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战略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战略措施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加剧,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放眼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生态危机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中心问题。全世界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9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全世界森林自然增长及植树面积每年仅为520万公顷,而森林砍伐面积却高达1460万公顷,出现严重的“入不敷出”。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

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加剧,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放眼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生态危机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中心问题。有些学者将全球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土壤损失与人均耕地不断下降、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淡水供给不足、臭氧层空洞、生物物种加速灭绝、人口膨胀列为世界性的七大生态环境问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根据全球大量、长期的观测资料得出的结论,自1906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了0.17米,北半球季节性冻土最大面积减少了大约7%,北极地区平均海冰面积以每10年2.7%的速率退缩。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扩大,土壤流失量现已增加到每年254亿吨,世界人均种植面积下降1/3。全世界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9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全世界森林自然增长及植树面积每年仅为520万公顷,而森林砍伐面积却高达1460万公顷,出现严重的“入不敷出”。据世界农业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估显示,全球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面临缺水问题。大约12亿人居住在自然性缺水地区,同时有另外16亿人面临经济性缺水(国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从河流和含水层中获取水),而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2011年11月,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消息称,2011年以来测到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最大值超过2010年,其中9月2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2011年的最大值2550万平方公里,是南极洲面积的约1.8倍。有专家分析,地球上有1000万种物种,而我们每年会令3万种灭绝,也就是说每一天就有近10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而这一步伐正在加快。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为应对生态危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瞩目,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颁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框架。我国人均能耗虽低,但单位GDP中CO2排放量和单位能耗CO2排放量都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因而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联手施加减限排压力的重点对象。

【《明实录》明·官修】抑奢侈,弘俭约,戒嗜欲。

【译文】抑制奢侈,倡导节俭,戒除嗜欲。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依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我国于2007年制定了第一部针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目标。2009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