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国

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国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都铎王朝是英国崛起的关键阶段。经过三代都铎君主的努力,英国最终由一个中世纪的政治实体成功转变为近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其在18世纪崛起的基础。从此,英国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体系,建立了由国家政权控制的、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改革后的宗教称为英国国教。1540年,克伦威尔在为亨利八世物色第四任王后时失误,被亨利八世判处死刑。

兰开斯特家族(红玫瑰)徽章

约克家族(白玫瑰)徽章

1455~1485年,英格兰爆发了一场长达30年的内战,史称玫瑰战争,或蔷薇战争,这是兰开斯特家族(红玫瑰)和约克家族(白玫瑰)的支持者之间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的断续内战。1485年,亨利·都铎击败了约克家族理查德的军队,成为国王亨利七世。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举行了结婚典礼,他们原本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亨利七世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平息了对其继位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联姻结束了蔷薇战争(玫瑰战争),并将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合并组成都铎王朝的王徽,即红白“都铎玫瑰”。

都铎战争徽章

此时,英国人口不到300万人,分别约为当时西欧两个大国法国和西班牙的1/5和1/2,领土面积也远比它们的小。英国没有常备军,更没有日后作为国家安全支柱的海军。现代英国,就是在这样寒酸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大国之旅的。

都铎王朝(1485~1603)是英国崛起的关键阶段。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对内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二是对外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三是明确了国家海洋取向即海权的发展道路。经过三代都铎君主的努力,英国最终由一个中世纪的政治实体成功转变为近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其在18世纪崛起的基础。

在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强大而王权式微,英格兰也不例外。国家内部主权因封建贵族拥有独立经济权、军事权以及司法权而不能正常运行,国王对封建贵族只有“宗主权”而没有“主权”,国王的权力无法在贵族的领地内执行,而且有些边境地区和威尔士仍然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得益于30余年的玫瑰战争,英格兰两大王族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男爵以上贵族阵亡约65人,中小封建主数以千计,家兵80000余人。因此,玫瑰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成王败寇的王位争夺战,也是英格兰贵族封建力量遭到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都铎王朝控制下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发展。在封建贵族势力遭受重挫的同时,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成为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封建贵族而统一成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这对于即将跨入近代世界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一件来得及时的好事,因为一个内部没有实现统一、王权软弱的国家,是无法汇集国家资源形成力量的,从而也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近代欧洲生存下来。

亨利七世即位后将巩固王权作为首要任务。在中央政府中,新成立的枢密院取代了受制于贵族的谘议会;在地方政府,各郡治安法官的职权被扩大了;在郡以下,权力集中于小型教区会议手中;在司法体制上建立一系列特权法庭;等等。通过这些手段进一步限制贵族权力,加强了王权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亨利七世(1457~1509)

王权的竞争者不仅是贵族,还包括议会。议会掌握着征收新税的权力,因而从财政上形成了对王权的制约。亨利七世采取措施扩大财源,通过实现经济独立摆脱议会的掣肘(国王如果不征新税,就可以不召开议会)。首先,亨利七世依靠继承权获得了里士满伯爵、兰开斯特公爵、约克公爵的大片领地,他还连续5次下令恢复内战期间被贵族侵夺的王室领地,同时利用叛国罪审判了1348名贵族,使他们的土地成为王室领地。王室领地的扩大使其收入从1485年的2.9万英镑增加到1509年的4.2万英镑,占到亨利七世财政总收入的1/3。其次,亨利七世时期英国海外贸易大增,关税收入年均超过4万英镑,成为王室的又一项重要收入。

强大的王权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在亨利七世时期,英国虽然没有像法国、西班牙那样建立常备军,但是它解散了封建大贵族们的私人武装,在国内招募雇佣军,其来源一部分是流浪无业者,一部分是那些破落骑士。雇佣军削弱了贵族,使国王有了足以贯彻自己意志的强大的武装力量。

亨利八世(1491~1547)

对英国王权的另一威胁来自罗马的天主教廷和教皇。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教会听命于罗马教廷,教会不仅掌握了诸多精神与世俗的权力,而且还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亨利八世(1491~1547年在位)是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在位期间正值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大陆兴起,亨利八世以“自我革命”的方式完成了英国的宗教独立,为英国王冠增加了“信仰的守护者”和“教会之首”的头衔。

