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代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发展

古代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发展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雅典的人口超过40万,其中包含16万公民、10万外邦人、14万奴隶。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都要进行两年的军训。总之,希腊城市建设中的民主色彩在古代世界是其最大的特点,它的精神为近代西方城市建设所继承。2.古代罗马的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古罗马最典型的城市莫过于都城罗马。罗马城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帝政时代,城市面积扩大了两倍以上。

西方各国的城市发展有着与东方不同的传统。因为经济政治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各有不同,自古希腊时代起,西方城市发展就有着自己的特色。王茂湘先生认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城市一般都位于宜于农业,而且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的地方。这些城市基本上都修筑有城墙,都有神庙,且宗教生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家族在社会结构与生活当中相当重要。城市一般都有中心广场,政府与神庙建筑物一般都位于广场周边。在城市交通方面,一般都以广场为中心,修筑有放射状的道路。富人都居住在大路两边,商人、工匠则居住在他们工作的市场。城墙外居住着下等人、妓女以及外国人。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它统治着农村。一般情况下,农民与外国人都不是拥有完整权利的公民。[57]

(一)古代希腊的城市发展

雅典卫城复原图

1.雅典的城邦民主体制。古希腊的城市以雅典最为典型,它是一个城邦国家,位于阿提卡半岛,该地区土地贫瘠,但是矿产资源丰富,且位于希腊的中心区域,拥有优良的港湾,海上交通极其便利,因而发展起了繁荣的工商业。由于原始民主制的残留、小国寡民、工商业的发达,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到希波战争胜利后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走向了鼎盛。当时,雅典的人口超过40万,其中包含16万公民、10万外邦人、14万奴隶。公民按居住区域被划分为10个部落,只有公民拥有完整的公民权利。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举凡军国大计,如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都由公民大会集体投票决定。公民大会一般一年召开4次。常设机构为五百人议事会,这一机构是从10个部落中抽签选举50人组成。议事会的主席团由各部落选举出的50名委员轮流担任,主席团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召集公民大会。在主席团中,又用抽签方法选举1名主席,每天轮换,不得连任以及两度担任,主席负责掌管国家印信以及国库钥匙。在司法方面,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其成员也是按部落抽签选举产生,其判决以投票的方式进行,这一机构权力甚大,可以批准或否决五百人议事会的判决案。最重要的官职是由公民大会选举出的十将军委员会,其委员可以连选连任,但没有薪酬。著名的伯里克利就曾在公元前443年到前429年担任了十几年的首席将军。

2.雅典以及其他希腊城邦的城市建设。因为民主制度,不仅雅典,整个古希腊的城市发展都呈现出平民气息,这同东方大相径庭。基本上每座城市都建设有一座或者数座体育馆,供公民以及公民子弟锻炼身体。为此城市经常举办体育比赛,并奖励其中的优胜者。还举办涉及全希腊各城邦的奥林匹克大赛。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都要进行两年的军训。每座城市都建设一座或多座剧院以及音乐厅,以丰富公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以在古希腊时代,诗人、歌手、戏剧家等都受到各城市的褒奖。城市的高等教育都受到城邦的保护,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一定的费用。这些措施,再加上工商业的需要以及自由竞争的环境,使古希腊的文化十分繁荣,超过了埃及以及两河流域发展了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古希腊的每座城市都非常注意装潢门面,在中心广场以及街道两旁的公共场所、十字路口乃至庙宇、体育馆、剧院等处都装饰有精美的雕塑。城邦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费用。此外,还建有浴室、体操房、凯旋门、喷泉等。由于地理地质以及气候条件,古希腊的标志性建筑大多采用石料构建,因而经常使用拱顶。[58]这些特征对后来的罗马以及近代西方城市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加强防御功能,除城墙外,古希腊大多数城市在城市中心部位还建有卫城,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卫城里建有神庙、中心市场以及公共设施。卫城内建筑物的布局主要根据地势修建,自由灵动。刘易斯·芒德福说:“这些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形式,不论圆形或者矩形平面,却都没有通过程式化的一般方式获得;相反,每座建筑物都是那种自成一体的、自给自足的、平等而又独立的单位,它们均不附属于如何一种等级秩序”[59]。总之,希腊城市建设中的民主色彩在古代世界是其最大的特点,它的精神为近代西方城市建设所继承。

(二)古代罗马的城市发展

因为文化传统、地理气候等都相近的原因,古罗马的城市同古希腊基本上是同一种风格。但是由于罗马帝国疆域辽阔,中央政府的人力与物力都相当强大,它的城市建设同小国寡民的古希腊相比也有不同之处,总体水平大大超过古希腊城市。

