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化解深层次矛盾确保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化解深层次矛盾确保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克强曾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城镇化需要破解的深层次矛盾,包括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上述问题的妥善化解,决定着未来新型城镇化能否成功。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此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媒体报道热点。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经济社会深刻的变化,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李克强曾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城镇化需要破解的深层次矛盾,包括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上述问题的妥善化解,决定着未来新型城镇化能否成功。

“四化”协调发展: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

过去几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3年3月5日,李克强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经济转型,要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指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是新型“四化”的必然要求。要顺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工在城里安居乐业,使现代农业得到更大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农业经营方式落后、土地流转难和资金短缺等几大瓶颈。2013年3月27日至29日,在江苏常熟调研时,李克强看到当地通过土地规范流转,小块地变成了大块地,大机械派上了用场,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了提高。李克强指出,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劳动力效率,更好更多地提供农产品,对新型城镇化会形成有力支撑。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江阴市新桥镇调研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李克强说,小城镇能够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纳就业,是统筹城乡的重要关节点,要在优化布局中打造更多有活力的小城镇。同时,城镇化也要有产业作支撑,实现产城结合。进城的农民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

注重“四化”协调发展,在此之前李克强就做过详细阐述。2012年9月19日,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曾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从世界上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很高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李克强说,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要抓住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他强调,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大做强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

“人的城镇化”:从“物”回到“人”

这些年来,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以大城市带大郊区的“成都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广东模式”,以宅基地换房居住的“天津模式”、以集体土地入市的“深圳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共性,即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

中国服务业比重低于世界水平(%)

注:中国城镇化经过40多年发展已经逐渐赶上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服务业的比重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70年,世界服务业比重为53.4%,而中国为24.3%,低于世界水平29个百分点;2010年,世界服务业比重为70.9%,而中国为43.2%,低于世界水平27.6个百分点。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服务业与世界的差距仅缩小了1.55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乡研究动态》第209期

十八大后,李克强多次讲话,将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和改革这个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坊间诸多评论认为,这将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始。而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物”回到“人”,必将加速推动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中央和地方财税制度、高考制度、收入分配体制、养老统筹制度、医疗体制、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2013年新年过后不久,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时,首次明确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李克强说,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此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媒体报道热点

早在2010年6月24日,李克强在会见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学员时就指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建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化的设施,使城市和谐稳定、舒适宜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以及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李克强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李克强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李克强所倡导的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各方面改革和进步的“润滑剂”。

总之,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城镇化与人口、财政、区域经济、农村建设等都有密切关系,在城镇化这一主题的串联下,有利于推动中国全方位的改革和进步。其中,最受关注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必然走在前端。同时,李克强思路里城镇化的“润滑”作用绝不止于此,还在于对中国经济更大层面的调动和推进,城镇化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之一。

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防止城镇化跑偏

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保证粮食安全无疑关系重大。2012年9月7日,李克强在中组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讲话时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城镇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李克强的思路里,城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关乎世界的问题。2012年11月,李克强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解决农业和粮食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要将其放在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说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2013年11月4日,李克强来到黑龙江省抚远县查看粮食收储情况。号称中国的“粮仓”黑龙江,这里夏天也曾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在抚远浓桥粮库的储粮仓,李克强登上三米多高的粮堆,查看储粮安全。李克强对工作人员说,“你这是金仓,垫底仓,站在上面心里踏实。要保管好每一粒粮,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八个月来第三次就农业问题进行考察,此前的3月,在江苏常熟市郊的农村,李克强关注的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现代化新形式,他指出,“家庭农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等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它代表着一个大方向。”6月,在夏粮生产受低温冻害影响严重的情况下,李克强前往河北安民心,他说,“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对于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

粮食安全是城镇化的根基,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须以保护耕地红线为前提,必须以维护农村、农业和农民利益为前提,全力防止城镇化“跑偏”。

扩大内需: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随着各种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推进城镇化的意义,李克强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这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

2013年5月24日,李克强访问瑞士,并在《新苏黎世报》发表题为《为什么选择瑞士》的署名文章上指出,今后五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数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

李克强关于“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的阐述较为重要的两次均以全文刊发的形式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文指出,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不仅可扩大投资,而且能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李克强在2013年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具体分析称,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新型城镇化中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同样,改革和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也将为中国带来更大的改革红利,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进行体制性变革,给予民间创造自由。要积极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大胆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镇住房制度,更要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

新型城镇化涉及人、地、钱、房和生态环境等诸多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尊重市场规律,统筹推进五大相关领域改革。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着力推进的五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

一是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地区的人口相关信息整合和共享,建设覆盖全国、安全可靠的国家人口综合信息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信息的制度,为流动更加频繁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二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本上要靠制度改革。要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三是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财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推进城镇化必须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PPP等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四是健全城镇住房制度。解决好住有所居问题是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要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租赁补贴制度;要通过调整完善住房、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五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必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区域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布后,也引来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普遍认为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本质;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机遇。尤其是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将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总体来看,这是一部指导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同时,为了避免走弯路,规划认真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尤其是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土地粗放利用,浪费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并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以及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注:①带*为2011年数据;②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中,常住人口不含16周岁以下人员和在校学生;③城镇保障性住房:包括公租房(含廉租房)、政策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

绿色城市建设重点

围绕以人为本,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接下来,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就要避免“伪低碳”,即: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的人文城市建设重点

总之,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