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康德的星云说

康德的星云说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康德,这位曾被后人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的人,却首先在天文学领域里提出了星云起源假说,将完全僵化的思维方式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的母亲受过一定的教育,她一共生9个孩子,其中有5个活了下来。这正是康德诞生时西方社会的历史背景。康德在拉丁文班上课,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拉丁文和神学。这正是年轻的康德心灵的表白,这时的康德已经立下志向,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并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希望在思想上走一条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路。

康德的星云说

1.“上帝保佑我们”

康德,这位曾被后人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的人,却首先在天文学领域里提出了星云起源假说,将完全僵化的思维方式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他曾说过:给我物质,我将用它创造一个宇宙来。也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向你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而形成的。

康德的全名叫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清晨5时左右,康德降生在东普鲁士的寇尼斯堡一个手工艺人的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就是康德诞生后的220多年,这座位于波罗的海之滨的城市归属前苏联,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4月22日这一天,按旧普鲁士历法是圣伊曼努尔节,所以,康德的父母为他取了这个圣经中的名字,含有“上帝保佑我们”的意思。

康德的父亲约翰·乔治·康德是位皮匠,他的母亲安娜·勒吉娜·鲁特是位皮匠的女儿。康德的母亲受过一定的教育,她一共生9个孩子,其中有5个活了下来。在9个孩子中,康德排在第四,而在活下来的5个人当中,他排在第三,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普瑞格河流经寇尼斯堡市区而进入大海,幼年时期的康德和他的家人就住在离普瑞格河上一座“绿桥”不远的鞍匠街,这条街上住着像康德父亲一样的马鞍匠和皮匠。童年时的康德就在小手工业者和商人之间长大,他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勤劳、忠诚以及清教徒般严格的生活方式,他从父亲身上还继承了不怕困境、不怕压迫、热爱劳动等优良的品质。

在康德出生之前,这个家庭已经有两个孩子不幸夭折,幼小的康德也不比他们的身体更好,小时候的康德体弱多病,为了使康德在体力和道德上都得到健康发展,他的母亲竭尽全力照顾他,并想方设法激发他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康德晚年对他母亲在他儿时培育他向善,引导他幼小的心灵热爱自然,启迪他的智慧,仍感谢不已,他认为母亲的教导对他一生有受用不尽的好处,在晚年,他回忆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是她在我的心中植下善的根苗,并使之滋长,是她打开了我的心扉,用得自大自然的观念启发了我的心灵,体验自然的感人力量。她拓宽了我的视野,她的教诲在我的生涯中,对我一生有极大影响。”

2.给自己选定了道路

到了18世纪,西方国家处在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英国等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这一腐朽没落的等级制度这一为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当时的德国同英国相比,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国家,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很落后。即使这样,在德国,封建制度仍受到强烈冲击,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在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解放了封建制度对生产力长期的束缚,不仅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而且使科学研究领域扩大了。现代自然科学得到了科学、系统和全面的发展。这时除了力学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一系列研究高级运动形成的学科相继发展起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随之发生了飞跃。它开始从过去分门别类的研究过渡到阐明自然界各个过程的联系,从一成不变地分析现成的事实过渡到考察自然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正在突破原有僵化的框架,给辩证思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正是康德诞生时西方社会的历史背景。

康德从8岁到16岁的9年时间里在腓特烈官立学校就读,由于学习刻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腓特烈官立学校中,到处都弥漫着虔诚教派的气氛,学校的宗旨首先是培养学生奉教敬神。学校的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制定的校规,如有破坏,学生必受到严惩。腓特烈学校校规非常严格,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没有假日。每天清晨6点以前学生们就得守候在集合地点,必须恭恭敬敬地进行早祷,早祷需要半个小时,每堂课也都先从祈祷开始。康德在拉丁文班上课,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拉丁文和神学。他的父母殷切希望他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名牧师,然而康德却被拉丁文老师精彩生动的讲课所吸引,希望将来自己可以做一名古文学学者,而学校中那种教会般的校规打消了他当牧师的念头。

康德晚年回忆这段时光时曾表示,不赞成学校这种教育方法,特别是把繁琐的宗教仪式和聆听教义强加于幼年学生,摧残心灵,形同奴役,每当想起这段往事就惶恐不安。不过,尽管不喜欢学校的环境,康德并未虚度光阴,虽说孱弱的体质妨碍了康德的学习,但是他用聪明才智、极强的记忆力和勤奋来弥补这一弱点。除了毕业考试名列第二外,每年的考试他都名列第一。

