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与培养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与培养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核心观点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于需要引起的,人的各种需要是一个由强弱和出现先后排列成等级的系统,是分层次的。同时,需要是引发儿童积极活动的内在条件,有利于儿童探索世界、锻炼身体、发展心理。这有助于成人多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四)学前儿童需要的结构与发展特点1.学前儿童需要的结构参照需要的分类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前儿童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与培养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4-3

幼儿园给100多名幼儿举办“集体婚礼”

2013年1月11日,郑州一家幼儿园给100多名幼儿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婚礼完全按照成人婚礼的程序和仪式进行,教师和家长代表担任主婚人,甚至还包括了爱的宣誓环节。此事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升级版的“过家家”,有人认为这是缺乏审慎的行为,可能带来多种隐患。

思考:您认为完全按照成人的程序和仪式给幼儿举办“集体婚礼”,合适吗?为什么?

一、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need)是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19]。需要反映了有机体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具有对象性、紧张性、动力性的特征。需要具有对象性,如口渴了就有解渴的需要,其对象是水。需要具有紧张性,当个体的缺失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需要具有动力性,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基础,而动机会直接推动个体采取行动。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其中,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包括吃、喝、拉、撒、睡、运动、性、趋利避害等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交往、友谊、求知、美、道德、公正等需要。

人与动物的大多数生理性需要是相似的,比如都有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的需要。但是,人与动物的需要也存在一些本质的不同。其一,人的需要对象和满足方式受具体社会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即便是进食这种生理性的需要,人们也要注重餐桌礼仪,体现了社会性。其二,人有意识能动性,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需要。比如,成年人在大巴上有尿意了,而附近又没有服务区,就会稍加忍耐和控制。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划分,可以将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如生日时,渴望收到亲朋好友的礼物,礼物固然是物质,但是这明显又是涉及“交往”“友谊”等的社会性需要。又比如,一些人感觉对方侵害了自己某个方面的权利,起诉对方,索赔一元钱。一元钱固然是物质,但是它承载的是被尊重的社会性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精神文化对象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道德、创造、亲合等。精神需要往往也涉及社会性的需要。比如道德的需要,就既属于人的社会性需要,也属于人的精神需要。

因此,根据需要的起源和对象进行划分,只是相对的,二者的划分具有交叉之处。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43年在他的著作《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20]

1.核心观点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于需要引起的,人的各种需要是一个由强弱和出现先后排列成等级的系统,是分层次的。其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图4-1 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图[21]

第一,生理需要。人为了生存,首先需要饮食、空气、配偶、排泄、睡眠等。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人的生存延续。

第二,安全需要。即人们对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其目的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保障个体生活在一个免遭危险的环境中。例如,人们要求有安身之处、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场所、人际关系可靠等。

第三,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得到亲朋好友和同事的关爱,希望归属于一定的群体,得到群体接纳和认同,否则就会感到失落、空虚。

第四,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得到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否则会使人自卑,使人丧失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受到他人尊重,是指需要他人给予名誉、地位、权力、赏识。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趋于完美的境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五种需要不是并列的,是按层次逐级上升的。其中,生理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人和动物共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人类所特有,但是并非所有成人都能自我实现。低级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高级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人类的需要由低向高发展,低级需要未满足,就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

2.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儿童的需要折射出儿童的匮乏信息,有利于成人理解儿童、调适养育的策略与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需要是引发儿童积极活动的内在条件,有利于儿童探索世界、锻炼身体、发展心理。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成一个连续系统,提出了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兼具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对待学前儿童需要方面,更具有借鉴意义。

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学前儿童的需要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不仅具有生理需要,还有诸多的心理需要。这有助于成人多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儿童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需要往往是高级需要的基础,这给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例如,面对陌生的教学内容,要幼儿产生创造和表达的需要,首先应满足其基本的认知需要,让他们先熟悉内容,打好基础。又比如,若某位幼儿特别胆小,教师想锻炼其胆量,也应该充分考虑其心理安全的需要。不应立刻要求幼儿独自当众表现,而应先让幼儿参与诸如小组合唱等对个人要求不是太突出的活动,然后才逐渐减少表现时同伴的个数,慢慢过渡到个人表现。

不过马斯洛认为低级需要满足以后,才能产生高级需要,则未认识到人们特别是成年人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对其理论也要持扬弃的态度。