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的导火索是离婚问题。亨利原本不是王位继承人,真正的王储是其兄长阿瑟,阿瑟早逝不仅使亨利有机会继承王位,而且也被迫与寡嫂、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结婚。亨利七世实行反对法国、联合西班牙的外交政策,故希望能与西班牙王室保持姻亲关系。显然,亨利八世对这桩婚姻并不满意。1527年,他向教皇克雷芒七世提出离婚再娶的请求,但遭到后者拒绝。由于英国国内的旧贵族和教会人士也对国王离婚案持反对态度,亨利八世于是转向全国要求宗教改革的乡绅与资产阶级等阶层寻求支持,并于1529年11月召开议会,开始实行宗教改革。

议会从1529到1536年连开八届会议,在托马斯·克伦威尔等改革派人士策动下,通过一系列议会法案实行宗教改革。根据议会法案,亨利八世从教会勒取大笔罚金,截留给罗马教皇的年贡,取得教会最高司法权和制定教规、任命主教的全权,把主教首年俸和什一税归为己有,解散所有修道院,将其巨额土地财产收归王室。从此,英国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体系,建立了由国家政权控制的、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改革后的宗教称为英国国教。

托马斯·克伦威尔

(1485~1540)

托马斯·克伦威尔是英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17世纪大名鼎鼎的奥利弗·克伦威尔曾祖父的舅舅。他出生于平民之家,1529年当选议会议员,1531年经由亨利八世的提拔进入枢密院。在其后近10年时间里,他历任财政大臣、掌玺大臣、首席国务大臣,获封艾萨克斯伯爵,成为亨利八世身边第一权臣。1540年,克伦威尔在为亨利八世物色第四任王后时失误,被亨利八世判处死刑。

宗教改革不仅使亨利八世建立了国家的外部主权和对教会的权威,也为其带来了滚滚财源。由于夺取教会财产,王室财政收入增加了2倍左右。宗教改革还成为英国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王室由于财政需求和谋求政治支持,把大批没收的土地和财产转卖或赠送给新贵族和工商业资产阶级。这些新的土地所有者大多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成为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因之发生变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得到提升,从而为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埋下了伏笔。

亨利八世还强化了英国从亨利七世时代开始的中央集权化趋势。当时,封建旧贵族在靠近苏格兰的北部地区、威尔士和西部边区及爱尔兰的英占区仍有着强大的影响。1536年,议会通过法案,明确规定只有国王才拥有对叛逆罪、谋反罪免予追究的权力,王国内任何地方的司法裁判权只能由国王授予,郡和自治领的伯爵必须以国王的名义行事。该项法令颁布实施后,除极少数例外,几乎所有特许地的封建特权都被取消。至此,整个英国第一次无条件地听命于国王的统一调度,中世纪国王的“宗主权”最后变成了统一的政治权力,即“国家主权”。1536至1537年,北方的旧贵族和教会势力利用农民的不满掀起叛乱。亨利八世依靠改革派的支持进行镇压,杀掉、废黜了一批北方旧贵族,成立由改革派主持的“北方法院”进行统治。在威尔士和西部边区,则成立了由改革派主持的“威尔士边区法院”,惩办了大批不法的旧贵族,推行英国的行政司法制度。与此同时,亨利八世还镇压了爱尔兰英占区旧贵族的反改革叛乱,派改革派人士为代表进行统治。1538至1539年,亨利八世以勾结教皇的罪名,杀掉了最后一批约克王族。至此,据地称雄的旧贵族基本被清除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英国得以确立。

对于一个岛国来说,海军在其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在都铎王朝头两任国王统治期间,英国的海军建设开始起步。“亨利七世奠定了不列颠海军的基础”(恩格斯语),他留给儿子一支拥有各式船只总计15艘的皇家舰队。而亨利八世则堪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缔造者,他比父亲更重视海军建设。他创立了正规海军,下令建造快速灵活的新型战舰,专门配置了战斗水手,舰上装载前膛式火炮。这种火炮太重,只能装在甲板上,特别是主甲板上。在船的两舷开设了炮口孔,不仅船头有火力,而且侧舷也有火力。亨利八世还投入巨资扩建朴茨茅斯皇家船厂,修建德普福德船厂,船坞总面积8英亩,水深可载千吨巨舰。亨利八世执政的38年间,皇家舰队军舰扩充至53艘,其中包括13艘500吨以上的战舰。1514年下水的巨型战舰“主恩亨利号”排水量1000吨,装备43门青铜重炮和141门各式小炮。