1740年,康德16岁中学毕业考进了寇尼斯堡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康德对物理和哲学的兴趣取代了中学时对语言的爱好。康德的求知欲望非常强,学习也非常努力,他最敬重的老师是克努真教授。克努真21岁就得到了教授的职称。尽管他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但是对英国自然科学的成就极感兴趣。他在大学中讲课的范围很广,涉及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是位学识渊博、勤恳善良的教师。在克努真教授那里,康德第一次听到了牛顿的名字并接触了牛顿的学术思想,阅读了许多克努真教授的藏书。在克努真教授的影响下,从大学四年级康德就开始独立地撰写物理学著作。非常可惜的是,对康德精神世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克努真教授在37岁时便英年早逝了。

在大学学习期间,康德就选择了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在他写的第一部著作的前言中,他就用名人名言作为书的开场白:“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而要走你所应该走的路。”这正是年轻的康德心灵的表白,这时的康德已经立下志向,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并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希望在思想上走一条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路。他怀着自己将会在学术上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勇气开始漫漫人生的求索。满怀理想、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康德谈到:“我已经给自己选定了道路,我将坚定不移。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从这铮铮有声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康德坚定的决心,任何权威有碍于揭示真理,他都会勇敢地把它抛弃。

康德13岁时失去了母亲,22岁时又失去了父亲,艰苦、贫困的生活一直困扰着康德。生活的窘迫使康德经常中断学业,他不得不靠有钱同学的资助,遇到困难时只好接受他们在物质上的接济。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压垮康德,而是使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

康德几乎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有时必须外出的时候,他便将自己的旧衣服送到裁缝店缝补一下,有时借用同学的衣裤和皮鞋,而这时他的同学就只好整日待在家中,等待着他把衣服、皮鞋用完再还回来。有时他的衣服破旧得实在不能再穿了,他的几个要好的朋友便集资为他买一件。尽管生活非常艰苦,可是却阻挡不了康德对知识的热爱。康德节衣缩食省下的钱购买了大批哲学和科学书籍,常常借给同学、朋友阅读。面对贫苦的生活,康德常用一些格言来激励自己:“要使财物受你的支配,而不要使你受财物的摆布”、“不要绕着困难走,而要迎着困难行”,表现了乐观豁达的精神。

康德在大学学习了7年之后,他没有参加博士论文的答辩就离开了他的故乡。他一边担任家庭教师,一边仍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研究工作。从1747年离开大学到1755年的9年间,他给3个家庭当家庭教师,但离家乡寇尼斯堡都不远,在东普鲁士的3个偏僻的角落。起初,康德在一个村庄里教村里牧师的3个儿子。在这个村庄里,大部分老住户由于几年前一次鼠疫暴发之后所剩无几,而从瑞士迁来许多新的移民。康德在当家庭教师期间看到不同民族的孩子非常友好地相处。康德在离开这位牧师家之后,又先后给一个大地主和一位伯爵的孩子做家庭教师。

康德在这些穷乡僻壤做家庭教师,不仅取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还获得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在与各种人物的接触过程中,观察了人们的生活、同时熟悉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理。由于有充裕的时间读书,这为其后来的学术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辞去家庭教师的工作之后,康德连续撰写了许多论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康德把做一位大学教授作为自己的理想,而要想在大学里授课,关键是取得学位。因为大学毕业后康德没有参加博士学位的答辩,而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这成为他取得大学授课资格的障碍。1755年6月,他以一篇物理学论文《论火》而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学位那天,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学位授予典礼,在典礼上,康德用流利的拉丁文做了演讲。

在取得学位之后,还必须再进行一次论文答辩才能获得授课的资格。可见当时大学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严格。在答辩那天,学校公告栏里写着:“经哲学系批准,哥尼斯堡的伊曼努尔·康德博士,于1755年9月27日从八点至十二点在本系当众进行为取得在本系执教资格的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答辩会如期举行,康德顺利通过,被授予讲师职称,但这只是一个编外的讲师。所谓编外教师,就是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校方或国家发给的固定工资,而讲课的报酬则完全由听课的学生负担。如果有正式的教师退下来,有了空缺,经申请批准,才可将编外的名额转成正式名额。

