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强盛是实现农村贫困的根本前提

国家强盛是实现农村贫困的根本前提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家建设层面上来讲,国家强盛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着消除贫困的历史重任,困难重重。江西省所在的中部地区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作为中国政府出台最晚的区域发展战略,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国家强盛_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一、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实现赣南农村振兴发展的根本前提

生态恶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一个全球性挑战。现阶段,环境污染、持续贫困不仅严重困扰着世界上诸多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建设,而且即便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着维护生态安全、消除贫困人口的重任。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上来看,国家强盛,是消除贫困的根本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深刻指出的那样:“世界各国反贫困的大量实践表明,凡是经济增长较快、人均收入有明显增加的国家,其贫困人口都有大幅度下降,贫困状况显著减轻。”[4]国富民强,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保障,势必导致地方基层政府对经济增长有着强烈的诉求,这时候,生态保护工作可能就要让位于经济开发。而且,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态文明建设才会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的反贫困战略思想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5]“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6]同时,邓小平还反复强调“改革”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发展就必须改革”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主张用改革促进中国反贫困工作的开展:“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7]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事业与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从国家建设层面上来讲,国家强盛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着消除贫困的历史重任,困难重重。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就曾经毫无避讳地断言:“人民吃饭问题是每个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我相信共产党的政府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人的面粉,才有出路。”[8]当然,历史证明,这一具有明显“西方中心论”和“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观”色彩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彻底落空。但是,这一片面激进的论断,却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在应对贫困问题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释放了以往僵化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下的巨大活力,急速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大减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07年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9]2012年,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10]历史证明,国家强盛是人民富裕的基本前提,只有国家日益强盛,人民才能富裕安康;当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的局面时,广大人民群众也生活在死亡边缘和饥寒交迫的水深火热之中。

从地区发展层面上来讲,社会稳定是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根本前提。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的必要条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需要全国经济整体增量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沿海发展战略”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倾斜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999年9月,“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西部地区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开始得到重视,并且随着该战略的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活力再次得到激发。江西省所在的中部地区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作为中国政府出台最晚的区域发展战略,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出版的《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一书中指出:“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09亿元,占全国21.46%,年末总人口3.57亿人,占全国26.0%,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11]200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已经开始上升成为国家战略。2009年正式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并提出了到2015年中部地区发展的一系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目标。然而,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作为相对较晚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政策制度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态势下,江西等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在江西省域经济发展层面上来看,近年来全省经济总量稳步提高。根据《江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资料[12]显示:江西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0.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967.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4460.8亿元,增长9.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28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0元,增长1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7%。其中,赣州市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位列第二[13](如图5-1所示),与南昌市之间具有较大差距。从中国政府农村减贫事业与生态保护工作方面来看,江西省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江西省在实施产业化扶贫工作中,重点从山、水、田、蓄、工上找出路,积极在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上谋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14]

图5-1 2009年江西省各地区生产总值

从赣州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上来看,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重要条件。进入新的世纪以来,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显著增强(如图5-2所示[15])。赣南地区地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下,赣南老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历史负担过重、致贫返贫因素增多、自然生产条件恶劣等消极条件的严重影响,赣南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近年来,赣南地区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历史底蕴,整合发展资源,打造了“中华绿谷”、“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世界橙乡”、“白莲之乡”、“竹子之乡”、“甜柚之乡”等一系列历史人文与生态资源特色品牌,在立足“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注重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例如,在红色文化方面,通过对赣南地区革命历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深入挖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档升级后的赣州红色景区,已经从‘接待参观型’转向‘互动体验型’。2011年,赣州接待红色旅游人数718.6万人次,同比增长35%;红色旅游收入5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16]因此,和谐发展作为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推进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了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考量,所以,必须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才能最终实现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与振兴发展。

图5-2 赣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