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间意识与场所意识

空间意识与场所意识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侧重对主体的生存意义、个人情感、态度的关注,从其行为、感官、心理的取向方面着手,探索了重建场所认同的策略。此外,深入地探究城市场所的意义,即如何重建能使主体产生归属和依赖感的生活空间,并使主体取得在社会、文化与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塑造,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现代社会中,主体自我的存在受到了有力的挑战,那些所谓真实的和虚假的、深刻的和表层的、相同的和差异的存在,反复地交织在我们的生活中,空间场所还能证明真实的、唯一的自我存在感吗?在设计泛滥的今天,物质空间的堆砌消减了主体生存的意义,那么人们将如何奠基和回归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呢?在认同即将面临终结的当代社会,场所将如何继续塑造主体的认同?主体又将如何对场所产生认同呢?

本书致力于将场所认同问题纳入社会学范畴中加以探讨,研究城市场所在现代性的理论背景和城市化的现实语境下,在都市空间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物理空间的恶化、地方历史文脉及地方性知识的丧失,以此来进一步说明物理空间的变化,导致主体呈现出生存意义的错乱和心理、生活的隐忧,以及这些特性对场所的消极影响。本书侧重对主体的生存意义、个人情感、态度的关注,从其行为、感官、心理的取向方面着手,探索了重建场所认同的策略。

1.2.2  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该课题反思了市民的公共空间在全球化、城市化、消费文化、极端现代主义操作模式的冲击下,呈现出意义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重新解释了人与生活场所间的固定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丧失后,主体呈现出何种不定性的变化。通过对城市设计的激进物质设计的观察,以及对主体多角度的场所认同问题表现的解析,有助于避免城市空间设计的均质化,进而从实体环境的建设转向对人的精神空间的关注。此外,深入地探究城市场所的意义,即如何重建能使主体产生归属和依赖感的生活空间,并使主体取得在社会、文化与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塑造,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实际意义:一方面,该课题在人的生活与场所之间重新建立了一种新的认同关系,提出了重建场所认同的具体策略;另一方面,该课题旨在强调人与场所互为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突破了设计中工具理性和纯功利主义的桎梏,从而深化了本土特色设计的理念。通过本课题的深度剖析,能让相关设计人员和学者在未来城市空间的改造和更新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更多地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真正做到服务大众的真实需求,给予主体更为深切的设计关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