取得讲师资格不久,康德便如愿以偿登上大学授课的讲台。那时上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由于大学中教室有限,所以许多教师都在家中授课。康德自己没有房子,他当时住在一位教授的家里,教授家里有一间屋子可供学生上课用。康德上第一次课,听众非常多,屋子小容纳不了,有些学生只好站在阶梯或走廊上听讲。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学生讲课,康德显得有些紧张,直到上第二节课才镇定下来。自此,他在讲台上一站,就站了41年。

讲课占去了康德几乎全部工作时间和精力,但是却使康德的生活稳定下来并有了保障。康德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他每周的课时最少时有16小时,而最多时高达28小时,从他的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多繁忙。上午从8点到9点——逻辑学,从9点到10点——力学,从10点到11点——理论物理学。下午从2点到3点——自然地理,从3点到4点——数学。

康德每天授课安排非常紧张,而且从他授课的科目和内容上看,我们完全可以感到康德学识的渊博,他讲授的课程几乎包括所有的知识。他讲过的课程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自然观,人类学、自然地理学、逻辑学、道德哲学、自然神学、教育学,另外还有历史、哲学大全,据说他还讲过要塞建筑术和火药制造术。

康德虽然有极强的记忆力,但是对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深恶痛绝,他要求学生掌握活的知识,因此,康德在讲课过程中注意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改正学生们只顾记诵的恶习。康德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常对学生说:“在我的身上,你们不会学到哲学,而只学到如何用哲学思考,学不到背诵的知识,而只学到如何思考。你们要为自己去思考,为自己去研究,更要有自己的见解。”康德不仅教导学生学知识要融会贯通,而且自己在学习时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康德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头脑里的知识。即使在200多年后的今天,康德这段感人肺腑的话语仍然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南。

康德对工作充满热情,其授课内容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一是源自他对教师工作崇高的热爱,二是他有正确的教育观。康德认为,人的成长需要管理的技巧和教育的技巧。只有这两点结合得好,人才可以正确发展。他说:“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所以教育工作是他希望终身从事的职业。康德的教育观点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ean-Jacgues Rousseau, 1712—1778)的深刻影响。1762年,康德读到了卢梭写的关于教育的一部小说《爱弥儿》,这部书强烈地吸引了他,以至于平时户外散步的习惯也被打破了,一连几天,阅读占去了康德的全部时间。卢梭的著作给康德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使他摆脱了书斋学者的许多成见。他说:“我自以为我的求知欲极为强烈……有时我想。一切将给人类带来荣耀,因此我鄙视那些知识极端贫乏的庸俗之辈。卢梭纠正了我这种看法。炫耀自己的特长这种心情消失了:我学会了尊敬人。”

康德从小在教会学校中受到了严酷的管束,他极为厌恶呆板毫无生气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因此,他极为推崇卢梭“把人从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任人健康自由发展”的思想。他反对采用强硬手段改变孩子的意愿,提倡引导他们的想法,真正的教育应该培养和创造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即使在大学,康德传授知识的对象是已经通过了初级教育阶段,有了一定基础知识的成熟青年,他在讲课时也力求浅显易懂。如果有人听不懂,他就停下来,再从头讲起。他说:“我不是为天才讲课,他们利用自己的才智会给自己闯出一条道路来的;我也不给白痴讲课,因为他们的无能而不值得花这么大的气力;我是为那些中等水平并想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将来能胜任工作的人讲课”。他是针对中等接受能力来讲课,在讲课时,康德经常引用生动而又说明问题的材料,穿插一些机智、风趣的妙语来解释那些难懂的段落。

自然地理是康德最喜爱的一门课程。他说:地理是历史的基础。尽管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普鲁士,但是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汲取知识,查阅各种资料,浏览对一些国家尽可能详细而可靠的描述。这些弥补了没有身临其境的缺憾,在讲课时,他依靠极强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生动而准确地为学生描述异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仿佛真的驻足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虽然康德未曾离开过普鲁士,但是他却似乎已经漫游了环球,远涉重洋,跨越荒漠,在林中漫步,在江边观鱼。康德一生从未见过高山,然而在授课时却能对高山峻岭作出引人入胜、出神入化的描写,好像真的攀登在人迹罕至的峰顶。

