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提升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主要是指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提并论,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初显轮廓。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总体布局中的新内涵、新部署、新概括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提升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主要是指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提并论,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就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而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新内涵、新部署、新概括。

一、生态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关系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虽然,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处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之中,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各有所重、各有所指,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其各有所重、各有所指来看,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从其有机整体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区分为三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三是人的思维。所谓物质文明,是人们实践、作用、影响自然界而形成的物质成果,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政治文明,是人们实践、作用、影响社会,试图规范人们社会关系的制度成果,主要体现在社会政治方面。精神文明,是人们实践、作用、影响人们思维的精神成果,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又自觉保护客观世界而取得的其他三个文明成果的总和,应当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这是一个关乎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能够破解环境危机,实现环境和发展双赢的崭新的文明形态。[2]所以,十八大报告的提法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不是把生态文明和其他三个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个建设简单地、相互孤立地并列。四个文明、五个建设是一个有机体系,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生态文明视为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也应是全面“融入”之意。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和其他三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就能够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谈及生态环保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时所形象、通俗表述的: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可以转化为物质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党的治国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中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的内涵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演进,主要是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总体布局,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而不断深化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总体布局,不是空中的楼阁、凭空的想象,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总体布局认识的最新成果。

1983年4月,邓小平同志会见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这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即“两个文明”建设。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战略总体布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初显轮廓。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从而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战略总体布局。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内容之一,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五大建设”战略高度。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总体布局中的新内涵、新部署、新概括的确立。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相比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更突出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描绘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造福人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即人是靠自然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资料的可能性。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发展,又关注资源环境保护,既积极实现当前的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发展、时代进步的潮流和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共识和行动。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

美丽中国建设,本质上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目前,中国能源年消耗量占全球的19.5%,煤炭消费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石油消费量一半以上靠进口,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5倍[4]。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尖锐的矛盾,根本途径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入社会文明建设所有过程,就是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文明。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更完善更完美的境界,将生态文明置于中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更好更科学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