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培养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培养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案例2-22爱告状的小朋友李老师工作第二年,小朋友们也由小班升到了中班。不知从哪天开始,李老师发现这些小朋友忽然迷上告状了。学前儿童的道德感在3岁以前萌芽,在3岁以后逐渐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培养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2-22

爱告状的小朋友

李老师工作第二年,小朋友们也由小班升到了中班。不知从哪天开始,李老师发现这些小朋友忽然迷上告状了。有些刚当完原告,很快又成为被告。有些热衷于不断举报。告状的内容也大同小异。

思考:这些幼儿到底怎么啦?

一、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哭

学前儿童哭的类型主要有:饥饿的哭、发怒的哭、疼痛的哭、恐惧或惊吓的哭、不称心的哭和招引别人的哭。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哭的频率逐渐降低,哭的诱因逐渐变换。在哭的频率方面,一般而言,1岁特别是2岁以后的学步儿已经大为降低。因此,若1至2岁后的孩子还爱哭,可能原因有:一是因为成人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使得儿童已经习得以哭作为对成人的要挟手段;二是儿童身体不适或者是因为受到了成人的忽视。在诱因方面,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哭,生理方面的诱因占主导,之后社会性的诱因逐渐增多。

(二)学前儿童的笑

学前儿童笑的类型主要包括,自发性的笑(也称为内源性、生理性或反射性自发笑)和诱发性的笑(包括反射性诱发笑和社会性诱发笑)。

学前儿童笑的发展特点,体现为笑的类型更加高级、引发笑的原因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果学前儿童无自发的微笑,也许与身体疾病有关。特别是学前儿童面部表情冷漠,通常是缺乏关爱与交流或是孤独症的征兆。

(三)学前儿童的兴趣

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阶段包括:先天反射性反映阶段(1~3个月)、相似性对象的再认阶段(4~9个月)和新异性探索阶段(9个月以后)。

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为兴趣比较广泛但是不稳定、兴趣比较肤浅且易变化,以及兴趣体现出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

学前兴趣发展中的注意事项为,应扩大儿童的兴趣范围,并且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培养中心兴趣。

(四)学前儿童的恐惧

学前儿童恐惧的类型,主要包括本能的恐惧、与知觉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和预测性恐惧。

学前儿童恐惧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为想象中的生物和个人安全感的恐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学前儿童恐惧的克服措施:可以在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根据儿童本身的实际情况试行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榜样学习法或者认知疗法以克服恐惧。

二、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他人的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学前儿童的道德感在3岁以前萌芽,在3岁以后逐渐发展。其中,3~4岁儿童的道德感,通常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指向个别行为;4~5岁儿童则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5~6岁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引导案例2-22中幼儿的告状行为,其实就是其道德萌芽的一个突出表现。幼儿告状目的为:一方面是出现了认知与现象的失调,需要重新建立平衡;另一方面,自己或目睹他人的权益遭到了侵犯,而对方又不服,所以需要老师裁决。为此,教师应公正地维护道德准则,不可敷衍甚至打击告状行为。可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讨论一些高发的不妥当行为,以及产生原因、解决办法等。老师可以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告状问题。因为,集体讨论,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对规则有感同身受的深刻认知,执行起来将比较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整体上促进儿童道德感的进一步发展。

(二)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学前儿童的理智感约5岁发展起来,表现为:爱提问;爱玩智力游戏或者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

(三)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学前儿童美感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婴儿喜欢鲜艳悦目、整齐清洁的环境,而幼儿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并且日益提高其审美的标准。

三、学前儿童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一)科学保教,以身作则

首先,确保生活制度合理,生活内容丰富。合理的作息,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制度合理,还意味着动静有序,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和室内游戏,充分利用文艺作品和适宜的玩具、游戏,既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吻合其活泼好动、爱玩游戏的年龄特征。如此,避免儿童枯燥无聊或者过度疲劳,儿童就有了较多积极的情绪体验。

其次,创设温馨舒适的心理氛围,具有良好的情绪示范。无论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应努力为儿童创设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要恰当赏罚,耐心引领,不能够简单粗暴地呵斥幼儿。当成人自己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时,应努力调节,不乱发脾气,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提供适应性的支持

首先,要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当他们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要及时教给他们情绪疏导、调节的方法,避免他们沉浸于消极情绪当中。

其次,准确解读儿童的需要,尽量提供必要而不多余的支持。比如,当儿童提问时,不能压制幼儿的提问,不能推诿或欺骗搪塞,以及不应该解释得太深太难。如此,才能够很好地培养其理智感。

(三)随机渗透与系统培养相结合

首先,要注意随机渗透。即平实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随时随地培养他们的良好情绪和高级情感。

其次,有意识地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将情绪、情感的有关内容开发成园本课程

拓展阅读2-16

如何恰当地奖励和责罚?

赏罚都应遵循一个共同的要求:就事论事,即针对具体的行为。

奖励儿童还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精神奖励应多样化。其次,采取物质奖励的物质要与欲强化的行为或活动有关,亦可适当满足幼儿向往的物质或者活动。比如,“宝宝,下5次围棋,你要是赢爸爸3次以上,就给你买新围棋”,或者“你如果看完这些绘本,妈妈就会给你买新的绘本”。如此,就继续强化了儿童对有益活动的兴趣。坚决不能够说:“你看了这本书,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如此,学习就变成了获得好吃的工具,伤害了儿童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再次,应以纵向比较的奖励为主。这不仅有助于成人去关注儿童的进步,也有助于儿童关注自己的进步,获得更大成长的动力,而且这也确保每个儿童都有机会获得认可。最后,承诺奖励与随机奖励应相互结合。

责罚幼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要杜绝体罚。其次,平时要让幼儿明白有哪些规则,理解这些规则的必要性,知道在违规时会有哪些责罚。再次,责罚要简明扼要。最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自然后果法进行责罚。

【本章小结】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情绪和情感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是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逐渐社会化,更加丰富和深刻化,日益自我调节化。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哭的频率逐渐降低,哭的诱因逐渐变换;笑的类型更加高级、引发笑的原因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兴趣比较广泛但是不稳定、兴趣比较肤浅且易变化,以及兴趣体现出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想象中的生物和个人安全感的恐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3.学前儿童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科学保教,以身作则;提供适应性的支持;随机渗透与系统培养相结合。

本章检测

一、思考题

1.何为情绪和情感?

2.情绪和情感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哪些影响?

3.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4.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和高级情感的发展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5.请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二、实践应用题

幼儿负性情绪及其调节策略的观察研究:小组合作,采用自然观察法分别观察小、中、大班幼儿的负性情绪及其调节策略;比较不同年龄幼儿出现负性情绪的频率,以及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尝试将转移注意等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教给幼儿。

【注释】

[1]http://www.39yst.com/xinwen/20150211/234006.shtml,2014-09-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