康德一位学生的回忆,给我们留下康德的鲜明形象。他说:“我常常怀着感激而兴奋地心情回忆起我年轻时同一位睿智哲人的相处,对我来说,他是一个真正充满人性的老师,他具有乐观的情绪和朝气,他那广阔的有如为才思而生的前额打上了开朗豁达的痕迹,思如涌泉的动人语言从他的唇际溢出。他诙谐,幽默,而在人们大笑时他则能保持严肃。他的课有如愉快的谈话。他对名人进行评价,他提到这些人名字的唯一目的在于唤起听众对真理的向往,对人类幸福的崇高激情,对伟大而美好事物的渴望。他的心灵生活在听众之中。”

3.打开第一个缺口

17世纪,许多自然科学家都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则坚持认为,天体是自己生成的。在康德之前,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就曾提出过一个设想,认为宇宙在初始状态时,是一片混沌,物质微粒漫无秩序地运动,在混沌中产生了物质的漩涡,逐渐形成太阳、恒星、行星和彗星。他的设想含有宇宙发展的观点,但是缺乏科学观测上的任何认证。

英国学者赖特也曾提出一种银河系统的设想。他认为银河系的形状有如一个扁平的盘子。他还认为,宇宙中有无数似银河系的恒星系统,犹如在汪洋大海中有无数岛屿一样,他称之为“岛宇宙”。这个概念在天文学上一直沿用至今。康德曾经说过,赖特的理论给他很大的启发,是赖特的理论首先启发了康德不把恒星视为杂乱无章的东西,而是把它们视为与行星系很相似的一个系统。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提出一个天体起源假说。他认为,地球和行星是巨大的彗星与太阳发生猛烈的碰撞后产生的碎块形成的。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彗星是质量巨大的固体,它闯入太阳系时,并无一定的规律,因此,完全有可能与太阳发生碰撞。但是现在看来,彗星的质量很小,即使与太阳发生碰撞,就如同一粒沙子落入大海,绝不会产生任何碎块而形成行星。布丰的行星起源理论是完全凭空想象产生的,不符合科学事实。

尽管在康德之前曾有一些学者、哲学家或者科学家试图以自然形成的观点去描述宇宙,但是他们的工作都还比较简单,还不能形成系统和科学的理论。

1754年,康德发表了一篇探讨地球自转问题的文章,提出了地球的自转由于潮汐的摩擦作用而减慢的假说。他认为由于受到月球的影响,海潮由东向西运动,而与地球旋转方向相反,因而阻碍地球运动的速度。

这篇文章是根据普鲁士科学院悬赏征文的题目写的,征文的目的是探讨地球生成以后在自转过程是否会发生某种变化。奖金最后落到了一位神父手中,他的结论正好与康德所作出的相反。从现在角度来看,康德得出了正确结论,尽管康德的计算是错误的,但是他的思想却是对的。这一假说已经挣脱了形而上学僵化的自然观,含有天体是发展变化的思想。

1755年,康德出版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这是一个比较简洁的称呼,其实他的著作的全名是《关于诸天体的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或根据牛顿原理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机械起源》。就是在这部著作中,康德提出了星云起源的假说。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包括3个部分和一个前言。为了让我们对这个星云起源假说有一个一般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康德的基本思想。

在前言中,康德描述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我选择的这样一个题材,不仅内容根深,而且涉及宗教……但我并不胆怯,所有这些阻力之大我都能感到,但我并不沮丧。”“每当我前进一步,看到迷雾四散,我就热情倍增。在那朦胧的迷雾后面,好像隐藏着一个伟大庄严的形象。”“勇于继续探索的人将登上这个新大陆,并以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它为快。”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康德表现了勇往直前的精神。

康德试图只用力学规律来说明宇宙体系是怎么从它最原始的状态发展起来的。对宇宙的这种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康德从古代的唯物哲学家那里吸取了许多宝贵思想,找到了历史上的哲学依据,但是康德没有只停留在过去,而又有新的创造和发展。康德完全采用了牛顿力学体系,但是,和牛顿单纯强调引力作用不完全一样,他还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一对互相联系,互相对应的力来说明天体的运动和发展。康德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这两种力同样确实、同样简单,而且也同样基本和普遍。”