(四)学前儿童需要的结构与发展特点

1.学前儿童需要的结构

参照需要的分类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前儿童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生理需要,主要体现为对饮食、睡眠、休息等的需要。年龄越小生理需要占据的地位越突出。若儿童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会焦躁不安,甚至会哭闹。成人应及时适当地满足此类需要,以建立儿童对成人的信任感。在今后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将逐步学会控制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能以文明的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年龄越低体现得越明显。例如,儿童在陌生环境会表现出胆怯,妈妈不在时会不安,见到陌生人会哭等。

(3)交往与爱的需要。学前儿童往往不喜欢一个人独处,而喜欢与人交往。他们喜欢和亲人在一起,和同龄儿童共同游戏。在交往中,他们获得了爱抚和友谊,也学会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等。

(4)活动与求知探索的需要。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活动需要。比如喜欢操作、拼拆各类实物,喜欢各种游戏。他们参加唱歌活动、绘画活动、捉迷藏、玩沙、玩水等。他们在活动中,增加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激发了娱乐的情感,锻炼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学前儿童在投身于各种活动的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探索的需要。他们好奇好问,喜欢绘本,喜欢听故事,喜欢探索究竟,等等。

(5)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希望受到成人或同伴的赞扬和尊重。当他们被嘲笑、呵斥、责骂,甚至被体罚时,“自尊心”便受到损伤,会感到委屈,甚至哭闹,有暴力反抗的倾向。

(6)欣赏美和表现美的需要。学前儿童在社会生活和成人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欣赏美和表现美的需要。他们喜爱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歌曲、动人的故事、漂亮的衣服。此外,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色、和谐多变的舞蹈、体操以及整洁优美的环境布置,也能引起儿童的愉悦感,满足他们欣赏美的需要。幼儿园的美术、音乐、语言和体育等活动,承担着满足幼儿欣赏美和表现美这一需要的重任。

2.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需要由几种强度较大的需要组成,同时,每种需要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学前儿童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比如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就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他们渴了、饿了、想睡觉了就用哭闹的方式来向抚养者传递信息。婴儿期虽然生理需要依然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婴儿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社会交往需要。婴儿对重要教养人的依恋,便是有力的例证。到了1~3岁期间,学步儿的社会性需要进一步增加,出现了对成人活动的模仿、喜欢玩亲子游戏、喜欢大量的实物活动等等。到了幼儿期,社会性需要更加突出,不仅出现了初步的友谊,道德意识也开始萌芽,希望得到尊重的需要已经比较强烈。

因此,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需要,体现出以生理性需要为主、社会性需要逐渐发展的态势。

(五)学前儿童需要的引导

1.深入了解儿童的需要,科学满足合理的需要

首先,幼儿教师与家长应深入了解学前儿童需要的结构与发展的特点,充分关注和正确解读儿童的需要,切不可想当然地误读或者以自己的想法替代儿童的需要。比如,“过家家”是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角色游戏,它具备游戏的基本结构。儿童在其中可以自行协商角色的分配和游戏的进程,可以经常自由地更换玩伴,伴随其中有大量的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人代物和以物代人的想象,因而它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促进儿童言语、想象、交往能力、责任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可是,引导案例4-3中,完全按照成人仪式举办的所谓的“集体婚礼”,它就变味了——玩伴是固定的,儿童穿真正的婚纱礼服,没有与同伴协商的空间,更无想象的空间,只是任由成人摆布,按要求走完成人制订的流程——这并非升级版的“过家家”,它丧失了游戏的基本结构,硬生生地变成了演习。这场演习,体现的是成人多种复杂的需要,而不是幼儿的真正需要。它带来的隐患是误导儿童,并有可能催生性早熟。

其次,对于学前儿童的合理需要,应以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方式,予以科学的满足。例如,我们都知道学前儿童具有进食的需要。问题在于,应如何科学满足学前儿童进食的生理需要呢?这就要明白他们生长发育快速、胃容量较小、牙齿咀嚼能力有限、胃肠消化能力没有成人强、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等诸多的生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给他们提供的膳食应营养充足均衡、粗细搭配,应设计少吃多餐的进食制度,食物中不能够含有酒类,此外还要避免垃圾食品。又如,正常的儿童,天生就体现出社会交往的倾向和需要:新生儿都喜欢看人的面孔,婴儿喜欢对着父母和抚养者“啊哦咿”地发音,1岁左右开始咿呀学语,能够行走时就会追随家里的亲人,并与他们互动。3岁幼儿尤其喜欢与家长一起做游戏,要求家长给他讲故事、看图书。4岁以后,儿童明显地表现出对同伴交往的兴趣。那么,应如何满足儿童交往与爱的需要呢?前文提及,应给学前儿童提供积极的应答性环境,充分地关注他们交往的需要,多提供多种适宜的交往机会,并且在其中渗透交往策略和礼仪的教育。如此,学前儿童在交往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将逐渐学会待人接物的礼貌行为,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学会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的性格。再比如,学前儿童有求知的欲望,那么满足其欲望的方式,也同样应该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游戏为主,而不能够出现小学化的倾向。

