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想象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象是比感知觉具有更高级别的认知过程,因此当想象出现时,就标志着学前儿童认知在向前发展。我们在其中提到,想象是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主要心理过程之一。心理需要得到合理、适当的满足,是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所必须的条件。从这个角度而言,想象是维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想象就在1岁半至2岁期间发生了。
想象概述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2-11

我爸爸买的西瓜有房子那么大

几个中班下学期的小朋友在一起亲密地聊天,叶老师悄悄靠近,看看他们在说什么。只听阿铭说:“天气好热,昨晚我爸爸买了一个好大的西瓜,有我们家大碗那么大,吃都吃不完!”嘟嘟马上说:“我爸爸买的西瓜更大,有锅盖那么大呢,冰箱都放不下了!”小豪立刻接着说:“那不算什么,我爸爸买的西瓜,有房子那么大呢,够我们全班人吃!”说着,小豪把手臂摊开,使劲地比划了一番。其他小朋友立刻兴奋地跟着比划,开心极了。叶老师会心地笑了笑,他们聊得这么热乎,原来是在吹牛呀!

思考:从这个案例里,您感受到学前儿童的想象有哪些特点呢?

引导案例2-12

我爸爸到北京出差了

晶晶(4岁,女)非常认真地对老师和小朋友们说:“我爸爸到北京出差了!”而老师下班后遇到了她爸爸,感到非常吃惊:“哎!你女儿不是说你到北京出差了吗?”晶晶爸爸也颇感意外,回家后问女儿:“晶晶,你怎么跟人说爸爸到北京出差了呢?”晶晶答:“很多小朋友的爸爸都出过差了。爸爸,你也去北京出差嘛!爸爸,你什么时候到北京出差呀?”

思考:这个案例体现了幼儿的什么心理现象?

一、想象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想象的概念

要界定想象的概念,首先要了解表象。表象(image)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imagination),是指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由此可知,想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头脑中要有一定数量的表象,二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加工水平,能够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二)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

根据想象的目的,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其中,无意想象(involuntary imagination)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voluntary imagination)是指按照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学前期,儿童的想象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

2.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可以将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其中,创造想象(creative imagination)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reproductive imagination)是指根据言语或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创造性。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属于有意想象。有意想象,除了包括这二者之外,还包括了幻想。其中,幻想又包括符合规律、有可行性的理想和违背规律、无可行性的空想这两种想象类型。

二、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学前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学前儿童的各种活动中,对其认知、情绪的发展,以及游戏、学习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想象

想象与学前儿童认知的关系,可以看成: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并且有力地推动其认知的发展。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言语、想象和思维。想象是比感知觉具有更高级别的认知过程,因此当想象出现时,就标志着学前儿童认知在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当想象出现以后,学前儿童往往通过想象理解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背景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因此其理解能力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此外,想象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也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密不可分

一方面,想象往往能引发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让儿童获得愉悦和丰富的情绪体验。学前儿童的生活经历有限,想象恰好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能增加儿童的经历以及伴随这些经历而产生的丰富情绪。比如,一天3岁4个月的小男孩裹着一条白色的浴巾在客厅兴奋地跑来跑去,父亲见状便询问缘故。小男孩说:“我是一块顽皮的大面团,厨师不在,我赶紧出来透透气。”父亲被逗乐了,立刻“入戏”,用夸张性的、游戏性的语气说:“我刚刚去拌了一下馅儿,怎么面团就不见了?我看这顽皮的面团跑到哪儿去了?”父子两人之后变着花样玩揉面团的游戏。这小男孩之后的一个星期,都要玩这个游戏,每次都快乐无比。

另一方面,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儿童的想象。一般情况下,宽松的氛围营造的积极情绪往往能够激发学前儿童更丰富的想象。相反,消极的情绪,往往会降低学前儿童想象的热情,抑制他们的想象力。

(三)想象是维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第一编第二章里,我们曾重点讨论过幼儿三大活动之一的游戏。我们在其中提到,想象是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主要心理过程之一。游戏中具有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以物代人和以人代物等丰富的想象。游戏之所以能够满足学前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是通过想象来实现的。儿童通过想象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体验胜任感和游戏的快乐,降低因为能力不足的焦虑感。心理需要得到合理、适当的满足,是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所必须的条件。从这个角度而言,想象是维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想象的产生及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岁半至2岁的学步儿,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主要体现为:一方面,随着记忆的发展,此期的学步儿具有较多稳定的记忆表象;另一方面,由于手部动作日趋灵活,以及言语的快速发展,学步儿已经初步具备对表象进行操作加工的认知能力。因此,想象就在1岁半至2岁期间发生了。

(二)最初想象的特点

学步儿最初的想象,具有如下这些特点。

一是多属于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一个1岁10个月的小女孩,一天刚刚听过《数鸭子》的儿歌,当她洗澡的时候,她忽然摸着肚皮唱了一句:“肚子白花花。”这显然是儿歌中“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这句歌词在新情景下的复活。类似情况还很多,同样这位小女孩,2岁1个月的某天,她曾到公园里喂过兔子,印象很深刻。她在户外散步的时候,会突然一蹦一跳,然后说:“妈妈看,我是粉粉兔。”

二是多属于简单的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有较多属于由一物联想到另一物的现象。比如,一个2岁的小男孩,拿起妈妈锻炼用的绳子,然后发出嘶嘶的声音,声称自己是蛇宝宝。到楼下玩,他看到一个叉开的树枝,就说:“这把枪是最准的,就跟警察叔叔的枪一样准,嗒嗒嗒。”