1.古代罗马的政治生活。在政治上,古罗马经历了由共和向帝国的转化。在共和国时期,贵族维持着寡头政治的局面,但是平民势力也不可小觑,他们经常同贵族作斗争,捍卫自身的权利。在这个基础上,罗马法开始成文化,并逐渐完善,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罗马法,构成了影响西方世界的法制精神。帝国时代,由于完全依靠武力征服,控制了几乎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因而自共和晚期的苏拉、凯撒以后,军人的势力大增,最终左右了整个政局。由于历史传统与社会结构的制约,尽管皇帝大权独揽,但是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也起着一定的制衡作用。各城市也都有一定的自治权利。社会分为贵族、骑士、平民、奴隶这几个等级。所以,古罗马的皇权专制制度也没有发展到东方那样强大的地步。在意识形态方面,随着农奴制的发展以及等级封建制的建立,开始引进维护这种僵化社会结构的宗教——基督教。

2.古代罗马的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古罗马最典型的城市莫过于都城罗马。据考古发掘,罗马城始建于公元前800多年,大约公元前600多年前形成城市国家,到公元前400多年前后,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市区有七个土丘,南北长6200米,东西宽约3500米。市区中分布着商业区、广场与街道,作为市民公共活动中心的广场由大理石建成。罗马城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帝政时代,城市面积扩大了两倍以上。公元前1世纪后,帝国的历代皇帝为了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个人业绩,都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宏大的建筑。中心广场在帝国时期是皇帝树碑立传的主要场所,广场中央建有皇帝的雕像,广场周围建有庙宇以及柱廊,其中都能看到表彰皇帝业绩的雕刻。为了显示帝政的权威,广场由古希腊以及古罗马共和时代的开放走向封闭,由自由走向庄严宏伟。因此,罗马出现了多个广场,如奥古斯都广场与图拉真广场等等。中心广场周边有装饰精美的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与此同时,在罗马城的各显著位置都修建起了宏伟壮丽的建筑物,如卡皮托利亚山建筑群、帕拉蒂诺皇宫、科罗色姆圆形大剧场、万神殿、图拉真纪念柱等。在主要道路上都装饰有大量的精美雕塑,以体现帝国的强大与豪华,从而给外邦人以威慑。[60]

由于财力雄厚,古罗马的市政建设也远远超过古希腊时期。三条主干道从市中心放射状地通向周边。道路由平整的石头铺成,宽阔严整,达20至30米,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街道旁边还修建有装饰着精美雕塑的长长的柱廊,街道上铺有平整的石板。拱形的供水渠道高大复杂,石砌的下水道也非常完整,有些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台伯河上耸立着众多造型别致的石桥,桥身大多装饰有精美的雕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帝国的庞大、罗马城人口的众多,罗马市政当局颁布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交通管制法,由凯撒制定发布。该管制法规定,在繁华街道,马车限时通行。后来又限制进城马车的总数,并在城市多处设置停车场,等等。

罗马的竞技场与剧院

总之,古罗马的城市建设尽管比古希腊要宏伟、华丽、完善、富有计划性,总体水平要高,但是民主自由的精神在逐渐淡化,处处充满着独裁统治者的权力印记。

(三)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发展

1.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经济体制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发展重心开始转向西欧地区。经过一番混战之后,8世纪,法兰克国家崛起,到查理曼统治时期,经过不断扩展,达到鼎盛,国土与西罗马帝国相差无几。到9世纪初,帝国三分,形成今天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各地都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封建国家。在政治上,实行等级分封制,即公、侯、伯、子、男、骑士,被统治者是自耕农与农奴以及少量的奴隶。贵族之间依据契约的原则,结成松散的主从关系,贵族对其领地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全部权力。在经济上,庄园农奴制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奴没有土地所有权,也没有迁徙自由与就业自由,终身被束缚于领主的土地上,贡献劳役地租。罗马帝国时期的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部崩溃,封建主之间经常混战。在思想上,基督教自罗马帝国晚期为政府接受并提倡以后,此时已成为中西欧的主要思想统治方式。而且基督教主张上帝创造世界与人间的秩序、提倡禁欲、把人们的希望引向来世的理论,也非常适合中世纪欧洲僵化的封建统治秩序。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原有的政治秩序丧失,西欧陷入封建割据的局面,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庄园制的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罗马帝国时代的城市几乎全部走向衰败。一直到9世纪,随着人口与耕地的增加以及西欧后进地区的开发,城市开始复苏,在法兰西、意大利北部、德意志西部、英格兰等地陆续出现了很多城市。到13至14世纪,这些城市逐渐走向繁荣,青出于蓝。