科学地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性格,从而更好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纠正不合理的需要,避免形成不良的性格

在某些情况下,学前儿童可能也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需要。比如,要过量地摄取冷饮、不肯走路要求成人抱、违反出门前的约定要求购买更多玩具、要独占玩具,等等。这些不合理的需要若得到满足,可能会伤害儿童的身体,而且可能会强化其不良行为,以至于形成不良的习惯与性格。因此,当儿童出现不合理需要时,成人一方面要坚持教育原则,不能够不加分辨地予以满足。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儿童冷静下来,之后再进行通俗易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对于要吃过量冷饮的儿童,之后想办法查找相应的动画片或者寻找消化系统的挂图,帮助其明白过量地吃雪糕、冰淇淋等冰冷的东西,就容易肚子疼;而不肯走路,总要大人抱或者背,应引导其明白可能的后果,如会导致自己身体不健壮,还有可能会引发小朋友们笑话,大人也会很累。相似地,也要晓之以理:没有计划地乱花钱,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独占玩具,就没有好朋友,等等。总之,即便儿童出现了不合理的需要,也要耐心引领,不能够冷漠地置之不理,甚至责骂,否则可能会危及儿童对心理安全和爱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若儿童经常出现不合理的需要,并且未能满足就大发脾气,成人就要反思对儿童的教育中是否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或者检视环境中是否持续存在不良诱因。排查原因,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够避免儿童形成故意说谎、乱发脾气、任性等不良的习惯与性格。

3.引发新的积极需要,促进良好性格的发展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具有动力性,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满足学前儿童合理需要的同时,也要引导儿童形成新的积极需要,以形成新的生长点。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提出新的任务,使儿童习惯成自然以后由他人提出要求转变为自己主动需要。如教师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要求他们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等;对于中班幼儿,不仅要求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要求他们能为同伴做些好事;对于大班幼儿,则要求他们认真地、有始有终地做自己能做的事,且为同伴、班集体服务。如此,幼儿最初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活自理的,久之,幼儿会因为能够自理而感到自豪,此时自理就成为自己的需要,其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就得到了发展。同样,幼儿最开始是应教师的要求去帮助同伴、服务集体,久之,助人和服务集体之后因为得到同伴或教师的感谢、认可而产生积极体验,此时助人和服务集体就成人了自己的需要,并逐渐形成乐于助人、乐于服务的良好性格。同理,在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方面,家长也可以进行相似的引导。

总之,教师和家长应当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各种需要,满足其合理的需要,预防和纠正其不合理需要,引导儿童形成新的积极需要,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特别是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二、学前儿童动机的发展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motivation),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22]。动机和需要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为: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但是二者又密切联系,体现为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基础,而动机会促使个体采取一定的行动,使自己的需要得以满足。

不过,并非所有的需要都能够转化为动机,需要能否转化为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使得个体迫切要求得到满足。二是有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即适当的诱因)。当个体产生较强烈的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此时若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即适当的诱因),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动机。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为,并且使得这一行为朝向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最终使得需要得以满足,解除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例如,一位5岁幼儿听妈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随即产生了强烈的分享需要。但是因为全家人都同时听到了这个故事,暂时没有听众人选,他只好忍耐。第二天入园时,他远远看见老师,此时,强烈的分享需要就转化成了动机。他来不及向家长道别,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老师,然后立刻讲给老师听。待他讲完,老师夸赞这个故事有趣,夸赞他讲得很流利时,他就产生了需要得以满足的愉悦感。

(二)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引发动机的诱因来源,即是源于活动本身还是源于活动外部的因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其中,内部动机是指引发动机的诱因来自于活动本身的动机。比如,幼儿在户外自己去观察蚂蚁,是因为自己想弄清楚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此时幼儿观察蚂蚁的动机便是内部动机。

如果老师要求幼儿去观察蚂蚁,并且说待会儿看谁观察得仔细就奖励给谁一颗棒棒糖,某位幼儿为了得到那颗棒棒糖而仔细观察,他此时观察蚂蚁的动机就是外部动机。

2.直接近景性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推动的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进行划分,可以将动机划分为直接近景性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其中,直接近景性动机,是指动机推动的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间接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推动的行为与长远目标和富有社会意义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3.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动机划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其中,主导动机在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处于附属地位,所起的作用较弱。在特定条件下,多种动机在一系列行为中的主从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1.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逐渐发展

