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考茨基民主理论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考茨基民主理论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重新考察考茨基这位第二国际时期的理论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借鉴考茨基的民主理论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社会民主的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中国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特别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之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在欣喜之余,还必须冷静地看到,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时期,社会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重新考察考茨基这位第二国际时期的理论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首先,对考茨基民主理论的考察,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清东西方在历史传统上存在的具体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革命道路的差异性,从而对中国当代社会民主化建设道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述,人类生活的社会存在情况决定了人的社会意识,现实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具体情况。结合考茨基的民主理论可以发现,考茨基的民主理论正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考茨基的民主理论恰恰是针对西方现代资本主义之路提出的具有具体性、特殊性、历时性的理论。但是,东西方社会毕竟存在着巨大的历史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是不可行的。因此,当代中国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根据中国的独特环境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应用。

其次,对考茨基民主理论的考察,对于把握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具体现状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虽然东西方社会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客观地讲,考茨基的这一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面对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在第二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马克思主义”、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以及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马克思主义”三个分支。左派虽然看到了社会发生的巨变,但认为社会形势在根本上并没有改变,仍然表现为马克思当初就已经提到的资本主义剥削态势,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无需改变。右派认为,社会即使在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资本主义本身为了适应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然在生产方式方面做出巨大调整,而这些具体情况的改变也相应地改善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环境,因此,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已经过时,社会在无须任何变革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相比之下,考茨基则在承认社会现实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在不否定“暴力革命”的基础上,提出资本主义民主将在客观和主观方面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提供必要条件,因而无产阶级有可能利用民主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考茨基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观点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继承。

相比之下,当代中国社会也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经济总量较之前增加了142倍,甚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迅速提升。但是,在看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上依然存在的问题,例如,贫富分化现象依然严峻,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社会还面临着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政治建设,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进一步协调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维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等等,这些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借鉴考茨基的民主理论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社会民主的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对考茨基民主理论的考察,对于进一步认识社会民主发展具有的长期性、渐进性特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民主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民主,但民主机制的确立和发挥作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阶段式发展的过程。客观地说,受西方民主话语机制的影响,当前国内对于民主政治道路、民主体制建设的方式等问题的认识确实存在差异。处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的确产生了一系列事关民生的问题,这就导致一些急躁冒进的思想比较活跃,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也可以吸收西方式民主的经验而较快发展。殊不知,西方式民主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的,是结合其各个国家的特殊情况而形成的现代民主制度。因而简单或者盲目复制西方民主的发展道路很容易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例如,20世纪70年代后,拉丁美洲由于套用西方民主制度模式而陷入“拉美陷阱”,“军事政变和政权更替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生存权与发展权遭受巨大戕害,空头政治权利难掩尴尬本色”。[1]20世纪80年代,非洲由于被迫接受西式民主,也遭遇了相当程度的政治危机,不仅没有迎来社会稳定的局面,反而陷入战乱和动荡不安。这些无一不对中国当代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此,民主制度的建设仅靠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或者疾风暴雨式地变革是不切实际的。况且,当代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自然条件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国情,在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更要审时度势,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保证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逐步地推行民主政治改革。

当代中国在逐渐建立了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社会民主化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方针政策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与中国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中国社会的政治自信,最终,有利于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的中国梦。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以“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三统一”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为中国各方面的协调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把握好前进方向,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为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人民民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即确定的我国的基本制度。人民民主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涵,是在实践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强调的维护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原则的充分反应。与此同时,当代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更为人民切实地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便利途径。总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都将有利于“人民民主”的进一步实现,最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民主的发展。此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维护法律尊严,这既为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以金钱权力占有社会财富的不良行为提供法律保障,也为普通人民进一步有序参与社会政治建设提供便利途径,构建了合理程序,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这既体现了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导地位,也有利于团结其他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有利于建立起最广泛的社会统一战线,有利于维护社会和平发展。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也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气度,也是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与其他众多民主党派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恰当处理。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有力地突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即避免了西方政治体制中“过度竞争”现象的出现,从而消除了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不安定因素。

综上所述,考茨基的民主理论作为时代的产物,既有其合理因素,也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在重新考察和分析考茨基的这一理论时,要科学地研究其中的内涵,既应该合理对待其中的有利因素,也要看清其中的历史局限性。

【注释】

[1]房宁.民主的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92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3/c64094-23521588.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