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群众路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走群众路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和政府工作重心所在,更是全国人民热切期盼和共同利益所在,其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确保这一总目标早日实现。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脱离人民群众是导致失败必然性的根本原因。与偏离群众性带来惨痛教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救国运动。

孙增武 黄晓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又一个战略目标,是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和政府工作重心所在,更是全国人民热切期盼和共同利益所在,其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确保这一总目标早日实现。

一、坚持群众性,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理念。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属性主要反映于其领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包括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农民是拯救中国的最大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唤起群众、发动群众、壮大群众、武装人民、要相信依靠群众、向群众负责等思想和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人民群众属性,既体现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又体现于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和实践等诸多环节。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次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高频出现,体现了党对人民观传统的沿袭和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目标,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一系列论述深刻而清晰地回答了国家治理“为了谁”和“依靠谁”的根本路线问题。

坚持群众性,走群众路线的正确结论,既包含了近代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功经验,也包含了其中的惨痛教训。鸦片战争可谓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起点,中国各界的民主抗争围绕对中华民族的救亡运动展开。洋务运动出于地主阶级自救的目的,最终随着甲午海战失败而结束,“戊戌变法”仅仅历时103天便以失败告终。沉痛的教训让梁启超902年在《新民说》上大声呼喊:唤起民众和造就新民才是胜于清廷和西方利器的、拯救中国的伟大力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本质与梁启超思想间的落差正可以为“戊戌变法”失败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以孙中山为首的商人阶层和海外华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发动的“辛亥革命”,虽然终结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在形式上建立了宪政体制,也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依然因为缺乏民众基础而导致动荡和分裂。

蒋介石及其带领的国民党政权,因为没有尊重人民群众的和平愿望,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发动内战;因为没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少数军阀、新兴工业资本家等集团利益而牺牲以工人、农民为主的最为广泛的劳苦大众的利益,于1949年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战败前夕,蒋介石自省:“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脱离人民群众是导致失败必然性的根本原因。张学良谈国民党失败原因时也讲到,“国民党把大陆丢了,怎么丢的?那是自己找的。不是国民党把大陆丢了,是大陆人民不要国民党啦”,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因为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多数支持他”。

纵观近代中华民族的救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大多在于发动者、参与者以及运动所维护的利益都仅仅局限于某些社会集团,并不是全民族的反帝运动。正是因为缺乏广泛的群众性,导致了这些狭隘社会运动的最终失败。

与偏离群众性带来惨痛教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救国运动。中国共产党为保卫民族、抵抗侵略,经历了长征、游击战争、抗联等艰苦卓绝的斗争。战局紧张,条件极差,是人民群众鼎力支持和舍命相助才使党挺过了最为困难的岁月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随后,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在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和积极参与下,党和军队迅速发展壮大。解放军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推翻了“三座大山”对中国的统治。1947年,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将党和群众、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拴得更加牢固。在这个过程中,从建党之初群众路线思想开始萌芽,到1929年群众路线概念明确提出,再到经历抗战前后的丰富完善,直至1942年群众路线理论形成、确立,革命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党的革命事业正是凭借坚持群众属性,才在历尽诸多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后,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渗透于党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生产力、建设新中国的事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健康发展,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错误给国民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也提醒着我们,偏离群众性就会出问题,党只有始终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始终维护好群众利益、发展好群众事业,才能赢得真心拥护和广泛支持,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二、坚持群众性,走群众路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基本判断对我国现状进行了深刻清晰的描述。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与改革转型相伴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显现出涉及社会流动、城市重建、财富增长与分配、人类与环境关系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急剧增加了社会对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服务的需求。政府部门仍然一家独大、以一己之力和有限资源进行治理的模式,已然难以提供充足、高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优化现代化治理理念、模式、体制格局和能力,缓解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呼唤着政府以外广大的群众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度量。一是从治理外在效果或最终结果来衡量,是具有终极意义的标准,主要包括政局平稳国家安全、经济健康环境美好、文化先进心态积极、公平公正社会稳定、应对有效危机良治、清正廉明风清气正等指标。二是从治理体系及其运行的内在特征上来衡量,是评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自身优劣的标准,主要包括治理民主、结构合理、责权分散、制度健全、方式法治、参与普遍、手段先进等指标。从这些标准来看,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也是与人类现代治理文明精神相符合的。但是,与人民的期盼相比,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相比,国家治理的体系和能力均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需要继续改进提高的方面。群众性体现的不够,群众参与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不好是制度执行能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治理体系来看,一方面,由于对社会力量和广大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保障和行为规范尚存一定的体制机制或政策障碍,致使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局限,群众、社会组织虽有意愿、有热情、有能力参与国家治理,党和政府也迫切需要社会主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但是现实中却存在着参与的形式途径和领域有限、广度深度不足、实际效果欠佳,社会组织作用空间狭小、发育受阻而迟缓,没能承担起必要治理责任,重要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等现象;另一方面,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不够又是直接妨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些制度不健全、有缺陷,正是由于在制度形成过程中没有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一些政策不切实际,正是因为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过多依赖所谓的“有关部门”协商会签;一些决策出现失误,也正是因为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发挥社会智库组织及广大专家的作用,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研。