康德假定整个宇宙的物质都处于普遍的分散状态,并由此造成一种完全的混沌。他根据引力定律看到物体形成,又看到斥力改变物体的运动。他说:“我不需要任意的虚构,只要按照给定的运动定律,就可以看到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个系统产生……我每前进一步,我的信心就越是增加,而我的胆怯也就完全消失了。”按照康德的话说: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在书的第一部分,康德回顾了开普勒和牛顿在天体力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探索行星系统运行的规律性,进一步又论证了遥远的恒星系统,指出恒星都是炽热的太阳,而且都是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康德认为,恒星并不运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之所以我们看到恒星静止不动,这或者是由于它们离星体公转的共同中心太远因而其运动显得特别缓慢,或者是由于离开观察地点太远而看不出它们在运动。事实上,恒星也和行星一样,环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康德还进一步指出,用望远镜观测到的某些椭圆形的“星云”,是和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因为它们从侧边斜对着我们的视线,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发亮的椭圆形星体。

地球在宏大的行星世界里好比沧海一粟,而在无限的宇宙里,恒星世界又多得不可想象。宇宙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

康德在写此书的时候,科学家已知的有6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根据行星偏心率随距离增加这一规律,康德猜测,在土星之外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行星。在他生前发现了天王星,19世纪发现了海王星。

第二部分描述了天体和宇宙的形成,这是全书的重点。书中,康德提出了他的设想,即怎样从原始星云当中形成了太阳系。

康德假定,在那无比遥远的过去年代,宇宙空间充满了细小的物质微粒,它们分散,密度很小,却在不停地运动着,密度大而分散的一类微粒,凭借引力从它周围的一个天空区域里把密度较小的所有物质聚集起来,但是这个聚集起来的物质又聚焦到密度更大的质点所在的地方,而所有这一切又以同样方式聚集到质点密度更为巨大的地方,而且这样的方式如同滚雪球似的一直继续下去,逐步凝成大的团块。团块在运动中经常发生碰撞,有的碰碎了,有的则结合成更大的团块。经过不断的凝聚过程,星云物质的引力中心就形成了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就是这样产生的。太阳因聚集了大量物质而成为行星系的主要部分,康德认为,起初它还没有燃烧的火焰,只是在它完全成形以后火焰才在它的表面上突然产生出来的。

在引力吸引的同时,还有一种与引力相反的力,就是斥力,它阻碍微粒朝一个地方聚集,使得向引力中心下落的微粒,从直线运动向侧偏转。所以垂直下落运动变成围绕中心的圆周运动,变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在旋涡里,微粒或者团块继续相互碰撞,结合在一起,速度较小的,抵抗不了中心天体的引力,就落在中心天体上,像我们这个星系的太阳,并把动量带给太阳,使它产生自转。一部分速度足够大的,继续做圆周运动,形成了转动着的扁的云状物。云状物中较大的团块以后就凝聚成行星。

行星又在斥力作用下开始了它自己的自转,生成较小的圆盘。这整个过程在小一号规模上重复着,终于生成卫星系统。比如,地球这一个行星在这一过程中在小一号的规模上进行,又形成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康德还进一步阐述,行星的不同密度和质量是怎样生成的。作为引力中心的太阳,总是把较重的团块吸引到周围,而较轻的则在离中心较远的地方运动。因此,康德认为,离太阳近的行星的密度比离太阳远的行星的密度大。康德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等离太阳近的行星要比木星、土星的密度大。在康德那个时代,只发现了水星、金星、地球、水星、木星、土星6颗行星,康德这个假设是对的。

在质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规律性,康德认为,太阳可以把行星系统轨道平面以外的几乎全部质点吸引过去,它必然要比圆环所形成的诸行星全部质量大得多。在行星相互间,离太阳近的行星,由于受到太阳巨大引力的制约,不可能形成很大。而对于离太阳较远的行星来说,不但太阳引力较小,而且它的物质来自半径较大、宽度也较大的圆环,因而质量要远比太阳附近的行星大。比如,木星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而土星质量是地球的95倍。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康德用他的理论分别阐述了行星系统的各种状况。对于土星的光环。康德认为是那些还未形成土星卫星的微粒组成的。

