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育中华共同意识

培育中华共同意识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步提出和完善的民族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将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融入民族事务管理全过程。

一、树立国家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共同价值观

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共同价值观适合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方针是一致的。列宁曾指出:“凡是国内居民生活习惯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区域,都应当享有广泛的自主和自治”,“保护国内任何地方的任何少数民族的权利”,“社会主义的目的、使各民族融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步提出和完善的民族理论。在建党之初,就提出了民族平等、联合的民族关系理论,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1]。建国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已经集中在“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几个方面。

毛泽东还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2]。“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都是有希望的”[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邓小平认为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十六大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概括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并明确指出,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5]每个民族成员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要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贡献,树立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同价值观,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二、大力培育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强调“中”国对周边的教化,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1910—2005)从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对民族问题做了深刻的研究剖析,提出了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认为中华民族族群起源、民族结构是多元的,但地理结构使各民族存在着天然一体的密切联系,五千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构成了一体的深厚文化基础,从而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核心民族汉族形成过程也是多元一体的结果,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融合的历史。历史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灰飞烟灭,而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主要是因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杂居、通婚、收养、改变姓氏、接受语言文化服饰等使各民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一体。汉族是多元中的一元,其“仁政”“教化”“兼容并包”“有教无类”“天下大同”“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不断扩大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发挥了凝聚作用,各族文化多元,政治一体,团结协作形成了一体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维系民族关系的纽带,就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一个国家的认同感,就是各民族相依共存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繁荣发展经济文化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发扬共同的民族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各族中华儿女坚持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团结统一、民族独立、爱好和平、勇于牺牲、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坚持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将民族关系发展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将民族经济政治发展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景象,将民族团结进步互助和谐推进到从未有过的一致,这是各民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成果。

三、民族地区社会事务管理法治和德治并举

将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融入民族事务管理全过程。一是建立健全法治和德治并举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坚持实行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民族自治的社会管理格局,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切实把法治和德治并举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检查、监督、考核。二是民族地区党组织提高法治和德治并举的领导力执行力,充分发扬民主,坚决地执行法律、制度、法规、乡村民约,公平对待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采取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法,以干部工作的无私敬业精神诚信守信品格、和谐友善态度解决民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民族地区党组织提高分析问题处理民族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把民族之间的民事纠纷、刑事案件、宗教问题区别对待,依法处理问题。四是民族地区党组织要切实深入民族群众联系民族群众,关注民族群众的疾苦,工作中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妇女儿童、智障人群、困难群体、孤寡老人行中有数时刻关怀,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五是民族地区党组织要帮助民族社区、乡村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内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加强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医疗救助政策、社会保险、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深入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民族干部群众正确辨别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真假,不断增强法律法规约束力和道德责任判断力执行力。六是充分调动方方面面民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紧紧围绕道德教育和法律规范,发挥好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