从治理能力来看,一些党员、干部没能顺利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和新要求,没能经得起新任务的考验,理想信念不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差,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现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弱化,关心群众、为民谋利的工作不足。这些虽为局部现象,不能据此以偏概全、否认主流,但违背了群众性,偏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威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伤害了群众情感和对党的信任。如果不及时补上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不及时改进作风、纠正脱离群众的问题,将严重挫伤群众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国家治理的水平和能力,甚至我们的执政者被群众抛弃,带来亡党亡国的危险。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存在的脱离群众的问题和脱离群众的危害,多次强调要时刻预防和警惕“脱离群众”等四大危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群众性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既符合人类文明的基本精神,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运用,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群众性还决定了党领导和依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是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规定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显然,只有抓住坚持群众性这个根本,实实在在地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才能更加坚定。

三、依靠群众,多元参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我国国家治理所具有的群众性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应该是依靠群众、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即在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市场、社会和广大公众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负其责,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共同治理格局。

促进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和下放权力,社会组织作为现代化多元共治格局中的重要主体,应该在政社分开的基础上,明确责权、发挥优势,及时“补位”、承接政府转移出的管理服务职能,在国家治理的更多领域、更大空间发挥更大作用,与其他治理主体合力为公众提供更加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一方面为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充分条件和更多机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引导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促进其规范、有序运行。

动员广大公众积极依法有序参与国家治理。坚持群众属性,就是要强化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调动其共同治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广泛、常态和有效的公众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一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畅通和拓展更多公众诉求建议表达渠道,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及时发现群众困难问题,及时汲取群众智慧建议,以“为了群众”为目标优化治理能力。二是开通诉求回馈途径。建立对民意表达的回馈途径,形成双向沟通,对群众迫切诉求和合理建议予以充分考虑和及时回应,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起基础联系。三是丰富公众参与形式。在落实好各项既有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创新“依靠群众”的更多具体而直接的参与形式,搭建便民参与平台,特别是在调研、决策、执行等重要环节体现群众性,使人民群众广泛、充分地参与到现代化国家治理中。四是提高信息公开程度。通过信息公开使群众参与治理的工作进展和成效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为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也为群众监督打下基础。五是规范公众参与行为。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对参与方式、途径、范围等关键内容进行原则性规范,既防止公众参与流于形式、走过场,又防止过度参与影响正常治理秩序,确保公众参与到位、恰当和必要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鼓励基层社会发挥自治功能。首先做好群众工作,发挥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基层社会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居民村民和家庭和谐是全社会和谐的基石。做好基层社会的群众工作,夯实基层自治的群众基础,能够促进社会自我调节。从容易产生问题的“源头”入手,做好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高尚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做好心理疏导,平和居民村民心态,营造理性宽松的基层社会环境;规范社会行为,保持健康的公共秩序,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其次健全基层组织,提高基层社会自治水平。与政府简政放权相呼应,基层自治应该不断健全组织,提高自治水平。要突出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现有基层议事和民主协商机制,促进基层民主的制度化推向深入,显现实效;改进自治方式,不断优化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等基层管理成功经验,使之融入基层自治的常态化工作,依靠群众力量,降低治理成本,优化治理效能。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把加强作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通过党员干部改进作风、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等自身改造提升,打动群众、接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热情和创造力,使之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国家治理中积极奉献和创造,营造多元共治浓厚氛围,整合多元共治正能量,打造多元共治新局面。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2013 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此后,全党上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密切联系群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大反腐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风政风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反腐倡廉效果显著。这一切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才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坚实的保证。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