康德将其由原始星云形成太阳系的理论推广到恒星世界去。他推论,满天的恒星必然各是自己的行星系统的中心,犹如我们的太阳系一样,而我们看到的巨大的恒星系统——银河系,也是由于相同的力学规律形成的。康德甚至推断出银河系也有自己的中心,众多恒星也正绕这个中心旋转。康德预言,宇宙间天体正不断生成,又不断毁灭,千千万万个太阳不断地燃烧起来,又不断地熄灭,宇宙正处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之中。

世界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这种过程一旦开始,便不会停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旧的世界在不断毁灭,新的世界在不断诞生,不论是极端微小的构成物还是复杂万端的构成物都在不断地产生和消灭。我们存在的太阳系既然已经产生了,并已经到了壮年,它也会衰老,最后消亡。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第三部分是对“不同行星上居民进行比较的经验”。在18世纪,有些人不怀疑在其他星球上有人居住,甚至有人认为太阳上也有居民,他们全然不顾太阳有如此高的温度,会把它上面的任何东西都烤化。康德确信宇宙中存在着有理智的生命,即使现在没有,但总有一天会有。但是,他认为并不是每一个星球都住着人类。正像地球上往往有不宜于居住的沙漠一样,宇宙中也有不宜于居住的星球。康德认为,地球上的居民也不是最完善的人类,引起康德兴趣的问题是距太阳远近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生物的思维能力。他设想,如果金星上存在人类的话,地球和金星上的居民如果互相交换居住地点,就不能不造成双方的死亡。组成地球上居民身体的物质,是与它和太阳的距离相应的受热程度相适应的,也就是说与一定温度相适应的,在受热更大的条件下,人的机体就会枯干和挥发。而金星上的居民,他们粗笨的体格和身体各部分的迟钝,需要太阳给他们更多的热量,因而,在较冷的天空地区,他们也许要冻僵,以致丧命。康德设想,木星的居民与地球居民不同,他们的身体应当由更轻巧、更灵活的物质组成。以便太阳给它微弱的热量,就能使他们的身体像在离太阳较近的地方那样有力地活动起来。

康德根据自己的设想,引出一个普遍规律:行星离太阳越远,各种不同行星上居民的构成物质就越是轻巧和纤细。他还得出另一个规律:能思维的生命,他们住的地方离太阳越远,他们就越高级、越完善。显然我们居住的地球处在中等地位。我们既嫉妒土星上的人类比我们完善,又会对于水星上的人类比我们低劣而满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并不具备高级动物生活的条件。但是,在这茫茫宇宙间,一定会有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绝不是唯一的大自然的产物。

1755年,康德出版《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时候,还没有名气,而且这本书还是匿名发表的。这本书出版后命运不佳,它的出版人破了产,仓库被查封,因此该书只出了一版就销声匿迹了,因此当时它在学术界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却有着很深的革命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康德关于目前所有的天体都从旋转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是由上帝创造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

直到50年后,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体系论》,提出了相似的星云起源假说,康德的学说又被人们记起,才在1799年再版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康德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掌握的太阳系的知识是非常不够的,对于恒星世界的研究,那时也只是刚刚开始。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康德就提出了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理论,是很不容易的。康德的星云起源假说,仍存在着许多局限,对某些现象能够做出很好的解释,对另一些现象则不能解释,还有一些假设则是错误的。从我们今天所达到的科学水平看,康德星云起源假说自然解释不了太阳系许多结构和运动的特征,同时也不可能完全解释太阳系的演化问题。科学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在今天,尽管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比起康德的时代是大大进步了,但太阳系、宇宙星云的起源和演化的问题远还没有最终解决,还需要科学家的继续努力。

4.像钟表一样准确的会计师式的生活

前些日子,读到一篇关于康德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位研究康德哲学的学生,他出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小小的村落,在那一片红色海洋的20世纪70年代,他的父亲,一位好学的农民,身上衣服还补着补丁,手上还长着厚厚的老茧,居然在公社的破旧书店里,花了四角五分钱购买了一本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中译本)。当他看到康德这本描述星云起源的书时,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少年。他完全被书中的描述迷住了,对遥远星空的思考,给他打开了一扇奥妙无穷的知识之门,康德深深地吸引了他。一位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与一位中国乡村少年居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联系,以至影响了他一生,这也说明了康德的魅力。