2.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发展

中世纪欧洲城市自治制度。中世纪西欧城市同东方不同,由于古罗马时代的遗风、割据的政治环境、封建世俗政权的软弱等因素,各城市都有一定的居民自治,还有很多城市享有自治权力,甚至完全自治。这些城市可以由市民选举城市委员会,拥有独立的法庭,可以独立征收赋税、独立铸造货币,甚至拥有组建军队、进行战争与媾和的权力。自治城市中的城市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可以颁布各种法令政策,调遣指挥城市军队、管理城市财政、维护城市商业与手工业生产的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城市中的市民都是公民,而公民都是自由民。经过同封建主的不断斗争,从农村逃入城市的农奴,只要住满一定的期限便可以成为城市合法公民,受城市保护。后来欧洲开始出现统一国家的运动,城市从自己的经济需求出发,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稳定的政治秩序,所以,基本上都支持国家的统一运动。国家统一之后,城市融入到近代国家,它的很多原则成为整个国家的政策。

手工业行会有很大的影响。在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其城市手工业比较发达,佛罗伦萨的居民大部分依靠主流产业——呢绒业为生。不仅自治城市如此,即便是以政治中心而闻名的城市,手工业数量也非常庞大,如巴黎、伦敦等。由于手工业比较发达,在国家尚未统一、市场狭小的情况下,大部分城市建立了行会组织。这些行会势力非常强大,有些还拥有动产与不动产以及专门的集会场所,还可以征收地租、作为法人出席法庭等。如14世纪的佛罗伦萨就有21家行会控制着整个城市经济。在弗兰德尔地区,由于行会势力强大,行会代表以及领袖还可以参加市政决策,进入市议会,并担任市政官员等。[61]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一般都颁布有城市法典。由于城市的自治特征,为了维护城市的商业生产与生活秩序,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大多数城市都形成了城市法典。欧洲的城市法一般由四项内容组成。第一,限制封建领主对城市的权力,规定城市自治权以及经商特权。其次,有关城市管理的内容,如城市建设、城市行政、城市治安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当时的城市建筑条例对于城市道路的铺设、下水道的建设、桥梁的架设、楼房的高度与距离等就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三,有关行会的章程,如行业内的生产、交易等方面的规则。第四,城市习惯法,主要是规范制约市民的行为、维持城市生活秩序的法律规范。尽管这些城市法没有达到近代宪法、民法、刑法的水平,但在当时的世界是相当先进的。城市法典是对封建等级政治秩序的否定,近代工商业经济与民主政治规则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2]

中世纪城市建设的特征。中世纪的城市在起源方面有三种:源于罗马时代的城市、源于罗马时代的殖民城市以及源于修道院或者城堡。前两种城市一般布局比较规整,而后一种则因地制宜,一般认为后一种城市为中世纪城市的典型。由于战乱频繁,绝大部分城市都建设有城墙、壕沟、护城河、运河等,因为城墙的制约以及土地资源来之不易,城市的街道一般比较狭窄,居住拥挤。实在容纳不下时,城外也会出现居民区,然后再围起一道城墙,所以有些城市有好几道城墙。中世纪欧洲城市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平均人口不过数千,多的也不过几万人,14世纪的伦敦拥有人口4万人,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大的城市。

中世纪欧洲的中央政府权力衰弱,但是教会的权力大增。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堂是当时城市生活的中心,而教堂前的广场也就成了城市的中心。市民在这里从事各种集会、文娱、节日活动。教堂前还兴起了很多市场。中世纪的城市街道很少有罗马时代宽阔的、呈放射状的道路,而是曲折蜿蜒的。街道两边一般都开设有商店。10世纪以后,各城市陆续开始铺设石块路面。一个城镇一般分4到6个区,每个区都有教堂、水井、喷泉、市场。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城市大量兴起,由地中海逐渐发展至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各国。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各地的城市经济趋于繁荣,兴起了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著名城市。但是在13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弗兰德尔、英国等地开始出现一批特大城市,如伦敦、巴黎、里斯本、塞维利亚等。之后随着大西洋商路的日趋重要,意大利的城市诸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开始走向衰败,欧洲城市发展也随之走入近代。

应该说近代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主要起源于城市,城市在向近代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驱主导的作用。当然,城市化原本就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