3岁以前以及幼儿初期的动机,主要由外来影响,并且通常是为了获得成人的奖励而产生的,比较被动。一直到5岁之前,学前儿童的外部动机都占据优势。5岁左右,学前儿童的理智感开始发展起来,此时儿童的求知欲望特别旺盛,好奇好问、喜欢探个究竟的年龄特征特别突出,兴趣的作用逐渐增强,他们活动的内部动机也因此逐渐发展起来。例如中班幼儿做值日生的动机,有63.3%是因为对值日生劳动的某个环节或内容本身感兴趣[23],可见参与劳动的内部动机已经占据重要地位。

2.从直接近景性动机占优势到间接远景性动机逐渐发展

若从动机推动的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来看,儿童4岁以前,其行为的动机基本上以直接近景性动机为主,之后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比如,小班幼儿做值日生的动机往往是值日生可以带上袖章,或者可重复洗已经洗干净的抹布。大班幼儿在做值日生的时候,已经出现一些间接的远景性动机——做值日生是要为别人、为班级做好事,以助人为乐,更加关注值日生这个工作的成果和质量。中班幼儿处于过渡阶段。

3.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3岁前儿童动机的稳定性很差,经常变化,其动机的产生主要受身体状态和情境的影响。比如,婴儿甚至在完成选择一个玩具这样简单的任务时,也难以形成动机间的主从关系。他们翻来覆去地看每样玩具,拿起一个放回去,又拿起另一个,似乎觉得每个玩具都好,都想要,难以决定到底要哪一个。如果告诉他们,选好了一个玩具之后,就要到另一个屋子里去,他们听到要求后,马上又将手里的玩具放回原处,继续挑选。可见,婴儿各种动机往往是互不相干的,尚未形成主从关系。

与3岁之前相比,幼儿动机的稳定性有所发展。幼儿动机所驱使的行为,举棋不定的情况有所降低。不过,小班幼儿若出现几种动机的冲突时,那些眼前目标或者低难度目标引发的动机,还是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班幼儿则日渐摆脱一些低难度目标的干扰,不时能够看到一些更有价值的目标,动机的主从关系日趋稳定。然而,在整个学前期,动机的稳定性还是会体现出一定的情境性,在某些情况下,多种动机的主从地位会发生互换。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曾用实验说明了学前儿童主从动机的互换情况[24]。实验者要求儿童设法拿到远处的东西,同时要求他不能够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隐蔽式的观察发现:儿童多次尝试都失败以后,他站起来拿到了东西,然后又悄悄坐回原位。这时,实验者回到儿童身边,表扬他成功了,并奖励糖果。但是儿童拒绝接受奖励的糖果。可见,在实验中,儿童既有取物的动机,又有遵守规则的动机。最初,取物的动机非常强烈,遵守规则的动机处于从属地位。强烈的取物动机,驱使儿童在多次尝试失败之后,违规去拿东西。再次见到实验者时,遵守规则的动机旋即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儿童意识到自己已经违规,因而拒绝奖励,似乎实验者给的糖是“苦”的。

(四)学前儿童良好动机的培养

学前儿童的动机主要和自己的需要、直接兴趣有关。学前儿童动机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应放在整个个性的整体结构之中。学前儿童动机培养有几个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1.重视儿童的外部动机,更要激发和强化其内部动机

虽然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具有激发和维持儿童行为,并且使得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内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在教育中要注意两种动机的特点,区别对待。

一方面,要重视外部动机的作用。当学前儿童尚未产生内部动机之前,可以适当激发他们的外部动机,以调动其合作的积极性。比如,户外活动回来以后,幼儿持续跑动、喧闹了十多分钟。教师担心过高的噪音会影响幼儿的听力。于是,当看到小雨已经坐好时,教师立刻说:“我看到小雨安静地坐在位置上了,真好!”旁边的薇薇听到了,立刻坐到位置上去,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很快,其他幼儿也纷纷坐好了,活动室的喧闹声减小了很多。

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和强化儿童的内部动机。首先,要努力培养儿童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与内部动机关系紧密。那些儿童感兴趣的目标,往往能够诱发他们宝贵的内部动机。其次,多鼓励儿童。试图用批评、惩罚来培养幼儿动机的方法是不可行的。鼓励才能够引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从而充满信心。最后,予以适时适当的支持,让儿童体验活动的成功,引发其后续学习的动机。当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准确研判。若儿童已经出现畏难情绪,教师就要给予必要而不多余的物质、情感或技术支持。不能够置之不理,否则儿童可能会因为产生挫败感而中途放弃。也不能够包办代替,否则便剥夺了儿童自主探究的机会。适时适当的支持,让儿童体验到经过自己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强化其后续学习的动机。