康德是一个思想的巨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人们可能会以为康德是一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人。其实像许多世界伟人一样,康德也是一位身材矮小,身体瘦弱的“小人物”。康德的身高只有157厘米,以现代许多找对象只看身高的女子的观点,康德只能算“一等残疾”。可是,就是在这位“小人物”身上,却产生出如此气势磅礴、深邃宏大、影响全球的理论来。

康德一生下来就显得先天不足,经常生病。有人看到康德这么弱不禁风,曾预言他将短命,而且不会有大的作为。为了能够健康愉快的生活,工作后,他给自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作息制度,而且几十年里始终不渝地坚持,并收到了异常满意的效果,后来很少生病,度过了漫长而充满创造性的岁月。制度的制定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按着自己制定的制度执行。这反映了康德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康德的生活起居十分规律,据说邻居可以根据他做保健散步经过自家门前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时也出现一些差错,当他读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爱弥儿》的时候,他被卢梭作品文笔的优美,内容的丰富所吸引,从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

据说开始时,康德并不是一个守时的人。康德有位朋友叫格林,格林是一个英国商人。他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教会康德要严于守时。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们说好在第二天早晨8时乘格林的马车到城外做一次旅行。差5分8点,格林戴上帽子提起手杖,从楼上下来,8点的钟声刚一敲过,他便乘马车飞驶而去。他在普瑞格河的一座桥上遇到气喘吁吁赶来的康德,竟然不顾康德的大声呼喊扬长而去。康德记住了这次教训并很快养成了准时的习惯。

康德与格林的相识,也是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美国独立战争时,一天康德散步遇到一位朋友和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在一起谈论当时的政治形势,康德热烈拥护美国人的斗争,坚决反对英国人。那位素不相识的人自称:作为英国人,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要求康德向他赔罪,并进行决斗。康德有“武器”,他的武器不是枪,也不是剑,他的武器就是思想和语言,它比剑刃更锋利,比枪弹更有力。康德面对这种僵局仍然很镇静,继续谈论,坚持自己的立场,态度客观、实事求是,这个英国人被说服,伸出手请求康德宽恕。这个人就是格林,后来成为康德的好朋友,并把这一友谊保持到老年。

所有熟悉康德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善于交际和通情达理的人,他不仅知道工作,而且也善于休息和消遣。有一阵子格林患脚病不能外出,只能常常坐在安乐椅上。有一天下午,康德又来到格林家,想找这位老朋友谈天说地,只见格林正在安乐椅上睡觉,他没有惊醒格林,便坐在一旁沉思,不知不觉,他也睡着了。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经常来访的老朋友——银行家鲁夫曼,他看到格林与康德睡得正酣,于是不声不响地坐下,一会儿竟也睡起觉来。最后他们的另一个朋友莫德比来了,他看到这3个人都在呼呼大睡,不禁乐了。于是,他唤醒这3个人,开始兴致勃勃地攀谈起来。

尽管康德到了晚年时生活有了好转,但是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秉性,过着简朴的生活。一次,由于邻居家有只公鸡啼叫不止,使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他要主人杀掉公鸡,多少钱他都肯付,可是主人却怎么也难下手。康德无奈只好搬家,在搬家前,他开列了搬家的清单,财产不多:墨水瓶、蘸水笔、刀子、纸张、手稿、书籍、鞋、皮大衣、帽子、睡裤、餐巾、桌布、毛巾、盘子、汤盆、刀叉、盐罐、玻璃杯、烟丝、烟斗、茶壶、茶叶、糖、刷子。可以看到,非常简单。

康德在生活中有一个特点,宁愿生活得简单一些,也不愿负债而受到精神上的压力,他认为自己非常荣幸的事就是生平没有欠任何人一分钱。虽然他生活节俭,但他并不吝啬,有一次,他知道一位自己教的学生生活很拮据,他便把大部分的薪水送给这位学生,而仅留下少许钱来支付房租。