三是情节组合简单。情节组合简单,在此期幼儿的游戏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此期的学步儿通常喜欢“木头人”“虫虫飞”等比较简单的游戏,或者会将一个在情节上有较多延展性的游戏如“过家家”等玩得比较简略。比如,春节期间,一个2岁的男孩和一个2岁2个月的女孩初次见面,大人想一起聊天,就提议这两个小孩一起玩“过家家”。不到两分钟,小孩各自找自己的妈妈了。结果家长一问,才知道他们的“过家家”游戏已经结束了。再问他们是怎么玩的,小女孩回答说:“我们给娃娃喂了奶,换了尿布,娃娃睡着了,我们就玩好了。”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总特点:夸张性

1.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主要体现为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脱离现实),以及混淆假想与真实。

引导案例2-11中,幼儿描述的西瓜越来越大,在成人看来这已经属于“吹牛”了,但是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依然是快乐而认真的,他们较少怀疑对方描述的真实性。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此时都处于兴奋和好胜的情绪当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尚不具备理性的研判能力。他们见过的西瓜有大有小,并不知道西瓜最大可以大到哪一种程度,所以想象出的西瓜可能就大得脱离了现实。

与此同时,学前儿童由于思维水平有限,所以当愿望特别强烈的时候,有可能会混淆想象与现实。引导案例2-12就很好地表明了这种现象。4岁的幼儿,在强烈希望父亲出差的这种愿望之下,就混淆了想象与现实。如此,可以帮助幼儿分清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问她是否很希望爸爸出差,然后形象地跟她谈谈父亲工作的价值,即让她明白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和相应的价值,而不是以是否经常出差来衡量工作价值的大小的。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北京的图片,若有可能,以后可以带她到北京旅游,让她更多地了解北京。

2.想象夸张的原因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是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想象夸张的主要原因,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想象受学前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由于认知水平尚处于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学前儿童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比如,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在感知过程中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物。另外,如前所述,由于知识经验有限,学前儿童往往也难以理性地研判想象是否脱离现实。比如,一些孩子看到路边有一堆沙子,就兴奋地叫道:“妈妈,妈妈,快看,那里有沙漠!”雨过天晴,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看到户外一摊又一摊的水,也激动地欢呼:“哇呜,我们到了海边了,有好多海水哟!”

其次,儿童的情绪与愿望会影响想象的过程。学前儿童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情绪性,他们感兴趣的、渴望的事物,往往在其意识中占据主要地位,并且也影响他们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引导案例2-11和2-12,都体现了情绪对学前儿童想象的影响。其中案例2-12还表明了愿望对想象的重要影响。

再次,学前儿童想象的表现能力有限。由于绘画技能、言语表达能力的制约,儿童对自我想象的表现往往不够精确,而经常体现出“夸大”或者“缩小”的夸张特点。比如,画人的时候,人体的躯干、四肢的比例不协调,甚至画出的腿一条大一条小。

四、学前儿童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体现出看似矛盾的关系。一方面,学前儿童的想象源于现实,但是也常常脱离现实。例如,一位3岁2个月的小朋友,她的绘画作品中,所有植物的果实,无论是苹果、葡萄、花生还是西瓜,都是长在树上的,这体现了她此时的知识经验(图2-4和图2-5)[1]。她见过一些长在树上的果实,并以此推广,认为所有的植物果实都有这一相同的特性。可以说,儿童的作品是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幼儿教师与家长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儿童绘画心理学、作品分析的书籍,提升自己分析儿童作品的能力。

图2-4 丰收的西瓜和葡萄

图2-5 丰收的菠萝、葫芦和苹果

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难以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特点,导致想象与现实混淆。如引导案例2-12就体现了明显的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情况。学前儿童想象与现实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学前儿童认知水平不高,有时往往难以意识到事物的异同,难以察觉到事物的差别;另一方面,同样由于其认知水平不高,混淆了记忆表象和想象出的形象,从而可能把想象出来的形象当成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特别是他们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中、大班幼儿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情况已经减少。

五、想象发展的总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具有如下这些总的趋势。

首先,先出现无意想象,之后发展出有意想象。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心理整体上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记忆的发展也是如此,也是先出现无意记忆,再出现有意记忆。相对而言,无意想象对学前儿童的要求更少,所以先出现。有意想象的水平更高,对学前儿童的要求更多,所以后面才出现。

其次,先出现再造想象,之后发展出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比再造想象更高级别的想象类型,对学前儿童的要求更高。学前儿童基本上以再造想象为主,想象的独立性和新颖性在学前末期才逐渐萌芽和发展。

最后,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逐渐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其他认知过程的发展,以及想象表现能力的提升,学前儿童的想象日趋合乎现实。还以画人为例,学前儿童最初画的人几乎都是非常夸张的“蝌蚪人”,即一个头,连接着只有一根线那么细小的“躯干”和“四肢”。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原本只有一根线的“躯干”和“四肢”逐渐就变得丰满或者说“有血有肉”了,但是比例尚不协调,可能两条腿一大一小,两只手一短一长。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比例也日趋协调了。

拓展阅读2-11

理想和空想

有意想象包括三种类型,除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之外,还包括幻想(fantasy)。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其中,正确、积极、符合客观规律的幻想是理想,它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推动人们克服困难,不断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目标。错误、消极、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幻想是空想,如很多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