此外,当儿童已经产生内部动机时,切不可以滥用物质奖励,以免导致宝贵的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比如,一位实习教师在组织语言活动“爱吃苹果的鼠小弟”时,随着活动的推进,幼儿已经沉浸于言语表达的快乐当中——教师已经成功地引发了幼儿的内部动机。谁知,她突然倒出一大堆零食,然后说:“小朋友们,如果你们说‘要是我有……就好了’这样的句子,就可以得到这些好吃的饼干和糖果了。”结果,幼儿愣了一下之后,立刻盯着零食,争先恐后地抢,喊叫声一片。言语活动瞬间演变成了争抢活动。这堆零食和相应的指导语,便是将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的画蛇添足之笔。

2.珍视儿童的直接近景性动机,培养间接远景性动机

当儿童因为直接近景性动机而参与活动时,也要珍视他们的参与,然后略加引导。比如,当儿童看到老师叠被子,觉得好玩而去叠被子时,可以这么说:“哟,丁丁第一次叠被子,就能够叠起来了,不错哟!嗯,要是上面这个角再搭上去一点,就更整齐了,你看呢?”千万不能够嫌他们碍手碍脚或者说他们“帮倒忙”,更不能够当着他们的面,将他们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否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可以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渗透间接远景性动机的培养。比如,当儿童因为觉得洗抹布很好玩,而将一块已经洗干净的抹布反复冲洗时,可以这么引领:“宝贝,这块抹布你已经洗干净了,可以拿去晾了哦。地上还有一些垃圾,如果你能够扫一下,咱们班的教室就更干净了,我们就有一个更舒服的环境了哦!”如此,就可以逐渐培养出儿童助人为乐的动机和相应的情感。

3.以自然后果法启发儿童处理动机的冲突,学会取舍

当儿童面临动机冲突时,成人可以帮助儿童分析不同选择的可能后果,鼓励其自主选择。比如,当甜甜又想看动画片又想吃饭时,可以如此启发:“甜甜,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你可以先跟我们一起吃饭,吃完饭以后,要是动画片放完了,妈妈从电脑上给你在线播放来看。二,你可以继续看动画片,但是吃饭的时间过了以后,就没有饭吃了。你选择哪一种?”然后可以让甜甜复述一遍,以确保甜甜听懂了。待选择之后,就执行相应的结果。比如,若甜甜选择继续看动画片而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待其饥饿时,不要责备她,而是在安慰她的同时,坚持原则,让其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在本案例中,就可以这么说:“哦,甜甜饿了,妈妈很同情。不过没关系,下一餐就可以吃了!要不,你喝点水吧?”然后,可以暗中将下一餐适当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这样的自然后果法,有助于儿童明了今后面临类似的动机冲突时,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从而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不过,自然后果法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事项:一是务必以儿童的安全为前提,不同选择及其后果都是儿童可以承担的,而不会导致伤残或者留下心理阴影;二是在儿童面临势均力敌的动机冲突时选用;三是帮助儿童分析面临的不同选择及其可能后果,并且确保儿童理解;四是待儿童做出选择之后,要尊重其选择,并坚持原则,让其承担相应选择的后果;五是儿童在承担后果时,若情绪波动较大,成人的态度务必平和,杜绝责备;六是以安全为前提,自然后果是儿童可以承担的。比如,儿童因为不肯吃饭饿一顿,这是他们可以承担的后果,但是如果他们想从很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这就太危险了。但凡伴随危险后果的情况,都不适合采用自然后果法。

拓展阅读4-4

对当下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反思

当前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颇为火热,歌唱类、舞蹈类、运动竞技类等不同领域的内容相继被开发,在形式上则有儿童脱口秀、才艺秀、实践秀和亲子互动秀,给观众带来了消遣和娱乐。

但是,这些节目需要反思。首先,这些节目虽然以儿童参与为主,但是主要受众并非儿童,而是成人[25]。儿童实际上成了节目的道具和让观众猎奇的元素。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缺乏或者漠视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这些节目在所谓创新和变味之间界线不清。比如,参与节目的儿童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的方式等都愈来愈成人化,综艺节目中也经常能看到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大声唱着情歌[26],更有甚者,一些主持人还以低俗的话去挑逗孩子。这可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误导其价值取向。

童年,应该被珍视、被审慎对待,不应该为收视率而随意消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