体系甚至于区域经济或全球经济拖入泥淖。

1.直接影响

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是可能引发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造成经济动荡。金融危机表现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量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量)急剧恶化,是金融风险在不断积聚下的充分暴露。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在这里是指银行体系危机。银行业系统性危机的典型情况是连锁性的挤兑风潮引起大批银行倒闭。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出现动荡,对金融体系信心动摇的储户涌向银行提取存款,由于银行无力应付,越发加重了储户对银行信誉的怀疑,恐慌的储户认为必须赶在银行倒闭前取出存款。于是挤提风潮不断蔓延,大批银行相继倒闭,并呈现出加速趋势。从1929年至1933年,其间倒闭的银行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此外,银行危机的另一种情况是银行普遍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以至于成批倒闭。对经济热潮的盲目追随是银行业形成巨额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银行业由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形成大量不良债权,一些银行或其附属机构无力支撑,只有宣布破产。未曾预见的外部环境变化也会导致银行业普遍亏损。20世纪70年代末,以发放长期住房贷款为主的美国储蓄机构由于高通胀、高利率的影响,经营开始出现困难,数百家储蓄机构最终倒闭。

(2)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在这里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大幅度贬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货币危机定义为“对某种货币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贬值(或币值急剧下降),或迫使当局投放大量国际储备或急剧提高利率来保护本币”。

货币危机可能发生在某一国家,也可能迅速向周边国家扩展,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1994年12月20日,由于大量外资撤出墨西哥,在市场压力下,墨西哥政府宣布比索贬值15.3%。这一措施进一步动摇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外逃加剧,墨西哥政府外汇储备近于枯竭,被迫于22日宣布墨西哥比索自由浮动。此后数月,墨西哥比索汇率下降到贬值前的一半。墨西哥比索危机的原因是多重的,尽管根源在于墨西哥国内宏观经济失衡,经常项目巨额逆差,政局不稳定,社会矛盾尖锐,但直接原因是吸收国外短期债务过度和证券投机过度,一旦国际形势有所变化,大量国外资金立即撤离,引发比索汇率暴跌。墨西哥比索危机暴发后,迅速波及拉美国家及全球金融市场。1997年始自泰国的东南亚地区货币危机的“突然”爆发似乎更令世人始料未及。实际上,由于泰国房地产业1996年下半年开始从过热走向低迷,泰国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泰铢已被高估。国际外汇炒家借人们对泰铢信心不稳定之机,在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泰铢汇率持续下跌。为了维系泰铢汇率,泰国政府不得不动用国家外汇储备托市。在耗费大量储备后,泰国中央银行被迫于1997年7月2日宣布泰铢自由浮动,放弃以钉住美元为主的对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此后泰铢汇率进一步下跌。泰国货币危机迅速传播到东南亚其他国家,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新加坡元汇率相继大幅度下跌。东南亚货币危机也使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及地区受到影响。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汇率下跌的同时,也伴随着股市的大幅下挫。除了国际投机资本兴风作浪的外部因素外,东南亚货币危机的主因是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外资利用效率不高,国内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市场价格过度膨胀,但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缺乏有效监控手段的情况下开放金融市场,则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

(3)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在这里是指一国无力偿还外债。债务危机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亟待资金投入,而国内收入水平低,储蓄能力不足,需要大量举借外债填补巨大的储蓄缺口。然而,如果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结构安排以及对外债资金的使用不合理,加之国内储蓄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就极有可能面临债务困境。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债务国也相继发生偿债困难。拉美债务危机同时也导致其大批外国债权银行陷入经营危机。直到90年代初,拉美债务危机才在多方努力下得以缓解。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美国为摆脱“滞胀”,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提高利率,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从而使拉美国家的利息负担随之上升;二是贸易条件恶化,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逐年下降;三是重新融资困难,外资注入减少。而内在根源是债务国自身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失误。拉美国家普遍制定了过于庞大的建设规划,将债务资金过多地投入工期长、见效慢的大型工程,致使投资不能迅速创造清偿能力,拉美国家还倾向于高标准超前消费,在进口奢侈品中耗费了大量外汇。1998年,俄罗斯由于国内经济困难,且短期债务负担过重,也发生了无力偿还巨额外债的债务危机。

(4)股市危机

股市危机主要是指股票价格全面持续大幅度下跌。随着金融资本运动脱离实物资本运动的趋势增强,虚拟资本的规模急剧膨胀,股票价格远远超出其代表的实际价值,股市泡沫也随之产生。由于缺乏内在支撑,股市泡沫最终会归于破灭,股票价格将一路下滑。

1929年10月28日,纽约股市日跌幅达12.82%,史称“黑色星期五”。从1929年9月到1933年7月,美国工业股票价格跌幅达87.4%。这场股市危机不仅使无数市场参与者倾家荡产,也使美国金融、经济遭受重创,并波及全球。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暴跌,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股市跌幅最高纪录,达到22.6%,史称“黑色星期一”。伦敦、东京、巴黎、香港等地股市也纷纷下跌,形成国际性股市危机。此番股市大幅下跌,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美国经济实力有所下降,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过大,且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涨幅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从上述各种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种种危机往往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可能同时暴发或交替出现,对经济、政治、社会的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2.间接影响

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后,除了造成经济强烈震荡外,其后果往往还将在相当时期内延续,导致国家、地区甚至全球经济衰退,因而极具破坏性。金融风险的间接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导致社会投资水平下降。投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预期投资收益率降低,业主的投资欲望受到打击,为避免风险减少投资。另一方面是资金供给量缩减。银行在危机期间大批倒闭,即使得以幸存,其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一般也会作出较大调整,多采用十分谨慎的保守型经营策略,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很大,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除了国内投资下降外,外商投资也会大量撤出,吸引外资十分困难;其二,消费水平下降。人们持有的财富由于金融经济动荡而大幅度缩水,未来收入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会保持谨慎的消费行为;其三,经济结构扭曲。大量资金从风险高的部门或行业撤出,而这些行业可能是关键的基础性产业或者是高新技术产业,这些得不到资金支持的产业将会成为未来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而,金融危机过后,伴随而来的将是失业率急剧上升,经济增长率急速下降,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