都铎王朝时代也是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大发展的时期。随着政治的统一,英格兰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以英国的“民族工业”毛纺织业为例。15世纪以前,英国还是一个羊毛输出国,大量羊毛原料输往尼德兰的弗兰德尔进行加工。到16世纪,英国羊毛输出锐减,呢绒出口激增。1354年,羊毛输出32000袋,呢绒仅5000匹;到1547年,羊毛输出下降为5000袋,呢绒输出激增为122354匹。1565年,呢绒出口占英国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78%,羊毛仅占6.3%,英国呢绒在欧洲市场居首位。

1558年,英格兰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亨利八世之女伊丽莎白一世登上王位。同年,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领土——加莱,从此,英国不再有介入欧陆争斗的理由,英吉利海峡将英国与欧洲大陆彻底割裂开来。在国内,君主专制的确立和宗教改革的实行标志着英国从中世纪到近代转型的完成。新时代英国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岛国地位的确立及以此角色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英国人警惕地注视欧洲局势并力图充当欧洲力量均衡的制衡者;另一方面,英国人的目光则超越了欧洲大陆,逐渐将扩张重点放到了海洋和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上。

在英国走向海权的道路上,西班牙是它遇到的第一个障碍。踢开这个绊脚石,是英国繁荣发展、国家安全和确保新教属性的需要。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

英国和西班牙原本关系友好,但亨利八世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离婚并与教皇决裂惹恼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伊丽莎白一世和腓力二世的即位并没有扭转这一趋势。16世纪下半叶,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扩张迫切需要扩大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可是西班牙称霸海上,垄断对美洲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合法贸易越来越困难,加上英西之间的宗教分歧(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日益尖锐。当时,英国海军力量还比较薄弱,不敢同西班牙公开较量,便以西班牙跨洋航运和运宝船队为目标进行私掠活动。伊丽莎白女王允许海盗船公开悬挂王国的旗帜,她的著名海军将领霍金斯德雷克等都是海盗出身。当1580年德雷克满载着从西班牙殖民地劫掠的金银珠宝归来时(价值约150万英镑),女王甚至亲临德雷克船上封他为爵士,并参与分赃。英国的海盗行为给西班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伊丽莎白统治的45年间,英国从海盗远征、拦截船只及袭击西班牙殖民地和港口中净得多达1200万英镑。

与此同时,与英国仅隔一条海峡、对其安全极其重要的尼德兰爆发反抗西班牙的起义。1576年任尼德兰总督的唐·胡安不仅要重新征服尼德兰新教徒,而且要以此地为跳板入侵英国,使英国天主教化。英国给予了尼德兰人大量援助,两国还于1585年8月签订结盟条约,英国向荷兰提供5000名士兵和1000匹马,另外还规定两国在海上合作。西班牙则通过外交使臣和间谍在英国扶持天主教和封建残余势力,组织颠覆活动。1586年,英国揭露了一起由西班牙操纵的谋杀伊丽莎白的案件,被监禁在英国的前苏格兰女王玛丽参与此事,伊丽莎白下令处死玛丽,英西矛盾更加激化。

国家利益与宗教利益交织在一起,英西正式开战不过是时间问题。1588年,腓力二世命令“无敌舰队”远征英国,这是他唯一的一次海上攻势行动。1588年7月,西班牙派出包括132艘主要由重型军舰组成的“无敌舰队”载运2万名士兵和大约3000门炮远征英国。英国由德雷克指挥一支由160艘轻便的快速军舰、运输船组成的舰队迎战。7月下旬,双方在英吉利海峡相遇。以逸待劳的英国人依靠舰船上的火炮优势,接连击沉西班牙船只。西班牙舰队匆匆败退到英国海岸南部的维特岛,英国舰队迅速追击到维特岛。白天,英军在远处用火炮击沉对方战舰;晚上,采取火攻战术。到9月份“无敌舰队”撤回西班牙时,舰队所剩船只还不到出征时的一半。

打败“无敌舰队”使英国成功抵御了自罗马时代以来最强大的帝国的进攻,并且使西班牙不可能再重新征服低地,国家生存面临的威胁解除了。而且,西班牙海上力量的覆灭又为英国扫清了走向海洋的障碍,奠定了日后大不列颠帝国的基础。

从种种迹象看,经过都铎王朝三代君主的努力,英国已经具有了国家崛起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条件。但由于内部王权与议会之间的争斗,这一崛起的进程被延长了一个世纪。但这一延长绝不意味着失败,因为英国最终建立了在当时最富有效率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