尽管康德在讲课时仍教授自然科学的知识,但是到1755年以后,他的兴趣开始转向了哲学,并把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哲学上。可是在1755年,康德还做过一个与地震有关的实验。1755年末,里斯本遭到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地震本来是常有的事,可是这次地震毁灭了里斯本这个当时繁荣昌盛的欧洲大都市。幸存者怀着极端恐惧的心情回忆当时的情景。“大海突然沸腾起来,巨浪冲上堤岸、有的船只则被抛到岸上,摔得支离破碎。王宫被洪水冲垮,转眼之间就被淹没。美丽的都市变成惨不忍睹的废墟。连作为崇敬上帝之所的教堂,也像纸牌搭起的房子一样化作瓦砾。顷刻间,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

许多年之后,人们回忆起当时情景的时候还胆战心惊,瑟瑟发抖。面对如此恐怖的自然灾害,人们议论纷纷。创造天和地的上帝,虽然被虔诚的教士们描绘得那么智慧无边,无所不能而且心怀善意,然而上帝并不是慈祥之父,它使年轻的心灵受到伤害,使无辜者、圣人和罪人一起遭到毁灭。人们不禁要问,那些毫无意识、吃奶的婴儿又有什么罪过呢?那些忍辱负重、行善一生的老人又有什么错呢?

康德的注意力被这次灾难所吸引,他发表了两篇文章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困惑不解的人们十分希望对这次地震可以获得满意的解释。他们关注各方人士对这次灾害的不同评论。康德的小册子没来得及装订成册,就印出一页卖掉一页,他从博物学家的角度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地在摇动,房屋在倒塌,这些恐怖的现象并不是上帝所为,而是大自然的“创作”。他强调地震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

康德自己做过一个实验,并建议读者也做一下这实验。把13千克的铁屑和13千克硫黄加水混合起来,并埋入地下30厘米,把表面压实。几个小时后,热气就会从土中上升,地表就会产生震动,从土中将喷出火焰。他用这个实验来说明这场自然灾害的原因,同时说明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然过程。所有的一切都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积蓄着力量并在一瞬间暴发出来。

康德认为这种震动并不是到处都要造成破坏,而在一些地方甚至带来好处,为此,康德在小册子上还写了一章:《论地震的益处》。比如,地震可以产生天然的温泉,其中含有许多矿物质,对人的身体有许多好处。

在研究哲学的空余时间,他还保持着对天文学和天体力学的兴趣,还写出《论月球上的火山》和《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等文章。寇尼斯堡的第一个避雷针与康德的名字也有联系。在1774年,一座教堂被雷击毁后,市政府向大学咨询怎样避免重遭灾难的意见。人们把问题转给物理学教授罗伊施,希望他联合有关的专家和哲学家一起来解决。罗伊施教授推荐了康德。康德在给罗伊施的回信上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我只是特别提醒你注意这样一点,排水装置必须只是用来清除塔的金属覆盖层上的天然物质,而不是用来从雷雨去中吸取自然物质。因此,它应该造得没有尖并且固定于一支杆和一些铜板上。”大家对地线问题争论不休;是把地线置入土地里还是把它拉到邻近水池里。准备工作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漫长的,共用了10年。1784年,这座教堂终于在尖顶上树立起了避雷针,而这10年间,教堂又遭受了一次雷电的袭击。

1804年2月12日,康德停止了呼吸,星云起源假说的提出者离开了人世。思想家的大脑不再思考了,但是他的思想精华却永远地留存下来,成为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1799年,离他逝世还有5年,康德就已经安排了自己的安葬问题,和生前节俭的习惯一样,他要求自己的安葬尽可能从俭。希望在死后的第3天安葬,只有他的亲人和朋友参加,安葬在普通的墓地上。

没有想到,结果却是另一种情形。全城的人都来与康德告别,在16天的时间里,全城哀悼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瞻仰死者的遗容,来看一看给他们的城市带来荣誉的学者的遗容。2月的天气还非常寒冷、为了防止遗体腐烂,康德的遗体停放在冰冷的客厅里。在2月28日安葬那天,24名心情沉重、身体魁梧的大学生抬着灵柩在整个送葬队伍前面缓缓而行,后边紧跟着驻防军军官团和几千名居民。大学评议委员会在大教堂前迎接送葬的队伍,教堂的钟声凄楚地响着,却没有一名神父参加葬礼。

康德的灵柩被掩埋在大教堂北侧的教授墓穴中,墓前有康德半身的雕像,上面刻着两行诗: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

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自己英名永存!

伟人逝去,他没有婚姻,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但是他却把光辉的思想留给了全人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