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好技术“基因”

好技术“基因”

时间:2022-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说,期刊在传统媒介领域率先用上了“数据库”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爱思唯尔创建的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达12850种。

期刊能与各种媒介技术“一见钟情”且同生共长,不仅仅是一种秘密,更是一种“基因”。

这一好技术的“基因”像红色的血脉和生命线,将“混血”出身和跨媒介“姻缘”有机串联起来,让期刊始终保持青春不老、创新不断、屹立不倒的“精气神”。

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中,数据库、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了第一次(与数据库)、第二次(与互联网)的要素、技术、流程、业态的大融合,让期刊数字化出版在先进技术支撑下实现了两次飞跃。

3.1 从纸质到数据库、互联网出版实现第一次、第二次飞跃

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到利用电子存储技术的数据库出版,期刊数字化出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数据库技术不仅对纸质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和替代,而且将纸质期刊只能单品种、合订本或整期存储的传统方式,变革为可以规模化(不受物理时空限制)、集约化(不受品种期数限制)的电子化存储方式;将只能通过订阅、抄写、复印的传统利用方式,变革为通过计算机下载、复制、剪辑、粘贴等数字化利用方式。

至今传为美谈的是,1951年成立的Elsevier(爱思唯尔),在1962年就着手做电子数据存储,1992年划出全年营收的36%,总计6亿英镑,创建信息集成平台,用现在的通用说法就是数据库建设。这就是说,期刊在传统媒介领域率先用上了“数据库”新技术。

此后,期刊又借助互联网出版与传播的优势,通过自建网站,或在相关网站上设置专门的栏目(频道)和网页,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丰富内容与多媒介呈现,扩大期刊读者群;通过互动交流与推送分享,提高编辑出版效率并实现信息与知识服务的增值。

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通过《数字化生存》一书宣告信息时代真正到来。而1995年美国Science(《科学》)杂志就建立了自己的网页,第二年11月18日起,《科学》全部上网,推出包括印刷版所有内容的网络版,读者从互联网上,就能调阅到该刊包括图片在内的所有内容。紧跟《科学》,美国著名财经杂志Forbes(《福布斯》)也于1997年推出网络版。

而在电子存储数据库基础上,与互联网技术的“相加”、“相融”,让期刊数字化出版在文献资源的全动态搜索阅读、跨数据库参考引用、成果被引下载数据统计与认定评价等方面,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作为一种科技评价资源,最早出现于1961年,开始仅收录科学期刊613种,周期是每年出版,后来改为季刊、月刊。1980年起同时出版SCI光盘版,收录的期刊也达到3400多种。1997年推出WebofScience网络版后,每周更新数据,期刊量也快速上升,其中的SCIE收录期刊就达7000多种。

同样,通过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可以在爱思唯尔一站式信息获取平台SciVerse和拥有超过1 100万篇全文科研文献的ScienceDirect上,获取到1823年以后出版的期刊论文

3.2 期刊与数据库技术“愈爱愈深”

在全球范围内,期刊与数据库技术“愈爱愈深”。

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利用数据库技术创建的Pub Med,收录期刊达6000种;由Thomson科学和健康保健公司利用数据库技术创建的WebofScience,收录期刊达8700种。而著名的GoogleScholar是一个可以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网络搜索引擎,该索引数据库包括了世界上出版的绝大部分学术期刊。

  中国知网加工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的期刊文献数据库,期刊文献目前约占所有学术论文(包括期刊、博硕士、会议论文)的89.7%。万方数据期刊文献约占全库论文总量的83%。号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的维普资讯,其门户网站的检索入口上写着“中文期刊专业文章”8个大字。

因此,在国内外学术数据库中,期刊文献都属于名副其实的核心资源,而且是可以按照一定周期、周而复始、源源不断提供给数据库,实现连续性存储、利用的信息与知识资源。

期刊对于数据库而言,就是长江上游和各支流的水源,期刊的连续性出版,为数据库的连续性存储、利用提供了文献内容,而文献内容的连续性存储、利用,又为数据库的资源扩容、更新和壮大发展,提供了持续、长久的支撑。

3.3 期刊与互联网技术“恨不相逢未嫁时”

期刊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爱”,不但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如胶似漆。

来自美国PaidContent的调查结果显示,爱思唯尔母公司励德爱思唯尔集团,曾以年度60.35亿英镑的营收,17.49亿英镑的利润,紧追谷歌、中移动、彭博之后,在全球最成功的网络化数字媒体公司中排名第四,把苹果、雅虎腾讯等IT企业甩在身后。作为励德爱思唯尔的科技、医学出版分支,爱思唯尔从数字化技术产品中获得的收入,也早已超过80%。期刊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才造就了得到如此丰厚回报的前瞻性和革新动力。

励德爱思唯尔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总监张玉国的体会是:“过去这六年,我没感觉是在出版社工作,反而像是在为一个IT公司工作。”早在2011年,集团数字化技术收入占比就达到63%,纸质出版收入只占24%。集团的出版分支爱思唯尔通过不到十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出版商,到互联网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蝶变。通过互联网技术,爱思唯尔创建的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达12850种。1998年推出第一个电子化平台ScienceDirect数据库,早在2010年,数字化收入就已占总收入86%。

很多著名的期刊,纸刊只有一种版本,而在互联网上却有多个版本。如著名的《三联生活周刊》,网络版本多达8个——三联生活周刊iPad端、iPhone端、Android端,三联生活电子版、三联彩信手机报、三联生活节气刊iPad版等。

通过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如胶似漆深爱”,打造了多媒体、多服务端、多种选择方式的全方位数字阅读平台,期刊的网络版充分考虑了新媒体时代不同受众的不同阅读习惯,几乎覆盖了所有新媒体受众群体。

发展到今天,期刊与互联网的“爱情与婚姻”,甚至到了“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境界。

很多期刊只发布电子刊、网络版,而将传统的纸质版本发一个通告就“休刊”了。如2012年12月31日那期美国《新闻周刊》就成为最后一期纸刊,这本已享誉全球79年的周刊于2013年停止印刷纸刊,全面转型电子刊。国内著名的《瑞丽·时尚先锋》杂志,也在2016年起停止纸刊出版,只出版网络版的电子刊。

更有很多新期刊,一开办就只推网络版的电子刊、移动网络版的微刊,如跻身世界百强的《光:科学与应用》,是中国第一本开放获取的光学期刊,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与英国NPG(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网络版于2012年3月29日上线,纸刊2013年才开始出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网络版的期刊,如今已经无法被业界“验明正身”,因此也无法被广大读者、用户的“法眼”认可。如很多增刊、特刊、会刊,和假冒的学术期刊,因为不能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的网络版的数据库收录,也就不能通过互联网访问、查询到相关论文,其学术成果就不能被认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