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百舸争流的时势之下,笔者认为出版产业需要双层解析的“既专又博”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人员需求,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第二层面是针对出版自身领域而言的。出版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以学校专业教育为基础,行业再培养为延续。在出版产业化的道路中,人才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在于教育与产业的脱节。

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陈 洁

一、出版产业需要双层解析的既专又博的复合型人才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出版业经过多次改革的阵痛,逐渐步入了产业化的轨道。行业的保护壁垒正在日益消失,出版人不能再囿于狭小的空间之中坐井观天,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之处,不了解国外出版公司的经营之道。相形之下,我国出版产业还处于弱势,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环节发展不平衡,出版物流通渠道不畅等。其中,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点从根本上制约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百舸争流的时势之下,笔者认为出版产业需要双层解析的“既专又博”的复合型人才。何谓既专又博?第一层面是要既精通出版物内容所属的专业、熟识出版知识,又能广泛涉猎各方面常识。第二层面是要既掌握特定出版环节的技巧,又熟悉出版流程中其他环节的运作。

第一层面是针对较为宏观的内容把握而提出的要求。这点已为许多专家所认同。首先在于专。力求进入作者的境界,编辑方能驾驭作者的文本并作出精致的内容,发行人员方能更好地营销,版权工作者及其他出版社人员方能整体上把握出版物内容,从而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人员需求,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果从业人员在组稿、审稿、校稿过程中看不懂专业术语,如果只知道模棱两可的书稿大意,不清楚这些学者作者们的研究思路,那会在现实工作中时时受到困扰。如一个不懂播音学的编辑,是不大容易看出“吐噜音”一词用字错在何处的。

其次在于博。即使不能做到像百科全书,也要力争借助工具书,做到粗通。因为编辑是传播的把关人,如果不将错误的信息在这一层面过滤掉,那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会带来以讹传讹的传播效果。不懂“三昧”、不知“五里雾”这些词汇的编辑,会想当然地改成“三味”、“云里雾”。

第二层面是针对出版自身领域而言的。这点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认为只要做好自身在特定出版环节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而不必浪费精力学习其他环节的操作。当今若干充满活力的民营文化传播公司的内部管理实践,证明了这种看法的局限性。试想一个编辑不懂得如何控制出版成本,怎能策划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选题?他又如何能与发行部门、出版部门等其他部门的同事协作运营?如果一个装帧设计者,不了解书籍的内涵和编辑策划的意图,不懂得印刷用纸,不知晓营销发行,那么也无法准确地表达他的设计思想,无法设计出抓住读者眼球的封面及版式。

诚然,术业有专攻,编辑即使掌握了各个流程的运作,也不可能在实际操作中事必躬亲。各个流程的掌握,是为了更好地从事所属环节的工作,而不是舍本逐末,完全陷入其他分工。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需要专业的人才,这是事实。我们需要有着扎实文字功底及专业素养的编辑,需要能打造与国际相同印刷质量出版物的技术人员,需要能向读者“伯乐”推荐“良驹”的发行人员……另外,在出版产业化的道路中,运筹帷幄的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管理者能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使出版社这个机器高效率地运转,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当前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之欠缺

学校的出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诚然是很多应用学科的共性,但深究其原因,不乏其他因素。其中一点便是受教师队伍构成影响。好多从事出版教育的老师不是资深的出版人,甚至根本就没有从事过出版实务。这个问题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尤为突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方向定位于理论研究,出版专业也是如此。往往没有重视补充本科非此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没有为其开设学科基础课程,没有建立相应的配套实践机制。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重“小专”而轻“大专”,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是根据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设置不同的专业,如编辑专业、印刷专业、发行专业、设计艺术专业等。且不说只懂出版,不懂任何其他专业,就是在出版业本身,这样的教育模式也往往导致学生只懂编辑不懂发行,只懂设计不懂印刷……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张涵指出,“现代出版人须在素质、能力和胸怀卓识等方面进行培养,须融现代科技、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之道于一身,须成为理工与人文、技术与管理、工艺与美学诸学科综合发展的人”。[1]学校的出版教育如何达到学者提出的这种高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如何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复合型的人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然而,问题的另一面,理论教育的参照面也不容乐观。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大部分出版社内部的人才培养几乎没有系统性、规律性可言,非但没有领进门的师父,反倒让新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摸索,为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惯例所影响。几乎没有人系统传授编辑与审稿经验,新人拿到一部书稿之后,可能会陷入迷惘状态:不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不知哪些是绝对要纠正的硬伤,哪些是可改可不改的瑕疵。笔者就此问题曾经请教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蔡翔社长,他说出版社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是,让新来的编辑去发行科、印刷厂等其他部门锻炼一段时间,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缩短至几个月也可以。关键是在实践中了解整个出版流程。

继续教育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沟通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之间的联系。可是这种联系相较其他传媒产业,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出版社和学校教育之间少有达成固定协作伙伴关系,没有像有些新闻单位是固定学校的实习基地,而此学校又为新闻单位培训员工,完全达到双赢的状态。出版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以学校专业教育为基础,行业再培养为延续。如何协调处理好行业和学校的关系?人才的培养兴许是个突破口。

三、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的完美结合及未来畅想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从当今的角度看,也可以看做是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的一种形象比喻——出版教育前期投入大、收效缓慢,但最终会给出版产业带来无尽的生机。在出版产业化的道路中,人才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在于教育与产业的脱节。

出版社改革后应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当今市场竞争中,投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降低风险的途径之一。经济学家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当今其他行业的民营企业,有先行者选择投资教育,将教育列为其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为其带来了学以致用的人才,也同时为其直接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如果把改革后的出版社当做企业来经营,势必带来多元投资。由此设想,随着出版行业政策的逐步放开,出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模式的出版教育应成为产业之中的一部分。当前颇受关注的是出版业吸收其他行业的资金,相信终有一天,国内出版业能打破行业壁垒,大手笔地投资教育,创办出版集团自己的大学,为本行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旦政策允许,外资会大举进军,本土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畅想未来之余,须脚踏实地解决当前问题。针对上文提及的种种欠缺,教育须有当下应对之道。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调节:

1.充实教师队伍,广泛吸收资深出版人讲授课程;2.专业设置精而专之余,须开设各种通选课,其中包括出版流程各环节相关的课程,也包括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最大程度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3.在学位授予上,力求培养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如在本科阶段广泛设置编辑出版学二学位等;4.面向社会开办远程教育、职业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5.根据出版业切实所需的不同种类,打通设置不同的专业,将专业细化为应用的具体方向,如与其他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从事某一专业的学术出版人才,从事出版产业现代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6.与出版社、印刷厂加强联系,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其列为学生的实习基地;7.鼓励学生发扬团队精神,自主创业,成立设计、编辑等各种工作室,为其今后就业铺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出版社的人才培养亦可通过以下环节调整:1.成立专门的培训小组,可以由资深出版人兼任;2.制定出完整的培训考核流程表,新人到出版各部门见习,规定在各部门的具体时间;3.见习结束之后,根据具体岗位要求,安排学习补充其原先知识结构所欠缺的部分;4.对于老员工,定期安排参加职业培训。

出版社与高校合作,正规教育与培训教育双管齐下。既使在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有从事实践的机会,又使从业人员能在实践基础上接受再培训,使其进一步提高从业能力。这是目前力所能及的人才培养优化模式。

〔陈洁:中国传媒大学理论编辑学方向2005级博士生〕

【注释】

[1]张涵:《现代出版产业与出版人》,《中国出版》1996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